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时评:不必过度解读“中科院博士后当辅警”

作者:胡印斌
近日,“中科院博士后当辅警”的话题引发关注,冲上微博热搜。对此,当事人缪元颖回应称,“更希望大家看到我干的工作,不只是停留在博士后的头衔上。”
图片
尽管当地公安一再强调缪元颖进入的是刑侦署技术大队DNA实验室,是作为专家型人才专门引进的,但一般人还是愿意从耳濡目染的“辅警”来理解。缪博士上热搜,恐怕正是因为博士与辅警之间巨大的社会观感落差所致。想想看,一边是有着华丽学历背景的港大博士、中科院博士后;一边则是多以安置“4050”人员为主的公益岗位辅警,差异之大,当然会诱发人们的好奇心。
也因此,公众的庸常见识,或者说,世俗的等差观念、职业观感等,固然需要纠偏,比如像大家常说的那样,职业无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分工不同、服务对象不同,但这样的话说多了显然就容易被忽略,并不会被真正认同。至少,很多人在一边说着正确的话,一边却在奉行着自己的职业价值排序。这些年,很多青年纷纷去考公务员,主要原因之一同样是公务员的职业在一般观感中有着较高的社会美誉度。
具体到这一事件,与其批评大家不懂缪博士的理想抱负,不如关注一下辅警等职业的社会观感何以不佳。
作为警察辅助人员,近年来,辅警在警务工作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公安机关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是公安机关破解任务繁重与警力紧张矛盾的现实选择。然而,与其繁重的任务与实际的付出不相称的,是辅警身份的尴尬。尽管目前关于辅警的相关深度改革已经进入议事日程,但至少从社会美誉度来看,仍有持续提升的巨大空间。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博士后去做一名辅警,当然会吸引眼球。这也意味着,有必要从机制体制上改革目前的用人办法,让合适的人才找到合适的岗位,让合适的岗位找到合适的人才,让每一个人才,不管是高端人才,还是一般的事务性人员,都能找到施展能力的岗位。不要让社会对某一类具体的职业产生整体性的厌弃,也不要因为职业之间过大的反差浪费注意力资源。
同样的现象还出现在高校教师应聘街道办、清北硕博入职小学教师以及众多大学生争当城管等等。客观而言,职业确实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行行出状元”也并非骗人的套话,但如果一个社会,总是存在对某种职业的偏见,或者说,总是有一些职业在价值排序上靠后的话,显然是不应该的,也是需要认真反思的。
改变当然是一点点发生的,但如果只是依靠某一个、某些具体的个体来改变,无疑是不现实的。像缪博士的加入,除了自己“被”成为网红之外,并不能改变公众对辅警的观感。其他很多包括临聘人员在内的行业,情况也大率如此。这就需要有关方面在制度设计上加快改革步伐,比如提高辅警的待遇,实现与正式警察的同工同酬等等。
社会在急剧变化,用工方式也越来越多元化,但不管如何多元,每一个行业从业者的基本权益都应该得到法律保障。临时购买社会服务,或许能够缓解一时的紧张,但也会遗留很多问题。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不要让一些基层的行业成为改革的难点和痛点,也不要让社会偏见继续主导人们的价值观。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不是简单说说而已,而是需要各级各部门勇于深化改革的眼界、魄力、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