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圣地——贝子庙,祭祀载体——十三敖包,游牧文化的集中体现

这次从北京出发第一站我们就选择到盟锡林浩特市,到锡林浩特主要是再去看看锡林郭勒盟的第一大寺——贝子庙。贝子庙,蒙古语名“班智达葛根庙”,汉名“崇善寺”,是内蒙藏传佛教的圣地,也是内蒙古的四大庙宇之一。当地的牧民又将它俗称为“大庙”。

我们清晨一大早就驱车来到贝子庙,贝子庙还未开门,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但狂野的云彩也将这座寺庙增添了神秘和壮美的色彩。贝子庙建在锡林河畔的一座山丘之南麓,这里四周平坦开阔、河水蜿蜒、水草丰美、景色怡人,堪称是一处理想的建庙,居住宝地。在这里建庙、建住宅群,既体现了“背山面水”的传统建筑选址,还应照了“依水草而居”的游牧文化。

贝子庙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历经七代活佛精修而成,耗费白银174万两,面积达1.2平方公里。因当年主持修建此庙的是当地的贝子巴拉吉道尔吉,寺庙因此而得名。

贝子庙的建筑朝向也让人们对它产生了好奇,贝子庙的朝向独特而别致,该庙“面东南、座西北”,它打破中国传统建筑取正南的子午线方向,而遵从了游牧人居住的蒙古包门的朝向,这一建筑朝向反映的是蒙古人的习俗,表现的则是游牧文化的特色。

这是因为从当地的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上来看,这种朝向的好处是:既有利于抵御冬季西北寒风,又便于夏季东南凉爽空气的进入。而且又符合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风水之说,寓意着“山泽通气”的祥瑞。是顺天时,应地利,十分合理与科学的选择。

贝子庙的建筑朝向,不仅使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自然而巧妙地结合起来,而且表现了蒙、汉民族历史文化水乳交融的独特魅力。贝子庙的这一建筑朝向,甚至还影响到锡林浩特城市建筑的朝向,进而形成了锡林浩特别具一格的城市规划特点,赋予了这座城市于浓郁的民族文化内涵。

贝子庙的背面是十三敖包山(又称为“额尔敦敖包山”,为纪念乐善好施的额尔敦老牧人而得名),敖包是藏传佛教和蒙古族建筑的一个重要标志。十三敖包的十三,在蒙藏佛教中被认定为敖包神,是神灵所在和享祭之地。

十三敖包始建于1753年(清乾隆十八年),由十三个敖包组成。中间的大敖包为佛祖敖包,也是原阿巴哈纳尔旗敖包;左边的第一个敖包是贝子庙朝克沁主殿敖包;右边第一、二个是贝子庙敖包,剩下九个敖包分别是原阿巴哈纳尔旗所辖9个佐的敖包(佐也就是现在的苏木,相当于乡)。

要登上十三敖包山需攀登171级台阶,蒙古族有崇尚数字9的习俗,为此十三敖包山的台阶一共建了171阶,171是19个9组成,171相加也是9。敖包是蒙古族的重要祭祀载体,在古代,蒙古人把世间万物都看作神灵来崇拜,他们在山上建大型敖包作为祭祀圣地。这与古代汉人祭祀圣山类似。

一曲优美动听的蒙古民歌《敖包相会》将“敖包”一词,传输到千家万户,妇孺皆知。敖包是蒙古语,意为木、石、土堆,汉语意为堆子,实际就是由人工堆成的石头堆土堆或木块堆。原来是在辽阔的草原上人们用石头堆作为路标,来辨别方向或牧场边界的界标,后来逐步演变成祭山神、路神和祈祷丰收,家人幸福平安的象征。十三敖包作为锡林郭勒盟最重要的敖包每年都要祭祀,至今已有数百年的祭祀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