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安源:十二载立德育人的“爱心妈妈”

央广网安源9月10日消息(通讯员邬斌 钟喜)在萍乡市安源区白源街长溪村有这样一位乡村教师,十二年前她率先建立起留守儿童工作室,十二年来她立德育人的“初心”始终没变,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关心他们成长,培养他们成材,用一片丹心和真情,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

她叫邓艳芳,曾获得“第七届江西省师德先进个人”、“萍乡市劳动模范”、“最美萍乡人”、萍乡市“十佳”爱心妈妈、萍乡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她始终恪守“教书育人”的工作准则,扎根基层、扎根农村,把三尺讲台当作展示自己人生风采的舞台,用两寸粉笔当作书写自己教书育人的篇章,她用一块黑板当作耕耘自己拼搏奋斗的田地。

主动请缨 勇挑重担

邓艳芳在教学中发现,除了留守儿童以外,单亲家庭学生、学困生、贫困生也是比较沉默,很少与同学交谈,邓艳芳感到十分痛心。于是,邓艳芳又将她于2008年3月筹措建立的“留守儿童工作室”扩展服务对象,除了担负起全校10名留守儿童的管护重任外,还将单亲家庭学生、学困生、贫困生等纳入了关爱的范围中。

她为孩子们制定一份营养餐计划、建一份成长档案、建一本成长相册、每年搞一次健康体检、每年过一个快乐生日、开通一部亲情电话、搭一个维权热线平台、带着参加一些有意义的公益活动等,让孩子们享受了爱的阳光、也让家长们放了心。邓艳芳工作室有效延伸了学校教育,促使家庭、学校、社会教育有机结合。

白源街长溪小学老师邓艳芳为留守儿童准备爱心午餐(央广网发 通讯员 供图)

加强服务 共同成长

邓艳芳经过认真实践和总结,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为特殊儿童导航服务的办法。她通过家访,全面了解特殊儿童的家庭情况,建立详细的个人档案,把孩子们成长的点滴详细记录在档案中,并且组织每位班主任老师与特殊儿童结成帮扶对子,给予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关怀和帮助。

此外,邓艳芳经常在“留守儿童工作室”组织各种亲子活动,比如演讲比赛、文艺演出以及举行生日聚会等,让孩子和父母进行情感交流,感受到父母的关爱。老师随时向学生父母介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让父母安心工作,让孩子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体会到学习和成长的快乐。

春风化雨 滋润心田

作为孩子们的“爱心妈妈”,邓艳芳深知自己肩上责任重大。每天中午孩子们吃完午饭,邓艳芳会让孩子们观看30分钟的少儿节目,再让学生看看有益的图书报刊或玩玩游戏。

这样既解决了学生的吃饭问题,又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拓展了其视野。下午放学后,邓艳芳让孩子们在“留守儿童工作室”完成家庭作业、复习功课,开展课外活动,然后把他们护送到家。

邓艳芳跟留守儿童做游戏(央广网发 通讯员 供图)

邓艳芳十分赞同“只要有爱,就有奇迹”这句话,认为信任、表扬和鼓励会成为学生的动力,这种动力会让孩子们一步步的成才、成功。

小敏(化名)是一名六年级学生,作业不能按时做好,成绩也不够理想,12岁的女孩总是默默地坐在角落,有些孤僻,邓艳芳注意到后,及时到她家进行家访。

原来小敏的爸爸由于误入歧途在外改造,她与母亲相依为命,三年前,母亲为了生活进城打工,常常很晚才回家,每天都是爷爷奶奶带着她。

此后,邓艳芳在课堂上常点名要她回答问题,增强她的自信心,课后还帮她讲解她不懂的知识。之后小敏明显变了:上课积极回答问题,作业认真及时完成,见了她也能主动问好。

关心、激励措施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看到自己学生的进步,邓艳芳感到莫大的安慰:“我的努力没有白费,看到孩子们脸上绽放出花儿一样的笑容,我就觉得无比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