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香葱”卖到“大世界”,上海援黔干部的生意经

“辛苦大家押车了,路上注意安全,一到上海就给我报个平安。”上海市第三批援黔干部、湄潭县委常委、副县长孟焱紧紧拉着黄家坝街道官堰居党总支书记李洪刚的手说道。8月2日,对于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黄家坝街道官堰居来说,是值得纪念的一天。由这个遵义市小山村出产的第一批“官堰香葱”正式销往1750公里以外的上海。
图片
8月3日下午三点,这批香葱完好无损的到达上海江桥批发市场。当货车仓门打开时,周围的人瞬间围了过来,大家议论纷纷:“这是哪里过来的香葱?”“颜色看上去和市场上别的葱不太一样。”“这是我们贵州省湄潭县出产的‘官堰香葱’,你看这香葱的颜色,再闻一闻味道。”李洪刚随手拿起一把葱“夸了起来”。一个小时多点,10余吨“官堰香葱”即被客商抢购一空。“真的没想到,毕竟是我们第一次销往上海。”李洪刚的脸上洋溢着笑容。
图片
■香葱基地
说起“官堰香葱”就不得不提孟焱。孟焱告诉记者,在没来湄潭县之前,自己在上海杨浦区长白新村街道办事处,负责社区自治办和社区服务办工作。“2017年,区里选派援黔干部来西部地区工作。我心想要不出去闯闯,学习一下。”孟焱坦言在去之前,对怎么做西部扶贫协作是不了解的。于是,便有了后来的故事。在孟焱来到湄潭县任职后,通过充分摸底调研,最终选定了官堰居、合同居两个有香葱产业发展基础的村居为基地,实施规模化、规范化种植。自那时起,“官堰香葱”茁壮成长,用香葱基地内随处可见的一句标语来说就是:小香葱成就大事业。
图片
■当地居民正在洗葱
可别小看这一清二白、翠绿冒光的小香葱,如今,它不仅已经实现了“销供产”一条龙模式,还切实为村上不少人提供了就业机会。记者在香葱基地内涓涓流水,源远流长的桃花江畔看到,当地原住民阿婆熟练地洗刷着手中的香葱,“要像自己家里吃一样,把它洗干净。”一位正在洗刷香葱的阿婆告诉记者,每天早上6点多开始洗香葱,洗到中午12点结束,手脚快的阿婆一天可以赚上百元。
图片
湄潭县土地肥沃、山川秀丽,在孟焱的同事,上海市第三批援黔干部、湄潭县扶贫办副主任王晓琨看来,当地缺的不是资源,而是理念。
“别人都说‘产供销’,我们却提出‘销供产’。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种什么。”
在这点上,孟焱也深有体会:“上海7、8、9月份缺绿叶菜,这段时间葱的价格也较高。我们挑选这个时间把第一车香葱送入上海市场,后面的机会也就来了。”
图片
话虽如此,第一车送达上海的“官堰香葱”也遇到了作为“客户方”的上海方面反映的诸多问题,“在捆扎、冰块、运输时间,包括葱在车内摆放的方式都有问题。”孟焱说,“遇到问题是好事,说明还有提升空间,我们会不断调整,按照新的要求,持续的进行供应。”李洪刚也认同这点,他坦言,上海这样的大型市场对香葱品质的要求非常严苛,会在种植方面不断完善。但眼下,先要把大家组织起来,集体加入到农村经济合作社来,集中有限的农业资源,发挥资源优势,参与市场竞争,积累财富,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李洪刚告诉记者,自村里决定种植香葱后,就遭到了不少村民的质疑:“你们种植那么多,又不能当饭吃”“只管种,不管销怎么办”……为了打消这些质疑,李洪刚亲自“押送”第一车香葱进入上海市场,
“为的就是想告诉大家,你们只管种,我们来帮你们销。”
这样一来,群众种植的积极性也变高了。
李洪刚说,虽然打响了进入到上海的“第一炮”,但离实现上海市场每天需求30吨香葱的量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他也透露,目前占地7000余亩的香葱基地,将向万亩地进发,力求为更多地区持续供应香葱。
图片
■制冰厂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给予贵州省270万元帮扶资金建造的两个香葱交易市场及一个制冰厂,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以前我们的香葱没有冰块保鲜,只能在邻近地区销售,走不远。”李洪刚解释说,“现在好了,制冰厂每天可产冰16吨,能为20吨香葱的长途运输解决保鲜问题。”
目前,每亩葱田的效益达到两万元,比过去种普通作物的收入增长四倍多,切实改善了老百姓的收入和就业问题。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上海市民的餐桌上就会出现产自湄潭县的“官堰香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