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民间舞的魅力担当——“三道弯”

舞蹈是一个特殊的文化现象,是通过人的形态、神态进行传情达意的艺术形式,以人体为表演中介的动态艺术。中国民间舞蹈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文化成果,是舞蹈文化的宝贵财富,通过舞蹈,我们可以观察到不同民族的历史背景、地域文化和民族风情。
今天我们要科普的“三道弯”可不是“山路十八弯”的弯哦,而是一种美轮美奂的的舞蹈姿态。
“三道弯”是指在舞蹈动作中头和胸、腰和臀、胯和腿以逆反方向呈S型的形态。
图片
图片
S型
无论是山东胶州秧歌、东北秧歌、安徽花鼓灯,还是藏族弦子舞、傣族舞、朝鲜舞,在中国不同民族的民间舞蹈中“三道弯”都呈现出了魅力非凡的姿态。
虽然在这些舞蹈中都有“三道湾”的形态 ,由于各民间舞中“三道弯”的动态来源及其部位的高低、劲力的运用、动律与风格上均有较大差异。
今天,让我们选取几种民族民间舞中具有代表性的“三道湾”,一起来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的韵味。
图片
胶州秧歌
“扭断腰”的三道弯
胶州秧歌是流传于胶州湾一带农村的秧歌小戏。与“鼓子秧歌 ”“海洋秧歌 ”一起 ,被称为山东“三大秧歌。它蕴含了极其丰富的齐鲁文化,是农民抒发情感、陶冶情操的一种自娱自乐的大型广场舞蹈形式。
胶州秧歌是要调动全身各部位“扭、拧、韧、碾、抻”循环往复。动作舒展、明快、富于韧劲的舞姿和细腻、泼辣的情感这形成了流动中的特有的“三道弯”。
胶州秧歌主要突出一个“扭”字,它主要是由脚、膝、腰的拧碾扭动的,每一拍的流动部分形成三道弯的体态,再配合双臂的交横八字,便形成了全身性地“扭”的感觉。
当地的人们把这种体态称之为“扭断腰”。“三道弯”,让人感受到了女子舞蹈时的柔美、娇艳和细腻。
图片
东北秧歌
“稳中浪”的三道弯
东北秧歌流传于我国的东北三省,是广大地区人民最喜爱的民间舞蹈艺术。它火爆、热烈、逗趣、诙谐,风格独特,从艺术上反映了东北人民长期生活中形成的的审美习惯。
东北秧歌的主体风格特点概括为“扭、稳、浪、艮”,这种风格特点也是东北秧歌的“精髓”。
东北秧歌的发力点来自于脚下,表现为“艮劲”的“步”子带动上身随重心移动的“扭”,波及到手腕的“花”,腰部随脚下“提踢”的重心变化而扭动,形成东北秧歌流动中的“三道弯”体态。
图片
安徽花鼓灯
“溜得起,刹得住”的三道弯
安徽花鼓灯来源于安徽省北部淮河两岸,是中国汉族舞蹈中具有代表性的舞种之一。它以挺拔、欢快、秀丽、热烈的风格特点博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安徽花鼓灯中兰花的动作是以“拧”“倾”中的三道弯为特色,通过舞蹈动作过程中间歇性“定型”,形成一种造型上的“亮相三道弯”。
花鼓灯注重脚下的艮劲,动作迅速、节奏鲜明、动如疾风、停如刹车,被人称为“溜得起,刹得住”的三道弯。
图片
傣族舞
“雕塑性“三道弯
傣族也同样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傣族舞蹈的风格特点突出,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就是“孔雀舞”,它的基本体态就是“三道弯”。
在傣族舞蹈中舞者头和身体向一个方向顺倒,屈膝,反方向出胯形成一边顺的“三道弯”体态,并且在舞蹈过程中始终保持这种造型,具有相对静止的雕塑性特点。这种体态特征使傣族舞具有优雅、柔美、悠然、秀丽的风格。
图片
舞蹈的美在于姿态的流转,在于舞蹈语言蕴含的文化和趣味,更在于舞蹈艺术所表达的语言和情绪
“三道弯”的姿态,不仅表现出的是舞者身形的秀美,腰肢纤细、身轻如燕、线条健康,更通过扭、转、拧、摆等各地不同的特色,用肢体表达了或含蓄或柔美或俏皮或妩媚的身姿韵味。
下次再欣赏民族民间舞,可别说你不知道“三道弯”啦。
杨丽萍经典舞蹈作品《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