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发展的瓶颈?武侯坚持推着黑山羊“突围”

记者吕甲采访在黑山羊保种繁育基地务工的村民

耿永涛(左一)与在外务工的村民通话,了解他们的最新情况

每只羊耳朵上都有芯片,其前世今生都可追溯

在灯龙乡康通村,村民开玩笑说,他们养的黑山羊,吃的是虫草,喝的是矿泉水

天空湛蓝、白云悠悠、雪山圣洁、林木鎏金……初秋的白玉县如梦如幻,美景如画,让游客仿佛置身“天堂”一般。然而地处青藏高原向云贵高原过渡带,曾经的白玉县却是甘孜州乃至全省集“边、少、山、穷”四大特征于一体的典型贫困县,脱贫任务和形势艰巨繁重。

如何破解发展的瓶颈?来自1000公里外的武侯区对口支援工作队,针对白玉县产业结构单一、集体经济散小、旅游产业基础薄弱等情况,坚持以“产业发展”为突破口,积极破解发展难题,这里的面貌正在发生巨大改变。

“按照年度项目清单,我们每个月都要到项目实地查看,一方面查看项目建设进度情况,另一方面查看项目建设质量。”前不久,记者来到白玉县,实地感受系列项目建设给当地群众带来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

【讲述·我的受援故事】

土地流转后,我们靠什么生活

茵茵绿草顺着山坡绵延不绝,群山环绕的山谷中有片开阔地带,绿油油的草坡中“生长”出10多栋天蓝色的养殖舍,被称为“软黄金”的黑山羊,就在这如画的风景中快乐地生长——从白玉县城一路颠簸,经过2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记者和工作队队长叶明荣一行终于来到海拔3700米的灯龙乡康通村,映入眼帘的是犹如梦中的田园牧歌景象。

“没错,这就是我们的黑山羊保种繁育基地。看这里的环境和景区没有什么差别吧!村里人开玩笑说它们‘吃的是虫草,喝的是矿泉水’!”村民永珠翁姆看出了记者的诧异,一边为活蹦乱跳的黑山羊投食燕麦草,一边笑着说,这里的羊儿,一身都是宝,其粪便经过发酵处理后,以每袋10元的价格,卖给药材种植企业。

如今对黑山羊养殖基地项目赞不绝口的永珠翁姆,说起当初这个项目时,她和不少村民却是很迟疑的。

灯龙乡平均海拔3000多米,这里土地贫瘠,没有虫草和其他林下资源。村民赖以生存的农作物非常单一——长期靠种植青稞维持着微薄的收入!因此成为白玉县最贫穷的乡之一。

灯龙的山当真只出得了青稞?灯龙的发展该从哪里突破?武侯区对口支援工作队不甘心,领队叶明荣不信邪!他和工作队员一遍遍在灯龙乡走访,仔细梳理灯龙的每一座山、每一个村。

功夫不负有心人,调查中他们惊喜地发现,这里还藏着一个宝贝——黑山羊!这是当地独有的一个品种,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很高,被称为“软黄金”。以前由于缺乏资金和养殖技术,加之地处高寒边远乡村,所以一直藏在深山无人知。

方向定了,说干就干。但工作一开头就遇到了难题,规模化养殖需要流转土地,当灯龙乡党建副书记、康通村第一书记杨玉泉和工作队员到永珠翁姆家中作入户调查时,永珠翁姆却一口拒绝了:“我们祖祖辈辈养羊,都没养出个名堂,还要你们这些外行来教?”“我不懂什么叫土地流转,没有土地,我们吃什么?我们怎么养活一家人?”

专业团队养羊确实“有一套”

“村民的担忧,也正是我们所担心的!”武侯区对口支援工作队领队叶明荣说。为了将项目做好做实,从2017年开始,武侯区分两次投入700多万元建羊舍,对基地道路进行硬化外,还帮助当地引进了云南盐津益民黑山羊养殖企业,与白玉县农发公司以合资方式组建公司,进行专业化、规范化、规模化养殖。

这里的每只羊耳朵上都有芯片,其前世今生都可追溯;半天圈养、半天放养,牧草与精饲料搭配喂养;每个圈舍的羊群,都划定草场区域,一方面保证羊儿的草料,另一方面也让草场得以休养生息;冰天雪地的冬季,羊舍的温度也能保持在十五六摄氏度……祖祖辈辈放羊的永珠翁姆看到,专业团队养羊确实“有一套”。

“詹场长,我用你教的办法了,这个办法真的管用!”记者前去采访时,正碰上8号养殖舍前一天又诞生了5只小羊羔,可是一个“初为羊母”的羊妈妈对刚刚诞生的羊宝宝不闻不问。见此情况,永珠翁姆熟练地启动养殖基地詹术林副场长教给她的秘籍。

只见她将二两白酒和一两红糖倾倒在一个小盆内,用调羹调和均匀,然后端到母羊身边,羊妈妈欢快地舔食起来。待其吃到差不多三分之二,永珠翁姆又将剩余部分涂抹到小羊羔身上,意犹未尽的羊妈妈循着味道来到小羊羔身边,蹲下身来舔食着小羊羔身上的糖酒,早已处于饥饿状态的小羊羔顺势享受着“跪乳之恩”。

“流转出去的土地,每亩每年的租金是500元,以前自己辛辛苦苦种青稞,一年下来还达不到这个收入,而今腾出来的时间,我们在黑山羊基地打工,收入远比以前在土里刨食强多了!”说起现在的生活,永珠翁姆笑开了花。

扩大规模带领大家致富

“黑山羊这个品种是白玉县独有的,现在规模化养殖也是为了保护它们。”叶明荣说,为了更好地保护繁育黑山羊,武侯区对口支援工作队还请来西南大学的专家,对黑山羊品种进行改良,提高肉质口感,缩短出栏时间。

经过两年多的建设,规模化养殖效益初显,灯龙黑山羊保种繁育基地2019年已出栏黑山羊2300头,实现销售收入340万元。与此同时,基地还吸引灯龙乡四个贫困村以合作入股的方式投入到了基地建设中,通过流转土地、收购羊饲料以及进入基地务工等,使当地村民人均年收入增收3000元以上。

“未来,计划每年出栏量3000余只,预期年收益超过500万元。”叶明荣说,工作队目前正在联系投资商,条件成熟时,将建设黑山羊深加工基地,并通过盒马鲜生等销售网络,将优质的黑山羊肉销往成都等大城市。

“二期工程什么时候启动呢?我们也想把土地租出去,腾出时间到黑山羊基地打工。” 杨玉泉从黑山羊基地走出来,正在参与耍坝子游戏的村民呷马邓珠看到他,立即迎了上来,急切地询问。

【心声·我的对口支持历程】

武侯区第五批对口支援工作队白玉县热加乡拉巴村驻村队员耿永涛:

外乡人如何变成了“我们涛哥”

“涛哥,我家小孩动了电视‘锅盖’,现在电视收不到信号,麻烦你帮我们调下!”“涛哥,我儿子在成都工作了,他想和你聊聊,请你给点工作上的指导。”……在平均海拔3700米的白玉县热加乡拉巴村,两层楼的村民活动中心人气很旺,武侯区对口支援队驻村队员耿永涛,俨然村里的明星人物,不时有村民前来和他打招呼。

“过去村里没有网络,村民和外界联系非常困难,我们涛哥来了,不但找来赞助单位,把村民活动中心装修好,还架起了网络,将WIFI密码公之于众。”村民青尼措和在外打工的女儿通完视频电话后,满面春风地说,涛哥给大家提供了一个愿意来、待得住、谈得开的场所。

但是两年前,初到拉巴村时,耿永涛遇到的却是另一番情景。从县城到村上有75公里的土路,路很烂,那天还下着雨,到了村上已经是一身的泥,最难的不是在一间漏雨的小房子里做饭、吃饭、睡觉,也不是语言不通,而是村民的冷眼旁观,“说什么事情都没人响应,村上开个会,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人!”

满腔热情却遭到冷遇,耿永涛的心情一度跌落到冰点。作为驻村队员,他没有气馁,想尽一切办法,为村民办实事。看到寒冷的冬季里,村民涉水过溪流的场景,他四处跑赞助,找来价值六七万元的32根水泥涵管,还和村民一道施工,在村里的溪流上搭建起一座座便桥,不但村民过溪流不用涉水,拖拉机都能开过去。

村民收割青稞,他挽起裤腿,下田帮忙;村里人居环境差,他就动员大家修建人畜分离的厕所,房前屋后栽上格桑花美化环境;村民文化程度大都不高,大人办社保、小孩上户口,不晓得如何下手,他统统代办……一件件一桩桩实事,村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大家对他的态度慢慢变了,他成了村民最喜欢的人。

当村里的人居环境好起来了,村民的收入有所增加了。耿永涛意识到,村上没有任何支柱产业,去掉国家补贴和外界帮扶,极有可能再次返贫。如何寻找适合村里的产业,为村民脱贫致富增加最长久的保障,成为萦绕在他心中的一个难题。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村民为感谢耿永涛为自家办的实事,给他送来了一筐红皮萝卜。看到新鲜水灵的萝卜,耿永涛当即问萝卜是从哪里来的。“我自己种的!”村民的回答让耿永涛感到自己离心中的答案不远了。

抱着试一试的心理,他发动村民种植这种红皮萝卜,试种了7亩,当年丰收,产值达7万多元,年底每家平均分红1000元。这一试验成功,让拉巴村实现了村集体产业从无到有的跨越。

发展的突破口找到了,耿永涛顺势带领拉巴村走上了一条产业扶贫之路,村里的红皮萝卜和紫色土豆的产量渐渐上去了,还搭上了“电商快车”,从前的深度贫困村面貌焕然一新。

【对口支援·实事说话】

白玉县自然条件适于种植药材,是“南派藏医药”发源地。武侯区投资600万元,在绒盖乡仲学村建立了320亩中药材藏药材种植基地。目前,羌活、大黄等一批适应在高原种植的药材生长茂盛。

赠曲河沿岸的土路正在修葺,通往格萨尔机场的“458”线将从学多村前经过,这是驻村队员代胜勇广种水蜜桃、开展农业旅游的底气所在,“蜜桃产业成熟时,4月赏桃花、5到6月赏村景河景、7到10月摘桃子,学多村会变成美丽的‘桃花源’!”

产业扶持,久久为功。近4年来,武侯区就投入4800余万元对口支援资金实施11个产业项目:河坡特色民族手工艺一条街、普马风情村、阿察镇生态旅游帐篷城景点建设初具规模;高原红皮土豆、草莓、车厘子、苹果等果蔬产业正成片打造;白玉县现代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园区、热加乡盛地清泉农产品合作园区正加紧建设……几年后,“种养有特色、增收有保障”将全面体现。

对口支援,多管齐下。为推动当地医院提档升级,武侯区先后投入资金8540万元,实施白玉县急救中心、藏医特色健康养身诊疗中心、县医院改造升级,盖玉、昌台中心卫生院新建,“四大片区”中心卫生院远程诊疗信息平台和贫困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

秉持“精准支援、整体跃升”教育扶贫理念,武侯区累计投入教育援助资金7600余万元,开展双方师资互动交流820余次,教师本科率、专科率以及中考升学率较7年前分别提升11%、24%、32%,助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分通过省级、国家级考核验收。

【记者手记】

巨大的变化背后 是一茬人接着一茬人的辛勤付出

告别昏暗狭窄的老房子,搬进宽敞明亮的新家,曾经的贫困户永珠翁姆一家人,如今过上了幸福的生活。采访中,记者看到,随着一个个对口支援项目建成,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巨大的变化背后,是一批批重大项目相继实施,是对口支援队驻村干部的辛勤付出。这些身处脱贫攻坚一线的驻村干部,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不断拓展对口支援的深度和广度。驻村队员大刘磊自愿垫资2万元,用于购买野生菌烘干设备和产品包装设计与制作,帮助村民进行野生菌类加工;驻村队员小刘磊,带着村民试种“高原红皮土豆”,并成功销往成都。

采访中,说起最敬佩的人,队员都会提到领队叶明荣。他已是第二次对口支援白玉县,从部队转业到武侯区,刚工作两年,叶明荣就主动请缨到白玉县。两年对口支援结束,他又主动提出,留在白玉县再干一届。四年之中,女儿经历了中考、高考,叶明荣都没能在身边好好陪伴。“最好的教育,不是陪伴,而是相互激励!”叶明荣说。

记者 孟骅 赵一 摄影 吕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