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泼猴”敏捷值满格,但躲不过濒危

它们看似身手敏捷,且滑稽灵动,
而喜感的背后,
其实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一类长臂猿——
图片
只见丛林中突然飞出一只“武林高猴”,
腾挪眨眼间已无影无踪。
具体是什么物种的身手竟如此敏捷?
中国武侠中的轻功也莫过于此——
它的名字,极度濒危物种——
海南长臂猿。
(Nomascus hainanus)
图片
海南长臂猿剪影
(图源:Wikipedia)
每年的今天,10月24日,是国际长臂猿日(International Gibbon Day),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灵长类小猿专家组(SSA)发起,旨在引起社会公众对小猿(长臂猿)的关注,号召野生动物保护机构、研究学界、政府、企业、社会公众等社会力量联合起来,为保护长臂猿采取积极行动。
图片
人们无不佩服长臂猿的敏捷指数,
借助一双长臂全力甩动,
一次即能飞越10米之外,
它们在树木间来去如飞,
这套动作被称为“臂力摇摆”,
几个组合下来,
刹那便可消失在百米之外。
※白掌长臂猿(Hylobates lar)臂力摇摆骨骼运动示意图——
图片
图片
作为灵长类中最灵活、最敏捷的群体,
仗着自己身手了得,
也经常“欺负”自然界各种猛兽——
这只白掌长臂猿简直讨厌死
图片
下面这只小猿更连猛虎都敢调戏
图片
长臂猿,又称小猿,
它们共分为4个属且种类繁多,
但这些可爱的“小讨厌”却无一幸免——
现今所发现的长臂猿种类,
全部被列入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图片
一只成年雌性“天行者”向远方望去。就像《星球大战》中年轻、焦虑的卢克·天行者看着塔图因星。
摄影:FAN PENG-FEI, CLOUD MOUNTAIN CONSERVATION
天行长臂猿: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濒危(EN);《华盛顿公约》CITES 附录Ⅰ级保护动物。
2017年,《美国灵长类学杂志》上,新发现的长臂猿以《星球大战》中“Skywalker”(天行者)命名:天行长臂猿(Hoolock tianxing,也叫高黎贡白眉长臂猿)。长臂猿能在林间轻松飞来飞去,“天行者”的名号从字面上也很符合它们的秉性。
图片
天行长臂猿,这种灵长类于2017年在中国西南部被发现。
摄影:FAN PENG-FEI, CLOUD MOUNTAIN CONSERVATION
而据BBC称,科学家之所以赋予它“天行者”的名号,是因为它的中文学名翻译成英文有“在天堂中行走”的意思,又加上参与命名的科学家还是《星球大战》的忠实粉丝。科学家在缅甸东部和中国西南部发现的天行长臂猿。之前,它们被当成了东方白眉长臂猿(H. leuconedys)。
这是一只极可爱的银白长臂猿(Hylobates moloch)幼崽
图片
摄影:JOEL SARTORE,PHOTOARK
银白长臂猿: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濒危(EN);《华盛顿公约》CITES 附录Ⅰ级保护动物。
下面这个毛色鲜亮的“沉思猴”名叫白掌长臂猿(Hylobates lar),长臂猿属,其毛色为黑色或褐色——
图片
摄影:JOEL SARTORE,PHOTOARK
白掌长臂猿: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濒危(EN);《华盛顿公约》CITES 附录Ⅰ级保护动物。
灰长臂猿指名亚种(Hylobates muelleri muelleri),濒危物种——
图片
图片
摄影:JOEL SARTORE,PHOTOARK
图片
红颊长臂猿(Nomascus gabriellae),也叫红颊黑猿,主要分布在海拔1500至2000米的森林中,濒危。
摄影:JOEL SARTORE,PHOTOARK
别看长臂猿举止长相都放荡不羁,它们竟是少数实行一夫一妻制的非人类灵长类动物之一。长臂猿通过唱歌来吸引和留住配偶,且父母双方在日后抚养自己孩子的过程中,均起至关重要作用,相依相伴,共同扶持。
图片
图片
坐稳啦!麻麻带你飞~~
摄影:JOEL SARTORE,PHOTOARK
上图,戴帽长臂猿(Hylobates pileatus),濒危,主要栖于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成年雌性具有从头顶到腹股沟腹面上,形成的一个倒三角形的大型黑色斑块。
图片
长臂猿中国分布随时间变化图:浅灰色表示中国长江以北长臂猿分布地变化情况,深灰色部分表示长江以南;箭头指示的是长臂猿数量变化速度转折点。
制图:Samuel Turvey
回望1850年往后100多年时间,中国长江以北的长臂猿全数消亡,长江以南的长臂猿数量也经历断崖式下降。在今天,全中国仅剩30-32只东黑冠长臂猿、不到150只的天行长臂猿以及1200只左右的西黑冠长臂猿——
以及最孤独的——
海南长臂猿,
全中国一度仅剩27-29只。
(※以上段落援引自“云山保护”《中国长臂猿消亡史》 ,作者李宏宇)
图片
2015年,在中国海南岛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只成年海南长臂猿在树顶间穿梭。橘黄色的毛皮表明它是一只雌性。
摄影:杨冠宇,新华社、ALAMY
图片
一只黑色毛皮的雄性海南长臂猿在树顶上休息,它们很少跑到地面上。
摄影:杨冠宇,新华社、ALAMY
历史上,海南岛上曾生活数以千计长臂猿。而海南长臂猿可以熬制成一种所谓滋补性的药物“长臂猿膏”,因此曾遭大肆非法偷猎;加之上个世纪森林砍伐较为严重,其种群受到重创。
2014年夏天,伦敦动物学会高级研究员Jessica Bryant开始尝试另一种寻找海南长臂猿的方法:他们播放海南长臂猿的叫声。第一次实验时,就出现一只雄性长臂猿回应。研究团队随后进行跟踪,欣喜地发现它并不是独居者。它有一个雌性伴侣和一只宝宝。通过这次发现,研究者将当时已知的长臂猿繁育种群从3个更改为4个。这说明经过多年努力,极度濒危的海南长臂猿正逐渐恢复。
图片
一对海南长臂猿夫妻
图源:KFBG.
为海南长臂猿连起“生命之索”
不久前,第5个海南长臂猿家庭群在被发现八个月后,年轻的小两口儿终于产下了它们的第一胎宝宝,使这一全世界最濒危的灵长类物种从2003年的2群13只增加到如今的5群33只。
图片
最新发现的海南长臂猿小两口
图源:KFBG.
国际上,通过建设人工树冠通道(Canopy Bridge)来连接破碎化森林的保育项目与日俱增,但通过建设绳桥来改善长臂猿栖息地,这在中国不仅尚属首次,全球范围也鲜有应用。
图片
绳桥建设后的一段时期内,长臂猿虽然注意到绳索的存在,但仅对绳桥采取观望态度,总是继续采用高危的跳跃动作“飞越”滑坡;直到2016年5月2日,绳桥建成后的第176天,安装于树上的红外线仪器终于被通过绳桥的长臂猿触发,中国首段长臂猿利用人工树冠通道的影像资料被记录下来。(※本部分援引自猫盟CFCA《这根绳子,拯救仅剩33只的海南长臂猿》)
图片
2015年,伦敦动物学会高级研究员Samuel Turvey与Jessica Bryant追踪海南长臂猿已有数年时间,他们每天早上4点起床,步行一小时到达山脊线。当太阳露出地平线,即可远远听到海南长臂猿开始了新一天的啼叫。
Bryant说:
“每种长臂猿的叫声都有些许差别。但海南长臂猿的叫声——是我听过最动听的猿鸣。”
图片
2017年,肯尼亚发现1300万年前的罕见古猿头骨,其面孔与如今的长臂猿非常相似。
供图:Isaiah Nengo,Leakey Foundation
很久以前的古猿,
与如今的长臂猿非常相似,
那么很古很古的人类是否也会如此呢?
美国国家地理官微一位粉丝曾发出一次暖人评论——
长臂猿为什么会如此濒危?
美好的想法是:
它们大部分进化成了人,
他们换了一种方式,陪伴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