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园古苗寨:去《那山那人那狗》取景地寻千年文脉

图片
在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园村里,有一座保留比较完整的、杨姓聚族而居的古老苗家村寨,它就是大园古苗寨。
大园古苗寨地处邵阳市绥宁县关峡苗族乡,坐南朝北,倚青龙山而建,伴玉带水而筑。古驿站、老伙铺、旧商号随处可寻,古韵绵长。
寨子里神奇瑰丽的茫茫绿色和那古老奇特的民俗文化吸引着许多导演的目光,1999年由刘烨主演的著名电影《那山那人那狗》就在此地取景拍摄。
新湖南客户端特别策划《读故事 品古建》,本期走进大园古苗寨。
“四知堂”记载先祖杨震拒金之清廉
在大园古苗寨里,几乎家家户户堂屋门口都悬挂着四方天灯。天灯四面分别写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杨”“四知堂”。
“杨”代表着寨子里聚居的杨氏家族,而“四知堂”的寓意则可从《杨氏家谱》中找到答案。家谱里记载了大园杨氏先祖杨震的拒金故事:“(震)公为荆州刺史,公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公后迁东莱太守,道经昌邑,王密怀金十斤以遗公。公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人知者。’公曰:‘天知,地知,子知,吾知。何谓无知者’”。杨震是东汉太尉,一生清白自守,拒绝馈赠,其后裔杨再思为纪念一身正气、清正廉洁的杨震公,以他“四知”的事迹鞭策族人,挂出了释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四知堂”的堂号。
图片
大园古苗寨千年的文化血脉不仅体现在家谱与家训中,还与大园人重视教育、崇文尚学的精神特质密不可分。
相传,诸葛亮曾率军在绥宁建立诸葛城,并把守关峡峡口。他的骑兵就驻扎在大园后龙山南面的山冲里,在山冲里训练部队并办学堂学习文化,现在这条山冲叫“学堂冲”。以前,大园杨氏家族在宗祠后还留有十多亩“学堂田”,凡考上县学的子弟,就能耕种“学堂田”。大园山多田少,村民将田土当命根子,这种奖励方式独特而有分量。
大园苗寨也因这种品格培育和教育氛围而人才辈出。尊祖杨再思统领湘西南少数民族,艰苦奋斗,不畏险阻。授耕织开鸿蒙,鼓励年轻人读书进取,毕生忠义爱国。赤水峒主杨正修,熟读《春秋》《礼》《易》《诗》《书》,于宋太平兴国四年夺得“经魁”,次年考中进士,后任邵州都统,并授银青光禄大夫。
窨子屋有几百年的房龄
大园古苗寨始建于宋朝,明代初具雏形,清代发展到鼎盛时期,如今是阡陌交通,屋舍俨然,一派田园牧歌的悠然景象。千百年来,大园苗人就生活在这里,寨子里连通各家各户的铜鼓石路,也都已经被岁月磨得光滑透亮。而这片被历史润泽的土地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当属那掩在青山绿水之间此起彼伏的“窨子屋”。
图片
窨子屋又叫“一颗印”,苗寨中大多采用这种建筑结构。外围是高墙包围,以青砖砌成,其作用一为防盗防匪,二为防火。墙四角筑有鳌头,挺拔威武,显出阳刚之气,酷似杨氏族人先辈英勇善战的枪戟。屋顶则从四周成比例地向中心低斜成小方形天井,屋宇按井字排列,分二层或三层,一层是商铺,二层三层为仓库和住宅,均为木质结构的堂屋和厢房。
大园古苗寨中,现存比较完好的窨子屋正屋34座共335间,建筑面积7万余平米;另有古旧木房正屋145座1446间,建筑面积约10万平米。据文物部门和专家考证,这些古窨子屋房龄最长的为851年,大多数房龄在300年以上。
新湖南客户端 实习生朱燕 记者王铭俊 整理
参考资料来源:《看绥宁那山那水那苗寨》《千年文脉的古苗寨》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