拜托:“流脑AC结合疫苗”这种疫苗,一定要给宝宝选自费接种

这个故事,要从2003年9月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的A学校讲起。
A学校开学后,有多名学生陆续出现高热、头痛、呕吐、神志不清和皮肤瘀斑的情况,这是典型的流脑症状。流脑的全称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脑膜炎双球菌(流脑菌)导致的一种严重感染,如果抢救不及时,死亡率高,可导致截肢致残。
图片
当地疾控中心对这起流脑爆发疫情展开调查,几天后一个实验室检测结果让所有专业人员倒吸了一口冷气:从一名患儿的脑脊液里分离出C群流脑菌
在此之前安徽从流脑患者分离到的流脑菌98%是A群菌,这是安微省首次分离到C群菌,非同寻常。而安徽(包括全国)之前给孩子接种的流脑疫苗,只是预防A群的疫苗,这种疫苗对C群菌完全没有免疫力,这非常可怕。
全球的流脑菌目前分为13个群,导致人类疾病的主要有A群、B群、C群、Y群、W135群等5个群,但各地流行的致病群别并不完全一致,所以各地用的疫苗也不一样。
整体上,我国的流脑疫情在2003年以前97%都是A群菌致病,我国的流脑疫苗主要是A群疫苗,然而2003年是一个分水岭。这一年的7月,中国刚刚送走SARS,9月就遭遇C群流脑菌。对于没有接种过C群疫苗的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C群流脑菌爆发的死亡威胁绝不亚于SARS。
图片
墨菲定律说,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安徽省2003年的流脑疫情明显上升,发病率0.11/10万,与2002年相比,发病率上升了68%;2004年发病率比2003年又上升了209%;2005年发病率最高,达到了0.43/10万。
2004年末至2005年初,安徽省的C群流脑爆发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新浪甚至建立了【我国局部地区发生流脑疫情专题】。很多流脑爆发发生在学校内,并造成学生死亡,这引起公众的恐慌。
更糟糕的是,C群流脑疫情很快从安徽蔓延至全国。
中国疾控中心对2005~2013年全国流脑病例进行菌群分析发现:A群构成比呈减少趋势,C群构成比先增加后减少,B群和W135群均呈上升趋势。
结论:中国流脑优势流行菌群已从A群向C群变迁,流脑病例流行菌群构成正在向多元化发展。
图片
在2005年时,我国流脑病例中C群比例已经达到30%,如果不对疫苗接种策略进行调整,恐怕一场流脑瘟疫难以避免。
当年,我国的流脑疫苗有两种,一种是1980年开始使用的A群多糖疫苗,一种是2001年上市的AC多糖疫苗。A群多糖疫苗只能预防A群流脑菌,AC多糖疫苗则可以同时预防A群和C群流脑菌。
问题是,当时这两种流脑疫苗在我国多数地区自费接种,A群多糖疫苗的接种率虽然远远高于AC多糖疫苗,但估计也没有超过50%,实际并没有把握控制疫情,形势非常严峻。
安徽省作为C群流脑菌的爆发地,更加着急。当时给爆发点附近进行人群应急使用抗生素的效果不佳,又紧急采购大量AC多糖疫苗在爆发点附近进行人群的免费应急接种。
不过,即便如此努力,安徽的流脑疫情高峰仍然维持到2008年,2009年才明显下降,之后每年比上一年下降50%左右,直到2013年才下降到足够低的程度(病例数降至个位数)。
图片
2004-2017 年安徽省流脑发病数和发病率
全国范围的流脑疫情,也随着安徽的C群疫情出现了小的流行高峰,2014年发病率上升至0.16/100万;随后AC多糖疫苗被广泛使用,有效控制了C群菌的流行,使我国流脑发病呈持续下降趋势,2015、2016、2017 年发病率分别降至0.078/100万、0.074/100万、0.086/100万。
由于这次C群流脑菌的突袭,我国2007年开始实施的扩大国家免疫规划项目(2007年年底发文,2008年开始执行)把流脑疫苗纳入了全国免费接种的范围,免费提供的是婴幼儿组2剂流脑A群多糖疫苗(6月龄和9月龄)和儿童组2剂流脑AC多糖疫苗(3岁和6岁)。
把流脑疫苗纳入免费,特别是把C群流脑菌也纳入预防范围,这当然是好事,然而随着疫苗技术的发展,这两种免费流脑疫苗在技术上的不足就显现出来了。
多糖疫苗通常不能在2岁以下儿童中产生良好的免疫效果。以前,我国的流脑A群多糖疫苗通常是给2岁以上儿童接种的。比如在上海市2005版接种证里,流脑A群疫苗是3岁和7岁接种。
虽然流脑A群多糖疫苗说明书里允许从6月龄起的婴幼儿接种,但实际接种后产生的效果不如2岁以上的儿童或成人。婴幼儿接种多糖疫苗产生的抗体,与儿童和成人产生的抗体相比,其预防效果也更差些。
可以这样认为:我国在2007年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时,安排6月龄和9月龄婴幼儿接种流脑A群多糖疫苗,是因为当时的流脑疫情有上升趋势,给婴幼儿接种的效果即便不是最好也总比不接种强。
那为何不是直接给6月龄和9月龄婴幼儿接种AC多糖疫苗呢?
那是因为人体对A群多糖和C群多糖的免疫反应不同。婴幼儿接种A群多糖疫苗后尚可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接种C群多糖疫苗反而会抑制免疫反应,必须等满2岁接种才不会出现这种抑制。所以,只能安排3岁和6岁接种AC多糖疫苗。
2006年,我国上市了一种全新的流脑疫苗——流脑AC结合疫苗(也称多糖结合疫苗)。2007年,我国又上市了另一种全新的流脑疫苗——流脑4价多糖疫苗(全称A、C、Y、W135群多糖疫苗)。这两种新流脑疫苗,正好分别戳中了流脑A群多糖疫苗和AC多糖疫苗的痛处。
图片
流脑AC结合疫苗相对于流脑A群多糖疫苗有两个重大优势:
第一,采用了多糖结合蛋白工艺,可以在低至2月龄婴幼儿人群中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克服了多糖疫苗无法在婴幼儿人群中产生良好免疫应答的重大缺点。同时,结合疫苗还可以同时刺激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多糖疫苗则通常只刺激体液免疫,效果只能维持3~5年,结合疫苗的效果维持更久。
第二,AC结合疫苗还多预防了流脑C群菌,覆盖面是A群多糖疫苗的2倍,而且C群菌在真实世界中的致病比例也高于A群菌。
所以,AC结合疫苗比A群多糖疫苗好多了,只有一点不好,目前是自费疫苗,但安徽除外。
安徽在扩大国家免疫规划之前被流脑C群菌折腾过,所以在确定本省的免费疫苗时,直接用AC结合疫苗替代了A群多糖疫苗。也就是说,安徽不会让家长选择是接种免费的A群多糖疫苗还是自费的AC结合疫苗,直接上AC结合疫苗,接种年龄是6月龄和7月龄。
陶医生拜托各位家长必须选自费疫苗替代免费疫苗的,就是流脑AC结合疫苗。不过,我国的流脑AC结合疫苗有不同厂家,接种程序上有些微小差异,见下表。
图片
有一点必须说明:无锡罗益的AC结合疫苗只能从6月龄起接种,这是为了契合A群多糖疫苗的接种程序,然而这并非最优方案。最优方案是尽早接种尽早保护。后来上市的AC结合疫苗都按最优方案设计接种程序,多从3月龄或2月龄开始接种。
家长选择流脑AC结合疫苗替代A群多糖疫苗时,尽量要求从2月龄或3月龄开始接种,而不是故意推迟到6月龄才开始接种。不存在流脑疫苗最早6月龄接种的概念,只是流脑A群多糖疫苗最早6月龄接种,而不是AC结合疫苗也必须如此。
另外,在婴幼儿期选择AC结合疫苗替代A群多糖疫苗后,3岁和6岁再接种AC多糖疫苗就没有意义了,所以也应该用自费的4价多糖疫苗替代AC多糖疫苗,以扩大流脑菌的覆盖面。之前没有选AC结合疫苗,3岁和6岁也应该用4价多糖疫苗替代AC多糖疫苗,多预防2个型别也是好的(安徽的孩子3岁和6岁只是安排AC多糖疫苗,所以也建议用自费的4价多糖疫苗替代)。
拜托你的事(流脑疫苗选自费),记住了么?
(完)
声明:作者,疫苗与科学 陶黎纳
微博2016十大影响力医疗大V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本科
微博2016十大影响力医疗大V,医疗公共卫生管理硕士
1995年~2000年,大学本科就读于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
2006年~2010年,就读于复旦大学公共卫生管理专业,获公共卫生硕士学位。
从事预防接种管理工作15年,对宏观的预防接种政策与方案,对微观的疫苗接种实施和疫苗特点,均非常熟悉。能够综合各种因素和考量,给公众提供最合适的资讯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