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2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地球之美 好好好看!

号外号外!
科普公众号“中科院地质地球所”创立三周年啦!
在这个非常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
为了回馈我们广大的粉丝读者
众小编发挥神通
征召了地球上无与伦比的地质美景集结于此
本文首先展示国外的地质之美
准备好一起加入这场三周年狂欢吧!
北美洲
01
反射谷(Reflection Canyon)
图片
犹他州反射谷(Reflection Canyon)位于美国犹他州,是鲍威尔湖(Lake Powell)的一段分支峡谷,藏身于Glen Canyon National Recreation Area中。主要成因为科罗拉多河水流长期不均匀侵蚀岩石。
02
死亡谷盐地
图片
美国死亡谷国家公园(Death Valley National Park),位于内达华州,富含硼砂和各种盐类以及水合物等物质。死谷国家公园里最大的浅盐湖从阿什福德密尔(Ashford Mill)遗址延伸40英里到达盐溪丘陵,大约占了谷底的520平方公里。
03
比斯提恶地(Bisti Badlands)
图片
比斯提恶地(Bisti Badlands)位于新墨西哥州西北部的干旱荒漠,它向人们展现了目前在地球上能够找到的,与未知的外星世界最为相似的样貌。这片荒凉的土地上覆盖着色彩斑斓的砂岩和页岩,因风蚀水蚀作用雕琢出独特的地貌。
04
墨西哥草帽石
图片
墨西哥草帽石坐落于美国犹他州圣胡安县,是由于风化、水流和冰川的侵蚀而形成的,因类似于墨西哥草帽而命名。其主体是一块宽18米、厚度达3.7米的红色砂岩,是本地区众多墨西哥草帽石中最大的一块。
05
大提顿国家公园(Grand Teton National Park)
图片
大提顿国家公园位于美国怀俄明州西北部,是登山者的乐园。还保有存留至今的冰川。在大提顿山脚下,大提顿国家公园的珍妮湖与杰克森湖最为著名,无论是泛舟或者沿湖徒步都是赏心悦目的一件事。除了高山湖泊,草原风光也充满了迷人的魅力,开着房车观赏道路边的草原风光,体验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广阔。
06
烟囱岩(Chimney Rock)
图片
烟囱岩(Chimney Rock)位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西部的莫勒尔县,其名称最早于1827年被提出,那时的烟囱岩比现在要高一些,经过多年的风化和侵蚀作用,岩石顶部的高度有所降低,此外,雷击也是造成其大幅度降低的主要原因。之所以被称之为烟囱岩,是因为其体型就像是屋檐顶部高高矗立的烟囱,其顶端是一种坚硬的砂岩。
07
半穹顶(Half Dome)
图片
优胜美地(Yosemite)国家公园半穹顶(Half Dome)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东部内华达山脉之上,是优胜美地国家公园的标志性景观。它是一个呈半穹顶形的花岗岩岩体,是远古岩体的残留物。大约在1000万年前,由于山脉隆起而形成了如今的这种陡峭的奇特地貌。半穹顶海拔近三千米,从河谷算起,相对高度也有1460米。
08
酋长岩(El Capitan )
图片
酋长岩(El Capitan)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优胜美地国家公园内的一块巨大磐石,位于约塞米蒂谷以南。整块石头高900余米,顶部海拔2307米。酋长岩几乎整体都由一块巨大的浅色花岗岩组成,形成于大约一亿年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体花岗岩。它是攀岩高手最渴望攀登的一座山,2019年奥斯卡获奖影片《徒手攀岩》就是纪录的这里。
09
魔鬼塔(Devils Tower)
图片
魔鬼塔国家纪念区(Devils Tower National Monument)是一座美国国家纪念区,属美国国家公园体系,魔鬼塔是怀俄明州东北部的一座火成侵入岩或火山颈。高度约386米,海拔高度则为1558m。顶部面积约91m×55m,属于玄武岩柱状节理。
10
大棱镜温泉(The Grand Prismatic Spring)
图片
大棱镜温泉(The Grand Prismatic Spring),位于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是美国最大,世界第三大的温泉。它宽约75至91米,50米深,水温达70℃,每分钟约会涌出2000升泉水。大棱镜温泉的美在于湖面的颜色随季节而改变(藻类和微生物原因),春季,湖面从绿色变为灿烂的橙红色,在夏季显现橙色、红色,冬季呈现深绿色。
11
飞翔间歇泉(Fly geyser)
图片
飞翔间歇泉(Fly Geyser)是一个小型地热间歇泉,位于美国内华达州西北部Washoe县的飞来农场(Fly Ranch)黑岩沙漠内古湖的干涸湖床,它因1964年一座地热试验井意外喷发而造成。间歇喷泉和温泉等都是隐匿于地表之下巨大能量的释放窗口。锥形喷泉口则是由于泉水喷出时所携带的矿物质硬化长期累积而成。土丘上生活着的嗜热藻类呈现红色和绿色。
12
波浪谷(The Wave)
图片
波浪谷(The Wave),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北部、科罗拉多高原帕利亚峡谷-红崖野生保护区(Paria Canyon-Vermilion Cliffs Wilderness)。侏罗纪期间风尘堆积形成的纳瓦霍砂岩(Navajo Sandstone),发育有大型的交错层理,被风蚀和流水侵蚀后的沟谷中,呈现出韵律性和周期性变化,犹如波浪,所以被称为波浪谷。
13
羚羊谷(Antelope Canyon)
图片
羚羊谷(Antelope Canyon)是狭缝型峡谷,在美国亚利桑纳州北方的纳瓦霍族保留地,羚羊峡谷由砂岩组成。经过数百万年,由各种侵蚀而成。其中,暴洪的侵蚀是羚羊峡谷的主要形成原因之一,其他主要形成原因还有风蚀等。大峡谷的主要成因并非科罗拉多河的水流,高原暴雨导致的山洪才是侵蚀地表的主要力量。
14
精致拱门(Delicate Arch)
图片
犹他州拱门国家公园“精致拱门”(Delicate Arch)是座落于美国犹他州拱门国家公园的一座天然拱门,约高16米。精致拱门由砂岩组成,砂岩会被风雨侵蚀。许多天然拱门因承受过多风蚀而倒塌,精致拱门却因为承受了长时间的风蚀没有倒塌而知名。
15
恶地国家公园(Badlands National Park)
图片
南达科他州恶地国家公园(Badlands National Park)位于美国南达科他州西南部,由大面积的侵蚀石灰岩、尖峰和草原组成。数百万年来,公园经受大风和雨水的侵蚀和风化形成了这片迷宫般的孤山、峡谷和沟壑地貌。
16
“画壁”(Painted Wall)
图片
甘尼逊黑峡谷国家公园(Black Canyon of the Gunnison National Park)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西部。在甘尼逊河的冲击下,黑峡谷成为世界上最深最陡的峡谷之一。在黑峡谷公园的某些地区,甘尼逊河会穿透坚硬的黑色片麻岩、片岩以及白色的伟晶花岗岩,每公里下降46米。在河流的巨大冲击作用下,高达686米的峭壁——“画壁”(Painted Wall)便应运而生。
17
“圆形剧场”(amphitheater)
图片
布莱斯峡谷国家公园(Bryce Canyon National Park)“圆形剧场”(amphitheater)是位于美国犹他州西南部的国家公园,以其集中分布的奇石观景台构建的“圆顶剧场”闻名于世。其名字虽有峡谷一词,但其并非真正的峡谷,而是沿着庞沙冈特高原东面,由侵蚀而成的巨大自然露天剧场。这里的岩柱由于风、水侵蚀,形成了奇特的自然景观。
18
大峡谷国家公园(Grand Canyon National Park)
图片
大峡谷国家公园(Grand Canyon National Park)是美国西南部的国家公园,在1979年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以深达1500米、由科罗拉多河耗费万年所切割出来的科罗拉多大峡谷景观闻名于世。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西北角。整个大峡谷走向为东西向,总长有454公里,宽度从最窄的6公里到25公里,将大峡谷分为南缘跟北缘。
19
马蹄湾(Horseshoe Bend)
图片
马蹄湾(Horseshoe Bend),是科罗拉多河靠近美国亚利桑那州佩吉市的一个马蹄形弯曲,也是格兰峡谷(Glen Canyon)其中的一小段,常年河流水力切割形成,因河湾环绕的巨岩形似马蹄而得名。
20
火山口湖国家公园(Crater Lake National Park)
图片
火山口湖国家公园(Crater Lake National Park)位于美国俄勒冈州南部,绮丽湖是全世界最大的火山湖泊,其主要特征便是火山口形成的深湖。距太平洋160公里。于7700年前由Mazama火山喷发形成。绮丽湖为圆形,直径约10公里,深约600米,是美国最深的湖泊。
21
死亡谷国家公园(Death Valley National Park)
图片
死亡谷国家公园(Death Valley National Park)是美国国家公园,位于美国干旱的大盆地里内华达山脉东部的加州和内华达州。死亡谷国家公园是美国最热和最干旱的国家公园,也是美国本土48个州中最大的国家公园,整个美国第六大国家公园。
22
大象岩(Elephant Rock)
图片
大象岩(Elephant Rock)位于美国拉斯维加斯东北90公里处的火焰谷州立公园(Valley of Fire State Park),山谷中大面积露出地表的中生代时期的红色砂岩会在阳光下折射出像烈火般的红色,远远望去就像火烧山谷。大象岩由遭受了数百万年风化作用和雨水冲刷的红色砂岩组成,因其外表酷似大象而得名。
23
大盐湖(Great Salt Lake)
图片
大盐湖(Great Salt Lake),位于美国犹他州西北部,是西半球最大的咸水湖。大盐湖所在盆地也是世界第四大内流盆地。由于湖水主要由雨水和河水补给,面积变化较大,该湖位于内陆,无法流出,只能靠蒸发。所以该湖的盐度非常高,甚至高于了海水。
24
永恒火焰瀑布(Eternal Flame Falls)
图片
永恒火焰瀑布位于美国纽约州西部栗树岭公园的页岩溪保护区内。瀑布底部的一个小石窟内有上泥盆纪的莱茵街页岩气渗流出,将其点燃即可产生常年不灭的小火焰,这种独特景色,堪称现代版的“水与火之歌”。
25
“老忠实”间歇泉(Old Faithful)
图片
“老忠实”间歇泉(Old Faithful)位于美国怀俄明州黄石国家公园上间歇泉盆地,为黄石公园第一个被命名的间歇泉。因其喷发间隔为56分钟,喷发时间约4分钟,均相对固定,经冬历夏,喷泉都这样按照一定的规律不竭地喷著,遂得“老忠实”这样的美名。
26
Kasha-Katuwe帐篷岩
图片
“Kasha-Katuwe”在印第安语中意思是“白色峭壁”,这些圆锥形看似帐篷的岩石群是600万年前~700万年前火山爆发后所沉积的大量火山灰历经风吹雨打不均匀侵蚀后所形成。帐篷岩国家纪念公园地处印第安人保留地之中,远远望去这些帐篷岩很像印第安人的村落。看着这些帐篷岩,不由得让人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27
锡安国家公园(Zion National Park)砂岩交错层理
图片
锡安国家公园位于美国犹他州,园内有大量红色与黄褐色纳瓦霍砂岩形成的交错层理景观。在砂岩沉积时,由于水流或者风力作用造成介质扰动,产生一系列的沙波,而沙波的顺流迁移,在陡坡一侧形成了由一系列纹层组成的斜层系,纹层倾向表示介质流动的方向,层系互相平行或彼此切割构成不同形态的交错层理。
28
巴林杰陨石坑(Barringer Crater)
图片
巴林杰陨石坑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北部沙漠,其直径1200米,深达170米,保存良好。其形成时间约在50000年前,由一个直径约50米的镍铁质陨石撞击形成,撞击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0兆吨TNT炸药。陨石本身在撞击时大部分被气化,只有极少数陨石碎片散布在陨石坑周围。
29
Upheaval Dome陨石坑
图片
Upheaval Dome陨石坑位于美国犹他州峡谷地国家公园,陨石坑表面清晰可见为明亮的棕色和黑色同心环。其成因一直在学界被广泛争论,直至2008年学者在坑内发现冲击石英(shocked quartz),这就证明其为陨石撞击成因。
30
堪萨斯蘑菇岩
图片
蘑菇岩是堪萨斯州最著名的平衡岩奇观之一。在风沙强劲的地方,如果出露地表的岩石水平节理、层理很发育,易被风蚀成奇特的外形,特别是一块孤立突起的岩石如果下部岩性较软,经长期差别侵蚀,可能会形成顶部大于下部的蘑菇外形。
31
纪念碑谷(Monument Valley)
纪念碑谷(Monument Valley)是科罗拉多公园一个由砂岩形成的巨型孤峰群区域。谷中的孤峰清楚分成多个地层,最主要的地层有三个。最底下的地层是称为 Organ Rock 的页岩,中间则是谢伊层砂岩(De Chelly),最顶层则是称为孟科匹(Moenkopi)层的页岩,更上方被称为 Shinarump 的粉砂岩覆盖。纪念碑谷的鲜艳红色来自铁氧化物从风化的砂岩中暴露。谷中较暗的蓝灰色岩石则是来自氧化锰。
32
冰川国家公园(Glacier National Park)
图片
冰川国家公园位于美国蒙大拿州北部,由于温室效应的缘故,公园里的冰川正大幅度缩小中,过去的大冰川变成今日的小冰川。冰川退缩后留下许多美丽的山川、湖泊、瀑布等,风景变化万千,非常精致。而近期网路上走红麦当劳湖(McDonald),就是因为古时铁份和热作用,让湖中的石头变成七彩的宝石模样。
33
上帝之手(Hand of God)
图片
上帝之手位于加拿大努纳武特地区Quttinirpaaq国家公园Gull Glacier地区,山峰常年被冰川覆盖,后期冰川不均匀消融,冰面后退,在峡谷处遗留冰川类似人手状,故得名为上帝之手。
34
新斯科舍省槽状交错层理(trough cross-bedding)
图片
加拿大东南部沿海新斯科舍省槽状交错层理(trough cross-bedding),其特点是单个层系厚度变化极快,各层系底界强烈下凹,具明显的槽状侵蚀底界。层系底界为槽形冲刷面,纹层在顶部被切割,纹层与层系界面斜交,平行水流方向为单向斜层理,垂直水流方向为槽状。
35
新斯科舍省长岛Digby附近的平衡柱
图片
加拿大新斯科舍省长岛(Long Island)Digby附近的平衡柱,也被称为大自然的时光柱,是一个狭窄的垂直玄武岩柱,高大约10米,主要是风力和水力不均匀侵蚀长期作用所形成。
36
班夫(Banff)国家公园
图片
班夫是加拿大最古老的国家公园,成立于1885年。位于阿尔伯塔省卡尔加里西部的落基山脉,拥有许多冰川和冰原,茂密的针叶林和高山景观。在过去的几百万年里,冰川间歇性覆盖大部分公园,但今天只残留部分冰川,水和冰的长期侵蚀把沉积岩山脉塑造成了它们目前的形状。
37
斑点湖(Spotted Lake)
图片
斑点湖是一个盐碱湖,位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湖水中富集多种矿物质,包括硫酸镁、钙、钠硫酸盐等。斑点湖中这些物质的含量相比其他的湖要高出很多。炎热的夏季,由于大量湖水蒸发,湖底的矿物质得以暴露,形成形状如斑点的诸多水洼。这些大“斑点”之所以会色彩缤纷,除了由于季节性降水和湖水中不同的矿物,主要的原因是硫酸镁的结晶,结晶暴露的矿物继而会硬化,形成水洼之间天然的人行道。
38
Pingualuit 陨石坑湖
图片
平古卢特陨石坑位于加拿大东部魁北克省,直径约为3.44km,坑深约400m,湖水深约270m。陨石坑呈现几乎完美的圆形,最早发现记录为1943年美国空军进行气象观测时拍摄的照片。科学家利用40Ar-39Ar测定法对冲击熔化岩石进行测定后得到陨石坑年龄约为140万年。
39
阿尔伯塔省Abraham湖
图片
加拿大阿尔伯塔省Abraham湖位于北萨斯喀彻温河的上游,冬季湖水结冰,湖底腐殖质产生的甲烷气体形成气泡并被冻住,悬浮在冰层内,从而产生大量气泡上升的效果,加之无比清澈的湖水与绝美的风景,使亚伯拉罕湖成为摄影师的热门目的地。
40
尼亚加拉大瀑布( Niagara Falls )
图片
尼亚加拉瀑布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和美国纽约州的交界处,约10000年前,巨大的大陆冰川后撤,岩层暴露出来,随着时间流逝,湍急的河水不断侵蚀岩层。由于河底三个主要岩层性质不同,所以岩床被水流侵蚀不均匀。千万年来,河流不断侵蚀着岩层,而上覆坚硬岩层侵蚀较缓,下盖软层侵蚀较快,这也导致瀑布在不断后移,逐渐缩小规模。
41
阿尔伯塔恐龙公园
图片
阿尔伯塔省立恐龙公园位于加拿大阿尔伯塔省西南角布鲁克斯附近,产有大量白垩纪晚期的恐龙化石,如霸王龙、鸭嘴龙、甲龙、角化龙化石非常出名,现在已经发现了至少35种恐龙的化石,最早可以追溯到7千5百万年前。198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受保护的人类自然遗产之一。
42
大晶洞(Giant Crystal Cave)
图片
墨西哥奇瓦瓦州(Chihuahua)奈卡镇(Naica Town)大晶洞(英文名:Giant Crystal Cave),位于地下300米处,洞内充满壮观的巨型透石膏晶体(Selenite Crystals),目前发现最大的晶体长度约12米,重达55吨。因洞下存在高温熔岩,富含负二价硫离子的地层水被加热沿断裂带移动,与富氧的冷地表水相遇后,同时附近的石灰岩提供了充足的钙离子(Ca2+),石膏(硫酸钙,CaSO4)开始慢慢结晶,逐渐形成大规模结晶。
43
尤卡坦半岛落水洞(Ik Kil Cenote)
图片
Ik Kil Cenote位于墨西哥尤卡坦半岛锡纳姆市皮斯特城外,其直径约60米,水深约40米,其为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碳酸盐岩被雨水和地下暗河长期侵蚀形成山洞或者洞穴,当顶部塌陷后,便形成了落水洞。
44
伯利兹“大蓝洞”( Great Blue Hole)
图片
大蓝洞(Great Blue Hole)是伯利兹(Belize)海岸外的大型水下洞穴,其形成于约15万年前的最后一个冰河时代,是在坚硬喀斯特石灰岩地层溶蚀所形成的典型洞穴。千万年来,水流不断侵蚀溶解岩石,滋生出五彩缤纷的钟乳石和石笋,并后续倒塌,最终形成了巨大的岩溶洞穴。随着冰川期结束,后期海平面不断上升,洞穴顶部岩石塌陷,从而形成这个独特的大蓝洞。
45
沸腾湖(Boiling Lake)
图片
沸腾湖(Boiling lake)位于加勒比海岛国多米尼加,因湖中心区域长期保持近沸腾(90°C附近)状态而得名,是世界第二大温泉湖。沸腾湖最初为地壳的小裂口(与地下连通性良好),其形成原因与地下高温熔岩活动关系密切,在地下水流经沸腾湖所在地区时,地下熔岩的高热量通过热蒸汽和多孔岩石介质传导至地下水,并产生热交换,使地下水被加热至近似沸腾状态。
46
滚水石瀑布(Hierve el Agua)
图片
滚水石瀑布位于墨西哥西南瓦哈卡州,该景点由一大一小两个岩石悬崖组成,悬崖山体表面附着大量白色物质和棕黄色物质,远看起来就像被冰冻的瀑布,巍为壮观。大量白色物质为碳酸钙沉积(钙华),但由于杂质或者硫化物沉积存在,也会呈现部分棕色或黄色。
大洋洲
南极洲
47
波浪岩(Wave Rock)
图片
波浪岩位于西澳大利亚首府Perth附近,因其外表酷似海浪而闻名。其高约15米,宽约110米。目前已知约有26.3亿年的历史,是花岗岩块因为长期受到雨水及风的侵蚀而形成的特殊地貌,被当地原住民族Ballardong认为是神圣之地。
48
艾尔斯岩(Ayers Rock/Uluru)
图片
艾尔斯岩又称乌鲁鲁巨石,位于澳大利亚北领地的南部,高约335米,长约36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整块单体岩石。约4.5亿年前,艾尔斯岩所在的阿玛迪斯盆地被向上推挤形成两块近垂直的海底岩石;约3亿年前,一次地质运动将两块巨岩推离海面,经风化作用侵蚀后留下硬度大的部分,成为“蚀余石”。
49
塔斯曼拉乌尔角(Cape Raoul)
图片
拉乌尔角位于塔斯马尼亚州东南部的塔斯曼半岛最南端,以大量垂直矗立的石柱著名。石柱的形成取决于岩浆较合适的冷却速率——当岩浆表面收缩时裂成许多多边形版块,而裂缝加剧了岩浆的冷却,使裂纹垂直扩展,最终形成大量的石柱。
50
尖峰石阵 (The Pinnacles)
图片
尖峰石阵位于位于西澳大利亚Perth以北260千米、南邦国家公园的中部,以数以千计的石灰岩柱著称。海中的蚬壳与沙粒混合后吹到内陆,形成圆顶的石块,经过长年累月的风化作用,侵蚀成形态各异的石灰岩石柱。
51
Purnululu公园 (Bungle Bungle)
图片
Purnululu公园的Bungle Bungle景观位于位于澳大利亚的西澳大利亚州,到处可见一排排被纵横的沟壑深深切割而成的“嘣咯嘣咯山”( Bungle Bungle Range )。这些成行成列的塔形或圆椎形的山峦由泥盆纪石英砂构成,有着暗灰色水平带,由古代藻青菌(一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单细胞生物)沉积而成。
52
希利尔湖 (Lake Hiller)
图片
希利尔湖(Lake Hiller)位于西澳大利亚埃斯佩兰斯(Esperance)海岸外,洛切切群岛(Recherche Archipelago)中最大的岛屿——中央岛(Middle Island),距离珀斯(Perth)约720千米,湖泊长度约600米。湖水的粉色是由水中的一种嗜盐微生物所致,它们生活在盐含量极高的水中,形成了希利尔湖粉嫩的颜色。
53
戈斯峭壁陨石坑(Gosse Bluff)
图片
戈斯峭壁陨石坑(Gosses bluff crater)是澳大利亚最大的陨石坑,位置靠近澳大利亚中心,由一颗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形成。它直径约5公里,高180m,形成于大约1.42亿年前,有大量从中心向四周辐射的裂缝和锥形震裂锥。
54
大洋之路十二门徒
图片
大洋之路十二门徒是一系列自然形成的石灰岩的组合,目前存有七块,位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坎贝尔港国家公园之中。来自南冰洋的风暴和大风不断腐蚀相对松软的石灰岩悬崖,并在其上形成了许多洞穴。这些洞穴不断变大,以致发展成拱门,并最终倒塌。这种海浪的侵蚀作用结果使最高达到45米的岩石从海岸分离出去,形成形状各异的“使徒”。
55
Wolfe Creek 陨石坑
图片
狼溪陨石坑的平均直径为875米,是位于西澳大利亚州一个保存完好的陨石坑。从坑环顶到现在的坑底高度差为60米,据估计,其形成年龄少于30万年,形成于更新世。在陨石坑边缘发现了少量铁陨石,以及由氧化铁构成、被称为“页岩球”的圆形球体,有的重达250公斤。
56
教堂湾(Cathedral Cove)
图片
大教堂湾位于新西兰科罗曼德尔半岛的水星湾南部,占地840公顷,因其外形酷似大教堂而得名。这种外形得益于经年累日下海水的侵蚀和风的风化。
57
摩拉基大圆石(Moesaki Bloulders)
图片
摩拉基大圆石位于新西兰南岛奥玛鲁(Oamaru)以南40公里处的摩拉基(Moeraki)海滩。每当海水退潮之后便可以看到50多个巨大的圆石头露出海面,每块重达数吨,即为摩拉基大圆石。饱含会结晶的钙与碳酸盐微粒的海底沉积泥,经过六千五百万年形成这些大圆石。
58
裂开的苹果岩(Split Apple Rock)
图片
Split Apple Rock位于大洋洲国家新西兰南岛的亚伯塔斯曼国家公园内。花岗岩的坚硬岩性使其在裸露地表后,表面和棱角突出处更易受到风化侵蚀,最后趋向球形。而该块岩体中心存在节理,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岩石不断的热胀冷缩,使其内部应力发生变化,最终发生岩石爆裂,形成两瓣。
59
拱门岛 (Archway Island)
图片
塔斯曼海滩拱门岛(Tasman Arch)由四个岩石所形成的小岛群,是海洋和风的共同侵蚀作用导致的结果。其形似拱门的天然石洞,洞壁上呈现层叠岩的特征,离海面约有50多米。
60
薄饼岩Pancake rocks
图片
薄饼岩位于新西兰南岛西海岸,格雷茅斯北部的Punakaik,是一组产状水平的、薄层状的石灰岩与泥岩或页岩互层的沉积岩,因3500万年前海平面的频繁变化、小型海洋生物和沙土间交替层压堆积、外力的剥蚀风化而成。
61
煎锅湖(frying pan lake)
图片
煎锅湖位于新西兰罗托鲁瓦附近的怀芒古火山谷中,1886年的火山喷发形成了一个巨坑,经130年的岁月演变便有了这个湖泊,其平均水温在55摄氏度左右。火山喷发后部分火山口被雨水和热的地下水覆盖,由于湖面长期处于水汽氤氲的状态,宛若在锅中烧开的沸水,由此得名煎锅湖。
62
南极洲泰勒冰川血瀑布(Blood Falls)
图片
血瀑布(Blood Falls)位于南极大陆维多利亚地泰勒谷中,因水中富含铁氧化物,使得水成为深红色,故得名“血瀑布”。血瀑布的水来自冰川下约400米的一个冰封的高盐分湖泊,湖水富含硫、铁的化合物。这些富含铁的湖水从冰川裂缝流出,铁遇空气中的氧气被迅速氧化,便形成了这一奇观。
非洲
63
纳米布沙漠(Namib Desert)
图片
纳米布沙漠(Namib Desert)位于非洲西南部大西洋沿岸的纳米比亚和安哥拉境内,是世界上最为古老和干燥的沙漠之一,最为人称道的是红色沙丘,而由于沙丘中富含铁质,被氧化后呈现鲜艳的红色。
64
撒哈拉之眼(Eye of the Sahara)
图片
撒哈拉之眼(Eye of the Sahara)位于撒哈拉沙漠西部毛里塔尼亚境内,又称为理查特构造(Richat Structure),是全球最为壮观的地质构造景观之一。它直径48km,被认为是沙漠之下的岩层经构造抬升和侵蚀形成的巨型同心圆状岩石构造。
65
贝马拉哈石林(Tsingy de Bemaraha)
图片
贝马拉哈石林(Tsingy de Bemaraha)位于马达加斯加岛西海岸,是由石灰岩构成的岩溶地貌,是可溶性岩石经流水的侵蚀作用而形成,又称为喀斯特地貌。
66
维多利亚瀑布(Victoria Falls)
图片
维多利亚瀑布(Victoria Falls)位于赞比亚和津巴布韦边界,宽1700多米,最高处约108米,是世界上最为壮观的瀑布景观群之一。河流经过由地壳运动形成的陡崖,便形成了这疑似银河落九天的悬瀑。
67
布莱德河峡谷(Blyde River Canyon)
图片
布莱德河峡谷(Blyde River Canyon)位于南非克鲁格国家公园西边,其中由于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壶穴(pothole)和跌水潭(plunge pools)是公园里最具特色的景观。
68
尼拉贡戈火山(Mount Nyiragongo)
图片
尼拉贡戈火山(Mount Nyiragongo)位于刚果民主共和国北基伍省,海拔3469m,是非洲中部维龙加火山群中的活火山,也是非洲最危险的火山之一。火山口直径2000米,深244米,底部有熔岩平台和熔岩湖。在过去的150年内喷发了50多次,最近的一次喷发是在2002年。
69
伦盖伊火山(Ol Doinyo Lengai)
图片
伦盖伊火山(Ol Doinyo Lengai)位于坦桑尼亚北部,是位于东非大裂谷的一座活火山,火山口直径350-400m,它喷发的是富含碳酸盐矿物的火成碳酸岩,是全球唯一一座喷碳酸岩的火山。
70
白沙漠(White Desert)
图片
白沙漠(White Desert)位于埃及开罗的绿洲中,未结晶的石灰岩(白垩岩)经风沙的侵蚀作用形成如同蘑菇一样的岩石。
71
马托博国家公园(Matobo National Park)母与子
图片
马托博国家公园(Matobo National Park)位于津巴布韦西南部,以花岗岩地貌为主要地貌类型,花岗岩中节理发育,岩石常常发生球形风化,形成图片所示如同“母与子”模样的地貌景观。
南美洲
72
彩虹山(Vinicunca)
图片
彩虹山坐落于南美洲秘鲁库斯科,为安地斯山脉的一段,因彩色岩石层理分明,看起来像一道道绵延的彩虹,故名为彩虹山。它是沉积岩经过扭曲和抬升,加上亿万年的风化和流水侵蚀,形成的各色山块群,最高海拔达5200m。
73
马丘比丘(Machu Picchu)
图片
马丘比丘是15世纪印加帝国的政治中心,位于秘鲁南部的东部科迪勒拉山脉。它距离库斯科西北部80公里,乌鲁班巴河流经此地,将科迪勒拉山脉切穿,并形成了一个具有热带山地气候的峡谷,是“世界7大奇迹”之一。
74
瓜拉斯托省立公园风蚀地貌(Ischigualasto Provincial Park)
图片
瓜拉斯托省立公园位于圣胡安省东北部的保护区,该地区气候干旱,降雨少,温度极端,发育典型的风蚀地貌。午后至夜晚会有稳定的南风,有时会伴有极强的佐达风(安第斯山脉吹越阿根廷草原的干热多尘北风),这些风和风沙流对土壤表面物质及基岩进行吹蚀和磨蚀作用,造成风蚀地貌的形成。
75
Salar de Arizaro盐湖Cono de Arita
图片
盐湖Cono de Arita 位于萨拉尔德阿里扎罗(Salar de Arizaro)的南部,距萨尔塔市380公里,是世界上第六大的盐滩。它是一个火山岩层,形状类似于金字塔。有研究表明,这种火山起源的地貌因没有足够的强度喷发,所以它没有形成火山口,也没有释放熔岩。它的风景被黑色的盐包围,被地下岩浆吸引到地表。
76
“十四色山”(Serrania de Hornocal)
图片
“十四色山”是指距阿根廷胡胡伊省乌玛瓦卡市25公里的一系列山脉。这些山脉主要由灰岩组成,被称作Yacoraite建造,高度约4761米,由包括海水沉淀、湖泊与河流侵蚀以及板块运动在内的一系列复杂地质变化形成。
77
安赫尔瀑布(Angel Falls)
图片
天使瀑布,又叫安赫尔瀑布,位于委内瑞拉东南部、卡罗尼河支流卡劳河(Carrao)源流丘伦河(Churun)上,是世界上最高的瀑布。丘伦河水从平顶高原奥扬特普伊山(Auyan-tepui)直流而下,宽150米,总落差979米。雨季时,河流因多雨而变深,人们可以乘船进入。
78
伊瓜苏瀑布(Iguazú Falls)
图片
伊瓜苏瀑布是世界上最大的瀑布,位于阿根廷与巴西边界上伊瓜苏河与巴拉那河合流点上游23千米处。其形成是由于伊瓜苏河及其河床岩层的走向与巴拉那河垂直,但河水的冲刷与侵蚀作用远远比巴拉那河微弱,因此在伊瓜苏河与巴拉那河相交汇处,造成了河床的水平位差,经过漫长的地质岁月,形成了现在的伊瓜苏瀑布。
79
五色河(Caño Cristales)
图片
五色河位于哥伦比亚梅塔省的塞拉·德拉·马卡雷纳国家公园内,由于其河床上的红、黄、绿、蓝、黑五种颜色非常鲜亮,被称为五色河,也被称为“液体彩虹”。产生这种现象是由于河床的砂石、水中矿物质、水生植物、气温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80
钦博拉索山(Chimborazo)火山
图片
钦博拉索山(Chimborazo)是南美洲安第斯山脉(Andes)西科迪勒拉山(Cordillera Occidental)中的一座休眠的盾状火山(Stratovolcano),位于厄瓜多尔中部,呈圆锥状。这座火山主要由安山质岩石和英安质岩石组成的,这也就意味着熔岩是块状的,或者沿着火山的边部滚落,或者停留在其间。它是地球上距离地心最远的地点。
81
达尔文拱门(Darwin′s Arch)
图片
达尔文岛,又叫库尔佩珀岛,位于厄瓜多尔加拉帕戈斯群岛的西北部。这里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被人称作“独特的活的生物进化博物馆和陈列室”。达尔文拱门是一个天然岩石拱门,由玄武岩浆喷出,冷却凝固,后经地壳抬升和海浪侵蚀形成,是该岛标志性的景观。
82
圣安娜火山(Volcan Santa Ana)
圣安娜火山是中美洲萨尔瓦多西部的安山质-玄武质的成层火山,海拔2381米,为萨尔瓦多最高的活火山。峰顶中间有小型火山湖。
83
“风化岩石树”(Arbol de Piedra)
风化岩石树(Arbol de Piedra),是萨尔瓦多达利沙漠的地标,位于玻利维亚的波多西省安第斯动物群国家保护区的爱德华多·阿瓦罗亚地区。沙漠以其剥裸和贫瘠的景观作为特色,其中以“风化岩石树”为代表,它被风沙侵蚀的高达7米的火山石,经风蚀作用改造形成上粗下细类似树的形状。
欧洲
84
Zumaia复理石景观
Zumaia复理石(Zumaia Flysch)位于西班牙东部,大约在1亿年前形成。伊比利亚和欧洲板块之间的碰撞在大约5000万年前暴露了这些沉积物。这行层由西向东倾斜,因此较老的地层位于西部,而较新的地层位于东部。这些地层提供了1亿年至5千万年前地球历史的宝贵信息。
85
阿尔加维海蚀洞(Algarve sea cave)
阿尔加维海蚀洞(Algarve sea cave)位于葡萄牙的南端。阿尔加维以旖旎多变的石灰岩悬崖海岸、海蚀洞、拱门和岩柱等自然奇观而著称,延绵数十公里的海岸在长期的海水侵蚀和风力作用下,形成了独特的海岸地貌。山与海的日复一日的碰撞,坚毅与温柔时时刻刻的交锋,使得这里的海岸每天都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86
波尔图圣岛玄武岩柱状节理
波尔图圣岛(Porto Santo Island)位于大西洋的马德拉东北27英里处,享有着四季如春的气候。这个9英里×5英里的小岛拥有广阔的沙滩,这是它的邻居所没有的。岛屿的北端是高大而崎岖的柱状玄武岩,证实了该岛的火山起源。南端地势平坦,大部分地势较低,被海滩环绕。
87
“巨人之堤”(Giant’s Causeway)
“巨人之堤”(Giant’s Causeway)位于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西北约80公里处大西洋海岸,是由大约4万个柱形的玄武岩连接而成的、长达8公里的“石阵”。这些石柱多是规则的多边形,连绵有序且呈阶梯状,从山上而来,向海里延伸,逐渐隐没在海水之中。石柱群气势磅礴,蔚为壮观,是英国第四大自然奇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6年将其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88
“恶魔之舌”(Trolltunga)
恶魔之舌(Trolltunga)位于挪威霍兰达郡的奥达地区,它形成于约一万年前的冰河时代末期,岩性为片麻岩,质地比较坚硬。当时冰川边缘抵达悬崖所在位置,冰川融水在岩石裂缝聚集并结冰,水结冰体积增大致使岩石裂缝被张开,岩石最终破裂为大量石块,后续被冰川所运移带走,上部岩石残留,最终形成了今天所见的恶魔之舌。
89
奇迹石(Kjeragbolten
奇迹石(Kjeragbolten)位于挪威Forand市罗加兰郡吕瑟峡湾南部。奇迹石的形成主要是冰劈作用的结果。冰河时代结束以后,全球气候逐渐回暖,每年都会有一部分冰雪融化渗入岩石。当冬天来临,岩石的孔隙中的水又冻结成冰,体积膨大,使岩石裂隙加深加宽,然后雪水沿着扩大的裂隙更深入地渗入岩石的内部,这样周而复始的冻结、融化,使裂隙不断扩大,最终导致大量的岩石崩裂成为岩屑。
90
布道石(Preikestolen)
布道石(Preikestolen)地处挪威南部,靠近斯塔万格市的吕瑟峡湾中部,是一块天然形成的巨石,突兀地直立于峡湾深处的崇山峻岭中,垂直落差604米,顶部有大约625平方米的平台。该巨石主要是风化作用形成。从远处看去,非常壮观。而走到近处,站在布道石平台上,峡谷中的吕瑟峡湾的美景可以尽收眼底。
91
草帽山(Kirkjufell)
冰岛草帽山(Kirkjufell)位于冰岛Grundarfjordur小镇附近,坐落于斯奈山半岛。它的名字翻译成英文是“Church Mountain”(教会山),也许是它的外形让人们联想起教堂塔。草帽山是一个有着美丽外形和匀称的独立山体,由于从某些角度看它就像是一顶草帽,所以被称为草帽山。
92
Vestrahorn山
Vestrahorn山位于冰岛的东南部大海边际,最高海拔450米,有着800万年左右的历史。它虽然不高,但有型有款,就像一只张开翅膀的蝙蝠,迎面向我们飞来,大家更喜欢把它叫做“蝙蝠山”。由于冰岛位于大洋中脊的位置,该山也是由于洋底火山作用形成。
93
犀牛石
犀牛石位于冰岛西北部,由火山岩浆喷发形成,原本是一个高约15米的玄武岩堆,在周围的岩石被海水冲刷掉之后,底部形成两个洞,使其看起来像一头正在喝水的犀牛,而石头的天然裂纹让犀牛栩栩如生。永不停歇的海浪,让这块巨石的基底越来越不牢固,冰岛人用水泥将犀牛石的底部固定,才让这个独一无二的火山奇景得以保留。
94
Strokkur间歇泉
Strokkur间歇泉位于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附近一个山间盆地里,是间断喷发的温泉。在火山活动地区,熔岩使地层水化为水汽,水汽沿裂缝上升,当温度下降到汽化点以下时凝结成为温度很高的水,每间隔一段时间喷发一次,形成间歇泉。2000年的一次地震,促使大间歇泉再次喷发,足足有70米高。在这之后,大间歇泉隔几天才喷发一次。
95
拉基火山裂缝(Laki fissure)
冰岛的拉基火山裂缝(Laki fissure)在冰岛南部,位于岛上最大的瓦特纳冰川。冰岛历史上最大的岩浆流从拉基裂缝喷发出来,裂缝将冰岛撕裂成两部分。裂缝向东北-西南方向延伸,被818米高的山脉几乎相等地分成两半。实际上,拉基山的裂缝并没有完全裂开,在山坡上的裂缝之间,只有几个很小的火山口喷出少量的熔岩。
96
拉瓦雷多三峰(Tre Cime di Lavaredo)
拉瓦雷多三峰(Tre Cime di Lavaredo)位于意大利米苏里纳东北约8公里“三峰自然公园”中。这三座山峰分别是Cima Piccola、Cima Grande和Cima Ovest。它们是由白云岩组成的山脉,拉瓦雷多三峰是意大利多洛米蒂山脉中最著名山峰自然景观,岩体陡峭而壮观,周边深受徒步和登山爱好者青睐。它的最高点海拔为2999米。
97
Vulcano火山
Vulcano火山是意大利西西里岛北部利帕里群岛南端的一个火山岛。整个岛屿为一个复合成层火山锥,岛的中部为塌陷破火口,以后被火山喷出物埋没。岛的西北部为一圆锥形火山锥,基底直径为2000米,海拔500米,顶部火山口直径为500米。该火山过去曾十分活跃,特别是公元前几个世纪,最近一次爆发始于1888年,并持续到1890年。
98
七巨人
“俄罗斯七巨人”,是位于俄罗斯北方科米共和国一处高地上的七块巨石,在此附近没有其他大石块。这七块巨石高达30至42米,看起来神秘又壮观。地质学家推测“七巨人”的形成原因为约2亿年前,这些巨石为一座岩石山的一部分,经长时间的风化作用,软弱的岩石消失了,结果只剩下这七块坚硬的岩石。
99
风帆石
俄罗斯天然的风帆石,是一种天然的砂岩巨石,位于黑海海岸克拉斯诺达尔边区大约17公里的度假城市格伦济克。毫无疑问,这块岩石又平又窄,就像船帆一样,因此才有了它的名字。它大约有30米高,20米长,但只有一米厚。这片岩石是垂直于海岸线,如果你从远处看,它看起来像一艘带着巨大帆的船已经靠岸了。
100
Lipljan市大理石洞
科索沃大理石洞穴是一个村里的喀斯特石灰岩洞穴,位于科索沃Lipljan直辖市。洞长1260米,面积56.25公顷。1966年,村民Ahmet Asllani在自己的花园里发现了这个洞穴。该洞穴位于属于中生代的大理石石灰岩中。这个洞穴形成于第三纪。经过一段时间,这些岩石由于构造侵蚀而开裂形成。
101
德国玛珥湖(Maar)
德国艾菲尔地区的玛珥湖是全球最为典型的玛珥湖之一,玛珥湖的英文“Maar”是当地居民对湖泊或沼泽的称呼。19世纪早期,德国科学家Steininger最早从德国西部艾费尔高原第四纪火山区的小而圆的火山口湖研究开始,把玛珥定义为一种火山类型。其区别于其它火山口湖的特点是平地爆发,蒸汽、泥石同时喷发后形成的火山口。
102
莫赫悬崖(Cliffsof Moher)
莫赫悬崖(Cliffsof Moher),在爱尔兰岛中西部的边缘。悬崖面向浩瀚无际的大西洋,以奇险闻名。它横跨大西洋214米,沿着西海岸覆盖达8千米。莫赫悬崖是地壳变动和大西洋无数年惊涛骇浪冲击的杰作,险峻笔直的悬崖断层鳞次栉比,仿佛一部部巨书。它也是爱尔兰自然风光中最能代表历史的雄伟杰作。
103
蓝窗(Azure Window)
蓝窗(Azure Window)位于地中海中心马耳他的戈佐岛,是一个奇特的石灰岩海蚀洞,海浪和海水日积月累的侵蚀作用导致海岸边的石灰岩形成了一个天然拱门。不幸的是,随着海蚀作用的加强,蓝窗已于2017年垮塌。
104
杜德尔门(Durdle Door)
杜德尔门(Durdle Door)位于英国南部多塞特郡的海岸,当岩层垂直于海岸线,波折射把波能集中在岬角上,当两侧的洞穴贯穿之时,就形成了拱形海蚀洞。
105
梅尔鲁克港尖棱褶皱(Millook Haven chevron fold)
位于英国梅尔鲁克港(Millook Haven)的尖棱褶皱是构造运动造就的奇观。尖棱褶皱两翼较平直,转折端急剧转折、甚至成尖顶的褶皱。尖棱褶皱的幅度较大,而宽度较小,其翼尖角较小,一般小于30°。
106
多弗白崖(White Cliffs of Dover)
多弗白崖(White Cliffs of Dover)是位于英国的白垩岩海蚀崖。随着海蚀作用的进行,海蚀凹槽不断扩大,其上的岩石因支撑力减小而发生重力崩落,常沿断层节理或层理面形成陡壁悬崖。
107
魔鬼镇(Đavolja Varoš)
魔鬼镇(Đavolja Varoš)是位于塞尔维亚东南部的风成侵蚀地貌,数百万年的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岩经过风沙和流水的侵蚀,形成了如同魔鬼居住的城镇一样的地貌景观。
108
凯斯内斯(Caithness)节理
位于苏格兰凯斯内斯(Caithness)海岸的岩石表面分布着造型奇特的裂隙,地质学上称之为节理。在地质作用下,岩块发生一系列规则的破裂,在破裂面两侧岩石没有发生明显的位移,此破裂成为节理。
109
圣托里尼(Santorini)
圣托里尼(Santorini)是位于希腊大陆东南200公里左右爱琴海上的火山岛环,包括三个小岛,历史上多次的火山喷发导致原来圆形的岛屿呈现今天的月牙状。蓝色的小圆顶,蔚蓝的爱琴海,圣托里尼是希腊明信片中的经典场景。
110
希腊沉船湾(Navagio Bay)
沉船湾(Navagio Bay)位于希腊扎金索斯,以迷人的海蚀地貌著称,陡峭的悬崖、清澈蔚蓝的海水、洁白的沙滩共同构成了海边的绝美画卷。
111
蓝色洞穴(Blue Caves)
蓝色洞穴(Blue Caves)是位于希腊扎金索斯海蚀洞景观,海崖上的岩石裂缝发育的地方,因受海浪不断冲击,岩石不断碎落成空洞,称为海蚀洞。
112
红沙滩(Red Beach)
红沙滩(Red Beach)位于希腊圣托里尼南部海岸,是由火山岩经风化作用形成的红色沙滩。静谧的红沙滩也是远近闻名的天体海滩。
113
梅黛奥拉(Meteora)
梅黛奥拉(Meteora)位于希腊中北部的色萨利区,在高耸的砂砾岩峰林之上修建的中世纪修道院当之无愧地入选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亚洲
114
棉花堡(Pamukkale)
棉花堡是土耳其西部的一个小镇,以矿物质丰富的热水流经附近山坡上的白色石灰华梯田而闻名。棉堡地形的形成源自于含钙的温泉水在流动的过程中冷却沉积下来的石灰岩层。温泉水是在春天由石灰岩层顶端涌出。在小池边以及盆地边,碳酸钙慢慢沉积经过时间从果冻状钙化成坚硬的石灰岩层。
115
卡帕多细亚(Cappadocia)
卡帕多细亚是土耳其中部的半干旱地区,附近活火山的岩浆和岩灰冷却凝固后形成厚厚一层凝灰岩。年长日久,凝灰岩在阳光和风雨的侵蚀之下,松软的部分剥蚀殆尽,在地上形成峡涧沟壑,在地下形成暗流岩洞。比较坚实的部分残留下来,则形成千姿百态的岩石。
116
地狱之门( Darvaza)
地狱之门,又称达瓦扎天然气燃烧坑,是土库曼斯坦达瓦札的一处天然气田,其地面于1971年崩塌,形成天然气坑。地质学家为避免甲烷气扩散而将气坑点火,自此该处一直连续燃烧。总面积约等于一个美式足球场的大小。气坑附近同时是野生沙漠露营的胜地。
117
Atyn emel国家公园
Altyn-Emel国家公园位于哈萨克斯坦伊犁河谷。它包括各种景观,包括沙漠、山脉和植物区系。小岛山脉位于平原上,在公园的领土上,已经确定了石炭纪沉积物,主要是火山岩,二叠纪和石炭纪沉积物,最古老的沉积物是志留纪。
118
狮子岩(sigiriya)
狮子岩是一座斯里兰卡古代宫殿,位于斯里兰卡中央省马特莱区丹布勒镇附近,锡吉里耶岩石是经过长时间侵蚀的火山中硬化的岩浆塞的残余物。峰顶位于周围平原上方200米,海拔370米。它形成于20亿年前,当时锡吉里亚周围地区遍布活跃的火山。
119
下龙湾(Ha Long Bay)喀斯特地貌
下龙湾是越南广宁省的热门旅游目的地。海湾拥有成千上万个形状和大小各异的石灰岩喀斯特小岛。在热带湿润气候的影响下,该海湾的岩溶演化已经历了2000万年。下龙湾的石灰石在大约3.4亿年前的石炭纪时期开始形成。在这一点上,地球比今天更加温暖和湿润,并且由于大量沼泽的碳酸盐沉积移入了海洋。
120
Bohol岛巧克力山(Chocolate Hills)
薄荷岛是薄荷岛省的主要岛屿,位于宿雾岛的东南方,是菲律宾群岛的第十大岛。巧克力山形成是由于降雨,地表水和地下水对石灰石的溶解,以及海拔升高并因构造断裂而受到河流和溪流的地下侵蚀。
121
富士山(Mount Fuji)
富士山是日本一座横跨静冈县和山梨县的活火山,位于东京西南方约80公里处,主峰海拔3776米。富士山是由玄武岩组成的成层火山,约10万年前诞生于小御岳火山的山麓,经古富士山、新富士山两代的喷发活动才形成了至今美丽的圆锥形。
122
kelimutu火山口三色湖
印尼克里穆图火山有三个火山口湖,其颜色各不相同,而且经常变色,这是其中两个紧邻的湖泊。这些湖泊之所以会变色,是因为湖中矿物质的化学反应所致。此种化学反应据信是火山气体活动所引起的,而雨水和地下水的量也会造成影响。
123
马赞德兰省Badab-e surt
Badab Soort的泉水是两个具有不同自然特征的独特矿泉,巴达布·索特的梯田由石灰华制成,钙华是通过从两个不同的矿泉中流水而沉积的沉积岩。它们是在更新世和上新世地质时期形成的。
124
以色列Timna公园蘑菇岩
Timna山谷以其罕见的石头构造和沙子而闻名。蘑菇岩是一种不寻常的整体式蘑菇形红砂岩岩层,被称为石林。蘑菇岩的形状是由于风,湿气和水蚀几个世纪而引起的。
125
Al Naslaa 石
Al Naslaa 石位于沙特阿拉伯Tayma沙漠,两块岩石之间有一道近乎完美的切割状裂缝,下部由岩石底座支撑,正面岩壁留有古代壁画。至于成因,目前尚无确切结论。有观点认为裂缝是岩石下方地层被抵消时造成岩石分裂;也有观点认为裂缝可能为古老的断层线,因断层附近岩石材料存在弱面,更容易被风沙侵蚀,从而形成平直裂缝。
作者:余凯 杨翔棹 许欣然 蔡 贇 杨梓涓 罗钰钦 辛光耀
美编:卢阳阳
校对:陶 琴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