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啰出行”商标被抢注,双方“大打出手”,这到底是谁的错?

对于如今的“哈啰出行”来说,改名之举实属无奈,毕竟曾经在江湖上赫赫有名的“哈罗”商标,已经成了别人的囊中之物。

商标被抢,改名势在必行。

哈啰改名记

从扫码骑行到线上支付,共享单车的模式发生了许多巨大的变化,可要说行业最大的变化,就要从ofo蓦然下线,摩拜岌岌可危开始说起。

曾经的共享单车行业收获了大批的忠实粉丝,但是现在放眼望去,ofo已经不见身影,摩拜市场份额也变小了,只有青桔单车、美团单车和阿里旗下的哈啰单车还在大众的视野里。

新人要忙着站稳脚跟,忙着打开市场,而旧人不仅要忙着抢用户还要忙着应付商标纠纷......对,说的就是最近的“哈啰”出行商标纠纷案。

“哈啰”出行从“哈罗”单车改名而来,品牌改名可不简单,其中甚至还隐藏许多商标纠纷隐患。

这不,“哈啰出行”就被上了一课,7月27日,北京法院审判信息网上公布两个哈啰(罗)的商标侵权案裁定书:

驳回上海某网络公司上诉,维持原判,所以此案仍将由北京海淀法院审理。

从当初哈啰出行改名开始,双方的纠纷不断;再到后来双方为抢占先机纷纷申请注册商标;再到两方对簿公堂,两个哈啰(罗)的商标“战争”搬上了台面。

“哈啰”出行商标引争议?

在国家知识产权网上查询可以得知,上海钧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哈啰“)最早是2016年10月14日申请的”哈啰“系列商标,在此之前已经有哈罗出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哈罗“)申请过同名商标并且成功注册。

虽然二者商标并不完全相同,但显著部分均为”哈啰“二字,所以属于近似商标,二者只能有一家公司能够合法拥有并使用。

而北京“哈罗”注册“哈罗”同行有关商标最早可以追溯到2014年。差了整整两年的时间,注定商标归属权与上海哈啰无缘。

上海“哈啰”在后申请多个“哈罗”相关商标因与北京哈罗在先申请的注册商标构成相同或类似的商品/服务上的近似商标而多次被驳回,且申请复审后仍被驳。

注册多类别商标“突围”

从现有情况来看,北京“哈罗”的商标意识更强,这些年申请注册了涵盖多个类别的超过140个商标。

为了打好这场商标防御战,北京“哈罗”也是费尽了心思。

其实,不管上海“哈啰”与北京“哈罗”在市场业务上有无冲突,他们之间的这场“商标大战”始终会爆发。

一方面,北京“哈罗”为堵住上海“哈啰”的后路,已提交带有“啰”的商标申请。

另一方面,北京“哈罗”以商标侵权为由将上海“哈啰”告上法院。

为了这枚商标,双方争的是难舍难分,目前案件还在审理过程当中,到底是达成和解还是继续“鏖战”就不得而知了。

在商业过程中,商标纠纷是无法避免的一关,我们只能提前做好商标规划和布局,才能立于先天不败之地。

从法律原则到法律规则的基本路径就是在不断实践中逐步明确和坚定,如同长期奔流的河水渐渐在两岸冲刷出清晰的河床。

“商标抢注”应该是企业警示避险的灯塔,而不是难以预知的雷区。不管是哈啰还是哈罗,如今都成了双方竞相角逐的对象,不过我国商标申请遵循“申请在先”原则,所以只要你申请的商标被商标局批准注册后,你就能享有此商标的专用权。

一个商标代表了一个品牌IP,不管哪个行业,没了商标你还玩什么呢?

ps:我是鱼少侠,90后互联网江湖深度剖析者,关注科技人文,也关注你的媒体生活,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