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暑!洛阳民间还流传这首“夏九九歌”……

今日,小暑。
图片
“今年闰四月,会不会入伏的时间也比往年晚,热得也会晚一些呢?”对于这个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我市著名民俗学家刘百灵,他给出的答案是“不会”。
6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这个节气的到来标志着将进入夏季炎热季节,但还不是最热的时候。
小暑10天后将入伏,到那时一年最热的阶段才算拉开帷幕。
图片
刘百灵说,在二十四节气中,有五个反映温度升降的节气: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小暑便是反映夏天暑热程度的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提道:“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即为小热。这个时候和夏至时比起来,白天已经变短了,气温仍在不断升高。
“在农历节气中,除了二十四节气之外,还有一些杂节气,比如三伏。”刘百灵说,今年小暑过后10天,就开始入伏了。
初伏时间为7月16日至7月25日,中伏的时间为7月26日至8月14日,末伏的时间为8月15日至8月24日。而这三伏,从古至今都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在民间,农民们要在三伏天种植蔬菜,备足过冬。“头伏萝卜二伏芥,三伏里头种白菜”,这句关于农作物种植时期的谚语,意思是夏季进入伏天的时候,在头伏适合种植萝卜,二伏要种植芥菜等,到了三伏的时候就可以种白菜了。
图片
伏日在古代是个节日。《中国风俗通史·秦汉卷》中提到,《汉书·东方朔传》载,汉武帝曾在伏日“诏赐从官肉”。
我国自古就有“伏腊”一词,“伏”指夏季伏日,“腊”指农历十二月的腊日,合在一起便是古代两种祭祀的名称。在汉朝,民间伏日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与腊日相似的宴饮。西汉的杨恽在《报孙会宗书》写道:“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炰羔,斗酒自劳。”这句话的意思是农家种田很辛苦,每年便在伏祭和腊祭时,煮羊肉,烤羊羔,自斟自饮犒劳自己。
据中国最早的农书之一《四民月令》的“六月”条中,写到初伏要举行隆重的祭祖先仪式,前一日“齐、撰、扫、涤”,祭品是新收获的麦和瓜。
至今,在洛阳民间还流传着一首“夏九九歌”:“夏至一九头,扇子握在手。二九一十八,脱帽着罗纱。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八九七十二,子夜寻棉被。九九八十一,开柜取棉衣。”
值得一提的是,这首“夏九九歌”是以夏至那一天为起点,每九天为一个九,每年九个九,共八十一天。其中的三九、四九是全年最炎热的季节。
图片
刘百灵说,每个节气都有一定的物候现象,俗称“候应”。小暑的“候应”是:“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意思是小暑时节,连风中都带着热气;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老鹰也因地面温度太高,选择到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诗经·豳风·七月》也提到了蟋蟀,这首讲周族部落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的诗歌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因为周历以农历的十一月为正月,因此这里的“八月”指的就是农历的六月。
我们的洛阳老乡、唐代著名诗人元稹在唐诗《小暑六月节》中如此描写此时的自然环境:“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户牖(yǒu)深青霭,阶庭长绿苔。鹰鹯(zhān)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这首诗的意思是热风忽然到了,原来是顺着小暑的节气而来。竹子的喧哗声表明即将下雨,山色昏暗仿佛已听到了隆隆的雷声。家里弥漫着潮湿的气味,台阶前的庭院里长了绿苔。鹰学习击博的本领,蟋蟀羽翼稍成,居于穴壁之上,到七月就远飞到野外了。
由此可见,蟋蟀可谓暑的使者。不知您是否有过这样的回忆,夜深人静时忽然醒来,耳畔传来一只或数只蟋蟀的吟唱之声,这小小的虫儿为夏夜添了一个注脚,也让我们的思绪回到大自然,回到了故乡。
图片
图片
来源:洛报融媒、人民日报
记者:李砺瑾
编辑:崔晓彧
审核:徐翔
及时补水
注意防暑降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