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史上的7月6日:巴斯德首次使用狂犬疫苗,微生物之父就是他

1885年7月6日——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首次为一个被疯狗咬伤的9岁男孩注射了他发明的狂犬病疫苗。
图片
巴斯德(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1822.12.27—1895.9.28)法国著名微生物学家,曾任里尔大学、巴黎师范大学教授、巴斯德研究所所长,对同分异构现象、发酵、细菌培养和疫苗等研究取得重大成就。巴斯德以医学微生物学的基础开创了“微生物生理学”,他把微生物发酵原理广泛应用于指导工业生产,奠定了工业微生物学基础,由此开创了“微生物工程”。因此,巴斯德也被后人誉为“微生物学之父”“微生物工程学之父”。
图片
1885年7月6日,9岁法国小孩梅斯特被狂犬咬伤14处,医生诊断后宣布孩子生存无望。然而巴斯德并不这样认为,他开始给梅斯特每天注射一支自制的狂犬病疫苗,两周后,小孩转危为安。由此,巴斯德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能从狂犬病中挽救生命的人。1888年,当地政府为表彰他的杰出贡献,成立了巴斯德研究所,由他亲自担任所长。
图片
巴斯德应用微生物原理指导生产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发明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巴氏杀菌”。通过短时间加热牛奶,将其中的微生物杀死,然后冷却、储存和运输,虽然在巴氏杀菌过程中原奶中的维生素C也遭到了破坏,但经过这样处理的牛奶可大大延长保质期。至今这种巴氏消毒法仍在乳业广泛采用。将微生物原理应用的又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英国医生李斯特基于巴斯德对微生物的研究,解决了创口感染的问题。
巴斯德以严谨的、科学的实验设计而闻名,主要作品有《否定微生物自然发生说》《疾病的病菌说》《巴氏杀菌法》。他对微生物学、免疫学、医学,尤其是微生物学,做出了不朽贡献。巴斯德有一句名言“我实现目标的最大秘密是‘我的力量完全取决于我的坚韧’”。
图片
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人物排行榜中,巴斯德名列第十二位,可见其在人类历史上的巨大影响力。他淡薄名利、不顾个人安危追求真理等等精神将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医学科普,我们是认真的。我是五号医生吴昊,欢迎关注。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