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赛罕】秋季的黄合少镇,有你不能错过的风景

“春来赏花悦目,夏来观光避暑,秋来看景摘果,冬来品购佳肴。”赛罕区黄合少镇让你一年四季有不同的体验。

黄合少镇,位于呼和浩特市东南30公里处。秋天的黄合少镇生机盎然,浓厚的历史文化为黄合少镇添上了一抹神秘的色彩。而天然的湿地景观,在如画美景上添了一笔浓墨重彩……

石人湾村——古迹与湿地并存

石人湾辽代古墓遗迹

石人湾村现存辽代古墓为呼和浩特地区唯一一座地表存有墓仪建筑的辽墓。1696年,康熙皇帝第二次亲征葛尔丹时曾路过石人湾古墓。据考证,石人为辽契丹时期所作,雕刻工艺精湛,1893年,沙俄蒙古学者阿马波兹德涅耶夫曾于此地考察,其日记《蒙古及蒙古人》记载,石人湾村原有石人4座,石羊1座,石人呈文臣、武将装束相对而立,文臣手持如意,武将手握宝剑,中间石羊呈卧姿,体态肥硕,生动逼真。2006年被确定为第四批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然湿地景观

石人湾村湿地位于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黄合少镇东北蛮汗山山谷之中,是市四区管辖范围内唯一一处市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约975亩,呈现出河滩草地独特的自然风貌。湿地内水碧山青、绿草如茵,其中几条四季潺潺流动的溪水是大黑河的源头。每年3-5月会有南迁候鸟及西伯利亚高维度地区前来过冬的候鸟在此停留。这里是典型的蒙古高原大陆性气候,山川相映、四季分明,天高云淡、阴阳平衡,湿地、农田、河流的相生交融,共同编织了首府最美湿地景观。

格此老村——土特产和民宿

勾起童年的满满回忆

格此老,蒙古语为“格尔朝鲁”,汉语意思是石头上的房子,约清朝嘉庆年间(1760年)建村,村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辖区面积25平方公里,地理位置优越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四通八达。近年来,格此老村着力发展“一村一品”特色种植产业,“赛罕南瓜”就是其中最亮的一张名片,是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取得的第一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格此老村地广人稀,除土壤环境好外,内蒙古秘信源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办起了以“马文化和土特产”为主题的乡村民宿旅游。目前内蒙古秘信源农民专业合作社正采取“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大力发展林果业和葡萄的种植。现在格此老村田园式居家休闲模式已小具规模,节假日市民到村旅游,餐饮、住宿的客人也络绎不绝,市民白天在采摘、掰玉米、捡鸡蛋等活动中体验劳动的乐趣,晚上在娱乐项目中尽情的放松嬉戏,即使在格此老村停留片刻,地道可口的农家饭香、善良淳朴的笑脸乡音、干净舒适的温馨民宿,都会把客人包裹的严严实实,像吸入花海中的芬芳一样,如丝如缕,沁人心脾。

赛音不浪村——香甜的网纹瓜

让人味蕾大开的美食

赛音不浪村建村前是蒙古族牧民夏天在此赶场放牧或收水草费临时驻扎之地,后来有汉族人陆续迁移到这里。赛音不浪村种植业品种非常丰富,除玉米、高粱外,还有营养价值很高的三棱豌豆、大麦、红扁豆、小糜子等。此外,还有“赛音·吉慕斯”和“赛罕果路软肉阳光密瓜”这两个网纹瓜品种,网纹瓜果实呈圆球形,顶部有新鲜绿色果藤,果皮翠绿,带有灰色或黄色条纹,酷似网状,口感脆甜爽口,散发出清淡怡人的混合香气,成为了当地的标志性产业。目前,赛音不浪村有网纹瓜暖棚340栋(亩),单个网纹瓜2—4斤,以每斤2.8元的价格销往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每亩纯收入在1.5万元左右。

南地村——依山而建的

蔬菜园区

让人看到不一样的“花果山”

南地村地处呼市东郊,黄合少镇政府以北,距市区约25公里,中国科工集团航天六院坐落在南地村。南地村以“绿色无公害、生产即生活”为理念,利用山体做温室的后墙,依山而建厚墙体日光温室546栋,占地1700亩。目前全部投产种植,传统蔬菜类如黄瓜、西红柿、青尖椒、茄子、生菜、油菜等品种一应俱全,其次还有仙桃、葡萄、草莓、火龙果、四季梨等水果品种,这些果蔬均采用无公害种植,是地地道道的放心食品,同时南地蔬菜园区还能为市民提供一流的采摘环境和各种暖心的优惠活动。

(赛罕区融媒体中心 吴乐 、赛罕区黄合少镇 )

审:宋星

审:张姝宁

终审: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