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每个人:你家楼顶的这扇门开着还是锁着?

导读
图片
消防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不容忽视。根据规定,高层建筑通往顶层的平台门作为楼顶逃生门和疏散出口是不可以上锁的。但近日,有市民发现,北京市一些高层建筑顶层的通往楼顶的门被锁,一旦有火灾发生会带来安全隐患。
为避免坠楼,顶层疏散门长期锁闭
刘先生:我们小区那个顶层防火门是长期闭锁的,都是关着的,我专门查了一下,这是违反了国家消防法的。
刘先生表示,他也曾多方反映过这个问题,但得到的反馈不尽如人意。
刘先生:前年的时候向消防部门举报过这个事情,消防部门已经核实了,并且对物业进行了惩罚,但是这个事情就一直没有进行整改。他们最后给我的原因说是治安问题,防止顶层有人坠落要求所有的物业把顶层防火门锁上。
图片
图片
顶层到屋顶的被锁的门/受访者供
顶层疏散门锁闭现象并不少见
刘先生也说,类似的情况在北京并不少见,消防安全和人身安全应该如何平衡,这让他也很苦恼。
刘先生:这个治安问题和这个消防(安全)冲突了,那么我们以谁为主?当然你要说防止坠落什么的也有道理,那你这个消防隐患,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不也很重要吗?
北京新闻广播记者随机也随机走访了朝阳区、丰台区几个小区,发现确实有顶层疏散门被封闭的情况,几个小区的物业工作人员都表示:这样的操作是为了安全
物业A:最顶层天台那个门是不能开的,那要出了事以后,那个责任谁付?
物业B:应该是不开的,那(开着)也不安全啊。
物业C:每个楼层顶上都锁着呢,不准上去,上边危险,怕有的人掉下去了出事嘛。
图片
顶层到屋顶的被锁的门/受访者供
刘先生居住小区的物业工作人员则表示,如果发生火灾可以第一时间拨打物业电话
工作人员:反正自己不能私自开,有什么急用的话我们物业的人会给你打开,物业的人有钥匙。
专业人士:通往顶层的门不能关
但在危险情况下这样的操作是否有效?顶层到屋顶的门到底应该如何管理?
北京新闻广播记者询问了大兴区消防救援支队法制与社会消防工作科工作人员王小庆,她援引《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 (2018年版)5.5条介绍说:
王小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版)第5.5.26条规定:建筑高度大于27米,但不大于54米的住宅建筑,每个单元设置一座疏散楼梯时,疏散楼梯应通至屋面,且单元之间的疏散楼梯应能通过屋面连通,户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当不能通至屋面或不能通过屋面连通时,应设置2个安全出口。
依据此条规定,建筑高度在27米至54米之间的住宅建筑,每个单元设置一座疏散楼梯时,疏散楼梯应通至屋面,单元之间的疏散楼梯通过屋顶连通,通向屋面的门应向外开启
住宅建筑仅有1个单元时,疏散楼梯应通至屋面,通向屋面的门应向外开启。同上,通往楼顶的门也要承担消防疏散功能,并应保持通畅,不应锁闭。
图片
相关法规/来源于网络
住宅建筑的设计形式有多种,不同的高度和规模,其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的设置形式和要求也不同,实际生活中如遇到此类情况,应参照相关专业规范内容进行判断,如符合上述情形,其通往楼顶的门是不得锁闭的
图片
图片
图片
正常的疏散门/苏为之摄
可通过技术手段联控管理
关于物业工作人员的担忧,工作人员给出了可供参考的办法:
工作人员:在平衡安防和消防的风险方面,建议物业可考虑加装“电磁锁、电控门”等类似使用功能的设备,采用联动设施控制管理,即日常情况下疏散门为锁闭状态,火灾事故时可自动断电,人员可从内部自行推开。(参考《建规》第6.4.11条第4款规定:人员密集场所内平时需要控制人员随意出入的疏散门和设置门禁系统的住宅、宿舍、公寓建筑的外门,应保证火灾时不需要使用钥匙等任何工具即能从内部易于打开,并应在显著位置设置具有使用提示的标识)。
这类疏散门在平时生活中一般很少使用,如不属于上述规范要求的范围,日常又需要处于锁闭状态的疏散门,就要考虑采取措施使疏散门能在火灾时从内部方便打开,作为临时避难场地,便于开展救援。
工作人员也表示,遇到类似问题大家也可以反映到相关部门做进一步判断。
工作人员:常年落锁的屋顶疏散门主要作用为安防,避免坠楼事故发生,但从消防角度考虑,应根据建筑的形式和类别来判断落锁管理是否合理,否则,在遇到突发消防安全事故的情况下,对内部人员疏散和外部灭火救援不利。
我们消防有96119的举报,还可以向公安派出所,或者小区居委会街道反映,咱们的专业人员到现场根据建筑的高度,还有住宅的类别、楼梯间的设置形式,会给出一个相应的解决办法。
小 问 说
人身安全很重要
消防安全也不能少
如何做到二者兼顾?
专业人士的建议就很妙
原创稿件 转载需授权 否则举报
记者丨苏为之 编辑丨张钰
值班主编丨独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