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isa TNT go体验:关于“下一台设备”的猜想

除了上周我们体验过的坚果R2之外,在这次坚果更新的新品序列中,还有一个特别的存在就是TNT go。
图片
我发现其实有很多人对TNT go这款产品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概念。对于TNT的记忆更多的还是停留在几年前那场规模浩大的发布会,以及发布会上那一次次的“理解万岁”的调侃上上。甚至我们都忘记了TNT这个命名的由来其实源自于“Touch & Talk”,这个用于概括这款产品最基本的交互逻辑的单词组合。
TNT go的到来是出乎了很多人意料的,以现在被称之为“新石实验室”的坚果手机团队的现状来说,要在本来就有限的资源中分出一部分做这款产品,算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扩展本”的新形态
TNT go其实可以看作是之前的第一代TNT的便携版,这其实从设计上就看得出来。
图片
上一代的TNT产品,其产品形态更接近与桌面PC主机。而TNT go看上去更像是类似于Surface Pro这样的二合一设备。机身由主机、键盘、后盖以及手写笔组成。这里说“主机”其实有点名不副实,因为其内部并没有集成相应的运算单元,其只包含电池、屏幕、扬声器等关键部件,日常运行时由坚果R2提供核心算力。
事实上,官方给这款产品提供了一个新名称:扩展本。这个命名我认为很贴切。
图片
TNT go的这种类似于二合一产品的硬件形态经过这些年Surface系列的市场试水和改进之后,已经逐渐走向成熟。所以在设计上拥有不错的完成度。但相比之下,也有不足之处:比如其键盘背壳采用的是粘胶的做法,也就是说整个键盘背壳和机身粘附在一起。和磁吸的方式相比牺牲了易用性,并不算理想的硬件方案。
图片
这其实可以看作是一种折中考虑。微软的Surface Go 2就将支架集成在了机身背面,算是Surface系列的经典设计了,其能够很好地兼顾稳定和实用性(上半部分的机身空间可以用来放更大的电池),我认为比在机身背后粘一块专门用作支撑的背板要实用的多。
图片
TNT go主机的重量为639g,键盘支架套装重量为167g,整机的重量达到了806g。和当前市面的轻薄本相比,其在便携性上有一定的优势。但和前面提到的Surface Go 2以及iPad Pro这样的二合一或者是平板产品相比就显得重了一些。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对比的对象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配备了完整的运算功能,可供独立使用。
坚果R2才是运算核心
在TNT go产品团队的设想中,手机应该是未来具备核心生产力的设备,并且它应该会打破移动和桌面设备之间的界线,通过TNT go进行日常体验上的无缝融合。这其实一定程度上符合智能手机的应用现状,的确我们目前很多的日常工作就是在手机上进行。
图片
坚果R2和TNT go的连接方式有无线和有线两种,只需要在同一个网络环境下即可实现手机和TNT go的自动连接,非常便利。早上到办公室之后,打开TNT go轻触屏幕,即可使用。这种体验是无缝的,甚至省略了三星、华为的桌面拓展模式连接数据线的过程,以至于你会忘记你眼前的这台设备其实是没有运算模块的。
TNT go的系统有明显的针对触控以及移动端设备的优化痕迹,比如很多菜单栏的布局和设定,和SmartisanOS这样的移动操作系统类似。这样的好处是没有什么上手的障碍,也的确如发布会上所说,只要是会使用手机的,一定会使用TNT go。
图片
不过毕竟是一款桌面设备,同时还加入了键鼠等外设配件的支持,所以在相关的交互上可以看到TNT go也融入了当下PC和Mac中的很多交互和设计逻辑。比如底部常驻的透明Dock栏,右侧的通知栏以及单击鼠标右键唤出菜单,多窗口运行等等,这些设计和交互同样是PC和Mac用户熟悉的,这就让其日常的使用和交互变得非常友好。
图片
由于是和R2深度绑定,所以在信息的同步上面TNT go就很有优势。比如你之前记录和整理好的时间胶囊,相册内的照片,诸如微信、微博这样的常用手机APP都能够在TNT go上正常运行。对于我们这样日常需要做大量的信息整理和资料迁移的工作来说,这样的桌面设备和手机之间的转换是非常惬意的。尤其是结合这次时间胶囊的新功能,我能够很方便地对自己收集整理的一些资料进行整理和利用。
图片
移动应用TNT go上的无缝衔接,带来了一些很便利的使用场景。典型的例子就是网课。我注意到当前很多头部应用其实都开始了直播功能的开发,比如全新的PC版微信加入了群直播的功能。如果是在TNT go上做网课直播将会变得很有效率,因为你可以在直播的同时多窗口调用各种工具,或者应用。同时利用时间胶囊,锤子便签等工具进行实时的备注和笔记,课后通过写作工具对资料和信息进行整理,课后直接无缝同步到手机上进行复习。
整个过程中,你所有的操作都只需要在一台设备上完成,而不需要在移动设备和PC之间跳转。这些都是TNT go在体验上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
不过抛开这些特定的应用场景,TNT go依然还仅仅只适合于轻办公。对于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场景来说,其目前并没有完整的应用生态提供支持。同时从性能层面来说,即便坚果R2的性能在当前的智能手机当中算是顶级的水平,但其依然无法满足很多专业性较强领域的应用需求。
云才是未来方向
事实上,我们已经可以看到未来TNT go的发展方向:云。
图片
这也是当前整个行业面向未来的一个产品演进方向,云电脑的概念其实在某种意义上跟TNT go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既然内存、硬盘能放在云端,那么CPU、GPU等具有计算能力的硬件也能够放在云数据中心。使用的时候只要连接网络,连接显示器和键鼠即可正常使用一款PC的全部功能。
其实TNT go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具备了“云电脑”的概念,只不过在这套软硬件系统中,坚果R2扮演了云数据中心的作用。我认为硬件生态和云服务的完美融合应该更符合“下一台电脑”的概念,并且巨头们已经在做这方面的探索和尝试。而TNT go目前已经可以看出在这方面有一定的想法和探索。
回归到选购的角度。目前如果你要体验这套方案的成本是购买TNT 大满足套装,有6999元和8299元两个版本,这个价格并不算低。7000起的“手机+PC”的购机预算能够提供的选择并不少,并且其提供的是手机+PC的完整软硬件组合,从生产力的角度来看,目前其肯定是要超过坚果R2+TNT go的组合的。
所以事实上,坚果R2+TNT go的组合更多的还是面向一些极客群体。如果你想要体验一些不同于PC和智能手机之外的东西,可能它会是为数不多的选择。
图片
不过我还是希望TNT go的产品团队能够坚持下去,去进一步打磨和优化现有产品在软硬件方面的体验。就如同前面所说,坚果团队在很多功能性的创新上很有想法,但受限于现实环境,其在产品的定义上可能并没有巨头们那么多的操作空间。不过当前整个行业其实都面临“下一台设备”变革潮即将到来的大环境。尤其是5G的快速普及,能够给云服务和云应用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届时可能会是TNT go这类产品真正崭露头角的机会。
你的下一台电脑可能未必是TNT go,但它的确在为你的下一台电脑做更多的尝试和努力。
机智猫专注数码科技,关注我,一起测新机、聊行业、学技巧~