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这5个地方,走在了全国前列

▽以下是正文

10月10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公告,全国87个市县被授予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云南楚雄州、怒江州、保山市昌宁县入选

楚雄州

怒江州

保山市昌宁县

与此同时,生态环境部还命名了全国35个地区为第四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我省丽江市华坪县、楚雄州大姚县在列。

丽江市华坪县

楚雄州大姚县

为家乡点赞

这些地方生态文明建设走在了前列

近年来,云南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截至此次最新公布的名单,云南已经有10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5个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它们分别是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西双版纳州

昆明市石林县

保山市

玉溪市华宁县

昭通市盐津县

大理州洱源县

红河州屏边县

云南楚雄州

怒江州

保山市昌宁县

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实践创新基地

红河州元阳哈尼梯田遗产区

保山市腾冲市

怒江州贡山县

丽江市华坪县

楚雄州大姚县

★什么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是国家生态市县的“升级版”,是地方新的国字号绿色荣誉。

★什么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评选旨在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推进生态文化供给的模式创新,打造绿色惠民、绿色共享品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模式,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标杆样板,示范引领全国生态文明建设。

简单来说

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及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实践创新基地命名的地方

是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标杆

那么

楚雄州、怒江州、保山市昌宁县

丽江市华坪县、楚雄州大姚县

为何能脱颖而出

它们美丽与发展共赢的背后有何妙招?

云报君带着大家一探究竟

楚雄州

近年来,楚雄彝族自治州坚持以生态资源保护和修复为基础,加强政策落实、推进生态建设,通过整合林草资源和项目资金,大力实施生态扶贫项目,实现了生态得保护,贫困群众得增收的目标。2015年至2019年,楚雄州已完成生态建设项目投资约17.5亿元,其中投入建档立卡贫困户项目资金约3.97亿元,生态建设成为困难群众增收脱贫的“绿色银行”。

2015年以来,楚雄州全面实施退耕还林还草、陡坡地生态治理等重点生态治理工程,不断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修复治理力度,夯实贫困地区生态基础,着力提高贫困人口的参与度和受益水平。4年来,累计在贫困县实施营造林项目152.56万亩,占全州完成面积221.91万亩的68.7%,在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17万亩,完成退耕还林政策补助14.75万亩,完成陡坡地生态治理2.5万亩。通过实施生态工程,楚雄州贫困县森林覆盖率达69.26%,贫困地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为生态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楚雄州还通过加强项目规划,在贫困地区大力发展和扶持特色经济林、林下经济等绿色产业。2015年至2019年,在贫困县新种植核桃、花椒等木本油料林面积72.4万亩,扩充了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主要经济来源。组织开展核桃和花椒等产业科技培训,规范以核桃、花椒为主的林草产业种植和加工,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2019年,楚雄州林草社会总产值216.81亿元,比2018年增长17%;农民人均从林草中获得的收入达3800元,比上年增长5.1%。

怒江州

党的十八大以来,怒江州结合实际,坚持增绿与增收、生态与生计并重,努力在一个战场打赢脱贫攻坚和生态保护两场战役,走出了一条怒江实践之路。

怒江州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创建、“两江”流域生态修复和“怒江花谷”生态建设。先后出台《关于在脱贫攻坚中保护好绿水青山的决定》《怒江州林业生态脱贫攻坚区行动方案》。通过群众搬迁下山,生态修复上山,让群众摆脱贫困,让原居住地生态脆弱区得以休养生息。实施“以电代柴”项目,培育群众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绿色生活理念。从贫困群众中选聘生态护林员,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实现生态脱贫。实施“保生态、防返贫”生态建设巩固脱贫成果行动,组织贫困人口参与推进怒江、澜沧江两岸生态修复治理。扎实推进“怒江花谷”生态建设,把退耕还林、陡坡地生态治理、产业扶贫等有机结合起来一起抓实抓细。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和生态扶贫,怒江州各族群众告别了“靠山吃山”、陡坡耕作、毁林开荒等传统的农耕生存方式,用电磁炉、液化灶替代了柴火,逐步养成了健康文明的现代生活方式和良好的环境卫生习惯。

2019年,怒江州新增国家级公益林202万亩,完成陡坡地生态治理等营造林20.4万亩;六库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100%;全州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达Ⅱ类标准,饮用水环境质量优良率为100%;全州境内主要河流怒江、澜沧江水系监测断面水质保持在Ⅲ类以上,独龙江监测断面水质保持在Ⅱ类以上,地表水环境质量达标率为100%。

如今,绿色已成为新时代怒江最显著的底色。随着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怒江的山更青了、水更绿了、天更蓝了,全州森林覆盖率达78.08%,居全省第二位。

保山市昌宁县

近年来,昌宁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为抓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妥善处理人、自然与社会的关系,驰而不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积极探索“保护与发展并重、防治与发展并联、治理与发展并举”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建设“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云南最美县城,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同频共振,把“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镶嵌于3888平方公里土地,用“来了就不想走、走了还想回来”的乡愁家园,诠释“昌宁”昌盛安宁的内涵。

此外,昌宁县始终坚持“昌宁只有一个公园,这个公园就叫昌宁”的理念,注重提升县城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龙头作用,把美丽县城建设放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突出位置来谋划、来推进,积极谋划“美丽坝区”建设,以县城坝区建设为先期试点,围绕布局美、环境美、城乡美、生活美、产业美、人文美“六美坝区”建设主线,统筹推进城乡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工作,着力打造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聚集地”,奏响乡村振兴的华彩乐章,撬动城乡发展“旧貌换新颜”,拓展美丽县城建设的外延。

目前,昌宁县已完成县城所在坝区的总体发展规划,并着手编制和实施生态规划、功能规划、设施规划、产业规划、文化规划,推进“美丽坝区”沿着穿坝而过的右甸河,延伸到绿水青山之间。

丽江市华坪县

党的十八大以来,华坪县积极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把环境约束转化为绿色机遇,加快制定绿色发展战略,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压减煤炭产能。一边做去“黑”的减法,积极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边做增“绿”的加法,大力发展以芒果为主的绿色生态产业,奋力闯出一条“矿业转型、矿山转绿、矿企转行、矿工转岗”的“四转”新模式。

随着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曾经的生态短板已经转变为新的发展优势。立足温度、湿度、海拔度等方面的资源优势,近年来,华坪县打造美丽县城、美丽乡村,主动融入大香格里拉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圈、大力发展康养旅游产业的底气更足。2019年上半年,全县共接待游客81.7万人,实现旅游收入7.2亿元,旅游业实现快速发展。

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同时,依托得天独厚的金沙江干热河谷气候及良好的生态环境,华坪芒果产业快速发展。截至2018年底,华坪芒果种植面积突破23万亩,产值达10.5亿元。目前,华坪芒果种植面积位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三。2018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为39.9亿元,增长11.6%,其中芒果产业实现产值近20亿元,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达12043元。

楚雄州大姚县

云南省楚雄州大姚县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全县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良好,生态红线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1.7%,森林覆盖率达69.11%。先后荣获中国“核桃之乡”、全国首家“国家核桃生物产业基地县”、云南省“一县一业”特色县、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云南省第一批20个“美丽县城”等多项殊荣。

守护好“绿水青山”打造“生态大姚”是大姚县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的硬核举措。2016年以来,大姚县投入资金2.5亿元,对县城建成区及城郊接合部进行硬化、绿化、亮化、美化。

实施县城面山绿化改造和蜻蛉湖提升改造、西河带状公园、城市道路绿化及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建设总建筑面积28800平方米的园林建筑21栋,建成东塔湖、西河、蜻蛉湖、白塔湖、白塔山、小南河等6个健康主题公园和健康步道。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

用之不觉,失之难存

如今,七彩云南正以生态文明观引领绿色发展,逐步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特色之路,引领各族人民用智慧和双手去赢得永续发展的美好未来。

来源/云南日报

总编/孔令勇 值班编辑/孔德云排版/任泉宇

亲:点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