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13县市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吴少勋王开明获评全国爱国拥军模范

楚天都市报10月20日讯(记者陈倩 通讯员包晓霁)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今日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在北京举行,湖北省副省长杨云彦、张文兵分别在北京主会场、湖北分会场参加会议。记者从会上获悉,湖北共有13个市(县)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3个单位和2名个人荣获表彰。

襄阳谷城退役军人事务局为退役军人开设一站式窗口服务

其中,武汉市、宜昌市、襄阳市、孝感市、黄冈市、荆州市、十堰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红安县、当阳市、广水市、赤壁市、谷城县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武汉市江岸区后湖街道办事处荣获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荣誉称号。中国人民解放军95944部队60分队、中国人民解放军湖北省军区警卫勤务分队荣获全国拥政爱民模范单位荣誉称号。劲牌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裁吴少勋,罗田县九资河镇太阳寨村村民王开明被授予全国爱国拥军模范荣誉称号。

现在,就让我们了解一下,13个全国双拥模范城的主要事迹:

武汉市

武汉的双拥工作与军运同行,中国军团参赛成绩高居金牌榜和奖牌榜榜首,中国军人光耀军运,军地携手取得了赛会的政治、军事、文化和社会效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湖北省及武汉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精心组织、精益求精,广大市民以主人翁姿态热情参与、积极奉献,为军运会圆满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4000多名军队医务人员火速驰援武汉,双拥工作迅速进入战时状态,各双拥成员单位、退役军人、拥军组织积极投入抗“疫”战斗中去。武汉扎实开展“五个一”活动,走访慰问疫情防控一线军人军属和武汉籍官兵家庭8631户次,解决困难需求1173件。驻汉部队出动官兵62582人次、车辆6450台次,捐款6365万元,捐赠防疫物资453万余件(套),武汉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

宜昌市

宜昌出台近十个做好双拥工作的文件政策。每逢八一春节市领导都赴驻宜部队慰问,市委、市政府向海军“宜昌舰”发去慰问电、赠送慰问金。为部队输送合格兵员4000余人,合格率100%。先进典型引领双拥,有受到总书记亲切接见的“全国爱国拥军模范”罗长姐,全国首条军民共建示范公交线“全国双拥模范单位”宜昌市公交集团,中央四部门联合表彰的“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单位”宜昌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回乡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刘大卫,荣膺“空军优秀飞行人员家属”的军嫂高蓓等先进典型。

襄阳市

襄阳市是驻军大市,全市驻军单位数量居全省市州第二;是兵员大市,4年累计输送新兵8000余人;是安置大市,4年累计安置计划安置军转干部和政策内退役士兵1485人;是优抚大市,登记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20万余人,保障重点优抚对象4万余人,每年发放优抚对象抚恤补助2亿余元、医疗补助1000余万元、义务兵家庭优待金1亿余元、待岗随军家属生活补助200余万元、两参人员“两个补齐”资金2000余万元。

襄阳全力支持特色产业集群集约发展,推进军民融合建设项目68个,投资总额162亿元。探索建立“产学研用”军工、民企多方参与的产业技术联盟,建立“军民两用技术项目库”,促进军工融合产业化,目前已有10多家军工企业成功实现产业转移,带动了一大批军供配套企业发展。

孝感市

孝感建设市县两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8个,乡镇(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124个,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2443个;全市受理退役士兵社会保险接续11096人,申报第一批财政补助资金1500万元;2019年全市接收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279人、军转干部69人、军休士官6人,安置随军家属20人,每年优先安排250多名部队干部子女入学入托;2019年全市共为2928名义务兵家庭发放优待金5982万元,为16万多名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悬挂“光荣之家”牌匾,对121名退役军人开展专业技能培训,举行2019年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307人现场达成就业协议。

军政军民关系更加和谐。孝感城区设立46个军民共建点持续开展基层双拥共建工作,完成了孝感舰舰歌、孝感舰城市文化宣传作品创作任务。

黄冈市

黄冈在营造双拥氛围上凝聚动力。开展红色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军营、进校园、进社区活动,每年组织市直机关、驻黄部队参加烈士纪念日。开展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95周年、建军90周年等系列文化活动。注重双拥文化环境建设,在城区主要街道、社区设置双拥宣传牌,打造双拥文化广场、双拥文化长廊等双拥品牌。发挥媒体矩阵效应,在黄冈日报、黄冈电视台开辟双拥专栏,向广大市民推送双拥公益短信、发放《双拥宣传手册》,有效提升双拥创建知晓度和参与度。

黄冈每年承诺为驻黄部队办十件实事,先后在部队营院环境整治、供电供水设施改善、训练场地设施建设,以及军转干部安置、随军家属就业、军人子女入学入托、军队离退休人员移交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近4年来,驻黄部队先后派驻17个扶贫工作队,定点帮扶麻城市小寨村、红安县小丰山村等24个贫困村,全力以赴帮助黄冈打赢脱贫攻坚战。

荆州市

荆州市4年来投入2.8亿多元支持驻荆部队全面建设,向部队输送新兵1.5万人全省靠前。动员7456人次退役军人、38150人次民兵参与一线疫情防控。二是突出解决官兵“三后”问题。推荐就业3419人,安置退役军人504人,接收军休干部198人,发放一次性经济补助1.35亿元,实现了部队、接收单位、安置对象“三满意”。二是突出优抚政策百分之百落实。发放抚恤补助资金11.3亿元、优待金1.8亿元,为1万余名退役士兵接续了社保,募集关爱基金1232万余元。

荆州建立了28个国防及双拥教育基地。4年军训新生10万余人,覆盖面达95%。将双拥纳凉晚会、“向老兵致敬”等活动打造为社区双拥文化品牌。持续开展“双拥在基层”等活动。中心城区双拥宣传覆盖面达95%以上,实现了全覆盖,营造了双拥浓厚氛围。

十堰市

十堰深化军民融合发展。从1968年开发的第一个车型两吨半越野车起步,累计为部队生产了近40万辆各类车辆。在建国70周年阅兵式上,135辆东风军车以“零失误、零误差、零故障、零事故”通过检阅台,受到各界高度赞誉。

十堰全面落实拥军政策。先后印发了《十堰市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办法》《十堰市优抚对象住房优待实施办法》《十堰市军人优待金兑现工作的通知》《十堰市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公约》《十堰市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十堰市现役军人和退役军人免费游览景区方案》《十堰市关于进一步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的意见》等全方位、广覆盖、多层次的双拥工作政策措施。按照“有机构、有编制、有人员、有经费、有保障”的“五有”标准要求,全市10个县(市、区)、128个乡镇(街道)、1900个村(社区),已全部完成服务中心(站)的组建挂牌。

恩施州

恩施州坚持把双拥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进行研究部署。来凤县在信息采集中发现了深藏功名64年的战斗英雄张富清,州县高度重视,积极配合上级媒体深入宣传。张富清先后荣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时代楷模”“共和国勋章”等荣誉,受到习总书记两次接见。全州举办专场报告会、演讲比赛、评选“最美退役军人”、开办张富清事迹专题展馆等活动,张富清时代精神家喻户晓。

恩施州紧急医学救援队代表湖北省参加首届省际军民融合紧急医学救援实战荣获“演练竞赛一等奖”。州优抚医院与红庙通信连结对帮扶15年从未间断。州军供站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重点军用饮食供应站。绿葱坡雷达站先后被表彰为“全国拥政爱民模范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恩施军分区“131”扶贫模式获国务院扶贫办、原农业部、原解放军总政治部高度赞誉。

红安县

红安利用红色优势,广泛宣传教育。积极推进以黄麻纪念园为龙头的5A景区创建,引进投资60亿元的亮剑大别山军事文化旅游区项目,深入宣传革命军事文化。开展清明祭英烈、纪念黄麻起义等系列活动,承办全省、全市“9·30”公祭日活动,举行邹开胜、陈炎清等七位老红军骨灰安放仪式。七里坪镇81岁高龄老人姜能山,43年如一日为73名无名烈士守护墓区。全县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6个,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纪念园2019年被表彰为“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单位”;鄂豫皖苏区中心烈士陵园被列为重点保护单位;25个军队单位在红安挂牌。

当阳市

该市加强驻当部队基础设施建设。筹集资金475万元,改造友谊路9.5公里,让空军基地连通城区更加方便快捷。为76名军人和烈士子女办理入学入托优待,解决了464名随军家属就业和生活问题。

驻当部队情系驻地发展,配合迁移军用通讯光缆,共建军民融合产业园,打造国防林、八一林和双拥林。驻当部队官兵开展“一兵带一家、一连带全村”帮扶活动,为困难群众增收脱贫助力。救助孕妇的好人李旺轩、勇救落水母子的道德模范汪国庆等先进事迹广为流传。疫情期间,驻当空军某部先后4次执行紧急空运任务,将军队、地方支援湖北的上千名军队医护人员和物资送抵武汉。

广水市

2016年以来,广水先后打造吴店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承办“空降排—2017”国际军事比赛和2018年省际军民融合紧急医学救援实战演练,获批“省级军民融合创新试验区”。

广水共安置军转干部9人,接收退役士兵75人,无军籍退休职工10人;帮助退役军人再就业130人,技能培训800人;发放抚恤和生活补助金1.68亿元,落实义务兵优待金4371万元、优抚对象医疗补助710万元、待安置补助31万元、退役士兵补助资金1881万元、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地方补贴近400万元、2名广水籍因公牺牲现役军人抚恤177万元。

赤壁市

2016年以来,赤壁按照“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总要求,着眼新常态,探索新方法,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努力打造新时代双拥工作“赤壁品牌”。

赤壁先后投入资金近6000万元支持部队建设,2016—2019年财政投入每年递增10%以上。着力解决与军人后院、后代和后路等“三后”问题。主动为驻赤部队提供免水费、免电费、免基础医疗费的“三免”服务,部队官兵基础医疗费用全额地方财政负担。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为驻赤部队提供生活物资20余吨,确保了官兵的日常生活需要。

谷城县

2016年以来,谷城上下同心、相向发力,重视红色基因传承,营造尊军崇军爱军氛围,开创了双拥+退役军人工作新局面。《人民日报》5次聚焦谷城双拥工作,抗疫“蓝色尖兵”周昆、脱贫攻坚老兵张建武等感人事迹广为流传;谷城“三安行动”案例入选退役军人事务部《退役军人工作十大典型经验做法汇编》,光荣牌悬挂、退役军人专属卡和抗击疫情工作经验全国推广。

谷城五年来为部队输送618名优质兵员,投入1.3亿元新建国防动员指挥中心、军粮供应站、烈士陵园等。全面尊崇军人在“明”处,推行“两免一优先一覆盖”拥军政策,出台《现役军人立功受奖奖励办法》。全心解困军属在“难”处,先后安排军属就业145名,252名军人军属子女享受就学“三优先”。20多年来,陆军勤务学院襄阳分院每年毕业学员都到谷城野营拉练,军地双方共同演绎了一段跨世纪的“双拥”佳话。2019年,大型花鼓戏《远山丰碑》将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熊子勋“一生一诺寻忠骨”的感人事迹搬上舞台在全国各地巡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