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变好了 市场干净了 出行有序了

随着新学期的到来,清城区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整治,“警、家、校护安护畅”让家长出行更加方便,同学们平安上下学。
市民生活的便利还在其他地方有所体现。以前城中村总给人一种“脏乱差”的刻板印象,清城区下大力气对东城街道澜水村等城中村进行改造,现在的澜水市场干净整洁,道路整齐划一,人车通行有序,市民购物出行更方便。
而在两公里外的大观社区,林阿姨正在给小花园的常青树浇水,“最近比较干燥,要适当浇水,要不然树就枯死了。”她边浇水边说,这个去年经微改造的小公园里遍布花花草草,“微改造之后,周边环境变好了,更要好好照顾花草,让社区的环境更好。”
走在清城区的大街小巷,车辆有序停放在标准停车位;走进曾经的老旧小区、城中村,焕然一新的环境让老街坊、新租客交口称赞;市场宽敞明亮,干净整洁,叫卖的商贩、购物的市民心情舒坦不已……过去6年,清城区坚持创文为民的理念,不断优化美化城市环境,提升辖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南方日报记者 黄玉熹 通讯员 李丽珍
城中村焕然一新
老街坊新租客点赞
澜水村一直以来都是东城街道较为繁忙热闹的地方,是周边市民的“10分钟生活圈”集中地。
走进澜水村,道路上清晰划出汽车、摩托车停车位,车辆停放有序。市场内环境干净整洁,“现在环境太好了,买菜都舒心。”家住澜水村的通叔说,环境好了之后,周边居民更加珍惜,逐渐养成不在自家门口堆放杂物、不乱扔垃圾的习惯,主动维护村容村貌。
澜水村周边的商户也在为美化环境出一份力。每天不仅有清洁工对市场、周边街道进行保洁,每一家商户也会按照“门前三包”的要求,负责各自的地盘。
澜水村党总支部书记谭桂安介绍,村委会对所有商户进行文明经营劝导,同时加大对澜水市场的保洁力度,辖区网格员对所有的商铺进行了统一的标准管理,“经过常态化的劝导和宣传,商户自觉遵守各项规定,做好文明经营。”
澜水市场占地2126平方米,设有3个出入通道、1个垃圾收集点、1个母婴室等设施。首层为商铺和大型超市,二层有130多个农副产品摊档。市场内的光线明亮,大热天也没有异味。
澜水市场的临街、主次干道干净整洁,道路标志线经过进一步美化后变得更加清晰,路人以及驾驶员能自觉相互礼让。道路旁的垃圾堆放点摆放更加合理,周边居民都能按垃圾分离要求处理垃圾。
在村里的休闲区域,环境也得到居民点赞,租住在此的何小姐表示,现在的环境越来越好,“住起来不输周边商业小区”。
“我是看着它一天一天改变,越来越好的,所以倍感珍惜。”通叔说,现在村里的休闲公园环境好了,晚上会带小孙子到公园休闲娱乐,和老朋友话家常。
现在,不管是村里的老街坊,还是新搬进来的租客,都对澜水村的环境赞不绝口。“环境好了之后,大家也会行动起来共同维护,结果就是环境变得更好,形成良性循环,真心为澜水村的改变点赞。”何小姐说。
微改造让社区蝶变
老邻居一起养护花草
清城区注重老旧小区“微改造”,突出保障城市和人居环境的安全舒适,充分挖掘老城区潜在的资源和优势,积极探索社区“微改造”新方式,不少老旧小区因此发生蝶变。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微改造”,赢得群众的称赞。
以前,大观小区旁有一处空置地,荒废已久,杂草丛生,学生上下学存在安全隐患。事实上,这块闲置地与清城区旧影剧院大厦和大片居民区相接,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元素。
凤城街道通过对空置地的改造,建设影剧主题街心公园,打造一个集休闲、观赏、静心、交流并能体现清远地域文化特色的功能场所。在公园东侧墙体绘制“影院旧时光”主题墙面,充分凸显影视元素;在公园西侧,建立风雨连廊并设置休闲桌椅,在围起的花基石墩内栽种鲜花,为小公园增添了生机与活力。同时融入社区志愿者、楼栋长协同参与模式,真正做到“共建共治共享”,更好地服务社区群众。
2019年,凤城街道开展了9个社区“微改造”项目,破损道路焕然一新,废旧荒地变成街角公园,花费少量资金就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改变。今年,凤城街道将社区“微改造”的项目提高到32个,将社会治理的共建范围大大拓宽。
清城区东湖路东侧是一片老旧小区,在密集的小区间,有一个160平方米左右的休息区,墙面全部粉刷一新,画有“邻里和谐”的主题墙绘,东侧则有石桌、石凳等设施,供周边群众休息……这里就是凤城街道社区“微改造”项目之一——花厅社区银信大厦通道改造项目。改造完成后,这里成为古城社区和花厅社区群众休息的好去处。
但以前却不是这样。“以前是一片违建建筑,不少车辆穿行而过,不仅脏乱,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家住古城社区的村民刘先生说,东湖路东侧分属两个社区,靠北一面属于古城社区,靠南一侧属于花厅社区,“中间有一块约160平方米的闲置用地,两个社区的居民在使用上存在争议。”
空地如何使用的争论由来已久:古城的村民想在这里休息娱乐,花厅的居民则想把它当成临时停车场和人车通行过道。由于双方僵持不下,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
对此,应该如何解决?“首先由楼栋长来收集群众意见,再由两个社区进行讨论,报街道办审批之后,进行改造。”凤城街道社区治理办主任朱艳嫦介绍说,经过现场勘查,这块空地不具备停车功能,存在违建和安全隐患的情况,“凤城街道将违法建筑全部拆除,对路面进行硬底化处理,增设石凳、石桌等便民设施,改造成一个社区公共休息区。”
“在天气晴好的日子,不少周边的老人都来这里休息聊天。”刘先生说,休息区并未妨碍交通,自行车、电动车和摩托车都可以通行,“小汽车就不行了,既保证了花厅社区居民出行的需求,又满足了古城社区村民休息的需求,彻底解决了争议,大家都说好!”
警家校护安护畅
家长同学都安心
新学期到来,学校周边环境、学生上下学安全牵动着家长的心弦。在过去的这个暑假,清城区重点整治了中小学周边饮食摊档卫生问题及“三无”食品。走进凤鸣小学周边一家小卖铺,可以看到“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鲜明标志。
同时,清城区严格查处学校周边开设麻将馆赌博和电游赌博的行为,严厉打击教唆、引诱、胁迫青少年从事违法犯罪活动行为。
清城区还推行“警、家、校护安护畅”活动,每天在上下学时段由公安、家长志愿者、学校教职工组成护助队,维持学生上下学秩序,增加交通指导员,加强上学放学时段的交通引导,合理引导家长在周边区域停车,公安民警还对乱停车现象开展执法。另外,清城区加强校车安全管理,建立校车交通违法违规行为抄告制度,严查校车超载、超速等交通违法违规行为。
为了落实长效管理,清城区已建立并开通联合执法微信工作群,对学校门口及周边点位日常发现及联合执法中发现的问题,要求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迅速开展整改落实。各学校点位联合执法和综合整治小组加强常态化联合执法和综合整治。
除了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清城区还加强家庭教育,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精神文明教育水平。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上半年清城区各学校积极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在学校微信公众平台上发布疫情防控相关宣传130次,共约15万人次点击阅读;教师利用班级钉钉群进行防疫宣传70次,家长回复率100%。校园电子屏每日8时——18时滚动播放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有效引导师生养成戴口罩、勤洗手的习惯,避免到人流密集的地方。通过全方位、多元化、多途径的防疫宣传,增强了清城区师生对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意识及防控技能,推动全区师生合力践行防疫措施,为师生健康保驾护航。
做好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清城区各中小学校充分利用“小程序”、微信公众号、钉钉平台、校讯通、QQ群等载体,广泛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发布疫情防控知识、心理防护知识、心理科普文章等内容,全区学生及其家长全员均参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成熟的心理观念,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清城区整合学校心理健康类、艺术类、体育类等优质课程在社区学院信息交互平台发布,实现课程共享,供市民学习;每年5月定为家庭教育主题活动月,每月15日定为清城区家庭教育日,引导家长树立正确教育理念,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与试点社区开设未成年人微信群课,目前已在时代社区开设母亲节手作课、凤城文化站开展亲子绘本共读课,以微信群形式在社区居民群开展多类型未成年人课程和活动。
旧市场换新颜
市民购物更舒心
在农贸市场,能看到一座城市的“烟火气”,在清城区的市场也不例外。
早上6时刚过,在洲心街道炒沙市场,商贩早已摆好各类菜品。7时左右,市场上的人越来越多,十分热闹。
走进一看,商贩们都在自己的摊档上经营,菜叶、根须、包装纸袋等垃圾都被收集起来,没有乱丢的现象;在水产品的摊档前,也没有出现污水四溢的现象,各个店主都在维护经营环境。绕过市场,来到临时摆卖区,周边种植蔬菜瓜果的农户将农产品摆上摊档,供往来客人选购。
在炒沙村住了3年的田先生说,炒沙村市场经过改造之后,蔬菜区、肉类区、水产区等作了分区,增加了临时摆卖点,商户有序经营,“自己到市场买菜更舒服。”
位于清远新城康乐路的华博农贸综合市场,在2015年底投入使用,这个市场得到商户、顾客的“零差评”。
市场负责人介绍说,该市场由家具城改造而来,建设时的标准很高,在各类制度规范化上也下了很大功夫。由于使用年限较短,新市场周边配套、硬件设施更为完善,市场管理理念更具有超前思维。市场内设有蔬菜区、肉类区、熟食区、水产区等,并实现干湿分区、生熟分区,场内主要售卖猪肉、牛肉、水产品、冰鲜、面食、活禽、光三鸟、烧腊、蔬果等产品。家住弘富华园的居民阮先生说,这个市场干净整洁,“都快赶上大超市了!”
在澜水市场经营蔬菜档口的陈阿姨,每天认真维护好自己摊位内外的环境卫生,不让一片菜叶掉到地上,确保每把蔬菜都整齐摆放,方便市民挑选购买。除此之外,她还积极配合市场管理人员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自己做到文明摆卖,市民就会文明购买,自己做好了、文明了,就不需要市场管理人员来督促你、劝导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