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斯克会战苏军伤亡一百多万,德军伤亡30多万,为何苏军大胜

库尔斯克战役是苏德战场上的一场天王山之战。苏德双方总计投入了280万名士兵,并出动了8000多辆坦克和5000多架飞机,这也创造了人类史上坦克会战规模与单日空战规模之最。
库尔斯克会战也是德军在东线战场上最后一次向苏联发起大规模进攻。此战之后,苏联完全夺回了战场的主动权,开始一路朝柏林推进,而德军则再无还手之力。因此不少学者认为,库尔斯克会战是苏德战争的重要转折点。
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在库尔斯克会战爆发前,德军刚刚在哈尔科夫战役中重创苏联52个师,全军士气高涨。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德军在库尔斯克的失败呢?
一、希特勒指挥不当。
在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相继失败后,德军迫切需要一场胜利来稳定军心。1943年2月,曼斯坦因发起了一场冒险的哈尔科夫战役。最终苏军遭到重创,而曼斯坦因则一战封神。
在哈尔科夫取胜之后,曼斯坦因向希特勒提出了两个方案。
第一个方案是代号为“反手一击”的防守反击行动,即容许苏联红军攻进来,己方后撤,再反攻及包围敌人。
第二个方案则是趁着苏联在库尔斯克立足未稳,让南方集团军及中央集团军联合对库尔斯克突出部,实施大规模进攻。
曼斯坦因个人更倾向于前者。但希特勒却并不这么认为。在希特勒看来,将战场的主动进攻权交给苏联,是一种十分冒险的行为。德军必须抢先进攻,把主动权牢牢控制在手里。
不过,尽管选择了先发制人的方案,但希特勒却又陷入了推迟和犹豫中。
实际上自1942年以来,德军的装甲部队和兵力,都遭到了巨大的损失。希特勒担心这些兵力不足以在库尔斯克击败苏军,因此一直在期待着己方力量得到补给。
在他好不容易发布第6号作战命令,决定德军以中央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联合发动一个钳形攻势,来摧毁在库尔斯克突出部的苏联军队时。苏联的雨季却偏偏比往常推迟了近一个多月才结束。
这个代号为“堡垒行动”的作战计划,只能是一次又一次的延期。苏德战场随即陷入了诡异的休战期。
在德军力量得到补给的同时,苏联也在补给兵力的闲暇期间构架了大量的反坦克防御工事。并且众所周知,苏联人的补给速度,远远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
直到7月5日,苏联先声夺人,率先向德军发动攻势的时候。德军的堡垒计划才被迫实施,而此时的德军已经因为犹豫丧失了所有的优势。
图片
二、苏德双方的作战力量存在差距。
在库尔斯克战役爆发后,德军很快由初期的防御转为进攻。就在斯大林打算硬碰硬,要和德军展开对攻战时,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坚决反对。
在他们看来,苏联红军应先保持防御状态,以完善的防御消耗掉德军进攻力量。在摧毁掉一部分装甲兵力后,苏联再发动反攻。斯大林接受了他们的建议,随即向库尔斯克地区派去了数十万大军进行增援。
等德军进攻锐气受挫后,苏联的防御兵力已经达到了恐怖的190多万。在三道纵深超过100公里防御线和无数个反坦克阵地、雷区的配合下,德军的装甲力量遭到了极大的削弱。
等到苏联决定发起反攻时,德军的兵力已经不足苏联的三分之一,其坦克飞机数量也只有苏军的一半。在如此巨大的作战力量差距面前,德军想要获胜实在是难如登天。
事实上,德军的战斗力确实比苏军要强悍得多。库尔斯克会战虽然以苏军的胜利而告终,但他们却付出了近90万的伤亡,其中战死的人数高达26万。而反观德军,战死受伤失踪的总人数加一起才36万人。
说起来,在苏德战争的绝大部分时间里,德军向来都是以少胜多。而苏军打仗惯常用人海战术,也并非是什么秘密。不过,随着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的相继失败,德军早已经失去了当初所向披靡的气势。尽管他们的武器装备和作战素质仍然是远远胜过苏联,但在双方的心态发生微妙的互换后,德军已经无法战胜苏军了。
图片
三、盟军在西西里岛登陆。
1943年7月10日,盟军开始在意大利西西里岛实施登陆作战。一旦盟军登陆成功,德军将会遭到苏德和英美的两线夹击。在库尔斯克会战看不到胜利希望的情况下,希特勒决意终止“堡垒计划”,抽调一部分受创后重整的军队,组成B集团军去意大利。
对于这一命令,曼斯坦因表示了强烈的反对。他认为德军还有充足力量,可以继续以优势的坦克,消耗掉苏联的装甲力量。但在斯大林格勒经历失败后,希特勒早已失去了耐心和勇气。
(参考资料:《苏德战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