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上多名医护子女,小学老师建立网上“自习室”

楚天都市报6月24日讯(记者高领亚 通讯员曹斌 张德卿)“‘新冠’虽然阻隔我们与学生毕业前的相聚,却阻隔不了我们在‘云端’拥抱。让我们用这特殊的‘典礼’纪念特殊的毕业季。”这是武汉市硚口区崇仁寄宿学校六(2)班班主任任斯佳老师近日发的一个朋友圈,表达了自己对自己所带的毕业班的学生的祝福,迎来了家长们的纷纷点赞,任老师在疫情期间建立的网上“自习室”更是让他们赞不绝口。
图片
每周大约三道四次
据悉,任老师班上有七名学生家长都是医护工作者,还曾有十位志愿者下沉房舱和社区,她在疫情期间建立起网上“自习室”,陪伴这些孩子们一起做作业,答疑解惑,陪他们谈心,在父母在一线忙碌无法回家时,和他们一起在网上度过了那段难忘的日子。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美好的寒假假期,任斯佳老师班上很多孩子的家长是一线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他们不得不奔赴一线。那几天,她每天都会收到这样的信息:“任老师,欣欣的爸爸在医院感染科,已经一个月没有回家了。她整天不肯睡觉,非要等他爸爸。您能不能跟她说说?她最听您的话!”“任老师,我和孩子的爸爸都在医院,孩子一个人在家,麻烦您帮我盯紧一点。”......
“每接到这样一个电话,我的心就揪的紧紧的。”任斯佳回忆到。经过调查,班上有七名医护家长奋战在一线,有十位志愿者家长下沉各房舱和社区,无法照顾子女。
“我就把他们和家庭有特殊变故的学生召集起来,用钉钉建了一个网上‘自习室’。”任斯佳说,陪伴他们一起做作业,解惑答疑,跟他们谈谈心,鼓励他们做点自己喜欢的事,让奋战在一线的家长安心。
据悉,任老师“自习室”开展的时间是下午3点钟,结束时间视情况而定,大概是一节课的时间,每周大约有三四次。
图片
任斯佳老师班上的彭涵同学 ,妈妈是武汉市第一医院的医护人员,从疫情开始就奋战在一线,爸爸也在一直要下沉社区值守。“我把家中情况跟任老师说了之后,她马上单独跟小彭涵联系,拉近了‘自习室’,有了她的帮助和陪伴,我们就放心多了。”彭涵的妈妈说。
“我一开始觉得很孤独,很多问题不会,也不知道该怎办,后来进了任老师的自习室,一切都顺起来了。她还经常鼓励我,爸妈都是了不起的人,我要勇敢一点,向他们学习。”彭涵说。
带着同学唱抗疫歌曲
任斯佳平时工作态度严谨,思路活跃。为了“云课堂”不掉链子,她在前期做了大量工作。 在班级中布置调查问卷,进行细致的调查,内容涵盖家庭成员情况、上课设备情况\学生学习环境及学习条件等等等等,并参考问卷,认真分析学情。
要综合测试了,如何达到检测效果?任斯佳积极开动脑筋,花了近四小时将测试题编辑到教育云“在线检测”板块,解决了部分学生家里没有打印机的问题,让孩子们答题更便捷。
单一的教学难以持续孩子们上课的激情,任斯佳老师便组织起线上班级活动,以减轻孩子的压力,一扫他们心中的灰霾。
“用我们的歌为武汉加油!”任老师带着孩子们学唱“抗疫”歌曲《武汉,你好吗?》,鼓励学生自主创编,大声唱出对心里的那份感恩与爱。
线上学习时间久了,学生长期面对电子产品学习,书写越来越马虎,六(2)班的线上辩论赛——“电脑时代,我们需不需要练字?”拉开帷幕。孩子们立刻组成团队,他们分工搜集材料,写辩论词,背稿,利用周末召开视频会议模拟,忙得热火朝天,再也没有人眷恋手机游戏,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这既训练了我们的思维和口才,也锻炼了我们的能力。”一名六(2)班的同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