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双赢样本:脱贫致富与生态文明并驾齐驱

长江商报公益联盟深入延川梁家河村开展公益扶贫项目。本组图片长江商报记者 李璟 摄

延安市区傍晚的二道街美食夜市。

灯光璀璨繁荣富饶的延安市区夜景。

洛川和富县等地的“延安苹果”铺就农民致富路。

●长江商报公益记者 李璟 发自西安

临近午夜,长江商报记者看到,即便是国庆节前夕,延安市二道街美食夜市已经人头攒动、灯火通明。摊主的吆喝声,顾客的欢笑声,蓬勃的夜间经济使这座陕北小城丝毫没有要歇息的痕迹。

今日的延安,早已不再是《西行漫记》作者埃德加·斯诺笔下那个中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了。

2019年5月7日,随着最后两个贫困县延川、宜川顺利脱贫“摘帽”,延安历史性地告别绝对贫困。近年来,延安依托20年退耕还林成果,将精准扶贫与绿色发展相结合,把青山绿水变成金山银山,全市县域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成功实现了脱贫致富和生态文明的双赢。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为积极响应国家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政策,努力践行主流媒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9月21日,长江商报记者时隔一年再度踏访革命圣地陕西延安,以“长江商报公益联盟”为平台,携手A股优秀上市公司筹集公益资金,在这里开展“认购延安扶贫果”公益项目。

历时7天,从武汉到延安,公益车队驱车总行程超过1万公里。助力陕北地区方兴未艾的乡村振兴事业的同时,我们和全国人民以及226万延安老区人民一起,共同见证革命圣地的华丽蜕变。

流光溢彩的现代化都市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犹如圣景一样印照在历史的记忆之中。如今这座城市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仿佛定格在红色革命中的城市,饱含着历史的沧桑和文化的厚重,以崭新的面貌向我们走来。

9月25日晚8时许,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延安宝塔山下响起大气恢弘的音乐,绚丽的灯光秀像一幅幅画卷在延河两岸徐徐展开。在《延安颂》《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保卫黄河》等歌曲声中,投影在山体崖壁上的灯光依次描绘了延安与陕北的历史文化特色,呈现出共和国的光辉岁月。徜徉延河之畔的游客纷纷驻足,举起手机拍下这场震撼的视觉盛宴。

徒步经宝塔桥抵达延河彼岸,沿大东门街一路向西,就到了著名的延安二道街夜市。路中央一排排风格造型统一的小吃摊整齐划一,香溢四射的美食吸引了一波波食客拢上跟前。临近中秋节,路边一家手工月饼店门前还排起了近30米的长龙,店员大方地拎起一袋刚出炉的月饼,请过往路人品尝。

一位小吃摊主告诉长江商报记者,今年因新冠肺炎疫情,二道街夜市停摆了近两三个月,不过很快就重燃烟火,恢复了昔日的熙熙攘攘。这里不仅有各种陕北特色美食,还云集了“北京爆肚”“武汉热干面”“长沙臭豆腐”等天南地北的特色小吃。同样的,自暑期以来,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也络绎不绝地涌向了这处延安“打卡圣地”。

每每华灯初上,这条街灯最早打开,最晚熄灭。延安二道街夜市是延安时代变革的衍生品,经过十多年的规模经营,已然成为了延安城市夜生活文化的一部分。今年3月26日晚,夜市恢复经营之初,延安市委副书记、市长薛占海便率队来到二道街夜市,品尝当地特色美食,鼓励市民消费,推动全域延安“城乡复兴活力复苏”。

在二道街夜市,长江商报记者遇到了从广州来此旅游的陈先生夫妇。两人已吃过晚饭,但仍抵不过满街美食的诱惑,于是决定回酒店休息前再来夜市品尝一碗羊蹄汤。

“这里的饭菜口味对我们来说比较偏咸,不过还是很美味的。”陈先生告诉记者,老俩口都已退休,准备赶在小长假高峰期前来延安旅游,他们准备找一家距离宝塔山比较近的酒店,没想到找了几家都客满了。

陈先生说,他上世纪90年代曾随单位到访过延安,彼时印象中的延安,只是个中等水平的北方小城。如今时隔20多年旧地重游,眼前的延安俨然已有了一座繁华大都市的感觉。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缺水、干旱、黄土、窑洞、白头巾便是延安的主要特征。其实,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天的延安早已成了一块生态绿地,一个自然与人文交融的城市。

延安1市2区10县,长江商报公益联盟走访过半,所到之处,处处充满了绿色、生机。正在建设的延安新区,更是高楼林立,大气无比,早已经不再是当年黄土窑洞的样子。

随着时代的发展,延安老城的城市建设受到很大的限制,已经严重制约了城市功能的铺排和吸纳扩容能力,更影响着市民生活品质的提升和红色旅游胜地的发展。于是从2012年起,延安“削山、填沟、造地”,城市发展新战略的提出,让智慧的延安人找到了一条既能保护老城革命旧址又能建设发展现代化新城市的正确道路,建设了一个规模宏大的新城区。

如今,一座座高楼大厦在延安新区拔地而起,一个个高新产业的纷至沓来,随着新区城市功能的逐步完善、市民的陆续入住,一个美丽、现代的创业服务新区正以崭新的面貌屹立在黄土高原。延安新区已成为延安儿女实现现代城市梦想的新高地,更是中国梦在延安的成功实践。

实现全市区域性整体脱贫

历史选择了延安,延安铸就了辉煌。

延安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轩辕黄帝的陵寝安卧在延安桥山之巅,被炎黄子孙尊称为“人文初祖”;延安是党中央和红军长征的落脚点,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了13个春秋;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中国共产党在这里领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孕育了新中国。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由于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简陋,延安一度被贴上“贫穷落后”的标签。但祖祖辈辈的延安儿女从未放弃梦想,从未停下建设美好家园的脚步。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他们与天斗,与地斗,与命运抗争,为幸福生活奋斗。

到2014年底时,延安仍有3个贫困县,693个贫困村。占全市人口近十分之一的7.62万户、20.52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下。

2018年3月26日,延安市委的一间会议室内气氛庄重肃穆,全市脱贫攻坚誓师动员大会正在举行。“向贫穷宣战!”这是延安人民分秒必争、加速疾驰向贫困发起总攻的庄严时刻。

从市委书记、市长,再到各区县、各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每个人的面前都摆着一份军令状。军令状末尾如此写道:“如若完不成任务,我将引咎辞职。”每人逐一签字确认。

当天晚上,签下军令状的领导干部,依然沉浸在群情激昂、摩拳擦掌的激动之中,又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很沉,有的同志甚至一夜未眠,陷入深深的思考与谋划。

一年之后,2019年5月7日,陕西省政府宣布,2018年延安市实现生产总值1558.9亿元,人均超过1万美元;693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延川、宜川两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标志着中国革命圣地延安的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历史性地告别了绝对贫困。延安脱贫了!从此,226万为中国革命做出重大贡献的延安人民,开启奔向全面小康的新生活。

2020年9月10日上午,延安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发布了全市上下决战脱贫攻坚取得的显著战果。延安市委常委、副市长孙矿玲宣布:延安全面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已实现全市区域性整体脱贫。

孙矿玲说,2015年以来,延安累计投入各级财政扶贫资金77.65亿元,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搬迁、危房改造、生态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兜底保障“八个一批”脱贫工程,着力改善基础公共服务设施条件,脱贫内生动力得到充分激发。

“干部帮,群众干,脱贫致富能实现”……在延安的山山峁峁间,这样的标语随处可见。

5年来,1499个驻村工作队直插帮扶一线,1807名优秀党员干部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2.69万名市县乡干部联户扶贫,198个市直和中省驻延单位联村帮扶……延安的党员干部说得好,“没有抓过脱贫的干部,人生是不完整的!”

延安市委理论讲师团团长、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兼职教授安振华说:“奋战在脱贫一线的共产党员,正是从延安精神中不断汲取力量,用信仰、担当与行动,让初心绽放于斯。”

目前,延安贫困人口已下降到4981户8544人,累计脱贫19.6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56%。延安是中国脱贫事业的一个缩影,创造了我国中西部地区和革命老区绿色脱贫鲜活可信的“延安样本”,也为世界减贫事业和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了“延安样本”。

生态扶贫之路越走越宽

蓝天白云,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空气清新,这是长期以来人类梦寐以求的生存环境。如今的延安人民,不就是生活在这样的家园吗?延安人总说,没有生态的根本性改善,脱贫是不可想象的。

“驱车日行数百里,林木成海树连天。”金风送爽,秋高气肃,连日来,长江商报公益车队行驶在延州大地,一沟一峁尽披“绿衫”,几千年的黄土高坡变成了秀美山川。

今年国庆档大片《我和我的家乡》之《回乡之路》中,邓超饰演的乔树林和闫妮饰演的闫飞燕,共同演绎了的黄土沙漠故事,正是对多年前陕北地区恶劣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但也正是千千万万个治沙英雄“乔树林”,靠人为的力量逆转沙漠化,创造了世界生态建设史上的奇迹,也为脱贫攻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2年前,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的延安吴起县,打响了中国退耕还林“第一枪”。去年此时,长江商报记者亲赴吴起,见证了前人栽下的树,为后人带来的“荫”。

1999年,延安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退耕还林工作,倡导通过封山育林的方式保护环境,通过以粮代赈的方式满足民众的基本生活。20多年来,延安人民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以执着的延安精神改造河山,在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黄土地上持续实施退耕还林,实现了山川大地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

延安人的付出得到了回报,家门口的荒坡没有了,漫天的黄沙不见了,沟岔峁梁绿成片。另一方面,通过大力发展经济林、绿色生态乡村游,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增加了群众收入,延安人把青山绿水变成了金山银山。截至目前,延安全市累计退耕还林1077.47万亩,户均获得退耕还林补助3.94万元,聘用贫困户护林员7064人次,户均增收4108元。全市贫困群众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3255元提高到2019年10002元,增长了2.07倍。

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延安的森林覆盖率不足10%,是十足的黄土地。经过几十年的植树造林、退耕还林,今天延安的森林覆盖率已经超过了50%,拥有6个国家森林公园,在陕西仅次于西安。

延安脱贫的生态之路,对自然生态和政治生态的“绿水青山”做出了生动鲜活的注释和佐证,也为世界提供了一个短期内“生态修复”的成功样本。

“生态建设成了延安脱贫攻坚的重要路径,改变了农民的生产方式,改变了生存环境,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生态脱贫,成了延安脱贫攻坚的独门秘籍。”延安市扶贫开发局副局长申均明说,退耕还林改变的不仅仅是生态,更催生了生态经济。延安把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与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开发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实现生态植被与群众生活同步改善,农村经济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延安再造的不只是“绿水青山”,更是一座座“金山银山”。

“今日的延安群山碧绿,满目苍翠,往昔的黄沙扑面与满目荒凉,已经成为过去。”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牛昉研究员认为,坚持绿色减贫、实现绿色发展,是由贫困地区的生态脆弱、贫困人口通常面临发展与生态保护选择等特征所决定的。延安依靠绿色减贫,将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成功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绿色脱贫之路,积累了丰富的绿色减贫经验。

延安退耕还林改变的不仅仅是生态,更催生了生态经济。面对生态环境整体脆弱这一发展滞约因素,延安干部群众大力退耕还林、绿化荒山的同时,还通过大力发展苹果等产业,这一转变,直接吹响了脱贫致富的号角。

小红果铺就脱贫致富路

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产业发展是绝对的硬核和精髓。在延安,苹果就是那“产业之魂”。

金秋十月,北方的天空湛蓝湛蓝的,阳光格外刺眼,空气干燥清爽。郁郁葱葱的高原上,缀满枝头的一抹抹粉红、玫红、亮红、暗红……成为延州大地这个季节时分绝对的主色调。

延安将苹果、棚栽、养殖作为脱贫的三大主导农业产业,贫困户享受产业扶贫政策5.73万户15.56万人,占建档立卡人口6.05万户16.12万人的94.63%。43%的贫困人口直接从事苹果种植。

苹果热量低,纤维高,富含营养且易吸收,是最受欢迎的水果之一。这一颗颗漫山遍野的红果果,也是带领延安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金果果。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苹果生产国和消费国,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球的40%以上。在国内所有种植地区中,最适合苹果发展的产区是黄土高原和渤海湾。其中,延安是最优适生区,黄土土层深厚,海拔800~1100米,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最合适,果实积累糖分充足。延安苹果,人人说好。

伴随退耕还林高潮,延安苹果产业发展实现了思路转变、技术转变、模式转变、品牌叫响的“三转一响”,苹果生产真正走上了由数量生产到质量效益转变的大飞跃时代。

延安现有苹果面积达393万亩,产量预计达370万吨,人均果园2.4亩多。曾有人说,世界上每20颗苹果,中国每10颗苹果,陕西每3颗苹果中,就有1颗来自延安。延安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来自苹果的贡献。延安苹果是贫困群众脱贫的致富果、安心果、幸福果。

延安苹果中,洛川与富县是北洛河上的两颗明珠。这几年良好农业环境的建设,成了有机绿色农产品重要的荣誉产地,尤其是闻名世界的苹果种植,这几年红红火火,兄弟俩你追我赶,齐步叫好。为此,各地联手打造“延安苹果”品牌,让延安红果果更上一层楼。“延安苹果”注册仅3年,已位列2020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第3名。

在加大扶持产业方面,近年来延安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全市苹果、设施农业、畜牧业三大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通过扶持自主发展产业、新型经营主体联结、集体经济成果共享等多种途径,将贫困群众嵌入产业链条,确保多渠道稳定增收。今年筹措下拨市级扶贫专项资金4.52亿元,落实县级配套资金5.75亿元,60%以上的资金用于发展产业。

为了让苹果实现既丰“产”又丰“收”,避免果贱伤农,稳定果农特别是贫困户果农依靠产业致富的信心,2019年,延安宝塔区创新发起“延安有我一棵(亩)苹果树”公益公用品牌,大力推行“共享经济+农业+服务+旅游+文化”苹果销售新模式,促进产业发展、激发内在活力、提升造血能力,实现从卖产品到卖服务的升级,实现综合效益的再提升,确保贫困户真正脱贫致富。目前,该活动已与腾讯、百度、华为等全面开展认养合作,社会各界也踊跃参加,今年完成认养3.52万株,惠及苹果产业建档立卡困户1079户。

在长江商报公益联盟2020年“认购延安扶贫果”项目中,延安苹果也将是重点认购产品之一。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长江商报公益联盟将采取实地购买、直播带货、新闻扶贫、消费扶贫和直接帮扶等方式,对延安苹果等农特产品进行销售,以此带动农民增产增收,助力国家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长江商报董事长、长江商报公益联盟项目发起人姚海鹰表示:“面对洛川高原漫山遍野挂满枝头的红苹果,我们希望通过公益项目消费助农,让陕北果农能卖出一个好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