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 新闻和报纸摘要全文

各位听众,早上好!今天是10月1日,国庆节,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我们向全国人民致以节日的问候。以下是内容提要:
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在京隆重举行,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出席;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1周年,国务院举行国庆招待会,习近平、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王岐山等出席,李克强致辞,韩正主持招待会;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时的3篇重要讲话;
习近平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倡议各国坚持生态文明、坚持多边主义、保持绿色发展、增强责任心,强调中国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将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推进全球环境治理贡献力量;
国庆中秋双节同至,各地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为祖国庆生,贺家人团圆;
中国之声推出系列报道《坐着高铁看中国》,多路记者带您一起领略中国高铁的速度与激情,感受祖国的山河壮丽和人民的美好新生活。
今天的节目大约需要50分钟,以下是详细内容:
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在京隆重举行
央广网北京10月1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英雄精神。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30日上午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等,同各界代表一起出席仪式。
庄严的天安门广场上,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人民英雄纪念碑巍然耸立。广场中央,“祝福祖国”巨型花篮表达着对国家繁荣富强的美好祝愿,花篮上“万众一心”字样格外醒目。
临近10时,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到天安门广场,出席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小号手吹响嘹亮悠远的《烈士纪念日号角》。
“礼兵就位!”三军仪仗兵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正步行进到纪念碑前持枪伫立。
10时整,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正式开始。军乐团奏响《义勇军进行曲》,全场齐声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国歌唱毕,全场肃立,向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共和国建设事业英勇献身的烈士默哀。
默哀毕,手持鲜花的少年儿童面向人民英雄纪念碑高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并致少年先锋队队礼。
方阵前,以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爱国人士,各人民团体和各界群众,老战士、老同志和烈士亲属,中国少年先锋队名义敬献的9个大型花篮一字排开。花篮的红色缎带上写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军乐团奏响深情的《献花曲》,18名礼兵稳稳抬起花篮,缓缓走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摆放在纪念碑基座上。
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缓步登上纪念碑基座,在花篮前驻足凝视。鲜艳挺拔的花烛、芬芳吐蕊的百合、轻盈绽放的文心兰,寄托着对人民英雄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
习近平迈步上前,仔细整理花篮缎带。随后,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缓步绕行,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进行了惊心动魄的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即将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继续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奋勇前行。
少年儿童和各界群众代表也依次走到纪念碑前,献上手中鲜花并瞻仰纪念碑。
敬献花篮仪式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蔡奇主持。
在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部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部分全国政协副主席和中央军委委员出席仪式。
中央党政军群有关部门和北京市主要负责同志,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老战士、老同志和烈士亲属代表,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代表,在京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先进集体代表,首都各界群众代表等参加了仪式。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1周年 国务院举行国庆招待会
央广网北京10月1日消息(记者刘会民)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9月30日晚,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庆招待会,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一周年。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与近500位中外人士欢聚一堂,共庆共和国华诞。
人民大会堂宴会厅鲜花绽放,洋溢着热烈喜庆的节日气氛。主席台上方,庄严的国徽高悬,“1949—2020”的大字年号在鲜艳的红旗映衬下格外醒目。
17时30分许,伴随着欢快的《迎宾曲》,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步入宴会厅,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招待会开始。军乐团奏响《义勇军进行曲》,全场起立高唱国歌。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致辞。他首先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节日祝贺;向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致以亲切问候;向关心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国际友人表示衷心感谢。
李克强说,新中国七十一年的发展史,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筚路蓝缕、发愤图强的奋斗史,是国家面貌发生巨变、人民生活水平大幅跃升的辉煌史。今年在共和国历史上极不寻常。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世界经济衰退带来的严重冲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第一位,以举国之力与病魔搏斗,经过艰苦努力,付出巨大牺牲,取得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及时出台纾困规模性政策,创新实施机制直接惠企利民,深化改革开放,稳住经济基本盘,顶住巨大下行压力实现了恢复性增长,脱贫攻坚进一步取得显著成效,人民生活得到有力保障。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景广阔。
李克强指出,当前,我国发展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基本国情,坚持稳中求进,坚定信心,直面挑战,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继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多措并举助力市场主体渡过难关、恢复生机,培育壮大新动能,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筑牢民生保障基础,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办好群众关切的上学、看病、养老、托幼等方面实事,保障好受疫情、洪涝灾害影响的困难群众生活,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积极有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依靠全国上下奋力拼搏,努力实现全年主要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李克强说,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完善与宪法和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和机制,推进“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坚持贯彻对台工作大政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和遏制任何“台独”分裂行径和外部干涉,加强两岸交流合作,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和祖国统一。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拓展同各国互利互惠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同国际社会一道,为人类早日战胜疫情、推动世界经济复苏作出更大贡献。
李克强最后说,今天的成就是全体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明天的辉煌还要靠实干和创造。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克难攻坚、砥砺前行,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在欢快的乐曲声中,中外宾朋举杯共贺新中国成立七十一周年,同祝中国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友谊长青、合作长存。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主持招待会。
出席招待会的还有在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和从领导职务上退下来的同志,以及中央军委委员、曾担任中央军委委员的同志。
中央党政军群有关部门负责人,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北京市负责人,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奖励获得者代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代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人物代表,为民族地区稳定、发展、团结作出重要贡献的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在京的部分香港特区人士、澳门特区人士、台湾同胞和华侨、华人代表,各国驻华使节、各国际组织驻华代表、部分外国专家也出席了招待会。
人民日报刊发社论:在新时代伟大征程上奋勇前进——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一周年
央广网北京10月1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10月1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刊发社论,题目是《在新时代伟大征程上奋勇前进——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一周年》。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时的3篇重要讲话
央广网北京10月1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在新中国成立71周年之际,10月1日出版的第19期《求是》杂志重新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出席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时的3篇重要讲话:2019年10月1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9年9月30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2019年9月29日《在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的讲话》。
讲话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讲话指出,70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但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来讲,这是沧桑巨变、换了人间的70年。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全国各族人民、海内外中华儿女,都为我们伟大的祖国感到自豪,都为我们伟大的祖国衷心祝福。
讲话指出,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新时代必将是大有可为的时代。前进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我们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动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团结全体中华儿女,继续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而奋斗。我们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继续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要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维护世界和平。
讲话指出,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只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像英雄模范那样坚守、像英雄模范那样奋斗,共同谱写新时代人民共和国的壮丽凯歌!
讲话强调,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伟大的文明。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把我们的人民共和国巩固好、发展好,继续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习近平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央广网北京10月1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国家主席习近平30日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通过视频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强调,在联合国成立75周年之际,在各国致力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推动经济高质量复苏这一特殊时刻,联合国举办生物多样性峰会,大家共同探讨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习近平指出,当前,全球物种灭绝速度不断加快,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风险。新冠肺炎疫情告诉我们,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我们要同心协力,抓紧行动,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
习近平就此提出4点建议:
一是坚持生态文明,增强建设美丽世界动力。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生态兴则文明兴。要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共建繁荣、清洁、美丽的世界。
二是坚持多边主义,凝聚全球环境治理合力。《生物多样性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等国际条约是相关环境治理的法律基础,也是多边合作的重要成果,得到各方广泛支持和参与。面对全球环境风险挑战,各国是同舟共济的命运共同体,单边主义不得人心,携手合作方为正道。要坚定捍卫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维护国际规则尊严和权威,提升全球环境治理水平。
三是保持绿色发展,培育疫后经济高质量复苏活力。要着眼长远,保持定力,坚持绿色、包容、可持续发展。要从保护自然中寻找发展机遇,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双赢。
四是增强责任心,提升应对环境挑战行动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在环境问题上的历史责任和现实能力存在差异。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照顾发展中国家资金、技术、能力建设方面的关切。要切实践行承诺,抓好目标落实。
习近平强调,中国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采取有力政策行动。过去10年,森林资源增长面积超过7000万公顷,居全球首位。长时间、大规模治理沙化、荒漠化,有效保护修复湿地,生物遗传资源收集保藏量位居世界前列。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85%的重点野生动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切实履行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环境相关条约义务,已提前完成2020年应对气候变化和设立自然保护区相关目标。中国将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愿承担与中国发展水平相称的国际责任,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实现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确定的目标作出更大努力和贡献。
习近平最后强调,中国将于明年在昆明举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我欢迎大家明年聚首昆明,共商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大计。让我们从这次峰会携手出发,同心协力,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世界!
习近平就科威特埃米尔萨巴赫逝世向科威特新任埃米尔纳瓦夫致唁电 李克强向科威特首相致唁电
央广网北京10月1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国家主席习近平30日就科威特埃米尔萨巴赫不幸逝世向科威特新任埃米尔纳瓦夫致唁电。习近平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并以个人的名义,对萨巴赫埃米尔逝世表示深切的哀悼,向萨巴赫埃米尔亲属和科威特人民表示诚挚的慰问。
习近平强调,萨巴赫埃米尔是科威特杰出领导人,为建设现代科威特国、促进地区和平发展作出重要贡献。萨巴赫埃米尔生前高度重视发展对华关系,为推进中科各领域友好合作作出突出贡献。萨巴赫埃米尔的不幸逝世,使中国人民失去了一位真诚的老朋友,我对此深感痛惜。我高度重视中科传统友谊。相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科战略伙伴关系一定会不断巩固和发展。
同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就萨巴赫不幸逝世向科威特首相萨巴赫致唁电,向科威特政府表示沉痛的哀悼,向萨巴赫埃米尔亲属表示诚挚的慰问。
国庆中秋双节同至 各地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
央广网北京10月1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71周年华诞,也是中秋佳节。双节同至,更添喜庆,各地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为祖国庆生,贺家人团圆。
北京、上海、武汉、深圳……从北到南,全国各地装扮一新,街道、商店、景区都挂上了鲜艳的五星红旗,处处洋溢着幸福的“中国红”。
在内蒙古赤峰市,一座由国庆菊、孔雀草、海棠等6个品种上万盆鲜花组成的花坛吸引着市民驻足,四个图腾柱象征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守望相助,四个大型花盘寓意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市民海燕:鲜花、国旗把城市装点得特别美丽,祝福我们的祖国大家庭繁荣昌盛,祝福我们的小家阖家团圆。
河南的医务人员用唱红歌、玩“快闪”的方式,向祖国母亲表白。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一区护士长陈燕:今年的疫情就想都没有想就冲到一线,因为战胜疫情是我们的天职。
面对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迎来了经济发展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10月1日,有着11年历史的“澳门国际文化美食节”首次走进珠海横琴。“第二届横琴爵士音乐周”也同时举办。
横琴新区管委会社会事务局局长助理何川:我们希望两场活动的同时举行,能够为两地居民及游客展现一场琴澳的餐饮加音乐的文化盛宴。
10月1日是中秋佳节,游子归乡,阖家团圆。家的味道,往往就是美食的味道。浙江衢州市一家公司的负责人叶晓勇为不能返乡的四川务工人员准备了家乡的美味,摆了一桌团圆宴。
在安徽马鞍山市拥有18个少数民族的花园社区,一场名为“民族团结共团圆 邻里和谐话中秋”的活动正在举行。各民族居民同坐一桌,共同制作“团圆月饼”,同祝国家繁荣昌盛。
来自瑶族的魏少平:在一起包月饼,我包了冰皮月饼,吃着月饼大家在一起过节很开心,感觉到民族团结一家亲,也感觉到浓浓的中秋节的节日氛围。
喜迎国庆中秋双节 总台节目精彩纷呈
央广网北京10月1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10月1日起就是国庆假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各电视频道、广播频率和新媒体平台将用丰富多彩的节目和新媒体产品伴您一起度过这个国庆假期。
国庆期间,央视《新闻联播》将继续推出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十三五”成就巡礼等系列报道。
从10月1日开始,总台和国家铁路集团联合启动“坐着高铁看中国”主题宣传活动,选取京沪高铁、哈大高铁、青藏铁路等10条有代表性的铁路线路,从历史维度、国家战略、百姓民生等视角挖掘提炼线路特色主题,借助铁路线串联起经济社会发展的地理线和动人暖心的故事线,营造轻松愉悦、温馨祥和的节日气氛,反映来之不易的发展成就,展示历经风雨磨砺出的民族自信心、精气神,呈现一个在新征程上不断奋进的中国。“坐着高铁看中国”特别节目将从10月1日至8日在央视综合频道和新闻频道并机播出,同时总台所属央视新闻、央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及网站也将全程关注。
此外,国庆期间,央视新闻频道还将对钱塘大潮进行直播,同时关注旅游出行、天气服务等动态消息。
《2020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秋晚会》将于10月1日和观众见面。大型文化节目《故事里的中国》第二季将继续讲述新时代动人心弦的中国故事。《2020“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心连心赴湖南湘西十八洞村慰问演出》、2020《中秋诗会》等特别节目也将在综合频道黄金时间播出。
此外,国防军事频道、音乐频道将推出《今天我当“兵”》《江山如画——国庆音乐会》等节目。国庆期间央广中国之声、国广环球资讯等广播频率也都进行了特别编排。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中国之声推出系列特别报道,《金秋十月》通过抓取“黄金周”里普通人的生活瞬间,真实展现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幸福假期;《黄金周记者行动》聚焦各地交通、旅游、文化、市场供应以及疫情防控等方面的最新动态;特别策划《曾经跨过鸭绿江》对话抗美援朝老兵,忆峥嵘往昔,说家国情怀;品牌专栏《歌声里的中国》继续讲述人们耳熟能详的歌曲背后,不断追求美好生活的时代故事;此外,系列人物报道《风一样的少年》将为您展现贫困地区青少年在“扶贫先扶志”理念引导下,通过体育运动实现精神蜕变的励志故事。
【坐着高铁看中国】高铁开出富裕路
央广网北京10月1日消息(记者凌姝 李欣 黄冈台记者董念松)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国庆小长假,不少人选择高铁出行。秋阳之下,一列列高铁在华夏大地上快速穿行,带着国人走天下、看中国。“十三五”以来,我国铁路建设科学有序推进。2015年底,我国高铁营运里程为1.9万公里,预计到今年底,高铁营运里程将达到3.8万公里,计划中“八纵八横”的高铁网络,已建好了七成网络骨架。高铁跑出了中国速度,更跑出了生活的便捷与美好,创造了中国奇迹。
这个国庆假期,中国之声推出系列报道《坐着高铁看中国》,中国之声多路记者,带您一起领略中国高铁的速度与激情,感受祖国的山河壮丽和人民的美好新生活。请听《高铁开出富裕路》。
四个小时前,这趟从上海虹桥开往长沙南的G576次列车还在上海虹桥站,半天时间不到,就到了革命老区,湖北省麻城市。麻城北站站长马剑峰说,麻城曾是国家级贫困县,能够摘帽脱贫,高铁功不可没。
马剑峰:高铁开了之后,覆盖了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客流变化的话,2019年的时候是167万,麻城当地的百姓将近130万,等于每年,麻城人民要坐一次火车,还要多。
悠扬的曲调从麻城市木子店镇长岭关村飘出,绵延的大别山从这里延伸到安徽、河南,但藏在深山的美景,在高铁开通之前却无人知晓。长岭关村村委会副主任张先锋说,当时招商引资找不来项目,外出务工也要思考再三,村民大都过着种地讨生活的日子,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
张先锋:那真苦,用班车到江苏,有的时候车坏了,最多的时候走7天。有的人想出去打工,路上挨不过来。
麻城市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占拥平说,当时,整个麻城都缺少与经济发达地区的连接通道。
占拥平:长三角到重庆、成都这块都没有通车,从感觉上,这些老板到这边投资不方便,所以他就不来。
让占拥平苦恼的交通问题,在2009年开始缓解。2009年4月,合武客运专线开通,一列列高铁、动车开始飞驰在大别山中。2018年,“复兴号”高铁列车首次开进了大别山区,高铁动车越开越多。交通的变化为长岭关村带来的是脱贫致富的底气。
2015年,长岭关村成立了湖北省首家旅游合作社,通过发展旅游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截至今年,全村的776户贫困户已经全部脱贫。麻城市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占拥平说,高铁通车以来,麻城市的GDP由2010年的96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374亿元。
占拥平:改变了思维,在外面就会有信息,人们就会返乡到麻城来投资。
“要致富、先修路”,在纵横交错的铁路网背后,是沿线百姓的脱贫致富梦。除了大别山区,在沂蒙山革命老区、晋北老煤炭工业区等多个地区,他们也依托着铁路的建设,实现了从偏远山区到风光景区的美丽蝶变。
长岭关村村委会副主任张先锋:我们准备把全村以旅游、土特产为主要产业,为了自己家乡被外面的人赏识,更有信心的把这个事业做下去。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的指导意见》
央广网北京10月1日消息(记者孙莹)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140项全国高频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事项清单。在国务院新闻办30日举行的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有关部门负责人一一分析清单落实进度。
《意见》要求今年年底前实现市场主体登记注册、养老保险关系接续转移等58项事项异地办理,明年年底前实现工业产品许可证、门诊费用直接结算等74项事项异地办理,后续还将加快实现新生儿入户、婚姻登记等8项事项异地办理。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局长李京生介绍,2021年底前,群众在办理工作调动、大中专录取学生、夫妻投靠等户口迁移时,只需在迁入地申请,还有两项证明可以“跨省通办”。
李京生:群众可在异地申请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和户籍类证明,不用再回户籍地公安机关开具。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信息中心主任翟燕立:继续开通失业保险关系网上转移、社保卡网上申领和补换等服务。通过与相关部门大数据比对,扩大社保待遇资格的“无形认证”,减少群众操作。
国家医疗保障局基金监管司司长黄华波表示,今年年底前实现“医保电子凭证申领”跨省通办,2021年底前实现6项跨省通办。
黄华波:分别是“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信息变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登记”“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异地就医结算备案”“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基础信息变更”。
国庆中秋双节同庆 听听大家对祖国的心里话
央广网北京10月1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我们一起来听听在这个国庆、中秋双节同庆的日子里,大家送来的祝福和想对祖国说的心里话。
常禛:我是第77集团军驻藏某旅战士常禛,我和战友们在海拔3600米的雪域高原向大家问好。
第77集团军驻藏某旅全体:边疆有我守护,请祖国放心,请人民放心!
刘乂夫:我是中国第3批赴苏丹达尔富尔维和直升机分队飞行连飞行员刘乂夫。10月1日是我在海外执行维和任务的第406天,今年是中国军队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30周年。一去万里为家国,身处在世界上最不安全的地带,我更懂得和平珍贵,家国相依。
严丽:我是严丽。是参加过武汉抗疫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急诊科的医生。对于从事急危重症专业的医生来说,一个病人保住了,一个家庭就保住了。国家就是千万个家庭合在一起。对我而言,在本职工作上最大程度护佑人民的生命健康,是庆祝国庆节最好的方式。
陈罡:我叫陈罡,是陕西省汉中市勉县唐家湾村驻村扶贫第一书记。双节期间,正值我们村里秋收好时节,今年过节我不回家,留在村里和村干部们一起推广销售我们的优质农产品,让村集体经济更加活跃,让村民们看到更多的希望!
王亚君:我叫王亚君,是福州客运段动车二队的一名乘务人员。今年我的整个国庆假期基本就是陪着旅客在列车上度过。先送大家回家团圆,我再回小家团圆。
王超:我是王超,是河北省张家口市北京2022年冬奥会崇礼太子城冰雪小镇的一名幕墙工程师。为了能够保质保量如期完工,我们的建设者们大都放弃了休假,但是一想到能够参加到国家冬奥项目的建设中就会感到无比的荣幸,家人也会为我们自豪。
刘睿:我叫刘睿,我是来自宿迁的一名外卖小哥,每天平均骑行140多公里。确保将一单单外卖准时送到顾客手中。奋斗让我们明天更美好。衷心祝愿祖国繁荣富强,人民更加幸福!
魏可枫:我是魏可枫,我来自香港,我是一个出生在1997年的回归宝宝。有国才有家!希望香港人都能齐心协力,在国家的支援下早日抗疫成功。
李思远:我叫李思远,我是远望7号船的一名技术员,在国庆到来之际,祝愿我们伟大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船员代表:我们是远望7号船船员代表,祖国母亲,我们永远爱你!
童声:我爱你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