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长江生态大保护

核心提示:长江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河流之一,也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基础和纽带。然而,在过去几十年里,过度捕捞、挖砂采石、拦河筑坝等人类活动影响,使长江付出了沉重的生态代价,生物多样性降到历史最低。如何医治“生病”的长江,良方善治,科学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让“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发展理念落地,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人们正在寻路。
“生病”的江与岸
长江“生病”了。在气候变化和过度的人类活动夹击下,长江健康告急。“病症”呈现在多个方面,水的问题首当其冲。
长江发源地“中华水塔”三江源,是珍稀濒危动植物的家园和生物多样性的宝库。然而,气候变暖使长江源区冰川退缩、冻土层消融,水资源储备面临重大挑战。
“三江源气温平均每10年升高0.38 摄氏度,高于全球及全国升温水平,致使积雪深度减小、积雪日数减少、融雪过程提前,春季径流显著增加。”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刘录三介绍,1950年以来,青海省域内的冰川表现为一致性的退缩趋势,且上世纪90年代以来冰川退缩幅度急剧增加,威胁长期水资源战略安全,影响着冰川的降温增湿等气候调节功能。
长江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20%,支撑的人口和生产总值约占全国总量的40%。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地理三大阶梯,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11个省市,资源、环境、产业基础等差异较大。
近十几年,受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影响,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水环境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之一,流域生态系统出现亚健康。“长江水系生态环境危机的核心是流域生态完整性严重受损。”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洪铸看来,围湖造田和房地产开发等导致湖泊湿地面积锐减,过度采砂、不科学的河道整治和洲滩种树等严重破坏了河流和湖泊中的生物栖息环境,过度城镇化等导致河湖水滨带退化甚至消失。
此外,为应对极端气候变化和社会经济高速增长所导致的水资源供需矛盾,一系列人为活动,如拦河筑坝、修建水库等,削弱甚至阻隔了湖泊与江、河之间的“朋友圈”。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烜告诉记者,当江湖受到阻隔或遭人为围垦时,湖泊大面积的连续水域被分割为孤立、分散的湿地斑块,造成生境破碎化和湖泊面积逐步萎缩。研究显示,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有近1000个天然湖泊消亡,长江中下游湖区主要湖泊面积损失率高达41.3%~48%,目前仅剩鄱阳湖、洞庭湖及石臼湖等少数通江湖泊。
在“水”不通不畅的同时,人们对“岸”的持续开发,也在影响和深刻改变着长江的生态环境。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撰文指出,当前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格局变化剧烈,城镇面积增幅达84.1%,长江自然岸线保有率仅为44.0%,自然滩地长度保有率仅为19.4%,长江岸线利用率为26.1%。农田面积减少8.7%,野生动植物自然栖息地面积减少3.2%,天然林、灌丛、草地和沼泽等自然生态系统的面积均有所减少。
此外,长江下游地区干流岸线开发利用比例高达40%左右,江苏沿江岸线不到1公里就有一个码头。建设特大城市、城市群仍是长江经济带城镇化的主要方向,除上海市、江苏省提出城镇建设用地减量化外,其余省市均提出城镇人口、城镇化水平和建设用地增长的规划目标。
长江流域的经济命脉工业和采矿业,也如硬币的两面,影响着流域生态系统的健康。以长江沿岸7省市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为统计基础,截至2017年该区域共有76家化工园区。长江中游的宜昌市,一度成为长江流域最大的非金属矿区。专家指出,工业和采矿业中的有毒物质和难降解的污染物质以及氮、磷等营养物质,排放到江河加剧了水质破坏。而与此同时,渔业的过度捕捞和非法捕捞,基本将长江和湖泊中的鱼类从幼苗到成鱼一网打尽。随着人口密度、开发强度进一步加大,未来人、地、资源、生态系统等之间的矛盾将会更加突出,生态系统破碎化程度加剧形势不容乐观。
让江湖自由交流
长江中下游是我国淡水湖泊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1/5,历史上,湖泊与长江干流自由相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河流—泛滥平原生态系统,孕育了独特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被世界自然基金会列为全球 233个优先保护的生态区之一。
据统计,该区域有湿生植物约400种、软体动物约 170 种、鱼类约 200 种、 鸟类约 400 种,两栖动物超过50种,哺乳动物约60种。同时,复合的生态系统还具有供水、防洪、航运、气候调节、运动休闲和文化景观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然而,近年来,随着长江经济带的开发,这里的生态系统遭受了严重的人为干扰,最突出的是江湖阻隔,湖泊“朋友圈”关闭,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
“首先,阻隔导致底栖动物、水生植物和鱼类等水生生物资源衰退,生物物种丰度甚至下降了76%;其次,对长江泛滥平原30余个阻隔湖泊、3个通江湖泊和10个干流江段进行的野外生态调查显示,只有在中等程度水文连通状态下,底栖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才能达到最大;再次,阻隔导致湖泊底层食物网结构简化,由于湖泊是一个复杂生态系统,水生植物、浮游藻类、底栖动物、鱼类等生物群落的变化也将通过食物链等对其他生物群落产生间接影响。”研究人员列举出上述影响。
在王洪铸看来,现有的通江湖泊远不能满足长江泛滥平原物种多样性保护的需求。他告诉记者,中科院水生所整理了长江中下游近50年湖泊鱼类多样性资料, 建立了鱼类累积种数—面积关系模型。研究显示,恢复生物的多样性,应对部分湖泊进行再连通,恢复它们与干流的生态“朋友圈”。
王洪铸建议首先考虑有保护潜力的湖泊,如中游的故道群湿地、洪湖及梁子湖群,以及下游的安庆湖群,同时设立流域整体保护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应考虑流域生态完整性的需求。”王洪铸说,包括生态空间保护网络、污染物安全浓度与环境容量以及资源利用限度等, 对受损区域和过程实施系统修复,从而改变头痛医头的片面治理传统。
事实上,对于江河湖泊的连通和生态修复,我国已经有一些实践。记者调查了解到,近10年来,全国已有50多个湖泊实施了连通工程。这些工程通过增加水流连接通道,使“死水”变“活水”,逐步恢复生物多样性。
“死水变活水不单是水体的交换,更有益于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动和能量循环。”中科院水生所副研究员梅志刚以何王庙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例进行了介绍:2015年,湖北在何王庙故道建立长江江豚迁地保护区后,通过逐步清退渔业捕捞、拆除围网和围堤养殖,恢复和加强了故道水生生物及水体与长江干流的自然连通。近几年,该保护区洲滩植被显著恢复,主要保护物种长江江豚种群数量由12头增加至22头,鱼类由原来的34种增加至50种,鸟类观察到有101种,并于2019年单次发现灰鹤种群约150只,是湖北记录到的最大种群。
王烜在研究连通性对湖泊生态环境的影响时发现,开通江湖“朋友圈”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非单向的,既在一定程度上对湖泊水质净化和水生态系统安全具有积极作用,却也可能带来未知的风险,包括污染物汇入迁移、生物入侵等。
“连通不仅仅关乎湖泊、湿地生态环境状况,对区域防洪、灌溉和渔业生产也具有重要影响。”王烜建议,在实际生态修复过程中,除了要警惕生态环境风险,更要综合权衡考量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实现二者的双赢。
如何辩证地看待江湖连通?中科院水生所科研处重大项目主管程琳打了个比方:“就像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如果湖泊已经出现问题,确实需要暂时保持‘隔离’,并采取必要的修复措施,但自由的交流和流通最终是要恢复的。”必须多方位考虑生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水资源利用、防洪排涝等综合功能,才能帮助管理者在复杂流域系统问题中做出合理决策。
为健康长江寻方
长江以其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优势和无法比拟的区位优势,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我国在健康长江研究方面具备了一定的前期数据积累和工作基础,但还缺乏系统性地梳理和进一步的完善。
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员陈宇顺认为,只有充分把脉长江的整体健康状况,开展综合监测与诊断、系统梳理长江重点病灶、研发重要生物资源保护与生态重构技术,才能更全面地开展长江生态大保护的总体设计和具体实践操作,为长江经济带建设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
图片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所研究员在三江源地区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王洪铸/供图
长江流域以“水”为引,勾连起了一个经济社会大系统,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生态环境也是一个整体的自然系统,某一个方面出现了问题,必然会波及其他领域,产生全局性的影响。
从监管和宏观调控的角度出发,陈宇顺建议,要保障开发与生态修复并行,坚持谁开发谁就必须承担相关的生态修复责任,以弥补开发带来的生态危害,倒逼产业优化升级,增加开发的生态成本,保障流域尺度的水生生物资源的整体恢复。
“一方面要找准影响长江健康的关键问题和控制节点,以重点区域的保护带动全流域的整体修复;另一方面也要构建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模式,既‘治已病’又‘治未病’,让长江焕发勃勃生机。”陈宇顺认为,长江生态修复工作应在注重基础研究的前提下加强统筹管理,找到有效办法。
保护长江之源,刘录三认为“十四五”期间,需重点加强上游地区生态屏障区的作用,强化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护和高原湖泊湿地保护,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同时,要重视和加强云贵川喀斯特地区、金沙江中下游、嘉陵江流域等区域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恢复,同步推进岷江、沱江、乌江等流域总磷污染控制。
业内专家指出,加大对上游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纵向转移支付,加快探索流域上中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省际协商合作机制,清除市场壁垒,推动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协同发展格局,应成为有关管理与决策部门思考的重点。
“下好一盘棋,共护一江水。”目前,跨部门、跨区域,共抓长江大保护、修复长江生态环境的行动已经全面铺开来。长江流域十年禁捕退捕攻坚战全面打响,迈出了长江大保护的重要一步。沿江两岸群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旧生产生活方式正在逐步转变。
图片
近年来,湖北省宜昌市自然资源部门对长江沿岸消落带进行大面积绿化,有效减少了水土流失。黄善军/摄
自然资源部在长江经济带8省市18个地区组织开展了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纠错机制试点工作,结合自然地理条件和发展现状等特点,对不同的空间制定了相应的准入条件,研究形成负面准入清单,严格管控空间开发利用,分类处理试点区域长江岸线及外围空间利用的历史遗留问题,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与此同时,长江经济带等重点地区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正在推进,各相关省份及单位相继开展摸底核查、编制实施方案。其中,江苏已全面完成废弃露天矿山摸底核查;江西对有条件的地方进行景观建设;湖北“一矿一策”建立台账,明确了责任主体、治理任务、资金来源、治理时间等;湖南共计排查矿山滥采导致生态问题的矿山(矿点)308个,重点开展废渣治理、防治污染和恢复植被;四川各地市自然资源局针对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沿岸矿山,与技术协作单位研讨疑问图斑、纳入标准、占地类型及产权,紧锣密鼓加快编制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
治理长江
是个“技术活儿”
长江对于中国人的意义不必说了。它既是一条滋养着数亿人的水脉,也是一条承载着历史的富有诗意的文脉。治理长江,既是当代中国人的使命,也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程。打造一条干净、安全、繁荣,而又生机勃勃的长江,需要全民环保意识的提升,需要严格的法规制度,同时也需要科学技术的创新。
污染问题首当其冲。长期以来,大量废物、废水被排入各类水体。而在人口膨胀,工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产生大量污染物是必然的。如果不能提高污染物的无害化处理能力,即使依靠严格的法令,禁止这些有害物质直接排入长江,也必将转而加重其他区域的污染,造成顾此失彼的结果。因此,必须大力研发高效的,且在成本上可以接受的治污技术,这是保障水质安全的根本出路。
其次,要深入研究生态科学。无论我们怎样采取措施,长江的自然环境也不可能回到几个世纪以前了,各类人为活动的影响不可避免,一些既成事实难以改变。因此,关于生物物种和生态系统的研究,不能完全基于理想化的条件,而必须面对现实。我们要在现有条件下,使已经十分脆弱的长江生态系统延续下去,以期未来有更大的改善。
第三,提高沿江城市及乡村规划水平。长江绵延几千公里,串起了中国一批最重要的城市,形成了最富活力的长江经济带。城镇化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新的建设必不可少。我们既要保护长江的岸线和两岸的湿地、防洪区,又要选择宜居、便利的地点开发新的城镇、园区,国土虽然广袤,但在规划中可选择的余地或许并不大,这就需要前瞻性的统筹和精细化操作,根据人口、产业和自然环境,科学规划沿江两岸每一寸土地,适度集中,完善基础设施,实现人与自然的双赢。
(晓 言)
喜欢本文,就点击右下角“在看”
i自然全媒体
记者:王自堃
编辑:陈君怡
审核:兰圣伟
审签:赵晓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