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字库塔

据现有资料统计,新津境内共有17座字库塔,其中:五津镇(含旧县)7座、花桥乡3座、文井乡2座、方兴乡2座,邓双乡2座,黄渡乡1座、兴乐乡1座、龙马乡1座。
它们有的修在官署,有的修在庙前,有的修在街口,有的修在旷野。在小小的新津,竟分布有如此之多、如此之广,“字库塔”到底是做什么用的?
图片
1944年美国人在新津拍摄的字库塔
图片
字库塔,又称字库、惜字宫,是古人焚烧带字废纸的建筑。新津的字库塔塔身形状有的是六角形,有的是四方形,塔顶为尖形。塔身中空有孔,纸燃其中而烟不外泄。普遍为2—4层,投入字纸的洞口在第一层,每层的库门左右一般题有劝人珍惜字纸、导人向善的对联。二、三层一般刻绘有佛像、文昌帝君或者历史人物之类。
原文昌宫大殿前右侧的字库算是新津境内较大者,高八米,周围八米。字库上顶为黄红色,下为灰色,库为六角形,每角上方塑有鳌鱼插箭,宝顶为碎瓷镶嵌,库额题“惜字宫”三字,两侧有对联“漫道文章无用处,须知一字值千金”。
古人爱惜字纸,常自发收集废弃字纸,或者在交通要道挂上写有“惜字得福”的字篓,遇有废字纸即拾来投放其中,装满后送到字库塔烧掉。
图片
西来古镇文风塔
敬惜字纸的信仰,是伴随文字的出现而产生的,西汉刘安及其门人编纂的《淮南子》卷八本经训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形象地描绘了仓颉造字道破天机、惊动鬼神的力量。所以古人对造字的仓颉无比崇拜。当然,造字绝非仓颉一人之力,而是古代先贤们不断探索的结果。
南北朝文学家颜之推在《颜氏家训》里说:“吾每读圣人之书,未尝不肃敬对之。其故,纸有五经词义,及贤达姓名,不敢秽用也。”可见敬惜字纸之风由来已久。那时的读书人不得任意践踏字纸,更不能用作手纸,否则有亵渎神灵之嫌。
时至宋代,对文字的崇拜逐渐演变为对字纸的敬惜,宋人张舜民在《画墁集》中写道:宋人王曾之父爱惜字纸,看到被遗弃的字纸,哪怕落于粪秽之中,也要拾起用香汤洗净。一日深夜,孔圣人托梦,说他平日爱惜字纸,其子王曾是曾参转世,他日将进士及第。王曾后来果然连中三元,官封沂国公。
图片
《画墁集》卷八记载王曾之父敬惜字纸
明代作家凌濛初的《二刻拍案惊奇》对北宋王曾的故事进行了加工:“宋时王沂公之父爱惜字纸,见地上有遗弃的,就拾起焚烧;便是落在粪秽中的,他毕竟设法取将起来,用水洗净,或投之长流水中,或候烘晒干了,用火焚过……”,加入了“用火焚过”等字,说明可能从明代开始才有焚烧字纸的行为,字库塔也是在此时应运而生的。目前我国所见的最早的字库塔,就是建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的广东省南雄市平林字库塔。其次,是建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的四川蓬安县骑龙字库塔。
到了清代,敬惜字纸的信仰发展到巅峰,就连康熙皇帝都曾训示:“字乃天地间之至宝……与以天地间之至宝而不惜纸,糊窗粘壁,裹物衬衣,甚至委弃沟渠,不知禁戒,岂不可叹!故凡读书者一见字纸,必当收而归于箧笥,异日投诸水火,使人不得作践可也……”
图片
成都大慈寺字库塔
古人焚烧字纸时非常郑重,不但有专人负责,还有专门的礼仪流程。诸如经史子集之类,在磨损残破、无法再用后,还需要先将其放在字库塔内供奉数年,择良辰吉日行礼祭拜后才能焚化。
古人为什么如此珍惜字和纸呢?这要从造字和寻找合适的文字载体的艰难说起。
图片
原始时期,先民在山岩、洞窟中绘上动物、人物、捕猎等图像来表现某种事物或场景。不过,这些图像仅仅是图像而已,没有固定的读音和语意。
图片
原始人在山洞中画的图案
随着时代的发展,部落之间交流增多、国家雏形形成,人与人交流需要准确地表达含义,也需要把自己的经验和对事物的认识传递给其他人,所以有万中挑一的大智慧者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和探索,创造了最早的文字。
中国的汉字(不包括简化字),从造字法的角度和发明的时间顺序来说,可分为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四大类。汉字的基础是象形字,指示字、会意字、形声字都离不开“象形”。
象形字
象形字:看起来像原始图形,但实际上是用简单的线条大致勾画出事物的外形,并记录了它的读音。人们只要看明白这个象形字的字形,就能明白它所要表达的含义。最简单的比如日、月、山、水等。拿日、月来说,这两个字是同时造的,日的形状是一个圆,而月则是竖着的半圆,造字者抓住“月”的形状会变化这个特征,将它画成半圆符号,从而凸显该特征,方便人们识别。再如牛字,造字者画了一个牛头,突出牛角和牛耳的特征,大家一看就知道这个符号是代表了“牛”这种动物,造字者再把这个符号的读音niu告诉大家,于是这个“牛”字就被推广开来。
图片
甲骨文的日、月、牛
象形字简单明了,但并不是所有的事物或含义都可以画成图形。
指事字
指事字:当没有具体形象可以画出来时,造字者就用一种抽象的符号来表示,这就是指事字。大多数指事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添加、减少笔画或符号。比如同时造的上和下,造字者先画一横线,在横线上用一点或较短的短线指出上方的位置,看起来像数字“二”,实际上表示的是“上”的意思。同理,在横线下面画一点或一条短线,就表示“下”。再例如,在象形字“木”的下端画一短横,表示“本”,意思是树木的根,后世延伸出“根本”的意思。
图片
金文的上、下,帛书的本
会意字
是由多个象形字组合而成,把这几个象形字各自的意思组合起来就是整个会意字的意思。比如休,将人字和木字组合在一起,含义是人靠着树休息。仙字,是把人和山组合在一起,表示古人想象中住在高山上的仙人。
甲骨文的休
这些都是简单的会意字,但更复杂、更抽象的会意字,则更深地展示出造字者的智慧和思索。如:
礼,左为“示”,象祭台之形;右为“乚”,象人弯腰行礼之形。
禮(lǐ),左为“示”,右为“豊”,象古代祭祀用的器皿之形,里面是用美玉结成的两条丝串,本义是举行仪礼,祭神求福。
图片
甲骨文的示和豊
由以上二字,我们能看出:在祭坛边画一个行礼之人,表示祭礼;在祭坛边画了敬神所用之礼器,也表示祭礼。同样的场景,用不同的符号来组合,但传达的都是同一种含义。
如果先贤还想造出一个表示祭礼的字,也可以这样:先画一个祭祀礼器,里面有祭品,接着在礼器下面再画一个祭台,然后右边画一个行礼之人。这三个符号表示的也是祭礼,只是稍微复杂了一点。
“礼”,不仅是敬神的祭礼,也不仅是人与人交往的礼数,而是社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一整套规则、典章制度、仪式。
在此,不得不提到另一个与“礼”同音的“理”字。
金文的理
理,左为“玉”,表示石头;右为“里”,表示内部。两个符号组合在一起,表示石头内部的纹理,又被造字的先贤用来表示事物本身的次序、规律、是非标准。“礼”就是从“理”中来的,“礼”又是“理”的外在表现形式。
这些字的创造,融入了先贤们的思辨和智慧。从象形到会意,是人类从野蛮迈入文明的巨大进步。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文字不够用了,先贤们又发明了形声字,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文字的发明创造,结束了信息靠口传的形式,使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延续,实属不易。所以先贤们才会用刀子将之刻在甲骨、竹简上,我们才会知道先人们到底看到了什么、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有哪些深刻思想、得失教训可供我们借鉴。
人类总体的前进,其实就是知识积累的过程。
正因为有了文字,先人的认知、经验、思考才得以传递下来,我们才不用重走前人艰辛的探索之路。
正因为有了文字,我们才会有《论语》《道德经》、唐诗、宋词等等或深刻或优美的东西流传下来。
图片
《论语》
图片
有了文字之后,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很好的载体。
目前我们所见到的最早的供文字书写的材料,是龟甲、兽骨。商代专门有占卜国家大事的“贞人”,他们先用火烤龟甲、兽骨,观察上面的裂纹以判定吉凶,然后在旁边用刀刻上占卜的结果,这就是我们说的“甲骨文”。龟甲、兽骨,是国家专用的书写材料,而占卜和观星只能被国家“贞人”所掌握,任何私人都是不能占卜、也不能写卜辞的,否则他会像哥白尼一样被处死。
图片
刻在兽骨、龟甲上的文字
后来又出现了新的书写材料——青铜器,文字被铸在青铜器的内侧,我们称为金文、钟鼎文。这是只有王和诸侯才能拥有的书写材料,书写的内容一般是:由于某场战争胜利或者立了什么功,特意铸造某青铜器,以传给子孙后代永世当宝贝纪念。
图片
毛公鼎内刻的金文
而民间用来书写文字的载体主要是绢帛和竹简。但绢帛造价高昂,也只有达官显贵之家才能使用得起,还仅用于绘画或抄录特别贵重的书籍。而且绢帛获取不易,即便是皇家也不可能有足够数量的绢帛来书写档案。
图片
帛书
竹简则是一种大众化的书写工具,只需将随处可见的竹子削平整,便可以在上面书写文字。如果有错字,可以使用专门的刀具轻轻一刮,再写上正确的字即可。虽然取材容易,但由于竹简必须裁剪成宽度相当的平面,一支竹简记录的内容少则八九个字,多则几十字,要记录下一部书,需要很多的竹简,而且还要用皮绳将竹简编联起来,特别笨重。孔子晚年喜读《易》,当时这部《易》就是用牛皮绳编连起来的竹简书籍,这种编连方法叫“韦编”。孔子将之反复读了很多遍,以至于把牛皮绳都翻断了好几次,这就是成语“韦编三绝”的来历。除了阅读不便,竹简搬运也不容易。据说秦始皇每天都要阅读一车的竹简奏章,而西汉太中大夫东方朔撰文上呈汉武帝,所用的竹简奏章需要两个人抬进宫。
图片
竹简
西汉时期,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竹简已经不能满足使用需求了,人们需要一种既可记录大量信息、又轻便廉价的书写工具。
其实,早在西汉初期,用麻皮纤维或麻类织物制造的纸就出现了,但由于当时的造纸术尚处于初期阶段,工艺很简陋,纸张质地粗糙,表面不平滑,还不适宜于书写。直到东汉和帝时期,太监蔡伦担任尚方令(主管皇宫器物制造的官员),他改进了造纸术,用树皮、麻头及烂布、鱼网等作为原料,经过挫、捣、炒、烘等工艺造出了新型纸。这种纸,原料易得、价格便宜、质量也高,适宜大规模普及。蔡伦将这种新型纸献给汉和帝后,引起了汉和帝的重视,将其面向全国推广。
纸的发明,是中国为人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做出的一项十分宝贵的贡献,推动了中国、阿拉伯、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文化发展,所以造纸术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同时,它给中国历史造成了极大地影响:纸张为文字提供了新的载体,书本体积变小、记录内容更多,方便保存和传播。更重要的是,纸质书降低了文字传播的成本,使更多平民出身的学子能够有机会接触到文化教育,从而打破阶层固化、打破贵族门阀垄断学问的局面。
图片
古代纸质书
后来,由于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兴起了印书业,这反过来又促进了造纸业的发展,纸的产量、质量都有提高,价格也不断下降,各种纸制品普及于民间日常生活中。宋代的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之后,刊印图书的速度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才会有更多的人“为往圣继绝学”,将中国文化和先贤经典散播到人类能够踏足的地方去。
图片
古人爱惜字纸,表面上看是对造字者的尊崇,实际是对字纸所负载的文化和真理的顶礼膜拜。废旧字纸通过某种仪式被送到字库塔焚化,体现了中国人“慎终追远”的文化习惯。
儒家先贤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宋代的儒家这样解释: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
慎终,是对父母过世的态度,丧葬要循礼尽哀,谨慎办理;追远,是对上代先祖,不仅是在情感上对先祖的怀想与追念,更是对先祖“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拓精神的承继。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与“孝”。仁者,推己及人,推此及彼。从孝道的“慎终追远”,推广到文字、文化的“慎终追远”。文字和纸张,作为传播先贤思想文化的媒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字纸完成了使命、破损不堪之后,也应该有体面的结局、被致以最后的敬意。字库塔的发明,为儒家实践“慎终追远”、以求“民德归厚”提供了最佳平台。
图片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
爱惜字纸,不只是文化人的行为,很多非文化界人士(如城镇文盲、农民、乞丐等)也会拣拾、焚化字纸,这些人虽然失去了读圣贤书的机会,但对先贤开创的文化,仍然心向往之。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爱惜字纸的行为去积累功德,让自己的子孙后代能读书识字、学习文化、改变命运。这种全社会的对字纸的爱惜、对文化的追求,促使民风淳朴,实现了“民德归厚”。
字库塔的存在,不仅为了实现“民德归厚”,其终极目的是为了让后人在尊重先贤所开创的文化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这些文化。这是一个民族延续的根本所在。
如今,新津的17座字库塔虽已荡然无存,但在新津人的心目中还矗立着一座座无形的字库塔,对文化的信仰、对真理的追求,依然在新津人的血脉里流淌,生生不息、源远流长,激励着新津人不断奋进……
来源: 方志新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