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华珍:登上国际时尚舞台的藏羌织绣大师

这是6月13日拍摄的成都华珍藏羌文化博物馆一角。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摄

新华社成都7月23日电(记者杨迪、李倩薇)仲夏时节,在一场阵雨后的短暂清凉中,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杨华珍开始授课。

授课的对象是5名来自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的学生。这个小团队正在开展一项创业计划,为依靠刺绣为生的藏族羌族绣娘们设计一些能够提高单位时间产出、快速打开市场销路的产品。杨华珍为他们讲授的正是如何传承与创新藏羌织绣。

藏羌织绣是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和羌绣的合称,是杨华珍在十多年前开创的一种风格。她的作品不仅有大自然的美物美景,还取材于藏羌人民生产生活场景,题材十分广泛。

这是6月13日在成都华珍藏羌文化博物馆拍摄的杨华珍与她的作品《山茶花》。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摄

今年63岁的杨华珍,出生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一个藏族村寨,在8个孩子中排名第五,是唯一的女儿。她从小就帮着妈妈做针线活,7岁就能自己缝布娃娃,12岁会做鞋,平时还帮3个弟弟做衣服。到十六七岁的时候,杨华珍在家乡已小有名气,寨子里要嫁人的新娘子会专门来找她做衣服。

但在51岁以前,杨华珍一直把刺绣作为自己的爱好,从未想过要靠此做一番事业。高中毕业后的她,当过知青,做过民办教师,还自学摄影并先后在小金县和州府马尔康县(现马尔康市)开办摄影馆。1994年,阿坝日报社招聘摄影记者,杨华珍应试成功。

2008年汶川大地震也让杨华珍的命运发生了转折。5月12日当天,杨华珍接到报道任务从马尔康赶赴成都,地震发生时她乘坐的大巴车正好在映秀。幸免于难的她,见证了太多的不幸与坚强。

“这个过程中,我也在不停思考,作为灾区的一员,我能够做什么?”杨华珍认为,受灾群众需要生产自救、增加收入,以重建家园。而发展刺绣手工正是一个解决生计问题的好途径。

在成都华珍藏羌文化博物馆内,杨华珍展示自己为品牌做的原创设计作品。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摄

震后第三个月,杨华珍向报社办理了离休,带着18位“老姐姐”搞起了协会,到省会成都“闯荡江湖”销售刺绣产品。18位“老姐姐”一半是藏族一半是羌族,最小的60多岁,最大的已年过七旬,许多人还是第一次走出大山,来到大城市。

创业不易。几个月下来,启动的三万元资金已花得差不多,但产品销售还没有什么眉目。正当杨华珍快要放弃时,成都一个文旅项目的负责人向他们递来了合作“橄榄枝”,邀请他们入驻该项目,免费为他们装修好170平方米的商铺,并免收首年租金。凭借浓郁的民族特色,杨华珍经营的“藏羌绣苑”一时声名鹊起。

“很快,我们的销售额就突破100万元(人民币,下同)。还记得那天我们一起在店里喝酒庆祝,喝高兴了就跳起锅庄。”杨华珍说。

生意越做越大,辐射带动能力也越来越强。通过“传承人+协会+公司+农村合作社”的模式,杨华珍培训大批灾区妇女在基地或家里绣制,完成后的作品通过公司对外销售,熟练的绣娘一个月收入近2000元。

2014年,日本彩妆品牌植村秀通过上海一家公益组织找到杨华珍,希望她为植村秀即将上市的两款洁颜油产品“穿一件有民族特色的衣服”。

杨华珍此前从未做过产品外观设计,内心忐忑。她详细询问了两款产品的成分,了解到一款产品以绿茶为主要成分,另一款则融合了8种植物成分。她决定以此为创作素材进行设计。

“两款设计一款以绿茶花为主体,象征生生不息;另一款以金刚杵为主体串起8种植物,在藏传佛教中金刚杵象征永恒与坚固不催。”杨华珍为这个国际大品牌交上了满意的设计作品。

高额的回报大大超出了杨华珍的预料,也让她意识到,非遗IP化后不仅可以创造更高的市场价值,也能让非遗作品接触到更广泛的群体。

2015年起,杨华珍每年都前往香港参加香港国际授权展参展,连续六年都有“斩获”。星巴克、梵高博物馆、法国邮政以及一些中国时尚品牌先后采用了杨华珍的作品。

在成都华珍藏羌文化博物馆内,杨华珍与学生讨论刺绣针法。(6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摄

在今年1月的香港国际授权展上,某国际顶级奢侈品牌签下了杨华珍根据敦煌飞天壁画创作的《莲花化生图》的授权,预计在今年下半年会推出带有杨华珍作品图案的丝巾产品。

“说到底,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杨华珍说,在创作中她总是会从传统民族元素中汲取营养,再大胆发挥想象力、大胆用色,不断推出新的纹样。这也是她的作品受到国际大牌青睐的原因。

现在,杨华珍已经培养了58名徒弟,每年还要花近半年时间培训300余人次,2008年至今已累计培训近4000人次。

今年9月,杨华珍会再次带上徒弟,去四川省内藏族、羌族和彝族聚居的村落走访民间老艺人,希望能将散落民间的技艺和创意收集、保护起来。这是最近几年她一直在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