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乡崇文重教 教育之魂生而不息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是民国时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的经典名言。将此语用于形容抗日战争时期偏处梅州的一批高等院校,十分贴切。

这里没有大楼,只有客家围龙屋,一群群怀揣着教育救国梦的华南教育先师们,举校内迁梅州,一众师生千里跋涉,历尽艰辛,他们坚持抗战教育、学术救国,用读书人的方式救国救亡。“文化之乡”梅州慷慨支持教育,据初步统计,抗战时期迁往梅州的华南高校和中学有11所,共20处办学旧址,办学旧址遗存数量位于粤北前列。

烽火求是路,火种永不灭。时下,鲜为人知的华南教育变迁史逐渐走入公众视野。梅州深入挖掘和整理华南教育历史,活化利用办学遗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彰显梅州人崇文重教的文化传统,目前已形成梅州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活化利用专项规划,并有了初步成果。

南方日报记者 汪思婷

烽火前行

在炮火中

迁往梅州办学兴教

萧瑟秋风渐起,9月初的日子显得与平日有些不同。

今年9月3日,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回首抗战时期,中国教育界并没有幸免于难。日本侵略者为了摧毁中国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高等学校,曾派飞机狂轰滥炸,并肆意屠杀高校师生。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华南一批高等院校走上了艰难的“文军”长征,在颠簸流离中弦歌不辍,在炮火中延续着文化的星火。电影《无问西东》中,主人公演绎了西南联大内迁云南期间,师生们在颠沛流离中坚持学术理想和抗战信念的故事,令无数观众感怀。

很多人有所不知,当年国立中山大学等高校的师生们,在梅州也经历了一段流离岁月。

1944年秋,第三次粤北战役爆发,日军攻占韶关,在坪石办学的国立中山大学再度被战火波及,被迫进行抗战以来第三次迁校。同一时期,私立广州大学、岭南大学等名校在日军的狂轰滥炸中同样苦不堪言。

在这样艰苦的背景下,华南教育界仍想方设法保全国家教育之根本,浩浩荡荡的高校内迁,开始了。

高校内迁一事,得到梅州各县政界和梅州籍校友的高度关注,纷纷向各校伸出援手。《抗战八年来的梅县社会回顾》一书记载:“梅县(现梅州)地方人士,事前会电请将中大迁梅,以国家文化为前提,重视华南最高学府,借款租赁校址,给以精神上物质上种种便利,于次年二月在梅正式复课。”

据梅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谢钦文介绍,初步统计,抗战时期搬迁至梅州的学校包括国立中山大学、私立广州大学、岭南大学等8所高校,以及广东省立仲元中学、华南中学、广州私立国光中学3所中学,共计20处办学旧址,主要分布在梅江区和兴宁市区,其余散布于兴宁市罗浮镇、五华县岐岭镇和蕉岭县文福镇。

过去的梅州,地方偏僻,交通闭塞,各大高校为何迁校于此?

“迁到梅州办学,一是因为当时战火未波及梅州,相对安全,二是因为梅州素来崇文重教,是文化之乡、华侨之乡,也出了众多校友,迁校受到热烈支持和欢迎。”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副院长肖文评说,当年中山大学全校学生3000余人中,梅州的学生占七分之一,约500余人。

《抗战烽火中的中山大学》同样有记载:“梅县(现梅州)是我国著名侨乡,华侨在南洋致富后不忘乡梓,纷纷在家乡修大屋、办学校。梅县共有中学30余间、小学600余所,为全国之冠。学校本部迁到梅县后,得益于梅县优厚的办学条件,暂得安顿。”

事实上,中山大学自建校起就与梅州有着深厚的渊源。中山大学首任校长邹鲁是梅州人,校舍也由诸多梅州客籍华侨捐资兴建,如康乐园里的张弼士堂、曾宪梓堂和永芳堂。

抗日战争时期,中山大学迁往粤东办学,梅州人民慷慨支持,梅县、兴宁、蕉岭、五华均立即向疏散到梅州的中山大学师生提供稳定的教学和居住场地,以及粮食供给,缓解了学校的燃眉之急。

文化抗战

在围龙屋中延续教育“火种”

步入兴宁的客家围龙屋朝天围,眼前偌大的围龙屋独具风味。这里曾发生过的故事都记录在斑驳的墙体中,以及大门前的诗联上:

诗庚棠棣怀为爱,庭长芝兰挹异芬;

和气始能生瑞气,书声方可振家声。

“1944年秋,私立广州大学在这里设立分教处,在一年的时间内举办了两次招生考试。”朝天围饶屋饶氏理事会会长饶纪元说,朝天围是典型的传统客家围龙屋,建筑面积达3871平方米,有6厅98间房,当时具备办学条件。

宽敞的围屋,成为当时高校迁址的首选地。据记载,1945年3月,中山大学决定将校本部设于梅城,梅城典型的“三堂四横一弄”围龙屋,一栋就可供当时人数不多的一个学院使用。研究院、文学院、理学院、医学院、先修班以及师范学院附中的部分师生都在围龙屋上课。其他学院暂驻梅城周围,法学院在蕉岭路亭、农学院在五华岐岭、工学院在兴宁东坝朱屋。

当时的中山大学代理校长金曾澄接受中山日报(梅县版)记者采访时说:“此次东迁复课,蒙各界人士关怀协助,当地政府极力解决困难,使迁校诸大问题,于短期内获得圆满解决,至为感慰。梅县(现梅州)教育发达,环境优美,人民刻苦耐劳,风气纯朴,民力丰富,尤适于中大之复课与发展。”可见迁到梅州办学,对于当时的中山大学来说,是适时恰当的选择。

穿过层层战火的轰鸣,围龙屋内的琅琅读书之音格外动人。

以笔当枪,烽火课堂。但凡有一方围屋栖身,便有琅琅书声响起,在那段内忧外患的岁月里,在艰难的条件下,一众师生坚守教室,坚持教育报国。

据有关校史记载,东迁五华岐岭镇荣福村的中山大学农学院于1945年3月复课,师生100多人。学校由涂屋和新苏屋以及学生宿舍三处建筑组成,其中涂屋和新苏屋用作教学。

荣福村村民曾振辉回忆道,当时上课用的老式黑板,是用木炭烫出来的。课桌就是一块木板,一头对着墙,一头用砖头垒起来放木板。“战火纷飞的时候,能够坐着学习已经很不容易了。”曾振辉说。

据村民回忆,当时学校师生和村民相处融洽,特别是在课堂之外,让村里的小孩见识了许多新鲜事物。“我听老人家说,他们在这里居住时直接向村民买农产品。老师会教小孩放风筝,拿望远镜看远处的风景,小孩觉得很好奇。”荣福村村民孔艳兰说。

中山大学档案馆老师李敏玲表示,梅州人在中山大学东迁复学过程中,起到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梅州人民对国家高等教育的大力支持和无私奉献精神,以及中山大学师生在抗战烽火中不惧危难,坚持立德树人、赓续学脉的历史和艰苦奋斗精神,值得后人永远铭记和深入挖掘研究。

延续文脉

在修缮保护中

传承红色基因

初秋时节,天气渐凉。穿过铁门,走进梅江区金山顶,四周大树依旧苍翠挺拔,虫鸣鸟叫声声入耳,却难觅人踪。

金山顶曾是县立图书馆,1945年,中山大学曾把这里作为临时办事处,为来梅州的师生接洽住宿地点。

今年9月3日,中山大学临时办事处办学纪念柱揭幕暨办学纪念地挂牌仪式在梅江区金山顶原梅县博物馆举行。这个八面体纪念柱柱体匀称、基座厚实。柱体每层分别展示中山大学名人肖像、学院试卷旧迹、相关研究旧迹等内容。

“华南教育变迁史体现了一种文学抗战的精神,也是我们客家儿女、梅州人民在抗战这段历史中,所作出的一段不可抹去的历史贡献。”梅江区副区长林勇军说。

据介绍,梅江区拟以“中山大学东迁梅州”为主线,采用“1+N”模式(即1个主馆和多个办学纪念地),依托国立中山大学创建者之一——熊锐故居作为主馆,进行活化利用。同步打造“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梅州纪念馆”,各地办学旧址作为办学纪念地,争取打造成为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的第一座国立中山大学内迁纪念馆。

知史以明鉴,查古以至今。梅州深刻意识到,办学旧址承载着厚重的光荣历史,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保护和活化利用价值,当前各地十分重视对办学旧址进行修缮保护。

对于中山大学农学院办学旧址,五华县制定了保护活化实施方案,将旧址布展成研学教育基地,预计明年8月可完成布展。同时,以办学旧址为重要阵地,融合红色旅游、南粤古驿道等将沿线景点串珠成链,形成乡村文化旅游特色品牌。

位于兴宁朝天围饶屋的私立广州大学办学旧址,在兴田街道办和饶氏宗亲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修缮和保护。屋内设有村文化广播室、棋牌室、器乐室、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等,成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抗战时期私立广州大学学子们不畏艰难、坚持学习的精神,激励着后代认真学习,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饶纪元说。

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生。

“我们发掘这段‘文化抗战’的历史,既是重温革命先烈与民族英雄的家国情怀,感念抗战时期滋养师生的梅州山水和客家精神,更是激励梅州弘扬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振兴教育,提升梅州的教育质量。”谢钦文表示,当前梅州市正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相关工作部署和要求,紧锣密鼓地组织全市各地开展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的保护和活化利用工作,目前已形成梅州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活化利用专项规划,并有了初步成果。

■对话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

华南教育历史研究专家委员会主任曹劲:

活化利用办学遗迹

激励梅州教育振兴

铭记烽火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今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建立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梅州如何进一步挖掘和整理华南教育历史、活化利用办学遗迹?就此,南方日报记者专访了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华南教育历史研究专家委员会主任曹劲。

南方日报:抗战时期各大高校为何要将学校迁至梅州?华南教育变迁史对今天的“文化之乡”梅州来说有什么意义?

曹劲:当时的梅州是后方,作为山区城市,相对稳定和安全,而且距离广州不远。考虑到现实条件,梅州是当时各大高校迁址办学的一个很好选择。

华南教育变迁史是不能忘记的民族记忆,是结茅立舍、弦歌不辍的光荣历史,在那么困难艰苦的条件下,各大高校汇聚山区,坚持教书育人,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山区的教育进步。同时,办学期间,各学校培养了一大批为新中国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杰出人才。这段历史激励梅州弘扬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振兴教育,提升教育质量。

总的来说,教育的发展要和国家、民族的发展联系起来,华南教育变迁史保存了粤港澳三地教育的根脉,对让更多人了解粤港澳“同根同源同脉”的历史共识,具有重要意义。

南方日报:梅州正积极推进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建设,您认为梅州应如何对办学旧址进行活化利用?

曹劲:广东省正在以韶关、清远、梅州、云浮等地为重点,打造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梅州在这方面有一大优势,就是办学旧址保存得比其他地方好,像韶关最重要的办学旧址坪石老街已经消失了。梅州的守成居、朝天围等好几处办学旧址是典型的客家围屋,建筑质量好,加上当地对遗址保护的重视,保存情况较好。

关于办学旧址的活化利用,我认为要有“文旅+教育”的思路,在开展研学、文旅等活动过程中,注重规范性与可持续性,并重点思考如何为乡村发展注入活力。我们希望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为山区城市的发展注入更多动力。

参考文献:

《抗战烽火中的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出版社

《中山大学在梅州办学的日子》,李敏玲 陆炜斌

《抗战八年来的梅县社会回顾(1948年版)》,黄文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