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乌兰浩特市以产业兴旺趟出乡村振兴路

乌兰浩特市着力凝聚乡村产业兴旺新动能,奋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打造出新时代“牛米之乡”,趟出乡村振兴路。

在乌兰哈达镇胡力斯台嘎查村民刘来籽的肉牛养殖基地,近两百头牛正在悠闲地吃草料。这些毛色黄白、光泽铮亮、膘肥体壮的“牛银行”在前些年可为刘来籽带来了不少困扰,返育难、饲养成本高、防疫不及时等一系列问题都让刘来籽头疼不已。

2019年3月,内蒙古蒙犇畜牧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了兴安盟牛产业联合体协会——即“牛联体”。得知这个消息的刘来籽第一时间就进行了申请,加入后的刘来籽不仅通过蒙犇公司担保贷款300万扩大了养殖规模,还凭借“牛联体”为成员提供的统一防疫、统一繁育改良、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品牌销售等全程服务提升了良种牛品质,实现了与大市场之间的对接。

“肉牛养殖并不容易,面临资金、技术那题的双重挑战,加入这个牛联体以后不仅钱的问题解决了,还有了专门的技术服务,虽然规模大了,却更省心了。”刘来籽说道。

兴安盟牛产业联合体协会以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为抓手,形成了由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金融机构+政策性保险的新型养殖模式,通过实现管理任务化、实时化、数字化和精细化,帮助散户、专业合作社解决资金、养殖技术、订单等问题,使养殖户实现稳定增收。截至今年7月,兴安盟肉牛大数据平台累计用户注册量4372人,生产加工企业31家,合作社、家庭农场139家,形成了具有地域代表性的肉牛品种和品牌,且存栏量居全区前列。

据统计,协会通过农村牧区产权交易流转草场200万亩,协调发放养牛贷款3.91亿元,扩繁牛只近2万头,有效带动了兴安盟两米两牛事业发展。

金秋九月,在乌兰浩特市乌兰哈达镇三合村的田野里秋风轻拂,稻浪翻滚,呈现一派丰收景象。一直以来,三合村以水稻种植为产业支柱。近年,三合村有机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注重提质增收,在生产经营、扩大自身规模的同时,还通过发展朝鲜族民俗特色产业,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带动合作社内种植户每年每户增收近两万元,让更多人看到了村里的变化与潜力,奏响了新农村建设的“三合新歌”。

乡村振兴首在产业兴旺,村民有了钱、农村有了人,乡村振兴就能驶入快车道。充分发挥地理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绿色有机水稻种植和民俗特色旅游业的三合村,只是乌兰浩特市以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乌兰浩特市深入落实“两米”“两牛”工作部署,“一带四区”百里兴安稻海产业观光带成效初显,全市优质玉米种植比例进一步提高,玉米产业附加值进一步提升。同时重点打造稻花村等10个乡村振兴重点嘎查村,义勒力特镇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全市乡村振兴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乌兰浩特市农牧和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刘丽表示,下一步该局将以乡村振兴20字方针为总抓手,继续抓产业、抓品牌、抓项目、抓融合,推动乌市三农工作快速发展,实现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农业更强。

责任编辑 : 刘文静

记 者 :郭思远 陈钢

后期制作 : 李智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