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内战摧毁的钻石大国,超过1/2的人口吃不饱饭,人均日收入10元

文|格瓦拉同志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讲,要想维持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除了合理的人口规模、丰富的自然资源外,稳定的局势同样很重要。如果某国长期陷入动荡之中的话,即使它拥有极其丰富的资源,也很有可能会陷入发展困境当中,甚至连生存都会成为大难题。比如,作为钻石大国的塞拉利昂,便是典型代表。
塞拉利昂属于西非国家,西北部、北部、东部跟几内亚接壤,东南毗邻利比里亚,南部、西南部濒临大西洋,国土面积约为7.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760万,首都为弗里敦。塞拉利昂是个以黑种人为主体、多民族混居的国家,其中曼迪族、泰姆奈族各占总人口的30%,此外还有林姆巴族、克里奥尔人等20多个少数民族,居民大多信仰伊斯兰教和基督新教,以英语为官方语言。
图片
塞拉利昂行政区划图
塞拉利昂文明开化的历史很晚,直到曼迪族在13世纪迁来时,当地还处于原始社会阶段。1462年,葡萄牙殖民者率先侵入塞拉利昂,并在当地建立贸易据点。此后百余年间,荷兰、法国和英国的殖民者相继来到塞拉利昂,在当地从事黑奴贸易,并建立起弗里敦等据点。至1808年,英国已经排挤其他国家,占据塞拉利昂沿海地区,等到1896年时,塞拉利昂全境已沦为英国的“保护地”。
英国统治塞拉利昂长达百余年,期间一直在镇压当地此起彼伏的抵抗运动,但由于两次世界大战导致的国力衰弱,到二战结束后,英国对殖民地的控制已经越来越无力。在这种情况,塞拉利昂争得英国的同意,在1961年4月27日宣布独立。塞拉利昂独立后,依然保持着跟英国的特殊关系,不仅留在英联邦内,而且继续拥戴英国国王为元首,直到1971年4月19日才建立共和国。
图片
塞拉利昂的钻石矿场
平心而论,塞拉利昂境内资源非常丰富,完全具备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其中,已探明钻石储量高达2300多万克拉,并且易于开采、质量上乘,是畅销全球的抢手货。除此之外,塞拉利昂还蕴藏着1亿吨金红石、1.22亿吨铝矾土和2亿吨铁矿砂,并且渔业、森林资源也极其丰富,尤其是红木、红铁木等优质木材的储量相当可观。如果上述资源能够得到合理、有效开发的话,塞拉利昂完全有资格跻身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然而,政局的长期混乱,却严重影响到塞拉利昂经济的健康发展。原来,由于英国殖民当局长期实行“分而治之”的策略,导致塞拉利昂各民族或派系之间矛盾重重、互相敌视,经常会围绕权力、财富或土地大打出手。塞拉利昂独立伊始,代表曼迪族利益的执政党-人民党和代表泰姆奈族利益的全国人民大会党武装之间便爆发冲突,虽然史蒂文斯总统最终勉强控制住局势,但并未消除动乱的根源。
图片
塞拉利昂叛军首领福迪•桑科
1991年3月,前陆军下士福迪·桑科打着“反对独裁“和“民主改革”的旗号,在利比里亚民族爱国阵线武装的支持下,发动旨在推翻史蒂文斯继承者约瑟夫·莫莫(1985-1992年执政)的“革命”战争。次年,莫莫被政变推翻后逃亡外国,但塞拉利昂并未就此结束内战,各路军阀为争夺总统宝座互相混战,使得战争又持续10年,直到2002年在西非维和部队的武力干预下才结束。
长达11年的内战,导致塞拉利昂至少5万人死亡,超过200万人流离失所(占总数的1/3),国民经济完全崩溃,大部分城市都沦为废墟,损失极端惨重。不仅如此,由桑科领导的“革命联合阵线”在内战期间强征大批童年、少年入伍,并指使这支“娃娃兵”频频使用肢解、挖心等名目繁多的酷刑来折磨俘虏或反对派,行为令人发指。由此,塞拉利昂内战经常被称为世界上最血腥的内战。
图片
塞拉利昂叛军中的童子军
内战结束后,虽然塞拉利昂政府致力于国家建设,但由于内战造成的损失过于惨重,因此直到今天,它依旧未能摆脱相对贫困的状态。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塞拉利昂2018年的人均GDP仅有523美元(约合3661元人民币),人均日收入仅有10元,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
经济的一贫如洗导致塞拉利昂民生维艰,给社会保障带来难题,从而严重削弱民众的幸福感。截至目前,塞拉利昂53.4%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新生儿死亡率高达49.5‰(全球最高),约有16.1%的儿童在5岁前夭折,孕产妇死亡率高达1.1%,数据令人触目惊心。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的2019年度人文发展指数,塞拉利昂在189个国家中排名第181位,几乎垫底。
图片
塞拉利昂贫民区
在无力独自解决生存难题的情况下,向外国或国际组织寻求援助,便成为塞拉利昂政府的“不二之选”。仅以2015年为例,塞拉利昂共接受外援总额7.4亿美元,其中,排在前3位的援助方依次是:英国(3.71亿美元)、世界银行(1.31亿美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14亿美元)。大量的外援固然有利于帮助塞拉利昂渡过难关,但并没有在实质上消除它贫穷落后的根源,要想实现本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恐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参考书目:《列国志:塞拉利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