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年来最厉害的上海人——徐光启

图片
徐家汇,不仅有新商圈新文艺,还充满人文情怀,历史建筑。
这里有120多年历史的上海交通大学的老建筑,有藏着良友和申报等老上海杂志影印版的徐汇图书馆,还有展示百年上海电影的电影博物馆,以及收藏1950年以前出版外文文献的徐家汇藏书楼……
这一次,我们先不拜访这些文化典藏,邀您和我一起走访的是这位400多年来最杰出的上海人徐光启,只因他是中西文化传播的先行者,是他让徐家汇拉开上海近代文明的大幕。
1 徐家汇为何姓徐
徐家汇的“徐”正是来自徐光启这位科技大咖。
徐家汇的形成可追溯到明代。晚明的文渊阁大学士、著名科学家徐光启曾在此建农庄别业,从事农业实验并且著书立说,逝世以后就安葬在这里,他的后代在这里繁衍生息,最初叫做“徐家厍”读she。后来慢慢成了集镇。又因地理位置在肇嘉浜和法华泾两水汇合处,故而得名“徐家汇”。
这里曾是明清时期西学传播的一个重要据点。直到上世纪30年代,徐氏家族依然有一部分人仍居住在徐镇老街。
也就是说,徐家汇是因为徐家的后人居住繁衍多年以后而得名。而以姓命名的上海地名,似乎不少,曹家渡,张家宅,王家花园等,但徐家汇名气更响,地域更大文化内涵也更丰富,和徐光启的文化影响力有莫大关系。
徐家汇之所以能够发展成为上海中西文化交流的重镇,也和徐光启的影响有紧密的关系。
2 探访徐光启纪念馆
就在南丹路上,靠近徐家汇天主教堂,徐光启纪念馆位于光启公园内,公园看起来一点都不起眼,会让人误以为是一个普通的街心公园。虽然距离徐家汇闹市中心那么近,却很少有人特意过来看一看。
拜访这里需要多做点功课,了解这位科技牛人。
我到这里时,天正下着细雨,更显得小小的公园古朴幽静,还有一种学者庄严的气息。看见那夜观天象的徐光启塑像,忍不住多看了一会儿,这是一个对科学怎样痴迷的人,才会在年纪很大的时候,还会爬上爬下地为了研究天象而摔伤了自己。
而园内那栋有五百年历史素朴端庄的老房子就是明代建筑典范“南春华堂”,它从梅陇地区搬迁而来,作为徐光启纪念馆,展示光启先生的一生成果。
今日走在这静默无声的明朝园子,仿佛能感受到大学士求学、务农、教书、著书、 带兵和毕生的付出。
在纪念馆中有四大成列,包含有有有徐光启平生、《农政全书》与《几何原本》、《崇祯历书》与《徐氏庖言》以及徐光启与上海。
话不多说,先看看他一生的主要成果:
主编《崇祯历书》。在历书中,引进圆形地球的概念,明晰介绍地球经度和纬度。为中国天文界引进了星等的概念。《崇祯历书》的编纂奠定了中国近300年天文立法的基础,具有划时代意义。
和利玛窦一起翻译《 几何原本》前六卷,这本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巨著,是古代西方数学的经典之作。
撰写《农政全书》贯穿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不仅有思想,还自己试验提倡农学引进番薯推广全国。
《徐氏庖言(外4种)》,就是徐光启全集。包含有徐光启著译五种:《徐氏庖言》是徐氏论兵政边务的奏疏和信札等的汇编,《兵机要诀》、《选练条格》则是徐氏的军事著作,这三种集中反映徐光启兵政军事思想和针对明末政局危机的设想和具体措施。《诗经传稿》是徐氏备科举和应试的文稿。
最为我心有戚戚的是碑廊中一句话“欲求超胜,必先会通。会通之前,必先翻译”要超胜于人就要融汇贯通,要汇通,就要先翻译学习。这位早在几百年前就已精研西学,翻译西方典籍的大学士,是个有独特思想的知识分子。
数学书上点、线、面、直角、四边形……这些名词,都和他有关,他还写农政全书,精研天文历法和军事,有思想有实干,真正是一位学贯中西,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大科学家。
他究竟有怎样的人生,能在晚明时,就有如此开阔的胸怀,和中国人少有的实干精神?为什么学者说他是400年来最杰出的上海人?
图片
3 种地教书,敢于接受新事物的上海人
徐光启出生在明朝松江府上海县的一个小商人家庭,因受到倭寇打劫家道中落,小时候就有农业生产的经历,家人希望他能读书翻身。他也很有才华,20岁中了秀才,但后来几次乡试都未得中。只能一边种地,一边读书教学。
为求出路,31岁已有多年教龄的徐光启应聘到广东韶州教书,既然家乡连年灾害,自己又乡试不中,不如出门闯荡一番事业。
正是这次远行,让他遇见了传教士,在和传教士朋友交流的时候,西方的科学知识犹如为他打开一扇大门,让他全心投入学习。
他还主动引进西学知识到家乡上海,在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和传播过程中,38岁的他又遇见了几乎改变他一生的人,就是著名的利玛窦。
当他42岁终于考中进士,进入官场。
就算是放在现在,徐光启都属于大器完成了,42岁以前多在考试,种地和教书上,和很多古代读书人不同,他多了一样实干的活动, 那就是种地务农,这和他的未来也有很大关系。
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特殊商人和务农背景,让徐光启在未来的求知和实践,传播道路上,更加务实,和关注民生。
一切得来不易,必将倍加珍惜。最为可贵的是,他虽入仕不顺,但依然想尽办法求知接受新事物改变命运,不止为科举,更为内心对知识的渴求。甚至向先进的西学学习,这些都还是他进入官场多年之前的事。
一旦进士得中进入仕途,他立即开始翻译科学著作,做研究,那得有多年的功底才行。
这是一个勤奋务实,敢于闯荡接受新事物,求知欲强,又有广阔视野的上海人。
4 勇于承担翻译《几何原本》经典重任的上海人
徐光启终于考中进士进入翰林院,他很想有一番大作为,于是提出很多自己的可实践方案,但最后都没有得到重用。后来干脆埋头科技著作的翻译。似乎他每一次的不得志,都会换来更大的成就。
这一次,他和利玛窦一起翻译《几何原本》这本古代西方经典,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数学巨作。这是用公理化方法建立起来的数学演绎体系的最早的典范之作,在西方甚至被称为“数学的圣经”。揭开欧洲数学传入中国的新篇章,改变了中国数学的发展道路。
今天,点、线、面、直角、锐角、体积、比例这些专用名词,都由徐光启与利玛窦首先确定下来。
利玛窦曾对徐光启说:“除非是有突出天分的学者,没有人能承担这项任务并坚持到底。”
对徐光启来说,这的确是非常辛苦的苦差事,因为科举只考八股文章,不考数学。他以前从未真正涉猎过数学相关书籍。但他心甘情愿,乐此不疲,为啥,自选的路。庆幸的是,他和利玛窦一起,发现从中文中能找到合适的成语和词语来表达科学术语,几何这个数学术语,就来自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一个汉语词汇。
他们在“一年之内,他们就用清晰而优美的中文体裁出版了一套很像样的《几何原本》前六卷”。“介绍了许多中国人前所未闻的知识,非常为中国人欣赏”。虽然后来因故没有把几何原本的后续九卷翻译出来,但仅仅是这六卷已经对几百年来的中国数学产生很大影响。
这次翻译对徐光启是很大的挑战,他在完全不懂数学的情况下,和利玛窦一起翻译数学经典著作,堪称奇迹。这需要有扎实的科学思维,更有一种强大的为民生为社会的责任感作为内在动力,才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完成著作。
不仅求中举人做官,更为把先进科技知识传播给世人为己任。
这是一个有强大责任感和传播精神,乐于挑战未知学习能力极强的上海人。
5 沉浮中进行科学实践,种番薯写农业书
父亲去世在那个时代是要丁忧三年,不得为官的,徐光启也是一样。不同的是,他回家后并没有闭门读书,而是忧心天灾不断,粮食不足,一边编辑整理数学文献,一边又积极做另一件事, 那就是种番薯,并写出了《甘薯疏》《芜菁疏》《种棉花法》和《代园种竹图说》等农业文献。
小小番薯那么重要?
是的,那时是明朝中晚期,天灾不断,人口猛增,正因徐光启从靠海的福建引进上海进行番薯种植,不断推广才解决人们的吃饭问题。有人说番薯是热带植物不适合长江流域,他不肯服输,想办法做实验和改进,最后总结出一套名为“松江法”的种植方法,还想出至今仍然使用的地窖储藏法。最后他不仅在上海种植番薯成功,还推广到山东河北,甚至东北。
甚至在高纬度干旱地区,番薯的品质口感比南方多雨地区更好。这让徐光启有信心在传统的基础上求新求变,从生活上帮助到更多人。
后来,当徐光启又一次因仕途不顺辞职去了天津,他又在那里开垦盐碱荒地种植水稻,改进水利和造肥施肥,最后让江南水稻在天津落户,让旱地也能种植水稻。实践的同时,他还写出了《宜垦令》《农书草稿》《北耕录》等农业著作,这一系列著作为后来他的农政全书打下很好的根基。
如果说之前,徐光启还只是一心中举,无奈求变,顺便满足自己的求知欲,那么这一次次仕途不顺,让他花更多的心思在务实为民的路上走的更远更投入。
努力实践,敢于在传统的认知上寻求改变,这是那个时代难得一见的科学实践精神,不仅仅是科学理论创新更是实践的创新,他是一个付诸行动的实干家。
6 大胆毛遂自荐修新历,实现个人最大成就
在徐光启所在的明朝,沿用明初实行的《大统历》,多年下来,已不准确,但统治却认为“祖制不可改”。直接影响到农耕节气与气候对不上。这时,徐光启开始关注天文历法,他向西方科学学习,写出《简平仪说》《平浑图说》等书。
后来他更大胆毛遂自荐要重修新历法,真是技高人胆大。
当徐光启终于在崇祯元年开始主持重修新历法的工作,当时他已经快七十岁了,但依然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招募测量当中。带领着一群能人志士一起,他甚至还从观象台上摔下来扭伤了腰。
他大胆采用24点制,将一天的12时辰换算为24个“小时辰”,简称:小时,并废除了一天100刻的计算方法,采用了能和24小时整除的96刻制。这就是我们当下一直使用的24小时。
这部西方天体理论指导的著作基本完成了编订工作,操劳一生的徐光启,人生也走到了尽头。可惜的是这部了不起的历法并没有马上刻印颁布,只因崇祯皇帝还在犹豫是否要改变祖制。直到后来清朝根据汤若望删改的历书才颁布出来。
徐光启一生勤勉辛苦,到了退休年龄,依然在在为修订新历法冒险进荐,并终于实现所愿。在即将七十岁的时候,还去一线亲力亲为测量。
这是一种什么精神?不仅是技高人胆大,还是终其一生为科学也为百姓的精神。
7 他是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也真正具有上海人精神的上海人
城市文化寻根不仅寻找城市文明所在的地方,还需要城市人的精神,当上海人被误会,不够大气开阔,比较现实,只顾眼前的时候,让我们把徐光启这个了不起的上海人搬出来给他们看。现实可以是务实吗,不大气也可能是实干,只顾眼前更可能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徐光启的人生,不仅在天文历法,农业和数学颇有建树,他还投入军事防务,他认为农业富国,军事强国,强调求精,责实的军事思想。在行动上,练兵造炮,撰写条令和法典。
这是一个把理论技术运用实践的极致的人。只要他认定重要的,就一定会付诸实施。
至此,我们几乎可以看到他是一个做到了知行合一的人,理论上有典籍,条令,翻译著作,实践上有测量,农业试验,还有军事训练等,他在思想上求精,责实,更敢于担当责任。
在历朝历代的将相中,他算不上赫赫有名。但论科学影响力和中西文化的传播,他是独一无二的先驱。史学家认为,他是“我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在徐光启诞辰450周年纪念的时候,复旦大学哲学系宗教研究所教授、朱维铮先生的弟子、在中西文化交流史方面著述颇丰的李天纲,更将徐光启称为“四百多年来最杰出的上海人”。
为什么是最杰出的上海人,我想就是拥有上海人身上的很多闪光点的结合,那就是务实求真,敢于接受新事物,科学实践精神,有开阔的思维和求知欲,更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吧。
他是出生在松江上海县,拥有上海城市精神,让徐家汇成为拉开上海近代文明大幕的地方。
他是一个对中西文化传播的先行者,一个了不起的上海人!
图片
本文王小马儿原创供稿,图片为网络精选
我是@怡姐话人物,作品看人生分享书影内外人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