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美丽动人的丽嫔,为什么突然被打入冷宫?

《甄嬛传》中后宫中的嫔妃,大部分都有自己的党派,其中强势的三方,分别是甄嬛党,皇后党和华妃党。
丽嫔,是甄嬛传初期的一个人物,她容貌极佳,皇上曾连续宠幸她三夜,更是将丽这一字作为她的称号。身为华妃的党羽,她与心计深沉做事狠辣的曹贵人不同,丽嫔是一个心直口快的傻白甜,漂亮的人没有谁会不喜欢,可光有相貌,想要在后宫中生存下去,那绝对不可能。
那么为什么丽嫔会被突然打入冷宫呢?
图片
其一,余莺儿一事将丽嫔也牵连进去
华妃的身边,如果说曹贵人是她的军师,为她指引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样的事,该如何处理自己看不惯的嫔妃,那么丽嫔,充当的便是行动之人,嚣张又无脑子,容貌再好,也是没有用处的。
当时,余莺儿冒充甄嬛,称在倚梅园念诗的是自己,皇上顺理成章的宠幸了她,她由一个小小的宫女,一下子成为皇上的嫔妃。得宠后的余莺儿,行为作风越发嚣张,她选择投靠华妃,成为她团体中的一员。先不说余莺儿投靠华妃的行为,是否靠谱,就拿余莺儿这种自视过高的行为,她必定无法在后宫长久生存下去。
一次,余莺儿栽与甄嬛相遇时,因嫉妒皇上对甄嬛的偏爱,对甄嬛冷嘲热讽,行事嚣张,恰巧这一切都被皇上听见,本就对余莺儿不满的皇上,直接处理了她,将其降为官女的,甄嬛与余莺儿之间的仇恨彻底结下。
图片
华妃,在甄嬛没有入宫前,可谓是占尽了皇上的宠爱,皇后面对华妃都要退其三分。不同于后宫的其他嫔妃,华妃的心中是真真切切的装有皇上,她希望皇上的眼中只能够看到自己,奢求帝王的爱情。
当甄嬛备受皇上宠爱,被赏赐椒房的消息传遍了整个后宫,华妃对甄嬛的嫉妒之心达到了顶点。余莺儿,华妃,丽嫔几人,在甄嬛的药膳中下毒,想借此机会神不知鬼不觉的解决掉甄嬛,若非甄嬛与温实初相识,或许久久甄嬛都发现不了药膳中的问题。
宫女将余莺儿供了出来,甄嬛借机表明当初倚梅园祈祷念诗之人是自己,余莺儿是假冒了自己这才获得皇上的宠爱。皇上大怒之下,将余莺儿赐死,一时风光嚣张的余莺儿最后落得冷宫勒死的下场。
图片
可下毒一事,栽甄嬛看来,余莺儿只是棋子,主谋必定不是她,以余莺儿这种无脑的性格,出身更仅仅只是个宫女,她又怎么能够想出用药物暗害甄嬛之计。
为了抓出真凶,甄嬛,安陵容,沈眉庄策划了一起后宫闹鬼之事,想让身处华妃一方,胆子最小的丽嫔供出幕后主谋。先是在宫中大肆宣扬闹鬼的消息,皇后请了宝华寺的法师做法。
图片
小允子的扮鬼吓人,无论是华妃,还是曹贵人都不以为意,只有丽嫔在害怕之下,将很多不该说出的真相都一股脑的说出来。
甄嬛面对丽嫔的行为大喜,连忙去请皇后过来,华妃见丽嫔如此,便把这枚棋子彻底废了,在曹贵人的建议下,她舍弃了丽嫔,保全了自己。
甄嬛的计谋的确不错,丽嫔受惊之下,已经快要将所有真相全盘托出,只可惜,太后顾及后宫平衡和年家的权势,即便心中清楚是华妃设计下毒甄嬛,也并没有多问丽嫔,反而称对方失心疯,一个疯子的言论又有谁会能够相信。自此以后,丽嫔便从后宫颇为得宠的嫔妃,变成冷宫中的弃妃,消失在我们眼前。
图片
其二,丽嫔胆小无脑,没有成大事的勇气
甄嬛的这个计谋,主要针对对象就是丽嫔,华妃统御六宫,是见识过真真正栽大场面的人,面对鬼怪之事,或许她的内心在犯嘀咕,但却绝对不会在明面上表现出来。曹贵人,是一个为了自己利益不择手段的人,有勇有谋,又心狠手辣,当一个人残害他人却丝毫不内疚,即便是鬼怪上门,她也不会害怕。唯独丽嫔,城府不深,还胆子极小,在鬼怪面前,被吓懵了,开始口不择言。
图片
丽嫔的下场,其实在情理之中,这种解决办法,无论对于哪一方都是最好的结局。
丽嫔不论是真疯还是假疯,在她将事情稀里糊涂地说出来后,她就必定要是一个疯子。皇后看不惯华妃许久,这件事的确是她打击对方的一个极佳的机会,可太后心中清楚,华妃即便再嚣张,现在也不是处理对方的时机。打压丽嫔,可以给华妃提个醒,让她之后的行事不会再如今日这般嚣张。
之于皇上来说,丽嫔不过是无聊之际取乐的存在。丽嫔只有容貌却无任何才能,人还嫉妒心强,去太后面前说皇上宠幸甄嬛一事,后宫中多或者少一个丽嫔,都完全不影响皇上。
图片
至于华妃,为了此事,她丢失了协同管理后宫的权力,自身一但元气大伤,比起去找麻烦,华妃更加希望能够尽早息事宁人,不再去追究。
而甄嬛一方,与其说她们是希望华妃得到惩处,不如说是向后宫摆出一个姿态,自己是不能够被轻易得罪的。固然没有扳倒华妃,但甄嬛的计谋也使得华妃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境遇之中。丽嫔,就是这么在几方的权势争端中,成为弃子,被抛弃,被打入冷宫之中。
图片
丽嫔的结局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女人光有美貌是没有用处的,脑子才是后宫存活的最重要保障。丽嫔,以无儿无女的身份,晋封为一宫的主位,可见她也曾受过皇上宠爱,也曾有过光芒万丈的时候。可后来却混成了绿头牌被撤走,几句风言风语就被定性,打入冷宫,却无一人愿意出面保全丽嫔。丽嫔,是余莺儿一事中,最为彻底的牺牲品,几方都在她的身上找到了平衡,达成了自己的目的,唯有她的意愿是最不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