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开销兼扶农

开门七件事,油盐柴米酱醋茶,加上穿衣、交通、医疗等基本生活条件,构成普通人的日常开销。用经济学术语讲:基本消费。基本消费再往深里说,就是一个消费市场。这些年国家鼓励公民多消费,以此拉动GDP。原本不懂经济的我辈都知道了这个道理。说上这一段是为下述的新冠疫情暴发后的本人家庭消费发生变化,做一铺垫。
图片
疫情进入三月份后,另一个问题凸显,各地农副产品积压严重,已影响到不少处于脱贫攻坚阶段的县乡脱贫进程。一天傍晚,在媒体工作的女儿下班回家,说单位帮某网络平台免费做湖北农副产品推销广告,领导还动员大家购买湖北农产品,以实际行动支援疫区人民脱贫攻坚。我和老伴闻之,当即表示,从现在起,只要是家庭生活需要的副食品,一律紧着湖北产品优先购买。老伴说,米快吃完了,看看湖北有啥好米?女儿刷刷几下,手机显示:湖北京山县的“山泉贡米”。
“要多少?”女儿问。
“先买10公斤,试试口感。”我说。
女儿又是刷刷几下,下了单。告知,原价每公斤6.8元,某网络平台提供优惠券抵扣后,每公斤仅5.2元。两天后,京山贡米快递送达。当晚煮了一锅,口感不错,相比那些掺了假的“五常大米”,性价比不知好了几倍。说着一个月过去,10公斤吃完,第二批10公斤又下单了。
原先我家喜欢吃赣南脐橙,看了女儿那份援助湖北的农产品采购宣传单后,我家改吃湖北秭归脐橙。湖北是千湖之省,水域面积大,莲藕产量全国之冠。于是乎,洪湖莲藕上了咱家饭桌。
我每天清晨有散步的习惯,插上耳机边走边听新闻。三月底的一天清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早新闻播出湖北随州香菇严重积压的新闻。播音员介绍说,全国每五个香菇中有一个产自随州,可见产量之大。每年进入冬季后,正是干香菇上市销售的旺季。一场新冠疫情,让随州市下属的随县、广水市和曾都区的香菇积压了上万吨。散步回家,我对女儿说,采购5公斤随州香菇。老伴说,那要吃到啥辰光?“自己留两袋,其余送亲戚朋友。”我说。
家门口有一个由街道开辟的专为安置困难家庭就业的小商品市场,那里的针织品、小百货、小五金之类的商品,往往是大商场大超市里没有的,是我辈老爷叔老阿姨们不可或缺的购物去处。天气渐暖,我那顶呢子贝雷帽戴不住了,想换一顶布帽戴。老伴告知,小商品市场4月1日开张了。走进市场,举目望去琳琅满目,却是人流稀少。走近一个卖帽子的铺子,摊主自然是热情推销。我便和摊主聊了起来,摊主说:“停了整整两个月,租金照付,我都急死了。”
我挑选了一顶棒球帽后,临时起意,和老伴又分别选购了内衣、内裤。其实家里不缺。摊主高兴地说道:“侬帮我起蓬头了,有啥需要再来嗷!”
“好呃,一定再来!”我和老伴异口同声。(姚志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