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藏区实现整体脱贫!一起来看雪域高原上的沧桑巨变

作为中国五大藏区
和10个藏族自治州之一
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的贫困人口
已由2015年末的19553户74139人
减少至目前的508户1579人
贫困发生率由24.95%下降到0.53%
目前,全州147个贫困村
已全部出列
迪庆藏区实现整州脱贫
图片
24日,在昆明召开的“云南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迪庆专场”上,中共迪庆州委书记王以志讲述雪域高原上发生的沧桑巨变。
地处青藏高原南缘、滇川藏三省区结合部的迪庆州,昔日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属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2015年末,全州74139名贫困人口中,93%为少数民族贫困人口。
图片
5年来,经过多方努力,迪庆藏区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显著下降,地区生产总值则一路飙升。数据显示,2015年到2019年,迪庆全州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7%,增速位列全国10个藏族自治州前列。
宏观数据变化之下,是云南藏区民众尤其是贫困人口生活的巨变。
图片
曾经,属高原高寒半农半牧地区的迪庆,地里只能种出青稞、土豆和麻茎。如今,这里发展出葡萄、中药材、特色畜禽、食用菌、青稞、蔬菜、木本油料等七大高原特色农业产业。不仅时鲜蔬菜“爬上”雪域,热带水果也“落户”在高原。2019年,全州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12955元(人民币,下同),有产业发展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了1-2项增收产业全覆盖。
图片
交通、广电、网络等基础设施,更是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州193个建制村100%通硬化路,卫生路面100%修到家门口,香丽高速、丽香铁路将在今明两年相继开通。即便是香格里拉市最为边远的东旺乡民众,也可以骑摩托、开车到海拔5000多米的雪山采挖虫草。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9.7%,建制村网络覆盖率100%,全州4G网络全覆盖,三县(市)城区居民已步入5G时代。这让素有“云南北极”之称的德钦县羊拉乡村民,也可以第一时间收听收看来自北京的声音和画面。
更细微的变化还有——过去,贫困民众住着“风吹扫地,月亮点灯”的“木楞房”“杈杈房”,吃水靠背,取暖靠烧柴。如今,累计完成6.4万户危房改造后,大家住进宽敞明亮的砖瓦房;累计投入26.2亿元、建设水库19座后,大家喝上自来水;以清洁能源为主的藏区供暖项目,让各族民众告别延续千年的取暖方式。
图片
此外,迪庆在云南率先实施14年免费教育。目前,全州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4.34%,高中毛入学率达86.7%,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少年、儿童实现“零辍学”。走出大山的农牧民孩子,不仅得到更加公平的教育机会,还享受到有鸡蛋、牛奶的营养餐。
作为心脑血管等高原疾病的高发区,迪庆不仅创建自己的三甲医院,162个村卫生室、29个乡镇卫生院和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实现了全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加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慢病患者家庭医生签约率达100%。与上海、北京等地建立“隔空把脉”远程医疗会诊,更是让患者得到稳定有效救治。
除此之外
近日
中国新闻社云南分社记者
走进迪庆
感受云南雪域高原上
发生的沧桑巨变
一起来看看
藏地“月光城”走过1300年
古城重生风华正茂
傍晚时分,下弦月爬上雪域高原天空,“月光城”独克宗被“点亮”。籍着16℃凉风,记者近日跟随熙熙攘攘的游客走进古城,明净的石板、精致的民居、古朴的街道、秀美的龟山、金碧辉煌的大转经筒……与月光交错,形成一幅古色古香的藏式美景图。
图片
“独克宗”在藏语中包含两层意思,一为“建在石头上的城堡”,另为“月光城”。独克宗古城按照佛经中的香巴拉理想国建成,坐落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建城距今1300多年,曾是滇藏茶马古道的枢纽及滇川藏物资中转、文化、经济交流中心,因其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好、最大的藏民群居性建筑而备受游客青睐。
“古时,进藏马帮在独克宗集散,客商在二楼吃饭,骡马拴在一楼吃草。”迪庆州资深藏文化专家勒安旺堆告诉记者,古城内有两个广场:一个是马帮交易货物的集市,一个是出售柴火的集市,“旧时,人们的交易是以物易物的原始方式。”
勒安旺堆说,曾经古城内有条街叫“猪事街”,有几家猪肉店铺和烤酒坊;有条街叫“皮匠街”,主要是纳西族制作皮革供应马帮;有条“丽江街”,大研、束河等丽江地名会出现在店铺的招牌上……商贾云集,热闹繁荣。
“1957年,公路建成通车,独克宗慢慢随着马帮的消失而衰落。”勒安旺堆在独克宗出生长大,“自那之后,古城不再为马帮服务,却继续满足着当地居民基本生活需求,有人打铁,有人烤酒,有人画唐卡……”
图片
上世纪90年代,香格里拉旅游业兴起,“月光城”独克宗逐渐被推向世界,到访香格里拉的中外游客因它的古朴优雅而流连忘返。
这样的光景,持续到2014年。当年,独克宗古城发生火灾,庭院坍塌,满目疮痍,过火面积98.56亩,占古城核心保护区面积的17.8%。
火灾后,当地坚持“尊重历史、尊重民族文化,修旧如旧、以存其真,建新如旧、以复其貌,旧中透新、以显特色,重建与提升并重”的原则重建独克宗古城。
2016年,独克宗古城再次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四海宾朋。勒安旺堆说,“修复后的古城基本与原来一样,添加了灯光效果,夜里更美了。”
古城中心四方街,每天夜里一派喜庆、祥和,当地藏民和游客翩翩共舞,跳着独具特色的传统民族广场舞。在四方街抬头仰望,可以看到世界上最大的转经筒,映着金碧辉煌的灯光神圣而庄严地缓缓转动。
“独克宗未来令人期待。”勒安旺堆说,目前迪庆州正在对独克宗古城实施提质扩容项目,依托藏区独特的地域风貌、民族文化,以深厚的藏文化为发展之本,打造藏式特色小镇。
加之预计今年通车的香(格里拉)丽(江)高速公路与预计2021年通车的丽香铁路,未来的独克宗,将向更多人展示藏地“月光城”的迷人魅力。
中国大陆首个国家公园
探寻生态与民生平衡之路
六月,香格里拉迎来旅游旺季。59岁的藏民都杰七林在忙碌中度过冬季森林防火期后,又转入了夏季旅游看护期。
都杰七林家住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洛茸村,这个传统藏族村庄坐落在中国大陆首个国家公园(试点区)——普达措国家公园之内,村民以牧牛放马、种青稞麻茎为生。都杰七林曾是农牧民、伐木人、猎人、牵马导游,如今是农牧民和生态护林员。
图片
1998年,中国做出长江上游天然林禁伐、限伐决定,遏制住迪庆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洛茸村村民的收入也受到一定影响。可时间不久,2000年,香格里拉旅游业兴起,对游客开放属都湖、碧塔海两个景点,都杰七林和村民们将自家的牧马牵出,装上马鞍,向旅游业进发。“当时我靠‘牵马游’,每月可收入3000元(人民币,下同)。”都杰七林说。
30年前,在都杰七林年轻时,迪庆州发展依靠“木头经济”,天然林采伐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一度高达80%。洛茸村与其他藏族村庄一样,伐木、捕猎,靠山吃山。“过去砍树卖木材、打猎售野味,一年忙到头,过个年还要向亲戚借钱买糖和酒。”都杰七林告诉记者。
“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普达措,世居在里面的村民纷纷牵着马匹,载着游客在湿地、草甸、森林里游玩,一些村民在草地上摆摊卖烧烤、零食和土特产。”普达措国家公园管理局保护科原科长丁文东告诉记者。
旅游似乎给村民带来了可观收入,却是以破坏草甸、污染湖水、侵扰森林为代价。丁文东说,“马匹对草地过度啃食,野草没了,村民就拉饲料进来,近千匹马的吃喝拉撒也都进来了,严重影响属都湖、碧塔海水质。它们还载着游客在林中乱窜。”
普达措国家公园地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核心区域,以高山湖泊、雪山草甸、峡谷溪流、原始森林、地质遗迹为主,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景观多样性、文化多样性,保护价值和展示价值极高。
2005年,迪庆州依托碧塔海云南省级自然保护区,整合属都湖和尼汝区域,引入国际上通行的国家公园理念,在中国大陆率先进行国家公园建设试点。丁文东说,“目的就是改变粗放旅游模式,寻求发展与保护生态之间的平衡。”
次年,迪庆州按照“政府主导、保护优先、特许经营、社区共荣、社会监督”的原则,开始了国家公园管理方式的尝试,设立严格保护区、生态保育区、游憩展示区、传统利用区。
图片
“牵马游、烧烤摊等被取消,但也要考虑村民生计。”丁文东说,村民退出景区内的烧烤、摆摊、骑马等经营活动后,由特许经营公司对公园涉及的各村村民总计3696人按不同标准进行生态反哺。近10年来,反哺资金达1.5亿元。
都杰七林告诉记者,他们家一年可领到反哺资金5万多元。
除生态反哺外,公园内的工作岗位亦优先聘请园内村民,目前周边村民占员工总数的32%。都杰七林当上生态护林员,每月工资2000元;妻子轮值当清洁工,每做一月也有2000元收入;再加上30头牦牛、15亩地、采集野生菌,全家年收入近10万元。
多年探索实践,普达措国家公园试点区在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实现自然生态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上,闯出了一条由政府主导、企业社区共投共建共管共享的有效路径。
探访云南藏区“玛丽玛萨人”:
会说汉、藏、傈僳等五种语言
头戴藏式棕色冬帽,身穿藏族白衬衫,腰上系一根纳西族红色腰带……今年61岁的安翁是海尼村长者,他为远方的客人献上洁白的哈达时,会特意用汉语、藏语、傈僳语、纳西语、玛丽玛萨语问声“你好”,以此显示他们的独特。
近日,记者探访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县塔城镇海尼村,这里居住着会说五种语言的“玛丽玛萨人”。这群住在横断山脉腹地、金沙江畔既古老又年轻的族群,数量不过3000人,却给外界留下了颇具语言天赋的印象。
“玛丽玛萨人”不仅在语言上体现出多元化,服饰上也融合了多个民族的元素。“玛丽玛萨”女人的传统上衣与傈僳族相似,绿色的折纹裙子是纳西族样式,头发像藏族人一样编成辫子向上挽成发圈。
“我的身份证上写着‘纳西族’,我称我自己为‘玛丽玛萨人’。”安翁记者,目前“玛丽玛萨”被归为纳西族的一个支系。
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院长李志农曾经多次到塔城镇“玛丽玛萨人”村落开展田野调查。她介绍,在上世纪50年代的民族识别中,“玛丽玛萨人”由于语言上与纳西族东部方言较为接近而被归并为纳西族支系摩梭人的一支。
李志农说,多位学者研究认为“玛丽玛萨人”于明朝中后期从今天四川南部滇川交界一带迁徙到塔城镇。“我们的田野调查也表明,‘玛丽玛萨人’在语言、服饰、歌舞上与滇川交界的摩梭人有很强的相似性,特别是语言上,大约有30%至40%左右的词汇相同。”
塔城镇往北是藏族世居的雪域高原,往西南是傈僳族聚居的怒江流域,往东南是以纳西族为主的丽江,汉族则在东南西北均有分布。李志农教授告诉记者,在与周边藏、傈僳、纳西等民族的长期交往中,“玛丽玛萨人”逐渐吸收了纳西语、藏语、傈僳语、汉语中的诸多词汇,再在生活中对其加以创新和改造,最终杂糅而成今天独具特色的玛丽玛萨语。
由于人口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等原因,“玛丽玛萨人”能熟练掌握周边各族的语言,其自身的玛丽玛萨语则仅限于族群内部使用,周边各族“不知其所云”,这就在语言上呈现出单向流动的特征。维西县政府一位藏族工作人员对记者说,“我用藏语跟他们交流,他们能听得懂,但我却很难听懂他们的语言。”
据了解,汉语是塔城镇通用的文字;境内各藏传佛教寺院内则通用藏文,老少僧侣皆习藏文;纳西族村寨请东巴“作法”时,使用东巴文,朗读东巴经;傈僳山寨进行原始宗教祭祀活动时,用傈僳文书记录;而“玛丽玛萨人”则使用玛丽玛萨语。
近年来,维西县政府拨出专款用于“玛丽玛萨人”的新农村建设。随着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的建立,“看神川热巴、观滇金丝猴、赏玛萨风情”成为了塔城镇吸引游客的一句响亮口号,玛萨风情园、玛萨山庄等旅游休闲设施也应运而生。
在香格里拉菜市里遇见
雪域高原上的“鲜活藏区”
土锅子“藏式火锅”将是格桑卓玛家今晚迎接客人的“法宝”,她注重平衡土锅子里肉食与蔬菜的比例,精心挑选生菜、青笋、南瓜、莲花白、西红柿……“金桥农贸市场完全能够满足我的需求。”
17日,记者走进位于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的金桥农贸市场,见证一个处在雪域高原之上的“鲜活藏区”。
图片
“土锅子用牦牛骨熬汤,以前是放入牦牛肉、藏香猪肉、琵琶肉、鸡肉,再加上土豆炖煮成一锅。”格桑卓玛向记者介绍。几乎全是肉类,看似实在,但也折射出雪域高原曾经单调的农业特点。
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腹地的迪庆是中国10个藏族自治州之一,平均海拔3300米,境内耸立着梅里雪山、哈巴雪山、白马雪山、格宗雪山,传统上属高原高寒半农半牧地区。
早年,这里高原高寒的土地上只能种出青稞、土豆和麻茎。“麻茎牛吃,人也吃。”夏天,格桑卓玛将麻茎切成丝晒干,冬天当作蔬菜吃。
图片
“如今,香格里拉菜市与大理菜市的蔬菜品种几乎没有差别,细微差别只是没有大理特有的野菜。”在金桥农贸市场经营蔬菜摊的大理人杨金银说,这些年,迪庆交通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品种繁多的蔬菜、水果出现在香格里拉的菜市场里。
与此同时,迪庆当地还学会运用立体气候与农业技术,在气候稍暖的河谷地区种植蔬菜和水果。目前,金桥农贸市场里的蔬菜品种已超过50种,水果品种超过40种,超过三分之一的果蔬产自本地。
金桥农贸市场之外,位于金沙江河谷地带的金江镇是香格里拉的蔬菜种植基地之一。基地负责人胡卫华介绍,近期正在收割青花菜、西红柿、生菜,整理好土地后,要抓住节令及时将新一轮蔬菜种下地。
往香格里拉以西200公里的维西县,海拔略有下降,这里由深邃的峡谷、崎岖不平的土地构成。腊普湾村就夹峙在两座大山之间,村民余建新告诉记者,“利用立体气候,种蔬菜不需要搭大棚,选择对海拔高度就可以。维西的蔬菜不仅供应着香格里拉等高原地区,还供应着四川、重庆等地。”
如今,不仅时鲜蔬菜“爬上”雪域,热带水果也“落户”在高原。香格里拉江边村年均气温在10摄氏度以上,属于金沙江畔典型的干热河谷气候。脱贫攻坚过程中,村干部与扶贫工作队员决定将劣势转为优势,种植适应干热河谷气候的热带水果——火龙果。
江边村村委会主任单继祥告诉记者,目前江边村的生产的火龙果只够供应迪庆,而且供不应求,“相比从遥远的热带地方运上雪域高原,我们的火龙果运输成本有巨大优势。”
每当江边村的火龙果成熟上市时,基本会被抢购一空,亩均收入超过1万元人民币,江边村一举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
单继祥说,江边村还在扩大火龙果种植面积,计划打造一个火龙果种植基地,并创建地方品牌。“我们还要打造保鲜冷冻库,为丰果期提供储备空间,提高深加工能力,尝试开辟果酒、干片、果脯等市场。”
(来源: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