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蝶舞云南正当时,“蝴蝶谷”带火了这两个地方的旅游业

每年的6月初,
位于云南省金平县的马鞍底乡都会迎来蝴蝶爆发期。
体型、颜色各异的蝴蝶在山间、林间飞舞,
吸引了不少游客和摄影爱好者,
这里因此被称为“蝴蝶谷”。
据当地观测员介绍,马鞍底乡具有山地雨林、常绿阔叶林等多种植被类型,成为蝶类生物生存的基础。每年蝴蝶的爆发量超过1亿只,吸引不少游客前往。乡内一些村民也尝试打造蝴蝶生态园作为增加收入的手段。
今年的蝴蝶爆发期相对较晚
6月5日,金平县马鞍底乡出现今年以来首次蝴蝶爆发。直到夏季结束前,马鞍底乡漫山遍野几乎随处可见蝴蝶飞舞的身影。
马鞍底乡位于云南省南部,由于山地地形明显、森林植被覆盖率较高,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了夏季蝴蝶爆发的环境基础。
杨镇文是蝴蝶爱好者,跟蝴蝶打交道也有22年的时间。目前,他在当地蝴蝶谷管理局担任观察员,每年都会在乡里的树林进行监测工作,通过幼虫、虫卵的状态和分布判断蝴蝶爆发期与爆发量。据他介绍,蝴蝶谷内共有20多个观测点,但并非每年都在同一个点出现蝴蝶大爆发。
今年的白袖箭环蝶自5月25日至6月7日开始破茧成蝶以来,每天以20%的数量在增加,与往年相比蝴蝶爆发的时间提前近一个月了,在6月5日迎来大爆发期,预计6月15日结束。
杨镇文表示,今年整个中国·红河蝴蝶谷内的蝴蝶爆发状况总体来说比较好,但是相对于去年来说,数量少了3000万只左右。“由于今年整体气候反常,冬季暖和蝴蝶的天敌增多,保持1.1亿这个数字已经非常不错,也为来年蝴蝶即便遇到恶劣天气依然保持较好的爆发态势奠定了基础。”
图片
村民建立蝴蝶生态园发展旅游业
在以蝴蝶闻名的马鞍底乡,有的村民也围绕这一生物打造了生态园,打算利用旅游资源作为村民增加收入的手段。其中,家住地西北村的赵小梅算是这一项目的带头人。
赵小梅所在的地西北村是一个典型小山村,向南不远处就是中越边界线。村民多以粮食、果树种植为生。除了农业外,再无更多的收入来源。
一年前,经赵小梅牵头,几位村民共同成立了合作社,围绕蝴蝶寄主植物与蜜源植物种植,打造了占地20多亩的蝴蝶园区。到目前,共有20位社员,每天忙碌在园中进行除草、除虫,照顾蝴蝶幼虫等工作。
“这边最大的特色就是蝴蝶,村民也都很喜欢,我们就想着能不能利用这个特色做一些帮助村民增收的产业,通过种植一些蝴蝶的寄主植物,可以吸引更多类型的蝴蝶在这里产卵,目前蝴蝶园内的蝴蝶品种超过20种。”
进入6月,来到蝴蝶园参观拍照的游客明显增加,赵小梅与社员也更加忙碌。据她介绍,由于蝴蝶园正式运营时间并不长,目前收入提升并不明显。除了入园的30元门票以及蝴蝶标本的制作费用,赵小梅还希望能利用蝴蝶特色带动村内的旅游发展,达到为村民增收的目的。
图片
生态保护不能忘
中华蝴蝶谷中的白袖箭环蝶不仅是一种集文化、生态、旅游、经济等多种价值于一身的观赏性昆虫,而且也是生态环境的指示性动物,蝴蝶的一生对环境要求苛刻。金平蝴蝶谷湿润气候、茂盛植被、生态环境的持续良好,完整的生物多样性给了蝴蝶良好的生产环境,为蝴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自然条件。
在蝴蝶爆发期间,云南省金平县蝴蝶谷管理局与金平县森林公安局联合,加大对游客以及当地群众的宣传力度,在游客出现的旅游景点内发放宣传单,并在日常的工作中,加大对蝴蝶谷景区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违法打击处理力度,共同为白袖箭环蝶的顺利爆发营造良好的生态基础。
大理剑川也受蝴蝶青睐
每年夏天,云南大理剑川县金华镇双河村“蝴蝶谷”会迎来成千上万只蝴蝶,这些小精灵在河流边、花丛中、树林里翩翩起舞,为夏日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剑川双河村的蝴蝶以白蝴蝶居多,种类涉及眼蝶科、灰蝶科、凤蝶科等。
自2000年5月起,这里开始出现奇异景观,大量蝴蝶聚集在石菜江至老君山脚下长约15公里、宽约2.5公里的山谷两侧,因而被称作“蝴蝶谷”。
据当地人介绍,自双河村部分小煤窑被关闭后,“蝴蝶谷”的生态环境日益好转,近几年这里的蝴蝶越来越多,今年更是迎来了蝴蝶“大爆发”。
今日话题:
七彩云南多地重现蝴蝶盛会,
为此你怎么看?
你还知道云南哪有“蝴蝶谷”?
欢迎下方留言分享、转发!
来源:人民网、新华社、新京报、中新网、云南网、红河日报等
编辑:李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