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片《1917》藏了14个彩蛋:一镜到底是假的,两男演员来自权游

头号电影院懂小姐(topcinema原创,严禁转载)
基本上这半年,有两部战争片提及率极高。
一部是获得十项奥斯卡提名的一战题材电影《1917》,还有一部,就是管虎执导的抗日题材电影《八佰》。
后者的最新消息是,8月14日将率先在全国几个城市进行提前点映,这个时间比之前定档的8月21日,足足早了一周!据官宣,《八佰》为2D版本,片长147分钟。
图片
至于《1917》,受疫情影响,在距离颁奖季过去半年后,这部万众瞩目的获奖战争片也终于登陆了中国内地电影院。
有不少观众说:忍了这么久,就是在等这一天。
毕竟,坐在电影院欣赏电影不仅关乎自身的愉悦和享受,更是对一部电影最高的爱和尊重。
图片
截至8月9日,英国著名导演萨姆·门德斯执导的《1917》,在中国内地电影院上映了三天,相信不少观众已经在IMAX中体验过了其声名在外的“一镜到底”。
在豆瓣,已经有超过24万观众,为该片打出了8.5的高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无论你对电影的长镜头是否满意,金球奖最佳剧情长片和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这两项极具分量的大奖认证,也说明《1917》的精彩远不止于此。
除了观看这部“英国制造”和全部英国演员出演的大片,作为影迷,还能在其中发现很多意外的惊喜和彩蛋。
这14个彩蛋,也给不少资深影迷在观影的同时,带来了更多的乐趣。只有资深影迷,才能找齐全部的彩蛋。
图片
首先不妨从电影的内容入手,这是第一个彩蛋,也是此片诞生的背景。
《1917》的故事情节表述起来很简单:一战背景下战况紧急,两个年轻的英军士兵接到命令,需要穿越危险的无人区,向前线传达“立即停止进攻”的讯息。
对阅战争题材无数的观众来说,这种“送信”的故事颇为眼熟,似乎在很多影视作品中都有类似情节,容易让人误以为《1917》也是编剧杜撰出来的故事。
图片
其实不然,电影故事的构思,来自导演萨姆·门德斯爷爷的亲身经历。
导演门德斯拍完《007:幽灵党》后,看过很多剧本都不感兴趣,这时他想起曾在一战中担任传讯兵的爷爷。
据回忆,他的爷爷当时是个17岁的少年,身高只有160厘米,在无人区高达167厘米的雾气中容易隐身,而不易被敌军发现,于是,就常被指派传送信件。
在身边人的鼓励下,门德斯二次拿起战争片的导筒(第一次是《锅盖头》),同时亲自撰写剧本。
(门德斯在给两位主演说戏)
图片
门德斯表示,“他的故事很反浪漫,没有感情,没有英雄主义,没有勇敢,说起来的都是战争中关于运气和机会的故事。”
最终,该片除了提名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他还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编剧的提名,确实是很厉害了。
随之,便引出第2个彩蛋——剧本的首尾呼应。
电影一开场,是士兵史考菲(乔治·麦凯 饰)与布雷克(迪恩·查尔斯·查普曼 饰)身着军装躺在树下,不久他们便接到任务。
电影结尾,完成任务并找到布雷克哥哥的史考菲精疲力尽地走到一棵树旁坐下,刚好呼应了开头那一幕。
图片
不过,拍这种大场面的战争戏,不是所有故事都写在剧本里,第3个彩蛋来自电影后半段的一幕:史考菲在炮火中狂奔。
图片
为这一幕,他们排练了几个星期。乔治·麦凯说,排练的时候并没有撞倒其他人,结果正式拍摄时他却被撞倒在地,但导演却没有喊停,他就只好继续演下去。
这个意外的插曲,并没有影响全片的“一镜到底”效果,反而使电影更自然,颇考验导演的掌控能力。
图片
整部电影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就是“一镜到底”的画面。
虽然并非真正的一镜到底,有后期技术的加工,但片中的拍摄,基本都是超长的镜头,因此演员们拍摄时都很小心,生怕NG,哪怕犯了一点小错误也要倒回去重拍。
所以,《1917》在正式开拍前,两位主演花了6个月时间进行排练,实际上正式拍摄只用了两个月。这是《1917》的第4个彩蛋。
图片
图片
当然,排练时间长的演员都难免犯错,更别说片中客串的明星了。
比如安德鲁·斯科特就被导演在金球奖公开“控诉”,说他在电影里唯一一场戏犯的错比其他演员犯的错还多。原来,当时他饰演的角色在片中要点烟,但演员本人从没抽过烟。
这个小趣事,算是他为本片贡献的第5个彩蛋。
图片
既然说起客串明星,《1917》的彩蛋就更多了。
第6个彩蛋,饰演麦肯锡上校的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和来自饰演莱斯利中尉的安德鲁·斯科特,两人都曾出演过著名的英剧《神探夏洛克》。
图片
一个是大侦探“卷福”夏洛克,一个是反派“莫娘”莫里亚蒂,虽然迟迟没有等来他们的《神探夏洛克》第五季,结果两人先同时演了《1917》。
(《神探夏洛克》剧照)
图片
第7个彩蛋,属于扮演布雷克的迪恩·查尔斯·查普曼和扮演布雷克中尉的理查德·麦登。
图片
图片
两人虽然在《1917》里上演兄弟情深,但在著名剧集《权力的游戏》里,两人可是分属水火不容的拜拉席恩家族和史塔克家族。
图片
一个是托曼·拜拉席恩,一个是“少狼主”罗柏·史塔克。
图片
图片
第8个彩蛋依然是再次合作。
饰演史密斯上尉的马克·斯特朗、饰演艾琳摩尔将军的科林·费尔斯与麦肯锡上校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在《1917》之前就共同出演过一部著名电影,《锅匠,裁缝,士兵,间谍》。
图片
前两位,还在《王牌特工:特工学院》中有过合作。
看着这些一线巨星,在一部战争片中“灰头土脸”轮番登场,虽然是“配角”,却是惊喜连连。
图片
据说,《1917》中的布雷克一角,导演门德斯原本属意“蜘蛛侠”荷兰弟汤姆·赫兰德,剧组曾与荷兰弟进行过协商,但无奈最后由于档期冲突,荷兰弟拒绝了《1917》的邀约。于是,荷兰弟就变成了现在的第9个“隐藏”彩蛋。
当然,没有什么本来属于谁的角色,迪恩演得也很好。
图片
回到电影现场,本片的第10个彩蛋则是导演为逼真的效果,请前英国陆军成员保罗·比迪斯协助拍摄。
保罗说,电影中的爆炸全部是真实的,拍摄该片时,他平时除了对两位主角进行军事训练,还要训练800位临时演员。
图片
同时,精益求精的导演坚持1:1实景打造的拍摄场景,这包括电影里那条出镜率极高的战壕。
这条由剧组工作人员辛苦挖出来的,长达1.58公里,深度至少一米以上的壕沟,可以说是本片的第11个彩蛋。
图片
图片
既然是战争电影,除了讲究真实的临场感,自然也蕴含一定美学,这也是本片的第12个彩蛋。
《1917》中被焚毁的城镇并不是随意布置的,剧组选用了特殊的化学方法制作一种铁丝,让火焰沿着铁丝燃烧,在控制火势方向的同时控制投射阴影的位置。
如此一来,便形成观众看到的较为温暖的燃烧颜色。同理,还有电影中的照明弹飞行的轨迹。
图片
图片
再回到“一镜到底”这个技术上,这是《1917》最受赞誉的地方。
要拍出如此出神入化的画面,70岁的大神级英国摄影师罗杰·迪金斯当然功不可没,同时他也是该片最有分量的一枚“大彩蛋”,第13个彩蛋。
(罗杰·迪金斯在《1917》片场)
图片
罗杰·迪金斯,也许观众不太熟悉他的名字,但看一眼他金光闪闪的履历,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他的作品——
影史排名第一的《肖申克的救赎》,以及包括《美丽心灵》《朗读者》《老无所依》《冰血暴》《007:大破天幕杀机》《革命之路》等在内的无数佳作和大片。
图片
他是当今最优秀、最勤奋的摄影师之一,曾提名过15次奥斯卡最佳摄影,早在2010年,美国电影摄影师协会就将终身成就奖颁给了他。
图片
然而,直到2018年的第90届奥斯卡奖,他才凭借《银翼杀手2049》最终加冕为王,那时他已经69岁了。看着满头白发的他站在领奖台上,紧张地发表获奖感言,让人感动又敬慕。
今年,他凭《1917》再捧奥斯卡小金人,没有一个人不觉得实至名归。
图片
图片
罗杰·迪金斯一直在技术上不断探索,所以,他也造就了《1917》最值得赞叹的第14个彩蛋:“伪”一镜到底。
他表示,影片是由一连串的镜头剪辑而成的,其中最长的镜头为8分半钟。资深影迷也能看出电影中有不少剪辑的痕迹,保守估计大概有二十几处,这也是本片被称为“伪一镜到底”的原因。
这种技术,也正是一种创新所在。
图片
图片
其实,不管是什么样的彩蛋,对喜欢电影的人而言:
重新回到电影院里看电影的感觉,才是最爽的。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