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如何从“蛮族”中脱离出来,单独成为了一个民族的称谓?

都知道,苗族是我国有着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古老民族,曾被称作“三苗”、“南蛮”、“荆蛮、“武陵蛮”等,但实际上,这些称呼却把苗和其它族称混在一起了。
直到宋朝之后,“苗”才从混称的“蛮”中脱离了出来,单独成为了一个民族的称谓。
图片
关于苗族的族源,有人认为传说时代的蚩尤、尧、舜、夏时代的三苗、殷、周时代的髳、春秋、战国时代的荆蛮、秦、汉时代的武陵蛮,都有苗族的先民。
只是,历史上不同时代对苗族先民的称呼不同。在湘西大地上,自古以来就生息着苗、瑶、侗、土家等原住居民,是他们最早开发了这片土地,创造了这片土地上最古老的文明,成为了这片土地上最早的主人。其中,土家族称自己是“毕兹卡”,土家语的意思是“本地人”,称苗族为“白卡”,意思是“邻居的人”,称后来迁移过来的汉族为“帕卡”,意思是“外来的人”。
虽然,关于族源的土家“巴人说”和苗族“三苗说”尚无定论,但是,在秦、汉的数百年间,活跃在湘西土地上的民族,则主要是苗族和土家族。只不过,历史对他们一直存有偏见,把他们当作了“蛮族”对待。到了宋朝时候,虽然,将苗族与其它族区别开来,但还是有“苗蛮”的称呼。
图片
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战争的不断发生,苗族大部迁徙并定居于武陵郡,被人们称为“武陵蛮”。之后,因地处五条河流,又称为“五溪蛮”。后来,汉人逐渐流入到了蛮族地区,与蛮人错居杂处,致使
“武陵蛮”的势力越来越强大。
到了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三年,也就是公元47年的时候,武陵蛮精夫单相程率众起事,朝廷派刘尚率兵镇压,结果,全军覆没。次年,朝廷又派李嵩、马成率军征剿,结果,还是大败而返。到了建武二十五年,朝廷再派伏波将军马援,统率四万人马征讨武陵蛮。当时,有两条道路可入蛮界:
一从壶头,这条路近但水势深险;
一从充县,这条路平坦但运输线太长。
马援认为:走充县费时费军粮,不如进军壶头。在得到朝廷的支持后,马援大举进军壶头。但不想,武陵蛮据高守隘,汉军实难攻入,再加上,水流湍急,舰船不能上行,马援终被困于壶头。此外,适逢酷暑,军中开始流行瘟疫,使得官兵战死病殁者甚多,马援也不幸病死军中。
图片
只可惜,声名赫赫的汉代“中兴名将”,出师未捷身先死。之后,朝廷非常震惊,不得不对“武陵蛮”实行招抚,协约退兵。此后,汉朝对武陵地区“增其租税”,但是,心怀不满的武陵蛮却多次掀起反抗斗争,使得汉朝多次出兵征剿。最终,苗族人民遭到了大量屠杀,灾荒兵祸连年不断。
到了唐开元十二年,即公元724年,溪州蛮首领覃行璋率苗族人民起义反唐,结果,被唐军击溃,覃行璋被俘,三万余人惨遭斩首。唐末,江西汉族彭氏家族进入湘西,彭士愁成为了湘西土家族地区的首领。但是,雄据湖南的楚王马希范在继位后,却对溪州地区征收苛捐杂税,引起了彭士愁的不满。
之后,彭士愁率族众反,马希范出兵迎击,爆发了湘西历史上有名的“溪州大战”。结果,彭士愁大败,便向马希范求和。马希范鉴于彭士愁在土家民族中威望颇高,又吸取了历史上多次征蛮败亡的教训,同意了议和。之后,双方缔结盟约,立铜柱于溪州会溪坪。
从此,双方互不干涉,彭士愁在湘西土家族地区建立起了世袭的土司王朝,开创了民族自治的先河。
图片
总之,从秦、汉到唐、宋时期,封建王朝不断向“武陵蛮”、“五溪蛮”用兵,大规模的“征剿”,沉重的赋税,使得“五溪蛮”流离失所,民不安生,最终,他们只好向五溪深处继续迁徙。而且,在元朝统一中国后,民族歧视与民族压迫比起先朝有过之而无不及,使得苗族的起义更加频繁。
之后,明朝取代元朝后,对苗族人民的镇压还是有增无减。天顺五年(公元1461年),大军攻入苗疆,攻破几百座山寨,焚烧三千多家房屋,屠杀三千三百多人。天顺三年(公元1459年),黔中苗族于把珠起义失败后,有四千四百九十人被杀,五千五百妇女被俘他乡。
此外,在明万历年间,平定播州土司之乱时,很多苗族、仡佬族横遭屠杀,被迫逃亡,战后幸存者不过十之一二。后来,明朝“开边”,在黔东、贵阳、安顺等地,大量安屯设堡,强使苗族人迁居。所以,常年的征剿和屠杀,使苗区“十室九空,人迹灭绝”,“几经绝种”。
之后,为了加强对“生苗”区的控制,明朝统治者还修筑碉堡、哨卡,修筑沿边土墙,形成了长长的军事封锁线,把“生苗”孤立起来。此外,因为“生苗”几乎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每个寨子都处于深山老林之中,彪悍强壮很难对付。所以,朝廷发布赏格,生擒苗人一名赏银五两,杀死苗人一名赏银三两。
图片
虽然,苗族人民不甘歧视和压迫,不断地进行着起义和斗争,且经历了中央王朝无数次的军事围剿和屠杀,但最终,他们却以顽强的毅力,为自己求得了生存空间,创造了传统的民族文化,更使得苗族后裔在华夏土地上生生不息。
参考资料:
【《蚩尤神话》、《苗族古歌》、《苗族历史上的五次大迁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