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板块多股涨停,滴滴向公众开放自动驾驶服务

6月29日,无人驾驶板块表现抢眼,截至发稿,天泽信息、路畅科技、双林股份涨停,中科创达涨超8%,亚太股份、德赛西威、万安科技等纷纷跟涨。
图片
6月27日,滴滴在上海落地自动驾驶载人示范应用项目,这也是滴滴首次向公众开放自动驾驶服务。据第一财经了解,用户可通过滴滴APP线上报名,审核通过后,将能在上海自动驾驶测试路段,免费呼叫自动驾驶车辆进行试乘体验。
滴滴出行创始人兼CEO程维表示,“滴滴最大优势是场景和数据以及坚定投入的决心。同时我们也相信自动驾驶从技术成熟,商业成熟到法规成熟,道阻且长,至少还需要做十年持续投入的计划,也要做好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的准备,但方向是明确而坚定的。”根据路透社报道,滴滴计划到2030年在其平台上运营超100万辆自动驾驶出租车。
据悉,滴滴出行旗下自动驾驶公司近期完成了首轮超5亿美元融资,这是滴滴自动驾驶公司成立后首次对外融资,也是目前国内自动驾驶公司,获得的单笔最大融资。
在政策方面,2020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11部委联合印发了《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提出了2025年实现有条件智能驾驶汽车的规模化生产(L3级别)的愿景。
3月9日,工信部在官网公示《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推荐性国家标准报批稿,该标准规定了汽车驾驶自动化系统的分级原则和技术要求,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提供支撑。
5月19日,交通运输部在发布会上透露,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围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目标稳步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应用,构建“新基建”的应用场景,促进交通基础设施网、运输服务网、能源网与信息网络融合发展。将制定促进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实施意见,会同工信部、公安部研究修订道路测试管理的规范,完善测试管理的体系。
华泰证券指出,2020年-2030年是自动驾驶发展的“黄金十年”。由于L3级别自动驾驶量产尚需法规出台,L4、L5级别的自动驾驶需要AI技术突破才有可能商用化,短期推出L2+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车型成为国内外车企的首选。为了提升产品竞争力,国内合资和自主车企都会加快提升辅助驾驶和智能驾驶舱的配置,ADAS产业链和智能驾驶舱产业链有望快速发展。受疫情影响,上游零部件的收入和利润也随之下滑,但疫情后智能座舱和智能网联产品供应商业绩和估值都有望回升。
渤海证券认为,中国的智能汽车顶层设计已构建,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加快合作和转型升级,在政策驱动和市场发展下,智能网联汽车的量产和商业化应用将提速,汽车电子与ADAS装配率有望快速上升,看好汽车电子、ADAS领域的投资机会。滴滴出行首次面向公众开放自动驾驶服务有望成为智能驾驶板块的短期催化剂,建议关注德赛西威、星宇股份、科博达、保隆科技、拓普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