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讲学、月夜论道,500年前王阳明在绍兴这样生活

数日前,我站在王阳明在绍兴的家门口——伯府第。

“王阳明故里”的景点指示牌在草丛中微微前倾。往前走可以看到石门框、碧霞池、饮酒亭、伯府大埠头、王阳明文化研究中心、王阳明纪念馆。

1527年九月,王阳明也站在此地,与家人弟子临别。但没人知道,这是他最后一次回家。

496年前的歌与声早已随风远去——

“老夫今夜狂歌发,化作钧天满太清。”1524年的中秋夜,他53岁,侍者设席于碧霞池上,他和一百多位弟子歌于天泉桥,留下《居越诗三十四首》中著名的《月夜二首》。

这里是绍兴越城区。上大路以南、西小河以东、王衙弄以西、吕府以北的区域,正在进行考古发掘。刚才那块倾斜的旅游指示牌,很可能会由新的标识来代替:伯府第遗址。

2020年5月中旬起,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绍兴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阳明故里遗址进行考古发掘。这也是首个考古发掘确认的王阳明居住遗址。

(一)

王阳明出生在余姚,父亲在他10岁的时候考上了状元,他很小就跟着父亲从余姚迁居山阴光相坊。

王阳明在称呼上,对“姚”和“越”明确区分。凡说姚者大多用“归”,讲到越,用“在”。

王阳明很早迁居绍兴,又开展了深度讲学,所以世人常把绍兴直接视为阳明故里。

浙江省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浙江国际阳明学研究中心主任钱明认为,绍兴的地域文化对阳明学派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直接的催化作用。他认为,如果说,余姚是阳明的出生、讲学之地,那么绍兴可以说是阳明学的发端和成熟地。

王阳明在绍兴讲学最重要的场所,就在自己家,也就是伯府第。

西小河旁,就是王阳明的家了——虽然眼前,只有各种大大小小的石板、石条、石块,以及一些建筑构件。

“这是石门框残迹。我们顺着门洞往北,勘出了一条主路,确实是在正中心的位置。”考古领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晖达说,目前初步确定了阳明故里建筑基址的中轴线(石门框—甬道)。

496年前的中秋夜,伯府第人从众,一直蔓延到水面开阔处的河埠头。学生、官员的船舫,停在此处。曲终人散,桨声暗影,尽兴而归。

正德十六年(1522)十二月,王阳明诏封新建伯,帝赐新建伯府第。

伯府第是王阳明生前唯一营造的宅邸,是明代绍兴府城内最恢宏的私人宅邸之一,“府周二里百二十步,规模恢宏博大,建筑庞大考究,梁架均用楠木,为绍兴府首”,若按“六尺为步”计算,周长为1.24千米,占地面积为十六亩。

然而,一个名叫黄佐的人见过。

他是明代岭南大儒,1523年冬天来绍兴,在伯府第住了7天。他提到,伯府第的房子有50多间,因为王阳明的弟子众多,所以在建造伯府第时,除了大厅豪华,其他地方都力求简朴,让更多的弟子可以住进来。伯府第不设台门,门墙也不高设,这样,来这里学习的人就不会有师门高不可攀的感觉。

图说:柱础

目前考古发掘了两进院落,结构完整。李晖达认为,“其实还没有完,再往北,到假山脚下,可能还有第三进。”这是一个很标准的明代官式建筑。

(二)

王阳明在绍兴的讲学,可以说名震四方,尤其到了晚年,他觉得自己来日不长,逢人就要讲,门人也觉得很奇怪,追问他怎么了。他叹了口气:我今天就像开了一个饭店,有客人经过,不管他吃不吃,都当他进来吃饭了。

成百上千的人为了听他讲学云集绍兴,从数千里外赶来,同门聚会最多的时候有二三千人之多。

图说:弟子蔡世新画的王阳明像 上海博物馆 藏

李晖达指着遗址外围环绕一圈的建筑,远处的一些老房子,也就是指示牌上的几个著名的景点:饮酒亭、观象台、碧霞池、石门框,都是之前标定的市文保单位。“如今,故居的遗址明确了,与现存的文物建筑相结合,阳明故里才恢复了它的完整性。”

王阳明在府邸东南方向挖了一个池,名叫碧霞池,他自称“碧霞翁”。在西北侧,用条石砌挖池所取的土堆,形成假山状的台地,称为“观象台”,又称“王假山”。2018年至2019年,碧霞池发掘时发现了当时砌池时的条石、木桩,以及水榭基址。此水榭基址是不是王阳明师徒经常论学的天泉桥呢?

天泉桥很有名。1527年九月初八日,半夜子时。第二天,王阳明就要启程赴两广,准备回屋里休息,却看见弟子钱德洪和王畿在门庭下等候,“使移席天泉桥”。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天泉证道”,就发生在这里——那个长夜进行到何时,已经无人知道,月光在那晚铺开整个伯府第。

此前,王阳明刚刚在这里提出了著名的四句金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但是,王阳明的思想体系中,其实有很多相互对立的概念和命题,他又往往宣而不释,语焉不详,意犹未尽,直到今天,人们依然在讨论。

天泉证道,就是师徒三人对四金句的大讨论。

天泉论道两年后,1529年1月9日,王阳明在江西南安青龙铺的归舟中逝世。最后,他的灵柩从西小河伯府第大埠头落船,走山阴古道,安葬在他生前亲选的地方——绍兴兰亭洪溪。

(四)

近500年来,王阳明一直活在热搜里。

关于阳明心学的讨论,最著名的“知行合一”“致良知”的现实意义,从未停止。

这位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的学术思想,始终为解决社会问题,为时代变革和转型开具良方。

浙学兴起于两宋,但明代阳明学却被视为广义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以越文化命名的绍兴地域文化,从古代到现代,传承至今,阳明学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从某种意义上,阳明精神已经融入浙江人的血液,那些在中国现代舞台上独领风骚的泰斗级人物,无论从感情和思想上,都和王阳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图说:王阳明印

于是,穿越数百年,我们似乎看到了这一幕——

暮色升起,绍兴城马路上,市声喧嚣,王阳明看了一眼正在做考古发掘的老宅遗址,准备离开。

他远远看见有三个人朝他走来:黄宗羲、竺可桢、陶行知。

这三位超级粉丝都住在王阳明的绍兴朋友圈里,从未交谈,却神交已久。

关于“知行合一”,在这近500年里,经过了怎样的传承和发展?请移步本期人文读本,让我们一起开开脑洞,围观这四位大家,跨越数百年的讲学。

更多读本内容,戳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马黎 李蔚

值班编辑:倪王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