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子腔:以“喊腔”为特色,风格独树一帜

弦子腔,陕西省平利县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弦子腔,又名平利弦子戏,弦子腔流行于平利县等地,但起源不详。据说清代曾盛极一时,光绪、宣统年间,应县一带尚有唱弦子腔的班社在活动。辛亥革命后日趋衰落。它的每个唱段融入本地山歌调子和劳动号子,作为“喊腔”结尾落拍,唱腔音乐中的民间说唱特色,每段唱腔末尾必接“丢腔干白”和“喊腔号子”,乐器中专用弦胡伴奏和小牙子掺花击打拍节,唱词以七字句和十字句为主,唱腔以平利方言为基础,风格独树一帜。
图片
图为平利弦子腔表演 图片来自网络
2011年5月23日,弦子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为IV-153。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平利县文化馆、平利县红旗剧团获得弦子腔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唱腔
弦子腔的音乐体制,介乎曲牌体与板式变化体之间,唱腔有四调:大腔、下调(又名二腔)数腔、娃子腔。另有七十二小调,其大部分失传,仅存的一部分是雁北民歌和牌子曲的组合,多数为曲牌体。现搜集到的有梅花调、咂咂咀、一江风、南罗子、闹红元、山坡羊、正调与罗罗腔的(数词)完全相同。弦子腔唱腔曲式结构多为上下句组成,或由上下句加花变奏发展成多句式。吐字用方言,拖腔多加“哪衣咳”等虚字,唱腔结束时,往往用假声(俗称背弓音)唱高音尾腔。
乐器
弦子腔的伴奏音乐:分为文武场,文场为梆子、笛子、四弦、二胡、三弦、笙等。武场有板鼓、铙钹、马锣、小锣等。弦子腔伴奏曲牌亦较丰富,现有的是:“鬼拉腿”“八板”等二十余种,锣鼓经有:“急急风”“七锤子”五锤子”“披头”等念音亦为衣、扎、且、光等。
表演形式
弦子戏声调以平利地方语音为基础,音乐属板腔体,唱腔音乐中的民间说唱特色,每段唱腔末尾必接“丢腔干白”和“喊腔号子”,乐器中专用弦胡伴奏和小牙子掺花击打拍节,都是弦子戏有别于其他剧种的独有形式。
唱词
弦子腔唱词的基本结构,都是以下句接上句,每一段均以若干个上下句组成,其旋律结构须根据唱词的音节来具体确定。唱词既是戏文的主干,又是戏文的精华。传统的弦子戏当中,语言活泼,生动形象,浅显朴实且耐人寻味。其唱词的词格多以规范的七字句和十字句为主,仅有少量的三不齐长短句和散文句式。十字句的音节为“三三四”,七字句的音节为“二二三”。辙韵要求是上仄下平,即上句落音于仄声字,可押韵也可以不押韵,下句落音于平声字,必须押韵。
图片
图为平利剧团老团员相聚 图片来自光明日报客户端
代表剧目
弦子戏的剧目有四十多个,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既有整本大戏,又有生活小戏。经常上演的有《黑风山》《东台顶》《水牛阵》《张九成算卦》《桃花阵》、《桃园》《三山岭》《三孝牌》《凤鸣山》《金木鱼》《两狼山》《狮子洞》《白罗衫》(又名《审桃达》《七人贤》《乌玉带》《崔子杀朝)等。包括古代的《杨家将》《岳家军》《水浒传》之类的历史剧目。
传承价值
平利弦子腔起源于民间,根植于民间,发展于民间,由地方民间说唱到皮影戏改造加工搬上舞台,经历了长时间的磨砺,符合中国戏剧史的一般规律,亦折射出同时期地域历史信息,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
平利弦子戏唱腔板式丰富,音乐旋律优美,以其独特的戏剧风格成为中国戏剧百花园中一个独具地方特色的剧种。平利弦子腔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人民大众“喜爱”两个字上。老百姓之所以喜爱弦子腔,是因为弦子腔戏剧最贴近老百姓的生活。
保护措施
20世纪50年代末期,平利县在“自乐班”的基础上组建了平利汉剧团,涌现了一批艺术骨干和优秀演员,推出了《老阴山》《松岭钟声》等一批优秀剧目。
平利县政府成立平利弦子腔音乐人协会,将平利县剧团改为“平利弦子腔剧团”,培育新人,传承这一古老的文化珍品。正式出版《平利弦子腔音乐集成》,录制《平利弦子腔》光碟、音配像VCD。县文化馆设立了“平利弦子腔及民俗文化研究室”,县上设立弦子腔音乐发展基金,为弦子腔民间艺人提供生活补贴和养老保险。
重要活动
2019年8月29日,在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红旗剧院进行了对弦子戏录制启动仪式,并在平利红旗剧院举行了开机仪式,平利汉剧团唱起了弦子腔经典名剧《二进宫》。
责编: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