疍家文化+潮汕乡村=?

图片
又到一年竹笋采收的季节,如果在汕头询问哪里的竹笋最好吃,大多数当地人都会想起一个地方——旦家园。
旦家园在哪里?它位于汕头市龙湖区的最北端,三面环江。旦家园的竹笋为何好吃?因为当地土地疏松肥沃,水分充足,非常适合竹笋的生长。
图片
每到笋季,当地居民一大早就忙着挖笋。
但许多人还不知道,除了竹笋诱人,旦家园“竹青、水清”的乡村美景同样独一无二。近年来,旦家园用潮汕特色文化来包装美化村落,同时将疍家文化融入其中,致力打造一个具有田园气息的美丽水乡。
图片
近年来,旦家园打造“竹青、水清”的乡村特色。
祖辈曾是“水上吉普赛人”
旦家园位于韩江下游三角洲地带,西倚梅溪河,东临新津河,三面环水,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是广梅汕铁路、厦深高铁、潮汕大桥通向潮州、揭阳的重要门户。社区总面积约1000亩,常住人口2289人。
图片
旦家园位处龙湖区最北面,三面环水。
“旦家园”这个特殊地名的由来,相传是因为村落初期常有“疍家夷”船停泊而取名“疍家园”,后来笔画简化,“疍”字简化为“蛋”字,后又被写成“旦”字。
据了解,疍家人常年以船为家,生活在海上,如蛋壳漂泊于海面,所以称为疍家。疍家人主要从事沿海港湾的渔业和水上运输,他们祖祖辈辈浮家泛宅,与水为伴,长期与风浪搏斗,被誉为“水上吉普赛人”和“水上游牧族群”。
在旦家园党建村史馆,有一段详细的描述印证了这段历史——村落初期,一溪之隔的繁华港口,能看到旦家园村民穿梭忙碌的身影。直至清康熙年间,他们弃舟上岸定居,告别水上捕捞的漂泊生活。
据旦家园社区居委会书记芮龙介绍,旦家园社区的两大姓氏为芮氏和黄氏,是在村里生活最久的村民。而如今,在社区的最北端,还保留有一个小规模的客运渡口,可通往对岸的外砂街道大衙社区和潮州市庵埠镇。
优质竹笋成特色农产品
那么,这个祖辈以船为家的地方,为何如今会成为竹笋的盛产地?
原来,这与旦家园独特的地理位置有关。由于地处韩江三角洲冲积平原,水土肥沃,旦家园种出来的竹笋口感清脆甘甜。不过,要确保竹笋的品质过关,除了依赖这一先天优势,还需要“后天努力”。
图片
由于独特的地理优势,旦家园出产的竹笋质量上乘。
每年农历四月,旦家园的竹笋开始进入采收季节,每株竹子一般可采3次笋,一直采至农历八九月。而这一看似简单的采收动作,最考验笋农的功底,其中采收时机尤为重要。
据了解,竹笋生长速度特别快,早一天采,竹笋太小;晚一天采,又变得太老。下铲的手法和位置也有一定讲究,最重要的是不能伤及“笋眼”。长势极佳的竹笋,笋农还会将其保护下来,留作“笋母”。农历九月,竹笋全部采完之后,笋农还需要对竹林进行精心养护。
除了采收,旦家园人还擅长变着花样烹笋。社区内几乎每一家食店,都能用竹笋制作出十多道菜肴,包括炒笋丝、煮笋汤、蒸笋饺、焖竹笋、冰镇竹笋以及笋烙、笋羹等。而这些菜肴的烹饪原则,就是尽量保留原味,不使用繁复的工艺或者过多的调味品。
这番天然的美味,让旦家园的竹笋远近闻名。每年夏季,经常有市民专门驱车几十公里慕名前来,或购买新鲜出土的旦家园竹笋,或在社区内的农家食店品尝鲜美的竹笋宴。
党建村史馆留住乡情乡韵
有了竹笋这一品牌,旦家园也逐步打开了生态旅游的大门。
“村民们自产自销旦家园竹笋,带旺了村里饮食店的生意,形成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链。”芮龙说,近年来旦家园坚持党建引领,补足基建短板,挖掘潮汕文化,不断提升社区人居环境,并发展以竹笋为特色的休闲观光农业。
图片
旦家园打造沿湖景观精致,展现田园风光。
作为汕头市第一批人居环境建设示范点,旦家园先后争取到市、区投入资金5107万元,着力抓好基础设施、景观提升、文化提升、旅游开发、环境整治、经济发展和内部治理七大工程。拆除违建物3.1万平方米,新建、改造村道16条;整治沟渠1275米、池塘5个,实现内外环水系循环,完成“源头截污、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并接入市政雨污管网。
与此同时,旦家园还结合疍家文化打造“竹青、水清”的地域特色,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将疍家文化、竹文化、农耕文化、红色精神相结合,以有形的乡村建筑体现无形的文化魅力,彰显乡情乡味乡韵,推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其中,新建成的旦家园党建村史馆,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作为汕头市首个党建村史馆,该馆记录党建历史,展现村史民俗,以旦家画廊留住童年记忆,传承文化血脉。
图片
昔日以船为家的历史已经远去,如今美丽乡村的雏形渐渐显现。盛夏七月,漫步在旦家园的乡间小路上,江风徐徐,岸绿景美,竹笋飘香,好不惬意。唯有偶尔一趟动车飞速而过,才让人晃过神——原来仍身处在城市间。
文/图 杨立轩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