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季沟:沥尽尘沙美景来

靖边县黄蒿界镇马季沟村,地处白于山区北麓和毛乌素沙漠之间的过渡地带。在一般人印象中,这里应该是满眼的黄沙,一幅“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场景。8月12日黄昏,当我们走进村子时,扑面而来的却是满眼的绿色:绿的苞谷、绿的稻秧、绿的草坪,一派“塞上江南”的无限风光。
“过去可不是这样子。”当了27年村干部的老支书冯秀海说,“1993年我当村主任那阵子,村子栽不上树、种不上草,冬春两季沙子刮得人什么也看不见。群众平日里主食是玉米,一家人一年顶多杀一头猪、一只羊。这一切改变,都要从治理环境开始说起。”
推窗即见满眼绿
马季沟村的二道河是无定河的一条支流,原先河道、河边淤泥堆积、垃圾遍地、杂草丛生。尤其到了夏季,臭气熏得人远远都得绕着走,河岸两边的树都很难成活。
2018年马季沟村开始对二道河流域进行治理,实行河长制,专人分段负责,同时教育引导村民不乱扔垃圾、不排放污水。昔日的“臭水沟”逐渐变成了一条清水河。
“记得小时候这二道河可清亮了,里面有鱼有虾,夏天村里人还在里面游泳洗澡。”外出打工返乡的村民张银春说,“前些年个别人不自觉,往里面乱丢生活垃圾,把河水弄脏弄臭了。经过这几年的整治、保护,河水清亮了、干净了。这才像我们小时候的二道河。”
二道河清亮了,张银春也有了信心。前两年,他回乡搞起了乡村旅游和休闲餐饮业,在村里打造了一处休闲、度假、垂钓、娱乐的好去处。
近年来,马季沟村狠抓人居环境整治,不断加大集中连片整治力度,建设了垃圾集中收集、污水集中处理等设施;投资123万元,改造了杨家沟村小组、冯家沟村小组41户农户的屋顶;投资23万元,为60户村民改造了标准水厕。
同时,村上还不断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先后实施了道路硬化、亮化,土地整理、水坝加固等工程,逐步改善了全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以环境整洁、村貌美化、布局合理为原则,配套建设医疗、文化体育、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
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的马季沟村,过去风大沙多。从2003年开始,靖边县统一规划进行治理。马季沟人抓住机遇,种树种草、固定流沙,变沙地为林地、变荒漠为良田。过去风吹黄沙不见人,现在塞上风来满眼春。2018年,靖边县被授予“省级森林城市”称号;2019年,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县。而马季沟村,也从黄沙漫漫不见人,变成推窗能见绿,随时随地深呼吸。
“三变”改革人富裕
夕阳西下,倦鸟归林。漫步马季沟村,一派安静祥和的气氛。但在鲁家湾组百亩草坪上,却马达轰鸣、人声鼎沸,十几名村民正手脚麻利地往几辆大卡车里装着卷好的草坪。
“这片草坪地以前都是撂荒的土地,只长些沙打旺什么的,没有经济收入。推平后这块地成为村集体土地承包出去了,有153人参与承包地分红。”冯秀海介绍,“种植草坪后,不仅美化了当地的环境,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还增加了当地村民的收入。”
据了解,目前这片草坪已卖出100多亩,主要销往延安、吴起、内蒙古等周边地区,每亩销售额最高可达6000元。按照每平方米10元的市场价格预算,这片草坪的收入大约在300万元以上。
自1982年包产到户开始,马季沟村多年来一直以传统家庭种养业为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单家独户的生产方式逐渐遇到了许多新问题。
“人的精力毕竟有限,种地牢牢拴住了所有人,可收入却非常有限。”马季沟村第一书记张宏说,“许多村民为了致富外出打工,造成村里大量耕地被闲置、撂荒。”
2013年,马季沟村白家沟组村民白生富主动将自家的200亩林地、荒地交回村小组集体管理。在他的带动下,2014年6月,白家沟组率先完成了243.9亩的土地开发。2014年11月12日,白家沟组村民第一次拿到了集体产权改革制度的分红,人均255元。2015年和2016年,白家沟组村民从集体收益中人均分红2898元和2865元。
看到白家沟组村民尝到了改革带来的甜头,马季沟村其他6个小组也纷纷开始效仿。2017年4月4日,榆林市农业局将马季沟村确定为全市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村。
马季沟村的大部分水浇地都是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引水拉沙开发出的。由于完全依靠人力畜力,每次开出的耕地也就一两亩,分到户就一分二分地,造成马季沟村村民的承包地异常零散。
“地块零散让村民劳动强度增大。”村民郭海荣的14亩地是由13块构成,他深有感触,“有的地块由于面积才几分,放水也不好放。”
“去年,我们整合了2000亩零散土地,完善了水利设施,购买了大型耕种机械,一亩水稻产生了8000多元的收益。”村支书张银军说。
从2017年到2020年3年时间里,马季沟村集体土地从最初的几百亩增长到现在的1.5万亩,村集体经济从零增长到18.6万元,人均纯收入从10100元提升到16151元。
乡风家风民风淳
40多岁的曹振英是马季沟村冯家沟组人。婆婆因病瘫在床上13年,曹振英从未嫌弃,细致体贴地照顾着,每天坚持给婆婆擦洗身子,直到去年老人过世。她说:“因为有婆婆才能有这个家,老人过得好这个家才能过得好。”
2018年、2019年,曹振英连续两年被评为马季沟村的好媳妇。
马季沟村每季度开展一次道德讲堂,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让群众从中自我教育、自我提升。
为了使教育形式多样化、通俗化,更容易让老百姓接受,马季沟村新建了移风易俗主题广场,以精神文明建设五年规划、村规民约、“十星级文明户”、“能人榜”、“善行义举榜”等为主要内容;以古今知名人士的优良家风为主要内容,新建家风家训主题广场。通过多种宣传方式,该村加强对村民的思想道德教育,健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如今的马季沟村,乡风文明、家风良好、民风淳朴。通过新民风建设,马季沟村全面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提升村民精神风貌,焕发文明新气象,在全村范围内形成了倡导文明新风的浓厚氛围。
(郑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