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冠》热映!这位青岛老人,也是中国女排的幕后英雄!

期待已久的电影《夺冠》
正在热映
有多少人第一时间冲向了影院?
图片
“一种精神,两次传承,三代传奇”
这部讲述中国女排精神的电影
从开机之初就备受期待
图片
几十年来
中国女排一路披荆斩棘
女排精神也曾振奋一代中国人
那些热血沸腾的夺冠瞬间
更是让一代又一代人记忆深刻
图片
你知道吗
这群女排姑娘成功夺冠的背后
也有一位青岛老人的执着和奉献
他便是建国后中国女排第一任主教练
李安格
图片
2020年年初
我们专程去北京拜访了李安格
老人虽然已经92岁了
但依然精神矍铄
非常热情地接受了
《青岛时尚》的专访
这一期
听他讲述中国女排
辉煌背后的故事
REC
图片
青岛男孩的排球缘
“与排球的缘分,或许是早就注定的。”李安格在翻老照片的时候,跟我们说。
在他的相册里,留着一张早已泛黄的老照片,照片中的小男孩灿烂的笑着,父亲手中提着的排球恰好一起入了镜。
图片
那时的李安格也就一两岁的年纪,还不清楚排球究竟是一项怎样的运动,更不会想到未来的某一天,他会和排球有了一辈子的羁绊。
李安格出生于青岛,因家里父亲和叔叔们都喜欢运动,他也从小对运动有了浓厚的兴趣,游泳、骑车、登山、滑冰、打排球……
图片
回忆起青岛生活的那段时光,李安格依然忍不住感慨:“是故乡青岛培养了我,青岛山多,坡路多,小学的时候会便会约着小伙伴一起骑车、爬山、运动,锻炼了好的体格,也给日后从事体育打下了基础。”
图片
1947年,李安格怀着报效祖国的愿望,离开故乡青岛,只身来到北京,考入了北洋大学航空工程系。
图片
苦学航空知识的同时,他也没放弃自己热爱的各项运动,在这期间,他跟排球运动正式结下了缘分!
“正巧碰见了几个会打排球的同学,就一起打着玩儿,越打越有兴趣,后来就进了学校排球队。”李安格回忆道。
图片
左一为李安格
从小的锻炼赋予了李安格良好的身体素质,他的排球水平在同龄人中也是拔尖的,1950年的暑假,排球天赋显露的李安格通过层层选拔,入选中国排球国家队,开始参加世界性比赛。
就这样,原本梦想为祖国航空事业奋斗终生的李安格,“阴差阳错”投身到了排球事业。
图片
建国后第一任女排教练
1953年底,国家体委筹备组建中国女排,李安格又被调任中国女排教练,那一年,他才25岁。
肩负重任的李安格充分显现了自己的创新能力,担任主教练的第二年便带队出国比赛。彼时,中国女排的技术海远远落后于世界强队。
“咱们不是为自己打的,是为祖国打的,咱们中国女性就是要有这个劲儿,先不要管输赢,首先要敢打!敢打就是英雄,敢打就是中国女性的精神!”在对抗匈牙利的最后一场比赛前,李安格给运动员们加油鼓劲。
最终,中国女排凭借顽强的精神以3:2险胜匈牙利。
图片
1954年,李安格带队前往苏联,参加中苏女排友谊比赛(左二为主教练李安格)
结束了中国女排主教练的生涯后,1961年,李安格来到北京体育学院教学,在这期间,他也依旧没有停止对中国女排的关注,做了大量调研,发明了“小平头”战术,即后来的“短平快”打法,后来又创新了包括“单脚背飞”扣球在内的多种单脚起跳打快球和“快抹”等技术。
因为不再担任教练,李安格便将这些新技术写成论文发表。后来,时任辽宁省体委副主任康起看到了论文,邀请李安格到辽宁女排实验;半年后,运用了新技术的辽宁女排在全国排球联赛中击败了之前的冠军四川队,引起轰动。之后,李安格的新技术在国内女排圈传播开来。
图片
女排“五连冠”功臣
1980年的一天,时任中国女排教练的袁伟民敲响了李安格的门,邀请李安格重回女排,担任技术顾问。
那年,李安格52岁。
他没有拒绝,爽快地应下了这份任务艰巨的邀请。
图片
在李安格担任中国女排技术顾问、科研攻关组组长期间,中国女排在世界排坛创造了奇迹,取得了“五连冠”的耀眼成绩,而这份成绩单,与李安格创造的多项新技术有着直接的关系。
人老心不老,当个快乐“老玩童”
采访间隙,李安格还给我们介绍了他的家人。
李安格的妻子钱幽屏,曾是八一篮球队队员;大女儿李守宁毕业于清华大学,是业内有名的建筑师;大女婿马清运同样毕业于清华大学,曾担任美国南加州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他的外孙马伯骞,是当下炙手可热的新生代偶像。
图片
李安格的二女儿李东,因先天性脑神经损伤,智力永远停留在了3岁,但她是家人的“开心果”,对于李安格来讲,二女儿是上天赐给他最好的“礼物”。
图片
李安格和二女儿李东
李安格今年已经92岁了,但他人老心不老,依然充满活力。
他兴趣爱好众多,积极投身于各种文艺活动,还组建了老年合唱团“金色时光”。
图片
李安格还为中国女排写了一首歌,叫《祖国之花》。
“女排的精神是什么?是拼搏,是创新!我这辈子就跟排球玩命,一直到现在,还是愿意为排球尽我这一生所有的能力。”李安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