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旅游日来啦!有关秦岭的大事将在天水启动

最近一段时间,以“让世界认识中国秦岭”为主题的丈量大秦岭主题文化传播行动在朋友圈和媒体圈引起关注和热议。这场由文化学者、作家、专家、媒体领衔的“丈量”活动,将用12天时间,穿越秦岭山系陕甘川鄂豫5省20城市40余县区,总行程5000公里,沿途一路解读秦岭文化,宣传秦岭旅游,科普秦岭知识,向国人和世界讲述秦岭故事。

9月27日世界旅游日,“丈量大秦岭”主题文化传播行动将在天水启动,当天还将举行由甘肃省文旅厅、天水市政府、中国地名学会主办,《中国秦岭旅游年鉴》编纂委员会、天水市文旅局、市商务局、秦州区政府、西北旅游文化研究院等承办的天水文化艺术节开幕式。

天水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秦岭西段、渭水中游,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全市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新欧亚大陆桥横贯全境。天水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享有羲皇故里、娲皇故里、轩辕故里的荣誉,羲皇始创八卦,天水被誉为“易学之都”。伏羲文化、轩辕文化、大地湾文化、先秦文化、三国文化、石窟文化、易学等博大精深。 天水有国家和省、市级重点保护文物296处,有伏羲塑像的天水伏羲庙,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号称“东方雕塑馆”的麦积山石窟,还有其他大小石窟6处。

1

甘肃 天水麦积山高禄|摄影

天水麦积山风景名胜区

全景区包括麦积山石窟、仙人崖、石门、曲溪四大景区和一个古镇街亭温泉景区,总面积215平方公里,现为国家AAAAA级风景名胜景区。麦积山风景名胜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完美集合,景区自然资源丰富,风景秀丽,形成自己独特的山水景观,人文景观有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石窟和仙人崖等,其中麦积山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有"东方雕塑馆"的美誉,仙人崖为释、道、儒三家共存地。

麦积山是小陇山的一座孤峰,高142米,因山形似麦垛而得名。作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麦积山石窟有着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麦积山石窟始建于384-417年,存有221座洞窟、10632 身泥塑石雕、1300 余平方米壁画,被誉为方雕塑艺术陈列馆”。麦积山风景区由麦积山、仙人崖、石门、曲溪、街亭温泉五个子景区180多个景点组成,拥有丰富多样的生物类型和物种,被称为“陇上林泉之冠”。2014年6月22日,麦积山石窟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景区位置:天水市麦积区麦积镇

天水市伏羲庙

天水伏羲庙是天水市博物馆管辖的单位之一,是一座专门祭祀中华民族伟大的人文始祖伏羲氏的宗庙建筑群。其现存建筑建于明成化十九年(公元1483年),总占地面积35000平方米。这是目前我国保存最为完整,建筑年代最早的祭祀伏羲氏的庙宇,被人们尊称为“中华第一庙”。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伏羲庙整体建筑群坐北朝南,四进六院,具有典型的中国古代宫廷式建筑格局。主体建筑先天殿内现存明代伏羲泥塑彩绘巨像,身高三米,手托先天八卦太极盘,威仪古朴,俨然一位古代圣者的形象。殿内天花彩绘河图居中的先天八卦和六十四卦方位图,在国内古建筑中绝无仅有。太极殿尽间明代木质窗棂透雕团龙、团凤,雕刻精湛,栩栩如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我国木雕艺术的精品。伏羲庙内有64株古柏,以64卦方位栽植,另有千年槐树一株。庙院内老树参天,柏影掩映,鸟雀翔集,情趣盎然。

目前,在天水伏羲庙每年举办有三次大的祭祀伏羲的活动,即农历正月十六日前后以民间祭祀活动为主的传统庙会。公历6月22日,由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公祭伏羲大典以及农历七月十九日秋祭伏羲活动。

天水伏羲庙既是伏羲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也是研究、展示、交流伏羲文化、龙文化、八卦易经文化的中心。今天,伏羲庙已经成为世界华人寻根祭祖的圣地和探寻中华先祖胜迹的著名旅游景区。

景区位置: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伏羲路110号

天水市胡氏古民居(南北宅子)

天水民俗博物馆是以胡氏古民居建筑(南北宅子)为载体而建立的民俗类博物馆,隶属于天水市博物馆,2011年12月19日向社会免费开放,天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占地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140平方米,由15个四合院、90座单体建筑组合而成,馆内现藏民俗文物2463件(套)。

天水民俗博物馆基本陈列展览方案2013年经省文物局评审通过,展览由11个专题陈列、13个场景复原和4个民俗文化展演互动项目组成。11个民俗文化专题陈列通过刺绣、祖宗堂、祖宗影像、秦腔戏剧脸谱、天水民居建筑木雕等集中展示了天水地方特色民俗文化。13个场景有起居、读书、祝寿、婚庆、祭祖等,展现了明清时期秦州官宦人家的生活。4个民俗文化展演互动项目生动展现了天水民俗文化以及南宅子保护维修工作。胡氏古民居建筑和展览陈列集中展现了明清时期天水地区民俗文化的精华,被誉为西北民俗文化的博览园。

景区位置: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民主西路99号

天水市玉泉观景区

玉泉观景区位于甘肃省天水市城北天靖山麓,南俯州城,北迤青山,占地面积十一万余平方米,因有“玉泉”而得名,以“玉泉仙洞”荣列秦州八景。且位于中心城区,距伏羲庙、龙城广场仅有500米,交通、食宿十分便利,是寻仙问道、探幽访古、观光游览的理想人文圣地。

玉泉观创建于唐代早期,始称“北山观”,宋代改称“天庆观”、“玉泉观”,毁于宋末,元代初期重修。经元、明、清三代三十余次扩建重修,形成一处拥有90余座建筑的大型道教宫观建筑群。观内殿宇巍峨,碑石林立,古木葱郁,林壑秀美,晚清时就以“玉泉仙隐”而著称陇上。以其悠久的历史,宏大的古建筑群落,深厚的道教文化,珍贵的碑石文物,奇特的古树名木,清幽的自然环境被誉为“陇上第一名观”。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景区位置:天水市秦州区玉泉路

天水市南郭寺景区

南郭寺景区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天水市4星级公园,核心景点南郭寺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景区占地面积为1350亩,区内自然环境优美,人文历史悠久,是我市主要的集拜谒、瞻仰、教育、观光、渡假、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南郭寺,因坐落于天水城郭之南而得名,是少见的的坐南朝北的寺院,建寺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为历代诗人墨客览胜之地。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于公元759年流寓秦州(今天水)时,写下一百余首赞美诗。南郭寺寺院规模宏大,它分为西、中、东三个院,西院是主院,有造型各异的佛像,建筑风格各异的殿宇大部分集中在这里,每殿都有佛像。大雄宝殿院内有一株已有2500年历史的三叉古柏,是目前国内现存的第三长寿的古树。神奇的是此树南向一枝黛色霜皮,干枯如柴,直插云霄,但顶端仍青春焕发,枝叶茂盛;西北向一枝已枯;北向一枝巧架于槐树枝杈上,更神奇的是已劈开的枯干中寄生着一株胸围108公分的黑蛋树(朴树),与老树相依为命。东山门为三间悬山顶牌坊,院内有关圣殿、湫池殿、观音殿、圣母殿等。寺内保存有清乾隆年间流失的《二妙轩》碑的拓本,最为有名。在新修的寺碑廊内,在总长35.6米,高4.36米的碑体中,镶嵌25块蒙古青石,上刻杜甫陇右诗60首,引人注目。另有前蜀乾德三年的经幢,宋熙宁六年石碣记和清代三通石碑,记载了南郭寺兴衰的历史。南郭寺建筑群巍峨高峻,惠音山树木参天,风景优美,“南山古柏”为秦州八景之一。

景区位置:天水市秦州区南郊的慧音山北麓

甘谷大像山

甘谷大像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城西南2.5公里秦岭西端的文旗山上。自山脚石级而上至巅,总长1.5公里,占地面积约640亩,是古丝绸之路上甘肃东南部融石窟和古建为一体的重要文化遗存之一,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上松桧丛生,丁香溢彩,亭台楼阁依山而建,雕栋画廊绿树掩映。山中悬崖间,峭壁上有大洞窟一个,洞内坐石胎泥塑大佛一尊。

甘谷大佛为半圆雕石胎泥塑,高23.3米,肩宽9.5米,头高5.8米,膝长6米。其造型高大雄伟,令人仰止,所具有的文化特质可视为西方装饰性雕塑和中国写意性雕塑完美结合的艺术巨制。据考证,甘谷塑佛造像可远溯北魏,先后共经历了四个朝代,三百多年。1981年9月10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将大象山石窟正式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拨专款进行维修。

地址:天水市甘谷县城郊约三公里

武山水帘洞

武山水帘洞位于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城东北约25公里的钟楼山峡谷内,谷中"群峰叠嶂觅无路,乱石开径别有天。谷涧溪水潺潺,景色幽静宜人。"水帘洞系高约50米、深20多米的天然岩洞,洞内常年细流不断,雨天洞檐飞流直下如水帘,因而得名。

石窟亭宇始建于十六国时期的后秦,经北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历代修建,有水帘洞、拉稍寺、千佛洞、显圣池等著名景观,尤以拉稍寺、千佛洞的摩崖题记、雕塑作品、壁画等最为珍贵。该石窟现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景区内有享有亚洲之最的露天摩崖浮雕大佛拉梢寺大佛,在我国石窟艺术中实属罕见,是研究我国早期石窟文化的重要资料。现共保留有历代造像百余尊,壁画2000多平方米,建筑物10余座,舍利塔8座,题记碑刻10通,无头干尸1具,拉梢寺摩崖题记为研究分期断代,以及美术史的渊源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而最为珍贵。

地址: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

《天水千古秀》

天水除了美景之外,还有天水大剧院是为《天水千古秀》演出量身打造的专属剧场,位于天水成纪新城,可容纳1200人共同观演,设有停车位250个,是集秀场、文创、简餐为一体的大型单、多层公共建筑。项目于2018年8月10日开工建设,2020年8月完工。该剧由《又见敦煌》执行总导演张冬、丛明玲担任总导演、总编剧,全剧共分为三个区域,是一部以伏羲文化、麦积山文化、大地湾文化为主题的大型室内情境体验剧。该剧将于9月29日晚上在天水大剧院首演,首演后将于每晚8:00在天水大剧院实现常态化演出。

秦岭是我国的中央国家公园、文化祖脉和中央水塔,更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文化旅游资源宝库。为了向世界讲述秦岭故事,传播秦岭文化,科普秦岭知识,以“让世界认识中国秦岭”为主题的“丈量大秦岭”主题文化传播行动,旨在保护秦岭生态环境、宣传秦岭文化、展示秦岭之美、科普秦岭知识,引领人们更好地保护秦岭、热爱秦岭、畅游秦岭,促进秦岭山系互游互访和文化旅游发展。

“丈量大秦岭”主题文化传播行动由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支持指导,中国地名学会和《中国秦岭旅游年鉴》编纂委员会联合主办,陕西地矿集团和西安地图出版社协办,西北旅游文化研究院总策划并承办,陕西广播电视台《千山万水》栏目和西安电视台丝路频道全程进行视频图片采集发布,“金丝峡号”也将随团参与活动。众多机构和全国多领域专家学者、新闻媒体广泛支持。万里行进中不同主题、不同方式的精彩活动,将会向国人和世界呈现出一座生态优美、文化多元、山水如画、魅力非凡的中国大秦岭。

文|西北旅游文化研究院

▌来源:新天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