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山归来,这位老师要做高原孩子的引路人

金沙江畔,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城区第三完全小学(以下建成“三完小”)1400多名学生重返校园,崭新的校区又再热闹起来。这是中山参与援建的一所集中寄宿制学校,规划设置70个班级,可面向全县农牧区学生提供3000个学位,充足的学位可让更多农牧民学龄儿童与城区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结束在中山为期近半年的交流学习,该校语文科教师周荣健于今年8月底回到三完小,开启新学期的教学工作。周荣健是该校第二批远赴中山交流的教师,中山的教育工作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也对自己的职业和教学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

白玉县城区第三完全小学教师周荣健。何伟楠/摄

周荣健出生在四川甘孜州康定市,2010年大学毕业后就进入白玉县从教。从高原走向沿海地区,周荣健见识了接触到许多新知识和新事物。“之前给三年级学生教《画杨桃》的内容,没吃过杨桃,只好看图说话,印象不深。后来在中山第一次吃到杨桃,亲身感受到了杨桃的味道,回来之后教这堂课有不一样的感受。”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中山的近半年时间里,周荣健在教学工作上也尝到了“杨桃”。从去年10月起,他到中山市港口镇中心小学进行交流,中山的教育理念和师生的学习方法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们的孩子读书刻苦程度不亚于沿海地区。”周荣健进入三完小任教前,曾在白玉县的乡镇小学当过3年教师,他表示,由于身处牧区,一些孩子需要参与放牧等工作,学习的时间就变得更加珍贵,夏天的时候,早上天未亮就可以看到在校道路灯下晨读的学生。“对于这些孩子来说,教育可能是他们走出牧区,改变人生的唯一出路。”

在白玉县从教的10年里,周荣健见证了在援藏力量下不断变化的办学硬件条件,简陋的木质黑板已更换为电子白板,教室内装上了地暖。虽然硬件条件持续改善,但从中山交流回来后,他更觉得师资的重要性。“缺少好的引路人和学习方法,孩子的努力事倍功半。”

白玉县城区第三完全小学学生在新教室上课。(图片由受采访者提供。)

从中山学习归来,周荣健对教学工作有了新的思考和计划,引入阅读分享会,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拓宽学生的视野是第一步。“起码自己先要开阔和提升起来,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我自己就是大山里面走出来的,我希望成为高原藏区孩子们走出大山看世界的动力和引路人。”

【南方日报特派记者】雷海泉

【策划/统筹】龚晶 曾毅峰 罗丽娟

“走进川藏”系列报道

【作者】 雷海泉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