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惊现“食脑虫”!致死率97%!中国被感染患者全部死亡

7月4日,美国佛罗里达州卫生部(DOH)对外发出警告称,佛罗里达州希尔斯堡县确诊了一例罕见的食脑变形虫病例,呼吁民众注意防护。
图片
(图片截自希尔斯伯勒县卫生部门社交媒体账号)
自1970年食脑虫首次在澳大利亚被发现并命名以来,美国已经至少有146例确诊病例(2019年7月数据),但只有4名幸存者,致死率超过97%!
而在中国的近10例病例报道中,被感染患者全部死亡,无一例外!
本文将为大家“揭露”这种可怕微生物的真实面目。
什么是“食脑虫”
“食脑虫”,又名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是一种单细胞原生动物,通常存活于温暖的淡水中。它能通过鼻腔进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大脑,最终导致被感染者脑死亡。
图片
福氏纳格里阿米巴为嗜热性,其滋养体在37—45℃时生长最佳,0~4℃迅速死亡。包囊抵抗力较强,在51—65℃8个月仍有活力,在-20℃能生存4个月以上,包囊还能耐受高浓度游离氯。
值得一提的是,福氏耐格里阿米巴的感染病例非常罕见,但是死亡率是极高的,现有病例显示,感染者在出现症状后最短1天,最长18天内死亡。
分布广泛的致命食脑虫
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广泛存在于各种土壤和淡水中,不仅出现在湖泊、河流和地热水域,还出现在工业冷却池、保养不良的游泳池和被晒热的家用水管中。
近年来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印度、泰国、新西兰等地均有食脑虫病例发生,大都是接触污水引起感染。
可怕的是,2013年,美国一名4岁男童确诊死于PMA后,当地疾控中心现场调查时男孩的父母说他们没有去过任何野外水域游玩。
最后研究人员发现,男童感染的来源是家庭后院的水龙头——在夏天他一直在后院玩滑梯,而那里有一根软管连接着水龙头供他玩。
图片
不幸感染PAM去世的四岁男童德雷克·史密斯(Drake Smith Jr)
更可怕的是到了2017年,在小男孩感染的同一教区又有一名20岁男子患上PAM。Cope过去取样时在患者家中及从街道通往该家庭的管道中都发现了变形虫,而这名男子正是由于用这些水装洗鼻壶冲洗鼻窦后患上的PAM。
这两起事件是“食脑虫”第一次在美国的饮用水处理系统而非野生环境中被发现。
类似的还有报道称印度学者在孟买的游泳池水样中分离到致病性福氏耐格里阿米巴。
食脑虫在中国的分布
我国于1978年在河南驻马店发现第一例食脑虫感染病例。之后台湾省于1988年和1994年各报告1例,2002年河南省平顶山报告1例,2003年海南省琼中县报告1例,2006年河北省石家庄报告1例,2016年浙江省报告1例。
2016年8月的一天,何先生在深圳的一处景区玩水,接着出现头痛咳嗽等症状。
图片
图片
当时他以为只是感冒,服用药物后就没太在意。可没料到病情越发严重,他只好前往医院治疗。
未等病因确定,他就开始胡言乱语、瘫痪、并进入昏迷状态。
图片
最终,何先生不治身亡,而病因正是“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
尽管该病在中国十分罕见,但也足以证明在中国许多地方均存在。
食脑虫是怎么”吃掉“你的脑子的
既然食脑虫分布如此广泛,那为什么它的发病率这么低呢?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水生态健康研究组研究员杨军认为,主要原因一是变形虫在自然水体中密度并不高;二是人体对它有免疫和防护能力,而且这种免疫能力很强,因此感染病例极其罕见。”
哪怕你不小心把它吃了都没事,也没有人传人或通过野生动物感染的报道。
但问题是:一旦食脑虫不小心随着水冲进你的鼻腔,意味者食脑虫带来的”死亡三重奏“即将开始。
第一重奏:失去嗅觉
这种微小的变形虫能够在水里悬浮或者在土壤里面定居,当水没过人的鼻子的时候就会进入人体。在接触鼻腔黏膜以后,福氏耐格里变形虫就会钻入嗅觉神经(嗅觉神经能让我们闻到味道,它能直接连到大脑)。
图片
在到达嗅球以后,福氏耐格里变形虫会吃掉包围在嗅球表明的组织。这种破坏会导致第一临床症状的出现——失去嗅觉和味觉,在感染福氏耐格里变形虫5天后会出现这种症状。
第二重奏:精神错乱以及痉挛
从这里开始,福氏耐格里变形虫就会移动到大脑的其它部位,首先它们会吞噬掉包围在中枢神经系统外面的保护层。
当身体感觉不对劲的时候,身体细胞就会派出免疫细胞来对抗感染,导致这部分地方发炎。正是这种发炎(而不是脑组织的流失)导致头疼、恶心、呕吐和脖子发僵。尤其是脖子发僵最应该归于发炎,脊髓周围肿胀才导致我们没办法收缩脖子上的肌肉。
随着福氏耐格里阿米巴消耗更多的脑组织,并且进到脑袋的更深处,就会出现第二临床症状。第二临床症状包括精神错乱、出现幻觉、混乱以及痉挛。而与规划、情绪控制相关的大脑前庭,有可能被感染得最多,因为嗅觉神经延伸到这个地方。Cope 说:“但除了大脑前庭以外的地方,大脑别的地方的感染没什么规律也没什么理由——随着感染的加深,整个大脑都可能被感染。”
第三重奏:呼吸衰竭
但最终导致死亡的并不是脑组织的缺失,而是身体与感染抗争所带来的发炎和肿胀,因为这会让头骨承受极端的压力。越来越大的压力会迫使大脑分解脑干和脊髓相连的地方,最终导致两者之间的联系被切断。大部分病人在第二临床症状出现以后会因呼吸衰竭而死。
临床诊断
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感染临床上有急性脑膜刺激症状。并有河水接触史或游泳史、应怀疑本病。脑脊液呈脓性或血性,应涂片镜检阿米巴原虫即可确诊。取脑脊液或病变组织进行培养或动物接种,或采用免疫诊断可提供诊断依据,但只能用于慢性病例。尸体剖检对本病的确诊有重要意义。
如何预防食脑虫
由于至今没有福氏耐格里变形虫感染病的疫苗,所以对其的预防必不可少。
尤其是那些去温暖、未经消毒处理的河水、湖水、池塘水和温泉水中游泳、洗澡、洗脸的人需要格外小心。
避免通过鼻子接触野外的水。当必须从事与水相关的活动时,人们最好保持头部在水面之上或带上鼻夹,以及只使用煮沸的或无菌的水来使用洗鼻壶。
游泳的时候不要踢水下的沉积物,游泳后,应注意鼻子清洁并用鼻腔消毒液、咽喉喷雾剂清洗鼻腔。
此外,当在温水中游泳后出现相关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治疗手段
福氏纳格里阿米巴感染所致的PAM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治疗细菌性脑膜炎常用的抗菌药物和常规的抗阿米巴药物均无效。到目前为止,两性霉素β是唯一有效的药物,其作用机理尚不清楚。
2017年,美国食物和药品管理局批准了米替福新(Miltefosine)用于治疗该疾病,这种药原本是用于抗癌的。在2013年,美国两名幸存的感染福氏耐格里变形虫患者均有服用该药物,但因为案例太少,并不能证明药物的有效性。
“恐惧和无措是因为我们对它了解得太少。国际上针对福纳氏虫的研究非常少,国内几乎没有。就我所了解我国开展变形虫研究的机构目前不超过10家,其中多数是研究其他领域捎带做点变形虫研究。虽然‘食脑虫’病例罕见,其感染具有隐蔽性和突发性特点,但从生物安全的角度来说,我们应该重视变形虫的研究,揭示其在环境中的分布规律与调控机制,尤其应对致病性变形虫的传播途径、感染机理和防控给予密切关注,这需要环境与生态学、微生物学研究和疾控、医学等领域进行跨界合作、加强研究。”杨军说。
本文由检验医学综合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笪文武 审校:陈雪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