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 以“输血”撬动“造血”

翻过米拉山口,沿尼洋河顺流而下,与318国道一路并行,奔腾向东。沿着河岸线到达工布江达县以东约44公里处的巴河镇叮当村,一片规划占地5000余亩的藏猪产业园坐落在河谷地带。从小在工布江达长大的藏族姑娘旦增旺姆已在这里工作两年,在外求学多年后又回到故乡,这种感觉美好又亲切,充满新的憧憬。

叮当村向东约1000公里,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县竹巴龙乡水磨沟村,也坐落在318国道沿线。村里近年开建的两大项目——国道服务区和温泉驿站已经基本完工,即将开始招商。村民洛绒邓珠期冀着明年能收到项目带来的第一笔分红。水磨沟村数百公里外的白玉县赠科乡定布村,一个规模化运营的温室大棚基地也已经投入运营,借助这个项目,村民曲珍将家中富余的土地流转经营,还和丈夫在家门口谋得了工作,实现了增收。

这些喜人的变化,都得益于中山近年来在川藏对口支援地大力开展的产业援建工作。发掘雪域高原优质的资源禀赋,引入中山探索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以“输血”撬动“造血”,以产业提升助力藏区脱贫攻坚,为藏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动力,已经成为中山援藏援川工作的重要技法。随着一批产业援藏、援川项目的建成运营,藏区群众正快步奔向小康之路。

●图/文:南方日报特派记者 何伟楠

藏猪产业园里的“代言人”

2018年7月底,23岁的藏族姑娘旦增旺姆已经大学毕业一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在西藏工布江达县应聘谋得一份工作——藏猪产业园里的行政文员。在此之前,已经走出高原在外求学多年的她,没有想过自己还会回到这片故土。

“藏香猪很熟悉,但是为什么藏香猪还能成为一个产业?当时心里有很多问号。”旦增旺姆介绍,自己的家乡在林芝市波密县,但从小随父母生活,在工布江达长大。在童年的印象里,藏香猪并不陌生,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散养几只,但这种在当地司空见惯的畜种,并未发展到规模化养殖的层面,更没有产业化的概念。因此,当大学毕业后正式应聘这份企业文职工作时,“藏猪产业”这个说法,引起了旦增旺姆深深的好奇。这份工作,也成为她重回故土工作生活的契机。

实际上,工布江达与藏香猪有着极深的渊源。工布江达藏猪,是青藏高原通过自然选择作用下形成的耐寒品种,经过多年的精心培育,呈现出皮薄、瘦肉多、肉质鲜美等特点,肉中富含氨基酸、微量元素和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成分。目前,工布江达县的藏猪培育规模已跃居全国前列,拥有国家级藏猪原种保护区、藏猪原产地地理标识“双地标”,成为名副其实的“藏猪之乡”。

紧抓这一优质的资源禀赋,2017年,广东省援藏工作队工布江达县工作组开始牵头谋划工布江达县藏猪产业园项目,援藏干部深入调研,制定实施《藏香猪产业园规划》,多层次全方位搭建产业体系,利用援藏资金开展园区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招商引资,吸引了一大批重要项目企业落地藏区。

3年多来,在中山援藏干部的共同推动下,中山已先后投入援建资金3000多万元,建设了藏猪质控中心、藏猪产业园招商服务中心、中国藏猪网等项目。目前,园区一期已入驻企业9家,涵盖藏猪保种育种、养殖、饲料生产、藏猪食品加工、藏猪产品开发、发酵火腿生产等产业领域,一座现代化的藏猪产业园已经雏形初现。

随着藏猪产业园的加快建设,园区招商项目、企业的加速落地,一条围绕藏香猪展开的深加工产业链条,正在加速完善成形。园区的运营,不仅吸引了旦增旺姆这样的大学生回乡就业,还吸纳了当地农牧民就近务工,同时带动了当地藏香猪规模化养殖,大大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的“门路”。

8月底,尼洋河河谷,秋色已至,藏猪产业园一期建设仍在加紧推进。今年,由中山投入援建资金1700多万建设的屠宰基础设施、冷链物流、牦牛肉加工设施设备三大项目正在加快推进,藏猪产业园的产业链,正在由藏猪食品深加工延展到产品结构更加丰富的农牧特色产品深加工领域。

如今,旦增旺姆已经是西藏先创藏猪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行政部门的一名负责人,但是两年来,她一直在园区兼职着藏猪产业展览馆讲解员的工作。刚入职时的那些疑问,她早已找到答案,向外地客商介绍藏香猪产业发展情况时,她更像是一位专业“代言人”。

农民在村里吃起“旅游饭”

与西藏一水之隔就是四川省甘孜州,中山市开展对口援川工作的两个县巴塘县、白玉县,都隶属这里。

巴塘县竹巴龙乡水磨沟村,西望金沙江,东靠横断山脉,穿村而过的318国道成为村子连接外界的重要通道。对于自驾游客来说,318国道是一条景观大道;对于货运司机来说,318国道是通达川藏的重要通途;而水磨沟村村民却越来越意识到,这条“最美国道”是可以引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希望之路。

站在村口的国道边,水磨沟村党支部书记朱扎向记者介绍,以前,村里的村民世代都以种地、采菌子为主要收入来源,长期以来,村集体也没有什么收入,村民生活水平不高,村经济发展水平也较差,村里基础设施缺少资金维护,村容村貌建设一直较为落后。

这样的一个落后山村有什么?缺什么?怎么帮?是摆在对口援川工作者面前的一系列问题。2018年,中山市正式选派干部参加广东省援川前方工作组,中山援川干部刘小华负责对口支援联系巴塘县工作,并挂任巴塘县委常委、副县长。进驻巴塘后,刘小华首先深入基层开展产业调研,研究产业帮扶的计策。

经过多次调研,刘小华发现,水磨沟村位居川藏交通门户,有着优越的区位优势,同时村子背后的查曲卡山上还有着优质的高山温泉资源,加之318国道上的游客往来不绝,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资源要素都已具备。经过思考,他开始明白,水磨沟村之所以坐拥优质的旅游资源却未能致富的重要原因,在于经营开发观念的封闭和经济基础的限制。

弄清了根源在哪里,刘小华开始协同巴塘县干部谋划打造旅游产业援建项目,帮助村民吃上这碗“旅游饭”。经过受援双方共同商议,2018年8月,巴塘县最终确定启动水磨乡愁温泉驿站、旅游服务区两大旅游项目建设。

要把国道上的游客留下来,首先要将山上的温泉引下来,把山下的驿站建起来。刘小华积极争取援川资金支持,投入水磨沟村开展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并监督推动项目尽快落地运营。截至目前,中山已累计投入援川资金760万元用于该项目建设。

经过近三个月的筹备建设,2018年11月,查曲卡山上的温泉水已经引到山下。目前,水磨乡愁温泉驿站也已经完成招商,即将开门迎客;几公里外,全新的水磨乡愁旅游服务区也已正式建成,正在对外招商运营。一面绘在山坡上的巨型五星红旗,映照着滚滚金沙江水,5000平方米的大广场,将被打造成318国道上的最美休憩营地。未来,该服务区里还将设立农特产品展销中心,游客在这里享受旅游服务、旅游产品的同时,村民也将从中实现增收。

竹巴龙乡党委副书记、乡长甲措介绍,水磨乡愁温泉驿站、旅游服务区将依托村集体合作社,采取流转经营方式投入运营,所有收入全部归集体经济所有,预计每年可为全村实现集体经济收入约50万元,同时可吸纳贫困户就业10人以上,实现每户每年增收3万元。借助两大旅游项目,引领农户发展旅游结合产业,通过项目拉动实现的全村集体增收还将更为可观。

村民洛绒邓珠对项目未来的运营充满信心,他期冀着不久的将来,可以收获村集体旅游项目带来的第一笔分红。

高原上办起了现代农场

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地处川藏交会处、金沙江上游东岸,全县总面积10591平方公里,是甘孜面积最大的县之一。全县辖16个乡(镇)130个行政村,人口5.7万人,其中藏族人口占95%。地广人稀的白玉县经济发展缓慢,是四川省典型的高原经济弱县,还曾是全国深度贫困县之一。

从白玉县城出发,越野车一路在草原上爬升,经过3个半小时,才到达海拔3300米的赠科乡定布村。赠科乡是白玉县的耕地大乡,拥有大面积的连片土地,具备发展种植业的优良条件。但是囿于交通闭塞,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缓慢,很多村民没有能力开展专业化种植。半农半牧的赠科乡地区,农区农作物种植仍集中在青裸、土豆、芫根等少数种类上,名优产品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种类较少,难以形成产业支撑效应。

当地农民坐拥良田却只能满足温饱,这成为中山援川干部“急在心里”的牵挂。

2018年5月,尹健被中山市选派到甘孜,参加广东省援川前方工作组并驻白玉县,挂任白玉县委常委、副县长。“如何让村民利用手里的资源实现增收致富”成为他思考的重点。他频繁下乡到各村开展实地调研,并与受援地白玉县干部深入对接,协调当地各类资源,谋划通过产业援建项目帮扶村民。经过受援双方共同商议,“白玉县现代农牧民家庭建设项目”于当年正式确定。

项目要启动,首先需要完成土地流转,将农民手中的土地集中起来开展项目运作。定布村成为当地开展土地流转的第一块“试验田”。赠科乡定布村党支部书记布绒回忆,当时村民对“土地流转”这个新事物还有所顾虑,中山、白玉两地干部持续耐心地走进定布村,连续3天召开村民大会,向村民宣讲政策、解答疑问,部分村民最终同意开展土地流转。很快,定布村参与土地流转的村民就增加到37户。

2018年,中山市投入第一批援川资金100万元,在定布村建设了两座双拱双膜连栋大棚,用于种植金丝皇菊等高原经济作物。2020年,中山市再次投入援川资金140万元建设5座地下储热式日光温室大棚,共2500平方米,将用于种植高原蔬菜等经济作物。

村民曲珍一家,就是最早一批参与土地流转的人。2018年,她将家里18亩土地中的11亩拿出用于流转经营,其他土地用于口粮种植,夫妻两人则一同到项目基地工作,两人通过土地流转和打工两项一年可以收入3万多元,相比以往大幅增加。高原上办起了农场,如今曲珍和丈夫每天只需步行几分钟就能到达工作地点,实现了工作、顾家两不误。

定布村的土地流转经营“试验”实现了带动效应,2019年,与定布村相邻的扎马村、下比沙村,也开始参加土地流转,参与现代农牧民家庭建设项目运营。截至目前,三个村子土地流转总面积已经近2000亩。

“通过土地流转带动项目运营,再以项目运营带动村民就业增收,形成了现代农业发展中资源要素的良性互动循环,实现了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双赢’效果。”白玉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项目办主任郭小波表示。

■特写

5A景区里的精品民宿

距离叮当村40公里,工布江达县错高乡结巴村村民玉珍的生活,近两年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每天早上7点钟起床,挤完牛奶,整理好家务,玉珍会带着大儿子从位于村口的家中出门。步行10分钟左右,早上8点前,她可以准时到达坐落在村子中心的仓央精品民宿上班。一天当中的大部分时间,她在民宿内完成整理房务的工作。早晚两个工作时段的间隙里,她可以自如地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兼顾家务,喂好家里的牛羊。

今年30岁的玉珍,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家里还有妹妹和父亲。她介绍,以前,家里的经济收入主要来自采挖松茸、虫草,但每年的采摘季加起来也仅有两个多月,平均到全年12个月,就显得很微薄了。不仅要供养孩子,还要供妹妹读书,家里的经济压力一直比较大。

实际上,结巴村毗邻巴松措,坐拥西藏目前唯一的自然风景类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近年来,景区吸引越来越多游客光顾,村里的家庭旅馆、精品民宿也雨后春笋般开了起来,玉珍的生活也迎来转机。因为童年时期在拉萨度过,她可以讲一口流利的汉语,2018年5月,仓央民宿正式营业,成为结巴村里第一家精品民宿,随后,玉珍顺利在这里谋得了一份工作。

“我现在对这份工作很满意,也很珍惜。”玉珍表示,民宿里的工作并不繁重,工作地点离家很近,不仅可以兼顾家庭,还可以带来一份更客观、更稳定的收入。随着村里民宿业发展火旺,像玉珍一样在家门口找到工作的村民也越来越多。

这个旅游村近年来的发展变化,得益于中山援藏工作组的助力。广东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工布江达县工作组组长、工布江达县委常务副书记何立介绍,为了引导巴松措景区内的村庄吃上“旅游饭”、吃好“旅游饭”,中山援藏工作组2018年就曾设立创业激励项目,投入援藏资金鼓励引导家庭旅馆向高端业态的精品民宿发展,避免低效发展、恶性竞争。今年4月,广东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工布江达县工作组临时党支部与工布江达县错高乡结巴村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中山援藏工作组协助结巴村提升党组织建设水平的同时,还协助结巴村完成了民宿业发展规划,计划争取援藏资金将结巴村打造成全县特色旅游示范村。

结巴村党支部书记索朗巴丹介绍,目前全村家庭旅馆已有41家,其中有3家是精品民宿;去年,结巴村吸引游客1.9万人次,仅住宿一项就为村集体带来200多万元的收入。

不仅打造一个特色旅游示范村,还要将示范效应传出去。

何立介绍,工布江达县拥有丰富的自然风光旅游资源,除了已经成熟的巴松措景区,还有风光旖旎的朱拉河湿地,广东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工布江达县工作组已经启动打造朱拉河国家湿地公园,并将其与巴松措景区联动,形成“大巴松措景区”,以“大景区”建设推动工布江达全域旅游的新探索。

截至目前,朱拉河湿地公园项目的“源头工程”已经初现成果,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已经建成。2019年,中山援藏工作组又累计投入援藏资金2800余万元,整合推动朱拉河沿线的吉木雄、四章、崩嘎三个小康村建设项目,为朱拉河全线开发旅游资源奠定了重要基础。

拉扎雪山积雪融化,朱拉河从此奔腾而下,直奔尼洋河。崭新的观景栈道已经通到朱拉河湿地侧畔,高原山村的小康路也正在越走越宽。

■札记

中山产业经验的高原“化学反应”

作为长期驻扎中山的新闻记者,在走进川藏的10天采访行程中,当接触到中山援藏项目建设中的某个场景,笔者常常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在西藏工布江达藏猪产业园,园区一期项目的基础设施正加紧建设,同时园区的招商工作也在有序开展。在此之前,中山援藏干部已经主持编制了藏猪产业园整体规划,引导当地国企先创国投集团实施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打造重大产业平台承载全县产业发展,并主导制定项目管理、产业扶持、代理招商、工作考核等“1+N”招商引资政策,形成全县首套系统性招商引资政策体系。从推动产业援藏的这些具体举措中,都不难发现中山在推动制造业发展、国企改革、招商引资等方面探索的先进经验。

在工布江达县仲莎乡中心小学,小学生们在中山支教老师的带领下学习机器人编程,让人联想到中山坚持推进的素质教育工程;在朱拉河湿地公园,我们看到中山援藏干部借鉴中山“创5A”和打造全域旅游的探索经验推动“大巴松措”景区建设的努力。

同样,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县竹巴龙乡水磨沟村,“水磨乡愁”温泉驿站、旅游服务区项目已经完成建设,服务区内的巨型彩绘,让人不禁联想到中山近年来如火如荼的乡村旅游建设场景;在白玉县赠科乡,我们在农牧民家庭建设项目中,看到了中山创新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经验的延伸。

通过中山援藏援川干部这条紧密的纽带,中山在各领域发展方面探索出的成功经验,正在复制到川藏高原。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配合当地产业政策优化,这些“中山经验”正在雪域阳光下发生新的化学反应,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生成新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