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之镜”集体“翻车”,景区就这么割韭菜?

摘要
不得不说
简单粗暴地放个镜子,做个样子,显然缺乏应有的诚意。
这两天,一面面“天空之镜”集体“翻车”。先是湖南郴州某景区的“天空之镜”被吐槽只是一面普通的镜子放于地面上,与宣传图片的效果出入较大。以至于在流传甚广的一段游览视频中,游客不得不用无奈的语气感叹道:这就是传说之中的天空之镜啊!夸大宣传!
5月27日,该景区发布情况声明称,给游客造成了极为不好的体验,会立刻整改。郴州市临武县文旅广体局党组书记袁章成表示,真心向游客道歉,之后会做详细的调查。
而在该景区被曝光后,如同多米诺骨牌一般,重庆、河南郑州、山东青岛等多地的“同款”网红景点也被指存在虚假宣传的问题。有网友讽刺道:原来只要带块镜子出门,走哪都是“天空之镜”。
图片
与天价门票、捆绑销售等方式相比,这些“天空之镜”项目的“忽悠”方式显然更加隐晦。它们往往将这一景点作为宣传噱头,用过度渲染的图文内容诱导游客购票参观。一旦被指名不副实,则会以项目本身免费、需要拍摄技术等理由敷衍塞责,从而让不少游客吃了哑巴亏。
可是本质上,这仍旧是不折不扣的宰客行为。从法律上讲,这些项目涉嫌盗用图片、虚假宣传等,显然违反了广告法中“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的规定。不管项目本身是否收费,众多游客是受其宣传吸引才前往景区参观都是事实,涉事景区难辞其咎。
从商业运营的逻辑上讲,这种“割韭菜”的行为也无异于饮鸩止渴。游览体验究竟如何,游客心中自然有一杆秤。在社交网络高度发达的当下,所谓“天空之镜”的“照骗”一面,也终究会被实景影像和海量吐槽所拆穿对景区产生难以恢复的信誉影响。
其实,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打造所谓的“天空之镜”本来无可厚非。人们真正反感的,是一些景区在虚假宣传上很努力,在项目打造上很潦草的乱象。简单粗暴地在那里放个镜子,做个样子,显然缺乏应有的诚意。
图片
而这种不走心背后,暴露的是部分景区急功近利的不良倾向。正如前几年大火的“玻璃栈道”和“悬崖秋千”一样,这种一阵风式的项目之所以会在各地开花,还是由于它短期内能够带来的暴利和相关监管的滞后。然而与此同时,它们可能造成的消费陷阱、安全隐患也是客观存在的。
可见,针对这类新兴项目,还要实施更加灵活的动态监管。例如,完善不同等级的黑名单制度,将更多景区纳入旅游信用体系之中,不仅可以引导游客成功“避雷”,也能让景区自觉规范操作,不敢毫无底线地“忽悠”。
而从近日曝光的一系列事件中也可以看出,公众的观感才是景区表现的真正“晴雨表”,游客忍不住的吐槽更是发现景区乱象的重要线索。因此,有必要进一步贯彻落实文旅部“畅通旅游投诉渠道,制定旅游市场‘诉转案’工作规范”等相关要求,从而及时发现并依法严惩景区的“割韭菜”行为。
总之,对于景区来说,发挥想象力、造梦布景没问题,但是若要不怀好意地布陷阱、设套路,最终伤害的只能是自己。
撰文/任冠青
文章编辑/王钟的
视频编辑/杨鑫宇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