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非遗:巧手慧心的她,用薄如蝉翼的竹丝作画

当城市的面貌越来越新,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那些过往时空里的“慢工”和“细活”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为了守护传统技艺,由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指导,新闻晨报学记团联合微纪录片《海派百工》出品方上海汐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共同推出“非遗守‘沪’人”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这个暑假,150名中小学生跟随新闻晨报资深记者,走访上海非遗传承人,近距离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与坚持的力量。非遗守“沪”人第5期
守护项目:竹丝编技艺
传承人:程丽
图片
中国盛产竹子,中国人爱竹,也善于用竹。相信你见过不少用竹子编织的物品,比如我们常用的竹席、竹筷,还有竹凳、竹篓等,但你也许没听过竹子还能作画。
将100斤的竹子制作成仅有1两左右薄如蝉翼、细如发丝的竹丝,再用挑、破、压、拼等多种编织手法,编织出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竹丝画。这正是上海非遗竹丝编技艺传承人程丽老师的绝技。
图片
在我国,用竹子进行编织历史悠久,最早能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在钱山漾文化遗址出土的200多件竹编器具上,已经有人字纹、梅花眼等竹编纹样,证明在当时竹编技艺就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了。
程丽老师自幼跟着长辈学习竹编手艺,但她并未止步于此,而是在传统竹编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创作了更高难度的竹丝扣瓷和竹丝画,大大提升了竹编工艺品的艺术价值。7月11日,晨报学记团小记者走进程丽老师的工作室,体会非遗竹丝编工艺的精妙与美。
将手艺进行到底
晨报小记者 陶嘉泽
(建襄小学 四年级)
在四川的眉山,人们的房前屋后生长着大片的慈竹。慈竹竹节长、竹壁薄、质地柔软,当地人用它来编织各种农具。上海非遗竹丝编传承人程丽就出生在这里。
程丽阿姨回忆说,她从小耳濡目染,跟着长辈们编竹编,补贴家用。“如果不想做啊,大人就要给我们吃‘竹笋烤肉’喽!”我问她:“那万一被薄如刀片的竹片刮破要怎么处理呢?”她不以为然地笑道:“那可是家常便饭啊,只要用墙角的火柴灰撒在上面,如果衣角有毛线,再绕上去就行啦!”
二十几岁时,程丽阿姨来到上海寻求生计,可她发现,在农村用的竹篓、竹筐在城市里用不着,于是聪明的程丽阿姨把它们缩小:担子变茶漏,大筐变果盆……小巧的竹编工艺品受到城市人的喜爱。之后她又编织了更加精致的竹丝扣瓷和竹丝画,把竹编制品一步步引向高端艺术品发展。我询问她:“您刚才一直提到创新,那每一次创新都成功了吗?”程丽阿姨自信地点了点头,“是的。每一次创新前,先做调查准备,然后认真思考很多次,绝对不能打没有准备的仗。”
正是这样的精益求精、坚持不懈,程丽阿姨带着竹丝编走出了国门。她的作品如《清明上河图》《五牛图》《隐形观音》等,荣获国内外博览会金奖,瓷胎竹编花瓶《熊猫》更是被选中作为国礼。我好奇地问道:“如果自己对作品不满意怎么办?”“不满意就重新做!”她回答得毫不含糊。
最后,热情的程丽阿姨教我们编了一条小鱼,她说,这是最简单的竹编花色之一,可我努力尝试了很多次都没有成功。我的手指都僵硬了,像一个调皮的孩子不听我的指挥。原来,“简单”二字是千万次的练习得来的!
临走前,我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了一个精致的小香囊。看着它层层叠叠的纹理,摸着它光滑的竹丝表面,我仿佛看见了一根根竹丝小精灵相互跳跃穿梭,正玩着高难度叠罗汉游戏……
慈竹变形记
晨报小记者 孙雅婷
(静安区闸北第三中心小学 四年级)
我是一根毫不起眼的慈竹,生活在四川眉山的山里。山里的人们很喜欢我们,把我的兄弟姐妹变成各式各样的生活用品。
有一天,山外来了一群人,他们挑来挑去,似乎很满意我,于是把我砍了下来。我预感到,我会有和兄弟姐妹不一样的命运。果然,一双手开始刮去我青色的外皮,用刀劈开我的身体,接着又用火烤我,再把我劈得更细……我忍痛承受着,直到最后变成了一把细竹丝,被这双手的主人带到了一个叫做“上海”的地方。
在一间宽敞明亮的房间里,我被摆上桌台。我打量四周,看到 “佛肚轩”竹编工作室几个大字。这时有一群小学生走了进来,他们兴奋地叫道:“好漂亮,好精致呀!”我顺着手指的方向望过去:原来是我的同伴们,它们已经变成了惟妙惟肖的竹蜻蜓和竹蝴蝶、小巧可爱的发簪和戒指、创意无限的竹编二维码,还有一件件缩小版的竹编农具……
一个小女孩甜美的声音响起:“这些竹丝也可以用来编织吗?”她指的是我,我的心跳加速,对着同伴说道:“我马上也要华丽变身啦!”不一会儿,我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回答:“看,坐在桌子旁认真编织的几位大哥哥,他们都是残疾人,这些竹丝就是给他们学习编小香囊的”。
果然,我被他们中的一位选中,放在了一个小木桩上。在这双手的帮助下,我与小伙伴们手拉着手,肩并着肩,缠绕在了一起。不过,也有调皮的小伙伴故意逗他,不听他使唤,但最后还是被“制服”。我们怀抱薰衣草,收口、打结,变身为一只精巧细致的竹香囊啦!
“妈妈妈妈,你看这只竹香囊,特别朴素典雅、气味芳香,挂在包包上很漂亮。”小女孩闪烁着喜悦的眼神说道。她把我带回了家。
夜晚,在小女孩的灯下,我读到了她写下的故事:
今天,我去采访了上海非遗竹丝编传承人程丽老师,她用普普通通的慈竹,编出了竹丝扣瓷、竹丝画等艺术品,获得了各类大奖。但最让我感动的,是她发起了“艺助行”工艺项目,用竹编手艺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让残疾人学习竹编手艺,在家就业,自食其力……
竹子在她手中变身艺术品
晨报小记者 张乐菲
(一师附小 四年级)
你能想象,一根粗粗壮壮的竹子经过工匠灵巧的双手,变成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吗?今天,就随着我一起到上海非遗竹丝编技艺传承人程丽老师的工作室——“佛肚轩”去一探究竟吧!
走进“佛肚轩”,右手边有一个展示台,上面放着一些笼子、小杯垫、小香囊和小簸箕,它们是生活用竹编农具的迷你版,只是有了更美丽的图案和颜色。程老师介绍说,竹编最早是用于日常生活的工具,比如筛选稻谷的簸箕,用来背孩子的竹篓。现在她把农具改造成艺术品,赋予它新的功能和艺术价值。抬头望去,上面还挂着一件件用竹子做成的小包。程老师说:“这个先用一种颜色的竹丝做成一层外皮,再用1-2种染过色的竹丝做出各种图案。” 这些小包看起来时髦而轻便。
走进大厅,墙上挂着几幅佛像画,有的是黑白竹丝画,有的是隐形竹丝画,还有犹如笔墨写出的竹丝经书。灯光下,我转动着隐形竹丝画的架子,佛像隐隐约约,佛祖惟妙惟肖。我问程老师:“您做一幅竹丝画要多久?要不要画草稿?”老师说:“像做这样的作品,需要先设计图纸,选择四川特有的竹子,100斤竹子只能加工成1两可以使用的竹丝,再进行编织。竹丝画一般要做2-3个月,经书的话需要1-2年。”
那一幅幅竹丝画做得太精美了,一根根竹丝平整细密,没有任何瑕疵。我好奇地问:“程老师,您有编错过吗?如果编错是全部重做还是怎么处理?”程老师说:“像那几幅隐形的,做错了就不能接上,只能重做,如果是黑白花纹的,可以接上或者把弄错的那一步拆了再接上。”
采访过程中,我注意到有几位叔叔在工作室的另一头编竹编,他们有的用手比划着,有的腿脚不大方便,程老师时不时会走过去指导一二。一位程老师的徒弟告诉我们,这里也是残疾人士的学习基地,程老师教大家竹编技艺,帮助大家自食其力。她本人也是其中之一,作品还获奖了呢!
探秘竹丝编
图片
你一定见过竹子,它在我们国家的很多地区都有分布。所以当我第一次听说“竹丝编”和“竹丝画”时,满肚狐疑:竹子那么硬,怎么编织呢?竹丝还能作画,怎么画的呢?7月11日,我带着心中的疑问,和小伙伴们来到上海非遗竹丝编技艺传承人程丽老师的工作室——“佛肚轩”。
一走进工作室,我们瞬间被眼前的一切所吸引,直呼:“太美了!”“太漂亮了!”各种工艺品有的摆放在桌上,有的挂在墙上,还有的放在玻璃橱柜内,大大小小,各式各样。“这是什么?”“是小鱼。”“快来看,是二维码,能扫一扫吗?”小伙伴们激动极了,你一言我一语地猜测着。再仔细一瞧,这些工艺品都是用竹子编织而成。
一根竹丝“编”出一片新天地
(林苑小学 五年级)
四川眉山盛产慈竹,竹丝编技艺传承人程丽老师就出生在这里。她从小跟着长辈用竹丝编织农具和生活用品来谋生。我们问她,那时如果不想编竹子了,怎么办?程丽老师笑着说:“如果不想编了,那爸爸就要请我吃‘竹笋肉’(挨打)啰……那时候,我看到最远的地方,就是头顶的天空。”
因为不想一辈子呆在大山里,程丽20岁的时候来上海打工。可由于没有上过大学,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为了谋生,程丽又重新拾起了竹丝编这门祖传的手艺。她把竹编农具和生活用品缩小了好几倍,制成更精美的工艺品。
踏进位于谈家渡路28号的程丽老师的工作室,我仿佛进入了一个缩小版的竹编世界:套牛嘴竹环“变身”戒指、背小孩的竹篓成了花瓶、猪笼变装麻雀竹笼……各式美观又实用的竹编制品琳琅满目,我的眼睛都来不及看啦!
程丽老师的“能耐”当然不止这些,她用心将老手艺和新想法结合起来,创作了更有艺术价值的竹丝扣瓷和竹丝画作品。最让我佩服的是她那副竹丝画——《五牛图》,几乎和画出来的一模一样。原来,又粗又硬的慈竹,经过刮皮、开节、切片、烘烤、制篾等数十道工序,能够制成细如发丝的竹丝,再用竹丝编织成画。竹丝越细,编出的作品越精致,编织的难度也越高。程丽老师说:“编竹丝画时不能出错,一根编错,就得拆掉重编。”所以,一幅竹丝画,要花上她数月甚至数年时间。
如今的程丽老师,已是国家非遗传承人,她的数十件作品在国家、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奖。她走进了清华大学创新工作坊,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手艺人一起切磋学习;她也走出了国门,受邀为外国大学的艺术学院学生授课,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技艺。
听着程丽老师的叙述,我仿佛穿越了时空,看到那个在山里埋首编织农具的女孩。我要告诉她,多年后,经过坚持与努力,她“编”出了一片新天地,看到了更宽广的天空。
创新,让非遗重新闪耀
晨报小记者 沈梓璇
(上外附属民办浦东外国语小学 四年级)
2018年,我有幸参加了非遗纪录片《璀璨薪火》电影的点映,观影后,导演曲全立感慨道:“非遗,就是一门快消失的手艺。如果这门手艺消失了,那基本就没人来关注它了。”好在,还有很多人在努力着,让这些手艺活下去,非遗传承人就是他们的代表。暑假的一天,我们有机会采访了上海非遗竹丝编技艺传承人程丽老师。
程丽老师的工作室,名叫“佛肚轩”,取自四川的佛肚竹——它的竹节像佛祖的肚子。“我希望大家能有像佛肚一样的肚量,大方包容。”程老师正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四川人,小时候因为家里条件差,便跟着长辈学竹丝编,制作一些农具来谋生。刚开始学的时候,因为竹子边缘锋利,很容易割伤手指,她就用口袋里的线头或者柴灰敷一敷继续干活。
来到上海后,她把粗糙的竹编农具改良成了精致的竹编工艺品。比如原本用来筛面粉的筛子,变成了放水果的果盘;原本用来盛放稻谷的箩筐,变成了小巧玲珑的笔筒;原本用来睡觉的竹席,变成了精致的茶杯垫。这些小物件摆在工作室进门的案台上,琳琅满目。
再往里走,我们看到了编织难度更高的竹丝扣瓷和竹丝画。众多作品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三只小鹿:其中一只小鹿前腿离地,头向后看,好像正在呼唤自己的朋友,身体是由粉色和白色的竹丝编成;第二只小鹿正在低头悠闲地吃草;第三只则头伸向天空,仿佛是森林之王,浑身散发着金色的光芒。我仔细端详,发现这些竹丝作品纹路整齐,做工精细,就连一个小接口都没有。
程丽老师介绍,这些都是用四川的慈竹制作而成,选料很讲究,100斤的慈竹经过数十道工序,最后只能劈成8两左右的竹丝,用于编织竹丝画的竹丝更是根根细如发丝。编织的过程中也很重要,如果出错,那整个作品就要重来。
从深山到大上海,几十年如一日,程老师致力于竹丝编事业。因为技艺高超,所以她的作品让人赞不绝口;因为坚持热爱,所以不断推陈出新;因为充满爱心,所以把技艺传授给残疾人士让他们能够自食其力。程丽老师对竹丝编的爱深深地打动了我。正因为有许许多多个像她一样的非遗传承人在努力着,我们才能看到古老的技艺,在车水马龙的现代社会熠熠生辉!
图片
活动带教:张智丽 实习生俞诗
活动统筹:张智丽
(注:本文版权归晨报学记团,严禁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