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永济】中国农民丰收节前看永济农业:沿黄高效现代农业发展新高地

永济市广播电视台 官方发布平台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图片
沿黄高效现代农业发展新高地
——中国农民丰收节前看永济农业
记者 陈永年
与一些果业大县不同,永济农业没有一枝独大的主导产业,其最大的特色,在于以设施精品农业、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为代表的现代高效农业形态。
近年来,该市以重投资、高效益、大融合为方向,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全力打造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沿黄高效现代农业发展高地,为运城市现代农业闯出一条新路子。
9月9日,中国农民丰收节前夕,记者来到永济,近距离观察永济农业的发展脉络。
图片
永济市关家庄村鲜桃上市(资料图片) 记者 冯革才 摄
补齐短板,延伸链条
以深度融合提高综合效益
在运蒲旅游路的两边,星罗棋布地分布着许多休闲观光农业经营主体。位于城西街道东姚温村村西的翠丰园就是其中一个。
见到主人李彦秋时,他正带着工人忙活着。因为疫情等原因,翠丰园的餐饮业务已经停滞了不短的时间。这一次,他们重新修缮搭建小木屋的防腐木,维护园中的各种设施,准备赶在国庆节前开门迎客。
翠丰园占地150多亩,总投资约800万余元,主要经营业态为休闲观光、采摘和餐饮。园内建有10个大棚以供采摘,主要种植着火龙果、柠檬、百香果等南方水果,还有本地常见的草莓、樱桃、葡萄等,总共有10多个品种。
翠丰园离永济城区不远,离普救寺更近。在普救寺、鹳雀楼、黄河大铁牛等明星景点的强力引流下,翠丰园的前景被人看好。高峰期,仅餐饮收入一天就有1万多元,大棚中的水果也基本上可以通过游客采摘全部消化。
永济市围绕运蒲旅游路沿线布局,依托丰富旅游资源,以田园、乡情、山水、旅游、文化为主要元素,培育发展功能农业、创意农业、休闲农业、观光采摘农业园区,不断丰富农业新业态。
目前永济全市共发展了凡谷归真现代农业、中农乐生态有机冬枣、翠丰园、新源现代农业、新意休闲农业、紫韵花海薰衣草庄园等休闲观光采摘园16处,总面积达到4500余亩,年营业收入达到1.3亿元。
在产业融合上,永济市绝不仅仅局限于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劳动变活动、产品变商品”也仅仅是融合结果的一个侧面。
近年来,永济市借助创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的契机,依托丰富的农业产业资源,大力招引农业种植新业态和农产品加工新项目,补齐产业短板,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比如,该市招引的牧原集团饲料厂建设项目,既能充分消化年产2亿公斤左右的籽粒玉米,又能进一步降低生猪养殖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生猪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新引进的山西德济药业公司计划建设连翘抚育示范基地1万亩和1个中药饮片加工车间,从而实现“中药材种植—精深加工—中药提取”的一二产业融合发展态势。
比如,投资0.47亿元的尧王洞天农业开发公司花卉基地建设项目、投资0.08亿元的雨露阳光智慧农场项目等,不仅使该市农业实现了“接二连三”,放大了农业功能,还进一步为周边农民带来了新理念、新技术、新品种,有力推动了全市农业转型发展步伐,促进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永济除了发展城郊观光农业,还围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狠抓乡村旅游型、美丽清洁型、产业带动型“三型”美丽乡村建设,高标准打造沿黄产业融合、伍姓湖巡护路、大西高铁引道、现代农业产业园4个农文旅融合循环圈。
产得出,管得住
以质量安全保障核心优势
邢静志是永济市农业农村局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50多岁的他,基本上见证了永济渔业发展的历程。
永济是山西省重要的水产养殖基地,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万余亩,年产成鱼1.7万吨,占全省产量的30%、运城市的80%。该市的渔业产业,主要分布在栲栳、蒲州等4个乡镇,主打品种为草鱼、鲤鱼,近两年开始发展鲈鱼和[~公式~]鱼等新品种。
邢静志说:“永济市以17个合作社、5个家庭农场、3个公司以及两个国有的育种事业单位为主体,全面推行标准化养殖技术和健康养殖模式,大力建设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
蒲州镇杨马村张来来的鱼塘里,波光粼粼,增氧机周围不断涌出小小的水泡。
张来来家共有40亩鱼塘,年产六七万公斤成鱼。说起质量安全,他连连说:“我们这里违禁药品都不用,也没有卖的,每年我这儿都要抽检,有时一年还会检两次,检出问题整个鱼塘就全完了。”
“每年的水产品抽检,永济要占全省60%以上,抽检的覆盖率非常高。”邢静志补充道。
近年来,永济市以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为牵引,进一步加快推进“三品一标”认证,狠抓农业标准化生产、农资市场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不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建设,大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全力确保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如今,该市监管部门对全市237个农资经营主体、40个兽药经营门店和生产销售企业全部实行了备案登记,建立了诚信档案和监管名录;对所有的经营主体建立和完善了诚信经营、安全管理、仓储管理、弃置农药药液和包装处理等8项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从2018年开始,连续3年制订印发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实施方案》,监测范围覆盖了主要生产基地和农产品市场,涵盖蔬菜、水果等主导产业。
另外,永济市还构建了以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为龙头、7个镇检测室为支点的监测网络。按照年度监测计划,根据不同的农时季节,开展农产品抽检和生产企业自检,每镇全年完成300批次速测任务、全市每年抽检农产品数量不低于3000个,主要农产品农残检测合格率达99%以上。
前段时间,永济市刚刚通过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的验收。目前,全市共认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20万亩,产品32个;绿色食品产地600亩,产品2个;有机农产品产地0.28万亩,产品13个;地理标志农产品产地0.28万亩,产品2个;制定完善蔬菜无公害技术操作规程、核桃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枣树病虫害防治技术手册等地方农业生产标准12项,建成了市镇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实现了10个镇(街)和“三品一标”认证企业“全覆盖”。
高效、绿色、可持续
以设施农业带动产业升级
近段时间,正是“克伦生”葡萄上糖的关键时期。为了严格把控品质,杜绝催熟剂和催红剂的泛滥使用,永济市卿头镇政府根据“克伦生”的生长特性,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将“克伦生”葡萄上市时间定为9月15日,要求糖度达到20%方可上市,并组织当地农科站、市场监管所等部门对各收购点进行不定期抽查,对于拒不配合的收购点、客商、种植户进行说服教育,亮牌警告。
近年来,永济市的葡萄产业蓬勃发展,逐渐成为当地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新产业。特别是卿头镇,拥有着3万亩的“克伦生”葡萄栽植面积,成了华北地区最大的晚熟鲜食葡萄基地。
葡萄,只是永济近年来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的一个缩影。去年年底,永济市以“两办”文件的形式,下发了《关于加快设施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要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产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中心,以集约、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为方向,以优势特色农业产业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全面加快推进“农业转型”战略,促进三大产业融合发展,全力构建具有永济特色的设施精品农业、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努力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永济“样板”。
具体发展思路就是推广先进技术、促进产业融合、提升综合效益、重点发展高端设施农业,实现设施农业“一稳两增三提”有序发展。“一稳”就是稳定现有设施农业面积,进一步提高设施利用率;“两增”就是增加葡萄和冬枣设施面积;“三提”就是提高设施标准、提高科技水平、提高产品质量。2019—2021年,全市计划新发展设施农业5万亩。
为此,永济市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发展设施农业领导小组,成员不仅包括农业农村、发改、财政等职能部门,还包括农行、农商行、三禾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细读“实施意见”,解决设施农业的资金问题的7项扶持措施,非常引人注目——
一是市财政安排3000万元专项资金,通过资金入股的方式吸引更多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牵头成立永济市农业发展基金,以发展设施农业的企业为服务对象;二是以农业银行、农商行、三禾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主协助解决贷款4亿元,按不低于设施农业建设成本70%的额度进行投放;三是所有涉农项目在规划、设计、立项时,充分考虑设施农业发展,资金优先用于设施农业的投入;四是市级科技3项费用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设施农业科技创新;五是积极向上级争取壮大集体经济资金,通过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投入企业或合作社来支持设施农业的发展;六是与相关部门沟通,以设施农业发展为重点,积极开展新农贷业务;七是造林大户、林业企业、林业合作社等单位从事造林生产、林业资源开发等项目的,如果计划贷款,可以提前申报贷款贴息。
根据统计数字,截至目前,永济市设施果蔬面积达到了8.7万亩,其中设施葡萄4.5万亩,设施冬枣3.4万亩,设施蔬菜0.8万亩,亩均产值达到1.2万元,亩均效益0.8万元。
(来源:运城新闻网)
图片
转型为纲  项目为王
改革为要  创新为上
奋力谱写永济高质量转型发展新篇章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运城网信备案C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