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皮影戏:清代西部皮影艺术

文/摄 丁克西
原载《文化月刊》2020年第3期,题为《回望皮影艺术》。
授权转载,有删节。
五六十年前,华夏大地上还处于农耕生产背景下的市井和乡村,曾广为流行着一种民间艺术——皮影戏。它是由中华民族创造,在世人面前足以引以为豪的一种艺术样式。皮影戏是由民间艺术家操纵雕刻精美的影偶傀儡进行表演,用灯光或阳光投影于影幕,用道白、唱腔、音乐、拟音等同期配音来配合影偶表演一定故事情节的一门综合艺术。它利用影幕的二维平面作舞台,利用当地的地方戏曲或民间曲调的音乐,用影偶充当剧中角色,遵循一定程式,来演绎我们这个民族历史的、文化的、人与神的悲喜剧。皮影戏是集文学、音乐、美术于一体的时空艺术。
2006年,皮影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皮影艺术被列入第一批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中华大地,传统古典剧目得到解禁。在黄河上游陇原大地上,一些幸存影箱的皮影传人开始在乡间巡演皮影戏。久违的皮影戏引发了人们回味往昔乡愁的热情,皮影艺人约邀不断。笔者就是在这一时期接触到皮影艺术的,并对传统原生的皮影艺术进行了研究整理,于2018年底,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清代西部皮影艺术图录》大型画册,此书获得了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资助。笔者结识过多位皮影传人及他们影箱里的皮影作品,发现这些清代的皮影影偶,由于经过百余年的传承演出,几乎有一半呈残缺或半残缺状态。有些影偶虽完整,但被油灯熏得很黑,有些影偶在修整时有水洗的痕迹。
图片
由此,笔者产生了追问和探究清代一副完整影箱影偶的想法。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二三十年,笔者对多位皮影传人影箱的影偶进行了拍摄。经过整理,基本还原了清代一副大的影箱的影偶作品原貌,这部大型皮影画册,为读者及以后的研究者的鉴赏提供了一个地域流派较系统的皮影资料。在当代,由于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变化,文化生态及娱乐方式已呈现代化、多元化,活态的传统皮影戏艺术已是落寞了。出版《清代西部皮影艺术图录》大型画册的初衷,就是为了使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样式能在图书馆和读者的书架上长久地保存下去,同时,笔者也对皮影艺术进行了一些探究思考。
图片
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应洪俊皮影班用祖传皮影影偶在庙会节日白天演出日光皮影。(摄于2013年9月)
皮影影偶组成及制作
皮影戏剧艺术的基础是影偶。影偶的材质是经过精细处理的半透明乃至透明的皮革。这种专为刻绘影偶而特别处理的皮革,厚一毫米左右,由于其脂肪、杂毛及角质层被刮除,只留下真皮,但保留了动物胶质,所以极为平展剔透、极为坚韧,不易老化。从所见民间传世的清代中后期大量的影偶作品中我们可看到,那些组成精美、雕刻细腻的皮革,有的已经历了数千次演出,仍然透亮,富有弹性。陕西、甘肃、青海、四川一带,多数用牛皮制作偶像,河北唐山一带有用驴皮制作,浙江等地也有用羊皮制作。
在一百余年前的陕西,甘肃陇东、河西,青海东部,河北唐山一带,四川的川西北等地,有专门的皮影影偶雕刻艺人,也有皮影表演艺人自己雕刻制作影偶作品。他们创作刻绘影偶技艺高超,极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笔者见到几副相对较为完整的甘肃、青海的清代影偶,每副影偶的身段都在六七十个以上,头梢(皮影艺人对影偶头部的称呼)造型都在七八百个以上。形象虽有程式,但少有重复。影偶形象之生动,造型之精美,无不令人称绝。用现在的眼光及美学理念来评价,这些传世的、带着泥土芳香、透着民间艺术家智慧与灵感、承载着优秀华夏传统文化信息的影偶作品,件件都是艺术精品。那些皮影刻绘艺人,好多都称得上是艺术大师。这些皮影艺术家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所见到的几副保存较完好的影偶作品,能演绎中华民族从远古直到清代的历史故事以及从文学、戏曲、民间传说中移植的故事。
图片
此两枚影人,头梢面部为阳刻,头饰为阴刻,身段为阴刻。
用毛笔描绘的线条,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造型的基础。皮影影偶雕刻技法中所谓的阳刻,就是由大面积镂空而留下的皮质线条所构成;大面积皮料为造型外轮廓,而外轮廓之内以雕空的点、线、面为造型元素,称为阴刻。阳刻能形成皮质的线,也可留下皮质的块面,但不能形成皮质的点;而阴阳刻相结合,则可使点、线、面的造型元素变化多端。这种影偶造型的阴阳刻技法之所以要特别提示,是因为全部皮影影偶的造型形象,在着色装配之前,都是用阴雕阳刻或阴阳雕刻技法相结合的线条以及点面的平面造型元素来完成和体现的。这点和剪纸的特点近似。我们可以把阳刻的皮影影偶比作中国画的白描,把阴刻线条以外留下的皮质造型元素称作块或面。这种在半透明的牛皮上借鉴了中国绘画线描,并运用阴阳刻技法加上敷彩而完成的皮影影偶作品,是独具形式美的造型艺术作品,也是我们进行审美欣赏的切入点之一。清代的那些皮影艺人,把这种技法运用到极致,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使这些影偶形象不但有它的历史文化价值,还极具艺术欣赏与审美价值。
图片
红生关羽,着绿袍,以绿色头巾表现。面部及盔帽以阴刻为主,局部如眼部为阴阳刻相间的技法。
在影偶头梢造型中,生、旦角色的面部采用阳刻为多,净、丑角色的面部阴刻为多。头饰和身段的服饰一般是阴刻,或阴阳刻相间的手法。面部大多数是五分面,即全侧面的造型。头饰及身段的角度则采用七分面、八分面为多。这样的手法使头饰和身段的变化就更为饱满丰富,在影幕上的投影不至于单薄单调。这种全侧面的面部和半侧面的衣冠服饰组合为一体,实际上是一种多视点、多角度的透视视点的组合。皮影艺人把它应用到一个影偶偶人的造型组合上,是一种高智慧的创举。
我们现在见到的清代西部皮影头梢造型,旦角那全侧面的外轮廓线极富弹性,悬鼻、高额、小唇,一弯细眉直连云鬓,大块的镂空只留下外轮廓及五官的造型细线,使人感到古代女子“面如傅粉一般同,唇似丹珠一点血”。加上能表明各种不同身份的头饰,使这些旦角形象极尽娴雅妩媚之态。生角面部线条干练简洁,突显英俊的男性特征。净角面部的阴刻手法,为色彩的渲染、铺陈发挥留下了空间。净角面部造型虽受戏剧脸谱的影响,但更多的是民间影偶刻绘艺术家的灵感与创造,其眼、眉、鼻、嘴在笔法刀法上的造型大胆夸张,变化多样。有的形象“巨口獠牙,口放霞光千万道”,造型粗犷,酣畅淋漓。
图片
图片
此两枚清代影人作品,面部为五分面,身段为七分面的例证。
净角形象眼眉部位的变化,一副影偶中至少有五六十种之多,表现出人物身份、年龄、忠奸等特征。有的人物形象则体现了时间的印迹,如隋唐瓦岗寨的人物程咬金的专用头梢形象,从少年到老年,有七八种之多,表现了不同的年龄段和身份。古代皮影刻绘艺人综合吸收了历代壁面、雕塑、画像石等文化养分,创作出了如此精美的影偶作品。头梢的造型还有古代少数民族的番王头以及神怪头、丑角头等,有的一副影偶有七八百个基本不重复的头梢造型,真叫人叹为观止。
影偶的身段除极个别裸身的以外,一般都是由服饰组成来体现的。一副规模大的影偶有80个到100余个不等的身段。身段的服饰参照了戏剧服装及当时现实生活中的服装,身段是表示角色身份的,它要和头像相配。如皇帝头像配的是蟒袍身段服饰,同样的蟒袍身段服饰也用在和皇帝级别相当的神界最高神灵如玉皇、龙王等身上;“靠”是武将的服饰,分别还有神靠、女靠的身段;“官衣”是朝廷命官的服饰;“袍子”是庶民百姓的服饰。此外,还有“囚衣”“道袍”等身段服饰。身段的服饰代表不同身份、性别,不表示角色的忠奸、美丑、善恶,影偶身段的衣饰纹样变化丰富多样。帝王的蟒袍上镂刻龙纹、水波纹,武将的靠镂刻雪花纹、米字纹、鱼鳞纹等富于铠甲质感的纹样,旦角的衣饰则多以各种花卉纹样来组合。服饰多用阴阳刻相结合的手法来刻绘,变化多样,极具表现力。在影戏里,人间、神界的战斗场面不少,所以,人或神骑动物的影偶少不了。
这种样式的影偶叫骑靠,如骑马靠、骑狮靠、骑麒麟靠以及其他骑神兽的靠等。这种骑靠是人或神的身段与所骑的动物相连,角色依头像的更换而定。骑靠人物腰的部位有可做前倾后仰动作的关节、胯部及下肢与所骑的动物刻绘在一起,是固定不动的。除人物动物造型以外,还有皇宫、官府、民居、花园山石等景片,舟桥、车轿等交通工具及设施,以及各类室内陈设的家具器玩等道具造型。这些用作影戏布景、道具的刻绘造型,现在看来,除了它的审美价值外,还散发着古风民俗等历史文化信息。
众多的头梢、身段服饰、各种景片、道具、陈设的造型,林林总总,要算件数,一副中等规模的影偶,也有上千件。这都是古代民间艺人纯熟的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美术作品,是形式与内容完美结合的美术作品,是民俗文化吸纳了儒、释、道传统文化形成的高雅的美术作品,是汉民族道德、文化、历史认同的形象显现。这些影偶形象本身,承载了我们民族极为厚重的文化历史信息。作为审美对象,这些皮影影偶作品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皮影艺人把这些影偶作品分装在各种不同的包册里,入箱存放,繁而不乱。比如头梢,皮影的包册里分为文头包、武头包、神头包等;文头包又细分为都督冠、驸马冠、相帽、纱帽等;武头包细分为高盔、帅盔、包巾、英雄帽、王盔、软扎巾、番王盔等;神头包分为上仙、中仙、下仙、鬼、怪、精等;旦头包分为凤冠、花旦、老旦、丑旦、青衣等。这样分类的头梢包册,在演出时极易找到所需的影偶角色。
图片
晚清一副皮影影偶的包册清单,有极高的文献价值
陕西以西的西部皮影影偶用的是牛皮皮料。雕刻前,把处理好的皮料根据刻件大小剪裁成块,就可以在这种皮料块上过稿落样影偶的造型了。在过去,各皮影流派都有经长期实践而形成的有自己程式规范的白描皮影影偶的造型底样——西部地区叫做“线稿”。用半透明的皮料覆在底样之上,用针尖在皮料上依线稿划出刻线的痕迹,这样就可以进行雕刻了。影偶的分段雕刻完毕之后,就是敷彩上色了。由于影偶的皮料里含有大量的胶质,而胶质对于水色有良好的附着力,所以,影偶上色用的颜料是透明的水色。有些需要厚涂的颜料则需调入熬好的动物皮胶。在过去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在偏僻的西北地区乡间,也有皮影世家是自己从植物、矿物中提取颜料的。这些自制颜料沉着艳丽,透明度好,极为耐久。影偶上色也不是简单的勾填,而是通过浓淡厚薄不同的染、涂,或各种干湿色彩的重叠、点、晕、勾而成。
图片
此为刻成的影偶人下肢的一个节,在日光下显现半透明的皮料特性
我们看到一些净角面部及头饰的色彩描绘,用色大胆,变化丰富和谐,真有鬼斧神工,人间难得几回见。色彩上毕之后,还要经过特殊的办法熨平,最后上一层稀薄的桐油。
影偶人物和动物是由多个“节”的部分组成。偶人的造型大多是由11个节组成的。偶人的手、肘、臂、腿等部分都能活动,动物如马匹的脖颈、前后腿、尾等部分也设有活动的关节。色彩敷完之后,还要经过特殊的熨平等工艺,然后把偶人的各部分用皮线连缀装配在一起,一件完整的影偶就做成了。最后,在上身的颈下部及两手腕部各安装一根一尺多长的细竹竿,这样,一件能在二维影幕上被操纵表演各种动作表情的活脱脱的偶人就诞生了。
图片
影偶人是由是十一个“节”连缀装配面而成
皮影戏的表演
在静态的共时状态下,皮影艺术是以影偶造型、文学剧本、音乐曲式等独立的形态存在的,只有当艺人们在音乐伴奏下,用灯光或阳光把影偶投影于影幕,一边通过操作影偶来表演,一边用流行的曲调演唱故事,这样的过程方能称为皮影戏。绘刻皮影影偶的最终目的是让影偶充当一定角色,在光亮影幕上进行影戏表演。它主要的功能也在于此。在西北黄河上游地区的影戏班子一般由5至7人组成,皮影班的组成人员要一专多能,一人要会好几种乐器。班长即挑签手,不但要剧本故事烂熟于胸,操弄彩偶的表演技艺高超,而且还要求嗓音洪亮,能说会唱。整个演出班子要靠挑签手的指挥,只有唱、念、做、打、拟音、伴奏配合默契,浑然一体,才能完整地完成一出影戏的演出。所以,挑签手没有十来年的演出实践,是根本无法胜任的。
图片
灯光皮影戏《全家福》剧照
除一些特殊的技巧外,皮影戏班也形成行内通行的表演程式,如影偶角色的转身、打坐、提袍、甩袖、跑步、整冠捋须、作揖、跪拜等。皮影班的挑签手要根据文、武角色及其性格的不同来操作影偶,把影偶在剧中的人物角色演“活”。如演老人要表现弱,成人要稳,小旦要活泼,妖旦要癫狂。过去各地皮影班都有自己的绝技绝招,有的甚至有家传的表演绝活。有的艺人演武戏一手可操作4个影偶,双手操作8个影偶对打,形成满影幕混战的宏大场面;有的可表演随意上下马、马上擒人、刀起头落、腾云驾雾等特技。在过去农耕时代,皮影演出的光源是用清油灯。在西北地区,油灯里有5根拇指粗的棉线捻子作灯芯,光焰比一般农家照明油灯要亮得多。有的地方把皮影用灯发出的光称为“佛光”,可见民众对皮影艺术的虔诚恭敬程度。
影幕的大小一般约有2平方米,很多地方习惯称为“亮子”,也有叫“影窗”的。影幕有纸裱的,也有白绸子或白棉布做的。演出时把影幕支撑在桌子台面上,台面上须铺上一层毛或麻织物,使立起来的影偶和细竹竿不至于滑动。油灯光焰把影偶的影子投射于影幕上,观众是在影幕的背面观赏影偶投影表演的故事情节的。
我们知道,戏剧艺术的表演是在舞台的三维立体空间,而皮影戏的“影”在明亮的影幕上是没有纵深度的二维空间,而“影”在没有纵深度影幕空间位移时的时间体验,更具有神秘感。从二维平面表演的戏剧情节动作体现出来的时空维度其实是由观众的心理活动一起参与完成的。所以,皮影戏在表演神话戏时,上天入地下海的场景是影偶角色的光影在二维平面上的移动加上受众的感悟、想象的心理空间共同来实现的。
在这里举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封神演义》是过去农耕时代陕西、甘肃、青海一带的每一个皮影班都必演的经典剧目,其中有一段说的是姜子牙借土遁往昆仑山玉虚宫去见元始天尊,元始天尊命南极仙翁取“封神榜”与姜子牙以完成一生宿命。并嘱姜子牙切记,但凡有人叫他子牙名者,切不可答应。在回程行至麒麟崖要土遁时,就听脑后有人叫他,子牙不应,回头一看,原来是保成汤扶纣王的师弟申公豹。申公豹力劝子牙一同保纣灭周无效后,自以为子牙修练的道行功夫不及自己,于是夸言可将自己的首级取下来,往空中一掷,游遍千万里后还能复落颈上,依旧还元返本,并要子牙在他表演后烧了“封神榜”。子牙被申公豹所惑,认为割下之头能复旧的法术是不可能的,于是说:“兄弟,你把头取下,果能如此起在空中,复能依旧,我便把‘封神榜’烧了,同你往朝歌去。”他们打赌后,只见申公豹左手提住青丝,右手将剑一刎,把头割将下来,其身不倒,复将头往空中一掷,那颗头盘盘旋旋只管上去了。这时南极仙翁见申公豹的头在空中,说:“子牙乃忠厚君子,险些被这孽障惑了!”于是命童子化成一只白鹤把申公豹的头衔了飞往南海去了。原来只要过一时三刻,其头回不到颈上,申公豹血出即死。子牙仁义慈悲,和南极仙翁争执一番,之后,南极仙翁把手一招,只见飞回的白鹤把嘴一张,申公豹的头落将下来。不意落忙了,把脸落得朝着脊背,申公豹忙把手端着耳朵一磨,才磨正了,把眼睛睁开,见到南极仙翁。仙翁怒斥申公豹,申公豹惭愧不敢回言,上了白额虎,指子牙道:“你去,我叫你西岐顷刻成血海,白骨如山!”然后恨恨而去。
这段看似血腥,但对道行高深的神仙来说,却跟玩似的,有点喜剧色彩,是皮影戏表演的经典段落。这里的申公豹刎颈往空中掷头、头在空中飘忽盘旋、白鹤衔头飞往万里南海、南极仙翁召唤白鹤、白鹤飞回、张嘴从空中放下申公豹头颅、放歪了头的申公豹双手端耳磨正头颅然后睁眼看到南极仙翁、仙翁怒斥申公豹的操签表演细节,对皮影艺人来说,并不是特别复杂的特技。但对现众来说,明亮的纵横二维影幕成了立体的万里乾坤;斯时“万里乾坤”就是受众的心理空间,神仙们争斗的悲喜剧影射着人间社会的莫测与权谋。这折段子里的情节要是以人扮相的戏剧来表演却是无法表现的,这充分地体现了皮影戏的特点与艺术魅力。
图片
晚清时期黄河上游一带,皮影艺人表演皮影戏的剧目折子。其中历史故事剧目、神话故事剧目都有
皮影艺术的剧目是非常丰富的。这些剧目很多是源自旧时的主流文化或典籍。远古历史神话源自于《山海经》《史记》等经典。最为多见的剧目是从各种演义、话本等文学著作而来,如《封神》《东周》《三国》《隋唐》《西游》《说岳》《杨家将》等。有的是出自各种公案小说,如《包公案》《施公案》;有的出自各地方戏曲剧目,如《白蛇传》《西厢记》;有的来自民间传说。在旧时,每副皮影的箱主都有至少四五十套剧目的影卷(剧本)。一些连台本戏从每晚天黑一演六七个小时到深夜,可连续演十几个晚上,所以,也有把皮影戏称为“隔帘说书”的。笔者接触到几位六七十岁以上的皮影传人,他们都能表演二三十出以上的剧目,如《封神》《东周》《隋唐》《西游》等连台本戏,则是必备的。他们不拘场所,在庙宇、祠堂、窑洞、庄院、堂屋、炕头,都可以支起影幕开场,方便而随意,随意而不失庄重。在民间节庆日子,如迎娶、生子、庆寿、庆丰收、过年等,要请皮影班演影戏祝贺;而求雨、求子、祈福等,在神祗面前许愿后,也要请皮影班演影戏还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